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

聯合筆記/安倍強勢連任 未必是壞事

.銅像潑漆 歷史自有公論
.陳明通對陸釋善意?得看政策
.兩岸地圖上共同尋找交流路
.聯合筆記/安倍強勢連任 未必是壞事
.公勇路拆遷/屏東人您情何以堪?
.公勇路拆遷/終於出現第二個李景雯
.公勇路拆遷/咬警還是得辦
.台中空汙改善 我真看不懂
.當網路霸凌 變選戰殺招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安倍強勢連任 未必是壞事


2018-07-20 23:17 聯合報  蔡佩芳
日本自民黨將在9月舉行總裁選舉,安倍若當選連任,有意在當選後盡快訪問大陸。 (美聯社資料照片)


日本國會正規會期本周結束,這也象徵自民黨黨主席選戰正式起跑。自民黨將在九月廿日選出新任黨主席,包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總務大臣野田聖子都有意挑戰,但「安倍一強」格局穩定,安倍爭取三連任看來贏面仍大。
制度帶給安倍絕大優勢。依自民黨黨魁選舉規定,分為國會議員票與黨員投票地方票兩部分,比例各半。國會議員一人一票,地方票與議員票數相同,依投票結果以比例分得每位候選人席次,若無人在第一輪過半勝出,則票數最高的兩人進行第二輪投票。
安倍所屬細田派是黨內第一大派閥,他並擁有麻生派及二階派「主流三派」支持,穩拿一半的議員票。加上約有七十席的無派閥議員中,「安倍政壇上的妻子」、官房長官菅義偉至少對卅席擁有關鍵影響力。安倍手中能掌握的選票已達三成。
若安倍政府支持度持續低迷,派閥內部或許會逼宮,但安倍雖涉入多起內政弊案,但年初以來不斷下挫支持率在四月過後已止跌回升,不但脫離「危險水域」(日本內閣支持率一旦跌破三成,隨時可能瓦解下台),部分民調更顯示支持率與不支持率之間再度出現了黃金交叉。
這並不代表民眾對安倍的質疑得到化解,弊案因沒有決定性證據,在設定「揣摩上意」停損點上,折損多名官僚,認為真相沒有釐清的民眾高達八成。
但同時,日本民眾對安倍經濟與外交表現仍給予肯定。接手主導美國退出後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三月初完成談判;日歐經濟夥伴協定(EPA)也在上周正式簽署。安倍視日歐EPA為安倍經濟學新引擎,為完成談判,甚至對歐盟農產品讓步;農業縣市是自民黨票倉,農業一直是自民黨難以退讓的軟肋。
有日媒指「安倍一強」的一體兩面是人民對安倍外交與內政評價的極大落差,但或用執政魄力與道德爭議形容「安倍一強」一體兩面更加貼切。除去幾起弊案,安倍政府為七兆日圓經濟效益,寧在西日本水災仍忙於救災時,強行通過輿論高度爭議的賭場條例,被批評權力傲慢。
但安倍強勢卻不是扣分,日本民眾在經歷民主黨執政空轉後,對提不出政策、沒有能力兌現政見者已無耐心,對中高齡選民,安倍是沒有其他選擇的選擇;經濟好轉帶動就業機會,讓安倍在年輕選民中也有高支持率。
在全球多狂人政治時,「安倍一強」連任未必是壞事,安倍外交政策明確、可預測性高,安倍夠強悍,日本在變動的國際局勢中便是少一分變數。






銅像潑漆 歷史自有公論


2018-07-20 23:18 聯合報  丘智賢/歷史研究者(台北市)
獨派青年今年228才衝入桃園大溪蔣中正陵寢潑漆,桃園地方法院昨天要開庭審理,同一群人又前往中正紀念堂潑漆,青天白日徽章也被波及。 記者陳煜彬/攝影

