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鑑往知來 呼喚有效的金融政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3852/web/

.聯合報社論/陳明通上陣仍難達「納許均衡」
.聯合報黑白集/沒有彭總裁的日子
.經濟日報社論/鑑往知來 呼喚有效的金融政策







經濟日報社論/鑑往知來 呼喚有效的金融政策


2018-02-27 01:37 經濟日報  本報訊


台灣的金融政策何在?準備達成什麼目標?可行性如何?歷經幾任金管會主委,方向迄不明確。回顧近30年的金融政策,成效實在有限,在2018開春之際,我們有必要重新檢視過去,策勵未來,期望為台灣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開展新局。
1990年代初期,台灣的金融政策是開放新銀行設立,分行如雨後春筍;此雖是經濟成長之必要,但分行家數從不到千家,2001年突破3,000家,致使銀行殺價競爭;而且一些銀行存在治理不當、人謀不臧,使得逾期放款急劇增加。同時期,政府亦執行公股銀行民營化,雖然政府的持股已低於50%、甚或只有二成,但公股仍掌握超過這些已民營化銀行五成的董事席位,形成「民有公控」的奇怪現象。
由於銀行逾期放款驟增,2002年8月第一次金改所設定的「258」目標:二年內銀行逾期放款比率降到5%、資本適足率提升到8%,此為明確的金融改革目標,要讓銀行利用過去保留盈餘打銷呆帳,並且銀行營業稅率由5%降至2%,節省的營業稅額也用於打銷呆帳。再者,為了解決問題銀行(淨值為負),設立金融重建基金彌補淨值缺口。由於過去銀行已有相當基礎,第一次金改的目標是有達成。
2004年10月的第二次金改,目標為2005年底將12家公股銀行減半、2006年底將14家金控也減半。雖然目標明確,但是可行性低,以致政策、方案模糊。同時,限時限量目標使得各家爭奪、暗潮洶湧,後來衍生貪瀆弊案疑雲。泛公股金融機構減半將大幅賣出持股,勢必引發工會反對,亦引發社會對於財團化疑慮;至於,金控家數減半,更複雜、也更難達成。
2008年5月政黨輪替,金管會提出亞太金融中心的大架構,要成為亞太籌資、資產管理與金融服務中心,然而架構太大、執行方案龐雜,缺乏符合台灣金融環境的亮點策略,之後遇到金融海嘯衝擊,無疾而終。
2008年9月全球金融海嘯,台灣不僅有雷曼兄弟連動債問題、股市崩盤,甚至有中型民營銀行有擠兌的可能,此時唯一目標就是避免金融危機擴散,金融政策是所有銀行的存款全額保障,等同開了一張空白支票。由於行政院宣布全面、全額的存款保障,確實讓銀行存款流失大大減少,因而穩住銀行體系。
2013年10月金管會設下金融發展目標,希望在三至五年內,促成一至二家的國內銀行成為具指標性的亞洲區域性銀行(簡稱為打亞洲盃)。此目標可謂明確,在政策方面主要是放寬保險業可轉投資東南亞銀行與放寬證券商轉投資限額的計算。惟許多東南亞國家未同意外國銀行可持有當地銀行可控制性股權,因此亞洲盃的成效並不明顯。同時,雖有提到金融整併,惟因二次金改的前車之鑑,只好尋求公股銀行間的整併(公公併),但最後仍未有任何成果。
之後,金管會提出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但未看到具體可行的方案。另外,金管會提出的金融挺實體經濟方案,此本是金融業應該做的,稱不上金融政策,而最近金管會強調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嚴格地說公司治理是執行金融政策的基礎,並非金融政策。直接地講,自從打亞洲盃後,台灣就缺乏金融政策了
綜觀過去台灣的金融政策存在三項問題,首先是金融政策開放不是太晚、就是太大,例如:新銀行的開放;其次是未落實金融整併,提升競爭力;二次金改因產生貪瀆,再加上泛公股銀行全部民營化會遭到工會的反對,因而二次金改之後,就沒有人敢做金融整併。再者,未認清台灣金融環境的強項及弱點,無法有具體可行的方案,例如:提出大而無當的亞太金融中心與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我們希望金管會盡快提出能夠增加台灣金融業的強勢或降低弱勢的金融目標,並因而發展具體可行的政策與方案。


聯合報黑白集/沒有彭總裁的日子


2018-02-27 00:2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央銀行新舊任總裁交接,彭淮南交棒後搭車離開央行。 記者胡經周/攝影


