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唐鳳的外交突破

.勞基法怎麼修…能讓勞資同心
.拚陽光屋頂 把里長當財團業務員?
.老化、少子化…五低的台灣未來年表
.全球價值鏈 是葉克膜或萬靈丹?
.聯合筆記/唐鳳的外交突破
.幫財團炒房 宜蘭人怒了
.甄試出「撞」況 教部還在看熱鬧
.役政署長硬闖營區…嫌哨兵多事?
.役政署長硬闖營區…好大的官威!






聯合筆記/唐鳳的外交突破


2017-12-24 23:44 聯合報  陳言喬

政務委員唐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政務委員唐鳳廿一日透過「數位機器人」遠端視訊技術,出現在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人雖未現身,但利用新科技衝過層層阻攔,算是一次成功的外交突破。
一九七一年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讓中華民國政府退出了聯合國,中華民國自此失去了以主權國家參與國際組織的權利,隨後幾年邦交國一一遠離我們而去,所幸政府與全民堅忍不懈,中華民國在風雨飄搖中站穩,還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
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退守台灣後,外交問題一直是嚴峻的考驗,在這數十年間,胡適、顧維鈞、葉公超、蔣廷黻、周書楷等眾多外交官們,無一不為中華民國的國祚與中共政權展開鬥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報章雜誌和他們的回憶錄上清晰可見。
外交是內政的延長,當年因為上下一心,有著共同的信仰,有全民做後盾,第一線外交人員的士氣不因屢屢的挫折而退縮,反因持續的努力贏得世界各國的尊敬,建立各種檯面下的外交管道和私人友誼,並有所成效。
隨著中共政經實力的增加,世界局勢丕變,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更為困難,但更麻煩的是中華民國的台灣內部也已變了,它早已不是當年一致對外的凝聚體,更因藍綠的對立、選擇性的解讀歷史、轉型正義的追殺,台灣社會被撕裂,國家認同被混淆。
回看唐鳳的「外交突破」就可看出端倪,我們看不到當年至少是台澎金馬乃至海外華僑等全民對「外交突破」的支持與肯定,更多的是只有政府單位、官員與綠營媒體的自娛自嗨。
因為社會的分裂,面對這起外交戰,不少人認為是民進黨政府披著中華民國的外衣在搞實質台獨的一次運動,而不是當年中華民國在中共封殺下參與國際社會的悲壯突破。
從中共來看,九月起台灣部分人士在紐約聯合國上有所動作,到這次唐鳳的舉動,即便唐鳳是無心插柳的意外之舉,中共亦認定台灣預謀已久,戳破民進黨口中的維持現狀,是在外交「挑釁」、營造「一中一台」印象,試圖重返聯合國。
由此看來,即將來到的二○一八年,兩岸外交峰火戰勢不可免,中共將全力攻下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民進黨政府能否凝聚人心全力應戰,是大有疑問的,而中共這把雙刃劍也將傷到認同並支持「一中各表」的潛在民心,台灣的內外凶險將陸續出現。



勞基法怎麼修…能讓勞資同心
鄭榮郎 ∕ 正修科技大學工管系副教授 / 聯合報
上星期六勞工團體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剛好也是筆者學校在職班碩士班課程。在職碩士班學生來源有自國營交通事業,也有來自中小企業從業人員,更有第二代經營接班者;工作年資有剛進入職場一至二年,或在職場超過十年以上年資,因此學生樣本剛好可代表勞基法相關關係者。順著當紅的話題,也跟在職專班學員有切身的關係,因此我們一番討論的內容,發現勞基法再怎麼修,都沒有辦法包括所有勞工的議題,勞資雙方能夠同心協力才是重點。

我們針對勞基法的修正有以下第一線的心得與討論,提供讀者參考:

一、每個月延長工時四十六小時維持不變:實際上勞工加班工時是不可能達到上限,因為勞工加班只要達到某個上限,企業基本上已經有不成文的文化,使得加班只能到某個定點,企業的認知認為加班可能代表工作效率有問題,而員工認為增加企業的人力成本,只能視為對工作相對的義務貢獻。

二、每三個月延長工時加總一三八小時,彈性挪移加班額度,一個月上限為五十四小時:另一位第二代準接班者則認為,加班是企業因應業務需求而加班,加班代表企業有人力需求,也許是訂單因素、設備排程問題,將每三個月延長工時加總一三八小時,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但勞基法再修補應該趕快確定通過,以因應新年度的排班計畫。