中正紀念堂蔣公銅像被數名「台獨青年」潑灑紅漆,沒有多久,文化部便發聲,「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一搭一唱,原因無他,就是為了炒熱選舉對抗氣氛,無視台灣的競爭力與國際形象,繼續沉淪
近期,大陸觀察者網站製作了一份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後大陸與港澳台的國內生產毛額排名動態圖,數字會說話,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台灣還在前十名榜外,至民國40(一九五一年)首度入榜,但不久又掉出十名以外;民國56年(一九六七年)後,迅速竄升;至民國61年(一九七二年),擠下上海,成為榜首,並迅速拉大差距,整個八十、九十年代尤其優越,至民國96年(二○○七年),台灣掉下榜首,且很快被大陸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省超越。
許多大陸網友歎息說道:「原來台灣當了卅多年班長,不容易啊,現在怎成這模樣?」
這難道不是蔣中正所交出的成績單?若他僅有掠奪剝削的心思,毫無建設三民主義模範省的雄圖,如何能將資源匱乏的貧瘠島嶼,轉化成為「寶島」?民國五十六年,蔣中正特別聽取劉大中等旅美經濟學人意見,推進經濟自由化、市場化與賦稅改革,不過兩年之後,政府便決心以電腦管理稅務,尊重專業、支持專業,比起今天的民進黨政府,高下立見,到底誰對台灣、對國家有貢獻?
蔣中正是中國國民黨總裁,在國史與現代史上,自然成為民進黨一而再的打擊對象,潑漆毀像,就是要把國民黨打入汙名泥潭,難以翻身。去年底開始,文化部規畫「願景工作坊」,不講史實、論是非,而是演出看似民主的傀儡戲,屆時民進黨又可用少數幾人,代表民意。估計臨近選舉,中正紀念堂組織法與蔣公銅像,必被連根拔起,國民黨建黨精神與領袖形象既被毀棄,又如何可能凝聚支持者的投票熱情?年底與二○二○,勢必還是綠營獲勝。
民國五十四年八六海戰後,蔣中正深知軍事反攻更加困難,於是更努力用積極建設與經濟成果,和中共競爭政治正當性,中山樓、國父紀念館、忠烈祠等大型公共建築,成為時代地標,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變了台灣的人才結構與視野,而民進黨呢?五十年後回首,蔣中正仍將端坐微笑於史冊,歷史自有公論





陳明通對陸釋善意?得看政策


2018-07-20 23:20 聯合報  孫聞詩/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十八日在美國華府智庫研討會上發表演講,呼籲雙方要先有改善兩岸關係的決心。 華盛頓記者張加/攝影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赴美,出席傳統基金會研討會致辭時的一番言論,在兩岸引發不小的波瀾。
因為他在演講中,一破題就提出了與民進黨過往所主張完全不一樣的論點,這是值得大家玩味的。
他表示「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開啟了兩岸分治狀態並持續至今。就歷史縱深及國際格局變遷架構觀察近七十年的兩岸關係,可謂呈現一段從衝突走向和緩、又擺盪到躁動不安的歷程。」
這說法的關鍵之處在於,他承認「國民政府是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從大陸到台灣來的」,因為這等於間接承認了,兩岸在過去歷史上的政治連結。而這與民進黨以往所有的主張,都不一樣;不論是「台獨黨綱」或是「台灣前途決議文」,都是完全意圖避開,甚或否決「中華民國在台灣」與「中華民國曾經在大陸」二者間的關連性與連續性。
陳明通以陸委會主委身分陳述,代表政府在華府提出這樣的論點,在相當程度上,已經進入了民進黨政治的深水區。因為這樣的論點一出,下一個會要面臨的問題必然是,「國民政府既然是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才播遷來台的,那中華民國這部在民國36年(一九四七年)在大陸所制訂的憲法,包不包括中國大陸?」一旦到這階段,必然要面對國民黨政府所主張在民國81年(一九九二年)時與北京所達成的「共識」(也就是俗稱的「九二共識」)。在這情況下,現在強力主張要求台獨的民進黨內基本教義派分子,甚至「務實台獨工作者」,又將如何自處呢?
除此之外,對北京而言,陳明通這段論述亦不能說沒有善意;雖說看起來是不甘不願的,但在形容兩岸相對定位關係時,他精準的使用了「兩岸分治狀態」,這避開了國際法上有關「分裂國家」的困擾。毫無疑問,民進黨政府應是在中共,乃至美方的壓力下,才做出這樣的論述;惟真正重要的關鍵點,陳明通的這樣論述,是否得到美方的支持;據個人了解,美方相關人士對陳這樣表述方式評價是,「很好。」
我相信這也是為何中共國台辦主任劉結一,面對記者詢問對陳演講內容的看法,會用當年中共副總理錢其琛對陳水扁「四不一沒有」的回應,來評價陳明通的說法—「聽其言,觀其行」。
這個白話文就是,「你說的,我聽到了;就看你下一步怎麼做了」。且看民進黨下一步政策吧!