在台灣政治惡鬥的環境裡,能熬過廿個年頭而未被鬥臭鬥垮,甚至不沾染上藍綠色彩,放眼政壇,前央行總裁彭淮南恐怕是罕見異數。他昨天發表卸職感言,仍以「銀行員」自謙,硬功夫和軟身段無人能及
從一九九八年二月廿五日上任至今,彭淮南累積了「十四A總裁」的聲譽。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歷經四任總統、十五位閣揆的更迭,這廿年也正是台灣從自傲自滿滑向節節倒退的年代。試想,每名閣揆平均壽命才一年多一點,可謂「宦海浮沉」;有些人除了揮霍,沒有留下堪載的政績。也因此,彭總裁的廿年屹立,才映照出不同的特質。
有一種說法,把台灣失落的廿年和彭淮南畫上等號,認為其匯率政策僵硬使台灣經濟止步不前,外銷產業難以壯大。這是太淺薄的看法,也等於為廿年政治惡鬥開脫責任;事實上,若非彭總裁在那裡穩住金融,台灣情況可能更慘。
在一般民眾看來,彭淮南負責金融雙率,跟市井小民的生活安定扯不上什麼關係。但政府年前才宣布新的央行接班人,最近全台各地就演出衛生紙搶購風潮,恐怕不能說全然無關。紙漿上漲是國際現象,為何獨獨台灣民眾會去搶購衛生紙?當然是人民信心脆弱所致。何況,政院穩定物價小組的官樣說明,只會火上加油。
沒有彭總裁的日子,將來誰在行政院會的財經發言還能有一言九鼎的分量?施俊吉嗎,還是顧立雄?思之令人憂慮。


聯合報社論/陳明通上陣仍難達「納許均衡」


2018-02-27 00:3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陳明通重掌陸委會,他針對兩岸提出的「納許均衡」見解受矚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以陳明通取代張小月,讓他主掌陸委會;一般的解讀,認為這是對北京釋出善意。然而,陳明通最近一次公開發表的兩岸見解是,蔡英文維繫或創造了「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若陳明通的見解成立,這項人事其實是在鞏固她拒絕「九二共識」的所謂「維持現狀」路線,其實看不出善意。
陳明通去年十月提出的論文,讚揚蔡英文任內的兩岸作為,並以「納許均衡」描述此一政策作為所達成的均衡狀態。其意是,蔡英文既不對北京「扈從」,亦未刻意「抗衡」,跳脫了「扈從」或「抗衡」的傳統窠臼,開創了動態的「納許均衡」。這項說法,其實是以學術名詞為蔡英文此刻的兩岸窘境開脫,企圖改變公眾不滿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印象。
事實上,陳明通可能誤用了「納許均衡」一詞。納許均衡的理論是,在一個非合作賽局中,沒有任何一方可以透過獨自行動而增加收益。兩岸如今的現實是:蔡英文並未脫離綠營傳統窠臼,反而更堅決地走向抗衡,她和李、扁的不同,只是她不高談闊論台獨理念,不推動激進的台獨舉措,而採取隱蔽的策略,為自己創造一個難以責難的空間而已,但實際上並無寸進。
亦即,蔡英文並不推動「入聯」或「正名制憲」等陳水扁曾高調鼓吹的目標,而以「中華民國憲政秩序」、「兩岸互動新模式」等說詞,試圖緩解北京的反擊。但靠著這些偽裝,蔡英文加緊推動「去中國化」的文化改造,不僅取消中央遙祭黃陵、祭祀鄭成功的儀典,藉轉型正義之名清算歷史,更研修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以埋葬台灣人民的民族記憶。對外,更戮力於強化與美日的同盟關係,遊說美國國會制定授權法案准許美艦泊台,並公開表態加入以對抗中國大陸為宗旨的「印太戰略」。這些,皆是如假包換的「抗衡」行動。
事實上,多數民意也顯然與陳明通的認知相左,許多人不認為蔡英文創造了什麼兩岸「均衡」。近來不分藍綠的民調都已顯示,超過六成的民眾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表示不滿或不具信心。如果蔡英文做到了「均衡」,為何那麼多民眾感到憂心忡忡?
任命陳明通,正凸顯了蔡英文的困境與矛盾。一方面,這顯示蔡英文亦不相信自己做到了「納許均衡」,因而想要改變。另一方面,雖換了人,蔡英文仍清楚自己不是為了尋求「均衡」,而要繼續原來的「失衡」。
首先,張小月一年多來執行的政策,若真做到了陳明通所謂的「納許均衡」,何需陳明通自己上場救援?換掉張小月,正是蔡英文隱隱承認自己的失敗。對民眾而言,蔡英文的失敗早已一目了然:除接連丟失聖多美普林西比和巴拿馬兩個邦交國,梵蒂岡亦岌岌可危;此外,陸客縮減造成觀光遊覽的損失更痛在人心,而年輕世代前往大陸覓職的人才流失更難估計。
換上陳明通仍達不到「納許均衡」,因為異動的只是一名陸委會主委,上面仍是蔡英文的腦袋。蔡英文深知,這位回鍋主委的身段再柔軟,也不可能找到「均衡」。她完全清楚,真正的「納許均衡」,就是「九二共識」。馬英九以「九二共識」參與了世衛大會、國際民航大會,邦交一個不丟,以及兩岸新加坡峰會的新猷,這才是最佳「均衡」。
歸根結柢,陳明通不過是蔡英文拋出的煙幕彈,用來迷惑一下民眾罷了。陳明通的經典主張,即是「中華民國第二共和」的變形台獨論,北京知之甚詳,豈會對他抱以幻想?就算他比張小月多了幾個北京朋友,能夠稍通聲氣,但對兩岸的根本格局不會有任何改變。
陸委會主委人選是誰,其實無關宏旨,真正的關鍵存於蔡英文一念之間。她若堅拒「九二共識」,不論換上了誰,「納許均衡」皆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