三、輪班間隔十一小時為原則,經勞資協議後可彈性調整為八小時:間隔八小時或十一小時、或是通勤時間是否要包括十一小時在內問題,都已經變成枝微細節的討論,實務上員工一班輪班工作結束,並不表示馬上離開工作現場,其中牽涉到企業內規的條例,如要不要環境保護整頓、是否整理報表、要不要與工作單位的連續,進行輪班交接,因此輪班間隔的問題,是法令規定的原則,實際上在操作面,工作職場的還是有很多考量。

四、勞資協議後將彈性調整部分報請當地主管機關備查:九十%的中小企業都是沒有工會組織,即使有也是比較屬於福利性質職工委員會,根本沒有辦法依本次修法的精神討論,只能形成為資方的橡皮圖章。

勞資關係與勞動環境時常變化,因此勞基法修正的重點應在於:應該既保障勞工的權益,也給予企業經營的彈性,才能使台灣有向上提升最大的動力。

   
拚陽光屋頂 把里長當財團業務員?
饒慶鈴 ∕ 台東縣議會議長(台東市) / 聯合報
賴清德院長廿三日視察台南市「陽光屋頂」政策推動,提議從開發商提撥給市府的三%中,再提撥○.五%給里長,讓里長去找更多里民與開發商建置安裝太陽能屋頂。賴院長此議無疑要把里長變為綠能資本的業務員,讓基層首長淪為替財團逐利工具,看來賴神要將「資進黨」的意志從國會貫徹到基層?

賴院長的提議,不僅無法讓里長得到多少好處,反而還陷里長於不義,讓居民以為里長汲汲營營只為牟利,遭致居民反感,甚至因此而抵制「陽光屋頂」之政策!

如果要實踐全民陽光屋頂,不論是從理論上或各國經驗來看,都應當推動以合作社作為主要組織形式之公民電廠,政府之首務乃培力人民民主參與,實現「基層參與、全民共享」的綠能經濟。

而村里長該扮演之角色絕非業務員,而是協助社區居民召開村里民大會,協助合作社之教育、溝通、組織、討論;此外,賣電回饋更不應該直接給村里長,應當作為村政與里政之公共財源!

歐洲早就有超過二千四百個再生能源合作社,而德國有四十七%再生能源是由公民電廠和綠能合作社所生產。然而,賴院長綠能政策卻偏向「綠能資本化」,主要獎勵補貼財團、依靠財團來推動,利益由財團獨享。賴院長承諾要把台東打造為「綠能示範區」,究竟是「縣民綠能示範區」還是「財團綠能示範區」?

廿日剛在台東辦完一場「台東縣發展綠能合作經濟論壇」,與會者共識要追求台東縣實現綠色電力百分百自給自足,筆者全力支持,並認為,第一,應以基層縣民為主體,財團扮演輔助角色;第二,利益要由縣民所共享;第三,還要組織培力縣民共同實踐能源民主自治!

把屋頂全面實現太陽能,正道應是「綠能合作化」,呼籲賴院長應儘速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增訂獎勵支持公民電廠與綠能合作社之專章。

   
老化、少子化…五低的台灣未來年表
李沃牆 ∕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 聯合報
日本最近有一本「未來年表」的暢銷書。內容闡述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的衝擊及因應對策。或許這議題關係著每個家庭、社會及國家,甚至左右你我的未來,所以引發眾多關注。台灣與日本都面臨極為類似的人口及社會、經濟結構變化,今日日本將是明日台灣,值得政府及各界正視。

本書提出幾個日本未來將發生的關鍵年表,包括二零一八年,國立大學面臨倒閉危機;二零二零年,有一半的日本女性年齡超過五十歲,生育將再下降;二零二七年,日本血庫將嚴重不足,許多重要手術無法進行;二零三零年,銀行、醫院、安養院逐一從地方消失。二零三三年,每三戶就有一戶是空屋;到二零五零年,可能因糧食缺乏而衍生世界性糧食危機;若再將時間拉長至西元三千年,日本人口數恐怕僅剩二千人而亡國。所以說,少子化是國安危機實不為過。

令人憂心的是,台灣將步入日本後塵。一、少子化現象愈趨嚴重:內政部的人口數據顯示,台灣在五零年代的出生率高達千分之五十,但八零年代足足掉了一半多;惟因同期間的人口總數大幅成長逾倍,出生人口數並末減少;但到了九零年代,出生率已不到千分之十。尤有進者,粗死亡率在八年後將超過粗出生率,自然人口增加趨近於零而進入負成長。人口減少造成的衝擊層面不一而足,如各級學校學齡人口數大幅減少,招生嚴重不足,大學倒閉潮一觸即發。