兩岸地圖上共同尋找交流路


2018-07-21 00:58 聯合報  高希均/國統會前研究委員、海基會前董事
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左)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七月十三日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在北京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談話時指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台灣人和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相容而不相排斥的。」這正就是兩岸重啟新一波交流的基礎。
台灣是上一個世紀活躍的一條小龍,近年來已進入「中度開發國家陷阱」,就如跳不出溫水的青蛙,瓶中之蛙,何以施展?
民間生命力、政府執行力、社會凝聚力,持續地在全面崩解中。隨之出現的是人才、薪資、投資、消費、生產等重要指標緩慢成長及快速滑落。
台灣經濟轉型的困境起自李登輝執政時的戒急用忍,助長了:(1)企業家缺乏巨額投資、大量研發、長期發展的格局與策略。(2)政府的產業發展策略,不選西進,選南向;缺少大佈局,也少執行力,更受制於經費及人才之不足,遭遇各種瓶頸。(3)大陸經濟躍升到世界第二,兩岸關係之惡化,無法水漲船高,區域經濟之不確定,又壓縮了台灣產業轉型。
總統選舉是每四年一次,但政客每天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拚選舉」,得之不易的「民主」,變成了廉價的「三字經」台灣從六十年前的樸實、勤奮、單純,轉變成了一個太世俗化及政治化的社會
本月十七日川普在赫爾辛基與普京的高峰會中,對俄國介入美國總統大選所做的發言(稍後有所修正),已被《紐約時報》公開譴責為「背信忘義的賣國賊」,引發了全美譴責
當川普的言行、道德、政策遭受國內外共同卑視之下,台灣對他的期望與談話應當要格外地打折扣。台灣自己的命運怎可被他當兒戲般地捉弄?與川普的說客或謀士打交道的台灣官員,要有良知及判斷,也要有法律責任,不能上鉤,也不能上當。
七月十三日連戰與習近平在北京會談,習再重申「要堅定不移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蔡政府二年來雖已進入「冷對抗」,連習會傳出了雙方似乎還有峰迴路轉的空間。
大陸學者周志懷解讀是:習以「將心比心」的說法來表達兩岸是一種對等、一種平視;但也指出遏制台獨在未來不會是空話
連戰在民國94年(二○○五年)五月在北大演講中宣稱:「走對路,才有出路。」在稍後馬英九執政的八年中,他曾努力曲折向前;卸任前新加坡的馬習會更點燃持續交流的希望。二年來的蔡政府已陷入嚴峻的的冷對抗之中,理性的選擇只剩下一條交流的路。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十八日在華府的演講中指出「台灣善意不變,兩岸要坐下來談」,我衷心希望這是兩岸再啟交流的第一步。路再遠,只要起步,終存希望。







公勇路拆遷/屏東人您情何以堪?


