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1578/web/
.聯合報社論/一個讓人民在棍子和鐵鎚間二選一的政府
.聯合報黑白集/附議總統府裝鐵欄杆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未竟奇蹟」背後的故事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未竟奇蹟」背後的故事
2017-12-25 03:4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有一本新書:《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引起不少關注和討論。這本書由中研院學者李宗榮、林宗弘主編,集結海內外26名社經學者的19篇文章,主要內容是分析從199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從「奇蹟典範」走向「衰退典範」的現象及原因。作者從經濟社會學觀點,直指台商利用大陸進行「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出口模式,是葉克膜經濟,也是台商外移、企業大型化、中小企業式微、勞工被剝削、長年低薪及人才外流的關鍵原因。
這一本以「未竟奇蹟」敘述台灣經濟故事的書籍,帶有強烈的社會批判色彩,也不免被認為有反商情結。但儘管如此,這本書在解釋近年台灣經濟低成長、低薪資等根本問題上,作了相當完整的資料整理及分析,這樣的努力有助於大家共同找出台灣經濟問題的癥結,俾能對症下藥,祛除病根,恢復經濟的健康成長。
從經濟發展觀點切入,台灣過去近半個世紀的經濟發展,一直沒有改變以出口為重心的經濟路線。自1960年代開始,台灣就開啟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先從設置加工出口區,引進外資,僱用大量剩餘勞動力,進行簡單加工製造,奠定出口產業基礎,再逐步擴大到以整個台灣為腹地的深層加工製造,帶動出口及經濟的快速成長,也帶動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和勞工就業及薪資的同步提升。這就是以出口為導向,並以「台灣製造」為核心競爭力所締造出的「經濟奇蹟」。
然而,到1990年代以後,因為全球化發展及國內生產成本大幅提高,台灣出口產業遭遇瓶頸,傳統產業紛紛外移,這原本是改變經濟發展模式的最佳機會,但因為企業及政府仍堅信唯有擴大出口才能維持經濟持續發展,所以仍緊握製造技術優勢,藉由兩岸分工發展出「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正好又遇上全球資訊化的高速發展,因而成功打造出以資通訊業為主力的代工製造王朝,也造就了很多國際級代工製造大廠,這是台灣製造業者轉型升級的努力成果,大可不必以資本家和勞工對立角度看待這些大企業。
但是,這種跨境的代工出口模式逐漸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全球供應鏈變化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劇烈調整,大幅削弱台商競爭力,也衝擊台灣出口及經濟成長動能;二是因為海外生產比重愈來愈高,和國內經濟部門日益脫節,導致國人就業機會及薪資成長停滯,以及內需動能日益減弱和所得分配惡化。再加上,政府租稅、匯率等政策多從鼓勵出口及降低科技業負擔著眼,更扭曲資源運用,讓各種後遺症日益擴大。
是以,近20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的癥結,主要是「出口才能促進成長」思維及政策取向所造成,很多經濟扭曲現象都與此有關,這是長期性、結構性的經濟問題,政府、企業、勞工乃至整個社會都要共同面對,必須從改變思維開始,有計畫地進行結構性改革,讓經濟成長能兼顧出口及內需,薪資所得能持續增長,資源及所得分配扭曲能獲得改善。
這是一項需要通盤改革、細緻規劃,並以耐心毅力推動的巨大工程,必須每個部門都全力動員並相互協調合作,絕不能以本位立場切割處理。例如,在依賴代工出口的結構未改變之前,若過於強調勞工權益,很可能出現既製造勞資對立、又傷害經濟發展的最壞結果。
以上我們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台灣「未竟奇蹟」背後的故事,雖然和該書作者的看法和分析,有不小的差距,但為改變台灣經濟困境的用心是一致的,我們也希望政府能引領各界更全面深入討論此一問題,建立改革共識,同心協力將台灣經濟帶向健康的成長,則另一個台灣奇蹟未嘗不能期待。
聯合報黑白集/附議總統府裝鐵欄杆
2017-12-24 23:52 聯合報 黑白集
安全單位建議仿效美國白宮做法,總統府增設鐵欄杆提高維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府發言人說,安全單位建議仿效美國白宮做法,總統府增設鐵欄杆。此議果然有先見之明!次日就發生了勞團抗議衝突事件,幸賴警方強制驅離,才得以維持元首安全和社會秩序。可見,總統府設鐵欄杆確屬必要。
總統府有安全疑慮,據稱主要是稍早曾發生「統派暴徒以武士刀襲殺駐衛憲兵」事件。首先,就總統維安而言,武士刀確實是可怕的強大武器,萬一出事,要如何抵擋?其次,現在社會治安敗壞,不但有「統派暴徒」構成安全威脅,還有新黨王炳忠者流伺機顛覆社會,包括大學生都偕同工運分子搗亂。這種氛圍,確不利於總統安全。
文化部已召集文資委員開會,討論總統府屬國家古蹟能否設置柵欄;這其實是多此一舉。據報導,與會委員都「低調封口」,只說這是「極機密」案件。換言之,文資委員對「上上級」的心意早有所悉,何必裝模作樣開什麼審查會呢?「且根據文資法,設施未遮蔽國定古蹟就不違法」,答案不是已呼之欲出了嗎?