二、人口老化速度超越日本:五零年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比率不到百分之三,但到了九零年代已躍升為百分之七,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再過幾天,馬上又跳進「高齡社會」,而於八年後旋即進入「超高齡社會」,速度之快尤勝於日本。台灣目前約五至六位勞動生產者扶養一位老年人口;但五十年後,這數字將是一比一;同時,台灣十五至六十四歲的勞動人口數亦由目前的七成多降為五成,勞動人口的負擔可想而知。

日本安倍政府有感於人口快速老化及少子化的雙重衝擊,不僅將教育及育兒列為施政優先政策,並砸下一點二五兆日元(約三千二百億台幣)重本,做為免費學齡前兒童教育支出。此政策可減少家庭支出,進而提升家庭消費,是為一石二鳥政策。

台灣政黨陷入快意恩仇的政治熱浪裡;少子化政策無法對症下藥,人口老化所需的社會福利及長照支出將持續增加,進而排擠經建預算。人口紅利下降,加上各項退休金破產機率上升,將明顯反映在消費及投資,最終影響經濟成長;屆時,台灣正式進入「低出生率、低薪、低成長、低利率、低通膨」五低國家,國力日漸凋零,能不慎思乎。

   
全球價值鏈 是葉克膜或萬靈丹?
徐世勳 ∕ 台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台/聯合報
日昨中研院社會所出版的新書《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將「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這種三角貿易模式(或稱全球價值鏈)比喻為「葉克膜經濟」,認為過去的台商西進及現在的新南向政策,均導致「外銷與GDP脫鉤,GDP又再與薪資脫鉤」的惡果,讓台灣勞工淪為全球化的輸家。其實,接軌全球價值鏈沒有對錯,端看調適因應措施。它可以是萬靈丹,也可以是葉克膜。

全球價值鏈凸顯國際產業分工的現實,是國際經貿不可抗拒的大趨勢。所謂價值鏈,係指廠商將一項商品或勞務從原材料轉變作為最終使用的所有活動。過去廠商多會選擇在一個定點完成價值鏈的全部活動,例如「台灣製造」。但近卅年科技躍進,運輸與通訊成本大幅下降,在比較利益驅使下,廠商將原來的價值鏈切割成數個部分,並將其分散在不同的國度進行,此現象為世貿組織所稱「世界製造」。

受此影響,沒有一個國家能包辦全部製程,且製程所需的中間原材料也必須仰賴從外國輸入,國際垂直分工特別顯著。在此全球價值鏈的時代,若沒有持續的創新,縱然出口外銷連創新高,但進口的零組件與技術服務成本也同步墊高,當然造成外銷與國內GDP脫鉤。

根據本人與林幸君(二○一七)央行委託計畫的研究顯示,就台灣出口總額的拆解觀察,被外國瓜分到的附加價值份額已增加至三成,主因台灣大宗出口產品集中在少數幾個明星產業,並以替國外代工為主,上游關鍵原物料及零組件均仰賴進口取得,致外國獲取的附加價值份額增高。反觀強調創新的美國,其出口總額中被外國瓜分到的附加價值份額不到一成,其外銷與GDP當然不會脫鉤。

其次,GDP不僅是國內所創造附加價值的總合,也是國內各生產要素報酬的總合。包括勞動報酬(勞工)、地租(土地)、房租(房屋)、利息(資本)及利潤(企業主)。在貿易自由化、製程自動化、機器手臂取代勞動的趨勢下,各國GDP與薪資脫鉤是普遍的現象。但在台灣,這脫鉤的現象「格外」嚴重,「格外」有感,也可能與台灣房價、地租、房租的「格外」高漲有關,還有我國國民的「租稅負擔率」從民國九十年的廿%降至目前的十二%,幾乎為全世界最低。反觀OECD國家,平均近卅五%左右,甚至高達四十%以上。

在全球價值鏈的趨勢下,「致富」也需「均富」,贏家扶持輸家乃天經地義。鼓勵創新,擴大稅基,創造雙贏,才可能完成台灣「未竟的奇蹟」,讓出口外銷、GDP與薪資這三個指標不再脫鉤。

究竟全球價值鏈是葉克膜?還是萬靈丹?老實說,盡在人為。

   
幫財團炒房 宜蘭人怒了
魏世昌 ∕ 工程師(宜蘭市) / 聯合報
何以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一上任,便爭議不斷,甚至引起眾怒?

不僅是因為放寬興建農舍與農業設施的規定,對農村是一大浩劫,農地水泥化的速度會直線飆升,後代子孫只能從課本上看到農村美景,隱藏在背後許久的沉痾更是:宜蘭人買不起宜蘭房子,這不是很諷刺嗎?