2018-07-21 00:48 聯合報  李曜丞/公(屏縣萬丹)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日前因拆屋工程抗爭與執勤女警發生肢體衝突,她過去就常在街頭擺攤義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或許很多人已經遺忘美麗的國境之南,曾經是黑道治國,縣政蒙塵。而後改革運動風起雲湧,綠色執政堂堂邁入廿年,可惜不見屏東女兒蔡總統口中的謙卑,當政壇有信念崛起,卻是孤鳥單飛
每個城市的火車後站,多半不如前站光鮮亮麗,弱勢族群聚集,火車日夜行駛,生活品質不算好,但許多屏東人在小小房子裡繁衍生息,公勇路的每個家都有段值得聆聽的故事。
第一次遇見公勇路的老伯伯,是在一個冷颼颼的午後,一群鄉親北上抗議,拜託總統府內的屏東女兒能幫幫忙;不足百餘人,在偌大陳抗區著實冷清,聲嘶力竭的控訴迴盪凱道,蔣月惠矮小的身材不起眼,但她卻用盡氣力,力圖撼動著高高在上的縣府,當然鎩羽而歸。
今年我再次拜訪公勇路的老伯伯,簡單陳舊的平房,伯伯說他來自萬丹下蚶,辛苦一輩子的甘苦人。前一年雄偉的屏東車站拔地而起,依法公勇路這一排房子得拆。老邁的伯伯已無能力遷徙,多次陳情無果,老淚縱橫的臉頰越顯滄桑,其實他們就是想要棟房子罷了,何不搬到縣長響應總統政見興建的社會住宅呢?
差點忘了,這個早就跳票了。
這些年北京清除低端人口風風火火,屏東也不遑多讓。年度預算僅編列五十萬拆除經費的屏東,無力處理逾萬件的違建,對八八快速道路蔓延的違規農地工廠,更是視若無睹,但面對多是中低收入戶居住的公勇路,為何就這麼有效率呢?
當苗栗重建張藥房前夕,內政部長徐國勇宣示「未來土徵皆須經審慎評估其公利性、必要性及目的性,不得草率侵害人民財產,避免悲劇重演」言猶在耳,可惜公勇路老伯伯卻可能將老無所終,屏東人您情何以堪?





公勇路拆遷/終於出現第二個李景雯


2018-07-21 00:52 聯合報  林訓玄/公(屏東市)
在屏東有「政治老頑童」稱號的李景雯(左,已故)競選時,常著博士服,並以軍人標準動作向選民「敬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近日引起公眾關注,筆者想起屏東過去也曾經出現過類似蔣議員的民意代表李景雯;一樣是憑著為民服務的傻勁,不畏強權,一心只想為弱勢團體發聲。
他總是騎著一台舊腳踏車,後面掛著一面手寫看板;選舉不花錢,服務不收紅包。只要民眾有困難尋求協助,不管是不是他的選民,他一定會盡力幫忙。
聽到蔣議員的故事,身為屏東人的我,感到很開心也很慚愧;開心的是,終於出現第二個李景雯幫忙弱勢發聲;慚愧的是,竟然今天才知道蔣議員。
最後,身為選民的我們都應該要反省:選舉不花錢、服務不收紅包,不是對政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嗎?怎麼如今卻變得難能可貴了呢?





公勇路拆遷/咬警還是得辦


2018-07-21 00:54 聯合報  黃瑞麟/媒體工作者(台北市)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日前因為拆除工程抗爭與執勤女警發生肢體衝突,但也因此爆紅。 記者鄭清元/攝影

筆者為屏東縣民,認真審視屏東歷任縣長治蹟,從曹啟鴻開始,到如今的潘孟安。只是屏東的建設一直落後,縣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當初許多屏東鄉親覺得,國民黨在屏東執政沒進步,才把機會讓給民進黨,如今的民進黨卻走回頭路,令人難過!
蔣月惠咬警捍衛屏東弱勢景況看,雖然筆者支持蔣月惠站出來捍衛屏東這塊土地,但她咬警行為確實有欠妥當,站在捍衛法律上而言,還是支持屏東縣警局提告;然而,希望法官看在她為弱勢發聲的立場,能夠輕判;以免像太陽花事件一樣,最後的無罪化,不僅令人傻眼,也讓守法民眾不知何謂「是非正義」了!