綜合以上,總統府確應提高維安。想當年百萬紅潮圍城倒扁,民眾何等「軟弱」,未果敢衝進府內;陳水扁雖心驚膽戰,也不過加上層層拒馬而已,實在頭殼壞去。今非昔比,大學生有太陽花學運被撤告的經驗,誰知會不會對總統府有什麼「不敬」之舉。
我們附議總統府應加裝鐵欄杆,且不應仿效美國白宮,應直接提升到五角大廈的安全等級才夠力!
聯合報社論/一個讓人民在棍子和鐵鎚間二選一的政府
2017-12-24 23:4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由於婦聯會拒絕簽署行政契約,內政部撤換婦聯會正副主委。圖為婦聯會大樓。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於婦聯會拒絕簽署放棄財產的行政契約,內政部長葉俊榮宣布撤換婦聯會主委辜嚴倬雲及副主委葉金鳳。處分之重,歷來罕見。婦聯會何罪,竟遭如此待遇?簡言之,就是「顏色不對」和「懷璧其罪」。
內政部援引撤換婦聯會人事之法條來自《人民團體法》,但剝析內政部對婦聯會下重手的緣由,卻是由於《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婦聯會遭黨產會鎖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目標之一。從年初起,黨產會和內政部就雙管齊下,一個召開聽證會、撰寫調查報告,一個配合黨產會要求,發函要婦聯會提供數十年前的勞軍捐相關資料以「自清」。
由於年代久遠,婦聯會無法提供六十多年之完整帳冊;內政部遂以婦聯會不願接受監督為由,宣稱將依法處置。內政部為爭取婦聯會信服,提出了「行政協商」的建議,要求該會簽字捐出大部分資產,以換取免於被依「附隨組織」追繳,雙方也一度達成共識。但後來的發展卻有了變化,歷經五個月談判,最後「行政協商」一案破局。
撇開雙方的各說各話不談,婦聯會當初對內政部低頭,是因為「前有黨產會宰割,後有內政部追殺」的夾殺處境,不得不然的選擇。亦即,婦聯會若不同意被內政部亂棒打昏,就要被黨產會以鐵鎚敲得粉碎。這兩項選擇,符合一般人認知的公義嗎?
首先,從法治的角度看,「人民團體」固然是內政部主管,但在「查帳」作業上,內政部卻單挑婦聯會下手,甚至據此撤換婦聯會的高層。內政部的做法,儼然已成為黨產會的「打手」,失去了行政中立的立場。事實上,黨產會成立後,這種論藍綠而定的「差別待遇」屢見不鮮。婦聯會、救國團、中廣先後被查,但落入民進黨大老吳乃仁之手的台苯、前總統李登輝掌握的台綜院、和宋楚瑜的世界基金會,黨產會和其他部會卻偏偏放過一馬。如果不是看顏色入人於罪,為什麼會有這些區別待遇?
其次,從政治面看,內政部五個月前提出「行政協商」之議,並與婦聯會達成初步協議,內政部長葉俊榮遭民進黨立委痛批,認為條件太過寬鬆,等於給了婦聯會保護傘。葉俊榮後來態度轉硬,除不斷表示「憤怒」,更聲稱即使簽了行政契約也不能保證未來其他單位不會追究婦聯會。此舉,顯示葉俊榮只是在貫徹民進黨的政治追殺,而非真正想要解決問題。
在行政協商破局後,婦聯會指控內政部意圖以官派董事,實質掌控未來轉型後的婦聯會。這點,內政部並未正面回應,但其聲明則稱,婦聯會若不改選,內政部就將「指定」負責人,尋求合乎社會公益、理性處理的人。由此可見,內政部企圖「實質控制婦聯會」之說,雖不中亦不遠矣。
要問的是:內政部要控制婦聯會,究竟是基於公益或基於私利?蔡政府執政後,現有政府職位及公營事業封官之派任,一律只問顏色、不問專業,肥水從不落外人田。如此仍嫌不足,還一再修法擴增特任職位,供其驅遣。婦聯會家大業大,懷璧其罪,當然惹人覬覦。然而,如果政府對於人民團體的資產可以想拿就拿、想搶就搶,這個國家對人民財產權還有任何尊重嗎?
婦聯會的成立有其特殊時代背景,要談「轉型」,捐出若干資產充作公益用途,應是多數民眾可以接受的結果。但蔡政府的做法,卻一味以「全面追殺」達到「全面接收」的目的;這樣的政府,另人不齒,也令人寒心。
葉俊榮曾是聲譽卓著的公法學者,除反對威權統治,對行政機關的濫權傾向也有過深刻研究。孰料,當上部長後,不僅將《檢肅流氓條例》與政黨管理混為一談,又自甘扮演權力的馬前卒,向人民團體催徵財產。其學者招牌,已瞬間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