尤其外地人來炒高了農地價格,也順便炒高了都市地;農民沒得到好處,都市裡面的居民,也沒好處,大家同是錯誤政策下的受害者。

對在地宜蘭人而言,包括筆者,只能寄望縣府大刀闊斧,提出非農用農舍的違規處理計畫,並針對違規提出具體處理成效,以遏止財團建商炒作房地產歪風,讓百姓安居樂業。

結果現在陳金德身為地方首長,不僅沒有遵守中央法規及政府保護農地的政策,還替違規者加開方便之門,成了財團囤積土地、炒作房價的幫兇,怎麼可能不令宜蘭人感到失望和憤怒呢!




甄試出「撞」況 教部還在看熱鬧
溫順德 ∕ 高中教務主任(台中市) / 聯合報
明年大學申請入學,甄試日期重疊嚴重,經由聯合報報導後,台大開啟協調機制,致力錯開撞期學系,卻遭到招聯會打臉,揚言若是更動時程,風險必須自己承擔。台大與招聯會兩端,各行其是難有交集,後果卻要考生承擔,當局不能裝聾作啞。

大學入學考招新制,明年逐步上路,考量高中教學需求,為免學習受到干擾,甄選作業全面延後;指定項目甄試時程,也由五周縮為三周,衝堂已是難以避免,加以大學著眼招生,不少校系刻意撞期,逼學生提前選邊站,「撞」況更是雪上加霜。

檢視申請入學簡章,今年辦理甄試系組,計有一千八百多個,選擇第一周面試者,竟有八百七十系組;而四月十四日當天,更高達四百多系組,台大也有廿五個系,不啻剝奪考生權益,以致引發強烈反彈。

近來高中端屢呼籲協調甄試日期,招聯會表示已盡力,教育部又不願介入,互踢皮球,衝堂問題依舊難解。如今衝堂議題愈演愈烈,高三考生何其無辜?

調整原先簡章內容,或將影響部分考生,儘管其風險,但也非史無前例。去年簡章公告之後,新竹教大併入清大,四個系組消失不見,原訂招生名額減少,檢定門檻大幅提升,其變動不可謂不大,但將網站資料勘誤,透過媒體傳達訊息,最後並未造成衝擊。而今甄試「撞」況難解,台大與招聯會互槓,教育部應站上檯面,盤點所有招生校系,將不需面試者剔除,並積極協調各大學,儘量錯開面試日期;再將協商調整結果,透過甄選網頁更正,且發文各校轉知考生,才是正本清源之策。

考生校系選擇權利,不容受到任何侵害。甄試「撞」況餘波盪漾,全國考生惴慄難安,希冀當局扛起責任,儘速召開會議研商,訂定良策,徹底解決考招沉痾,以免考生繼續受苦。

   
役政署長硬闖營區…嫌哨兵多事?
楊富勇 ∕ 軍訓教官(桃園巿) / 聯合報
役政署長林國演硬闖軍營,遭哨兵攔阻還辱罵哨兵,是近年來國防部難得獲得國人全面肯定的事件,而陸軍第十軍團的回應,則僅是「肯定成功嶺營區大門衛哨人員依規定執行人車檢查作業,對入營外賓未能配合及造成誤會甚表遺憾。」通篇新聞稿感覺不那麼理直氣壯,甚至有點在嫌衛兵多事,還得麻煩長官表達遺憾的味道。

國軍近年來大量製作形象影片及文宣,但效果如何,大家心照不宣。而本次衛哨兵不畏權貴,堅持依規定執行人車檢查作業,展現出國軍嚴格落實軍紀營規的決心,任何人都別想運用特權進出營區,更能改變一般民眾對國軍的負面印象。

建議國防部公開表揚此次戍衛營區有功人員,並宣示任何保衛營區安全的作為,上級絕對力挺到底。如同蔡總統所言,她會做國軍最大的靠山。也希望軍中各級長官,當部屬堅持做對的事而發生爭議時,都能挺直腰桿據理力爭,做部屬最大的靠山。

   
役政署長硬闖營區…好大的官威!
張重玖 ∕ 軍退(高雄市) / 聯合報
役政署長好大的官威,自認開車進成功嶺營區遭攔檢,是被衛兵刁難,有這樣的官員不遵守營區進出規定,怪不得國人不想當軍人。

營門口衛兵管制官士兵進出認證不認人,縱算是旅長或更高階層進出營門,都是在管制線停車,搖下車窗打開後行李箱接受檢查。當長官的就是要遵守規定,所屬才能信服。

期盼國軍莫因此事件修改衛哨兵守則,更應表彰衛哨兵負責盡職,以提振部隊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