台中空汙改善 我真看不懂


2018-07-21 01:02 聯合報  尚君璽/東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中市)
台中市連日空氣品質差,環團批,過去秋冬才是空汙季,近日盛夏卻連續5天霾害飆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幾天的山神颱風,雖未直接侵襲台灣,但是它所帶來的東風沉降,造成整個西半部的氣流幾乎靜止;又悶又熱的氣象條件,完全不利本土空氣汙染物的擴散,因此整個台中地區硬是在所謂空汙淡季,結實承受了將近一周的霾害,臭氧濃度及其他有毒物質都持續飆高。
台中市臨海地區有中龍鋼鐵和台中火力發電廠,市井小民要吸一口乾淨的空氣,只能靠偶爾的風雨。地方政府在霾害嚴重的時候,也只能悶不吭聲,對大家的抱怨、疑惑…乾脆來個相應不理、冷漠以對。還好已經放暑假,否則市民上班上學承受的痛苦,夫復何言。
好不容易在「台中七月霾」的第五天,市長出聲了,在臉書提醒敏感族群注意,環保局已啟動應變機制,勸說大汙染源配合減排;市區道路在灑水;中火也配合降載…
只是根據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的資料,當天下午四至八點是五站空品指標全紅!市政府常提到的固定汙染源加嚴排放標準,到現在還不見蹤影!至於「加速興建兩座天然氣機組以在二○二三年替代燃煤機組」的支票,也還未見環評等法定程序進行。
政府數據多是環保署的測站資料,但是幅員遼闊的台中市只有約十六個測站,另外因為量測機器貴重,必須放在較高或安全隱密處,量測值距離人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遠。再加上環保單位動輒以「校正數據」為由,不公開原始的測量值;挑選對自己有利的數據大說故事;在會議上直接諷刺民眾不理性,看不懂「空汙改善」的數據,只會憑感覺批評…
好不容易十八日空氣品質終於有點好轉,但主要是因為氣流改變、風向恢復為南風的關係。請中南部鄉親別再盡信政府發言,在固定汙染源加嚴排放標準等措施實際生效、明顯改善空氣品質之前,儘可能上網多多了解空氣品質的即時狀況與真實資訊,避開空汙嚴重時在戶外暴露,以減少因為空汙帶來的健康危害,以求自保。






當網路霸凌 變選戰殺招


2018-07-21 01:04 聯合報  古斯奇/文字工作者(桃園市)
「我是中壢人」臉書粉絲專頁擁有超過四十三萬人的追蹤者。圖/擷自臉書

網路直播盛行,近來也吹進政治圈,成為政治人物分享為民服務的宣傳平台,這尚屬直播的合理使用範圍;然距離年底九合一選舉越近,有些直播功能卻逐漸變調,轉變成一項科技「殺」器!
參選人知悉網路的無遠弗屆,投入選戰往往不忘成立臉書專頁、LINE@、Instagram、推特等,滲透年輕群族、手機族群,但當經營的平台人數達到數以萬計,或數以百萬計,管理者為迎合粉絲口味,或者意圖想藉網路高聲量,玩弄政治,就容易上演網路霸凌
例如擁有一百多萬追蹤者的台北市長柯文哲粉絲專頁,日前進行競選團隊海選,因「貪婪老人」言論引發爭議,引來柯粉肉搜報導的記者。
近來尤有甚者,桃園有議員經營臉書專頁,號稱擁有四十三萬粉絲,日前卻利用直播攻擊有意角逐桃園市長的參選者。該議員以「為什麼我對XXX這麼不爽?」為題,在街頭進行直播,讓直播變成網路霸凌工具。事後這段直播隨即被刪除;不負責任且針對性的行徑,令人遺憾。
台灣歷經兩次政黨輪替,選民也逐漸抬頭,參選人的素養攸關人民素質,當粉絲在觀看充滿謾罵的直播的同時,也應當思考,這樣的人選適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