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王健壯/這位女士聽到了也不會轉彎

.王健壯/這位女士聽到了也不會轉彎
.黃介正/蔡總統就職周年的國安挑戰
.馬凱/新政府長治久安之策
.盛治仁/誠實面對過去,務實面對未來
.劉克襄/來到繡球花小鎮
.林中斌/川普反中、友中、再反中?
.嚴震生/前瞻計畫,肉桶政治?啖啖分贓










王健壯/這位女士聽到了也不會轉彎

2017-05-21 01:08 聯合報  王健壯


莫拉克風災後,有災民痛訴見不到總統,馬英九當時回應了一句話「我現在不是來了嗎?」被人痛罵是傲慢;八年後與馬英九那句話前後輝映的,則是蔡英文說的這句話「我聽到後,你們就不必再那麼大聲了。」
但蔡英文的傲慢在本質上卻不同於馬英九馬英九的傲慢是缺乏同理心,蔡英文的傲慢卻是源於自以為是的心態。自以為是的人,總認為我是人非、我對人錯,以蔡英文為例,因為她自認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改革,為了轉型正義,其結果當然就是把大聲反對她的人,一律看成是為維護既得利益的反改革者。而反改革的聲音既然既錯又非,蔡英文已聽不回或者不耐煩再聽,當然可以想見。
不過,從動員人民參與決策的角度來說,蔡英文比馬英九要開放許多。但開放人民參與決策卻不等於決策讓人民當家作主,從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司法改革到前瞻計畫,民進黨政府都擺出了擴大參與的姿態,都想在代議民主之外引進審議民主的精神,都舉辦過無數場次的公聽會。但結果呢?結果就像前瞻計畫一樣,民進黨在形式上雖然召開了六場公聽會,但一旦公聽程序結束,前瞻條例草案卻仍然一字不改在國會強行闖關;年金改革、一例一休何嘗不也如此?
不讓人民參與決策的政府,稱不上是完全民主的政府但讓人民參與卻把人民當成道具的政府,卻是假民主的政府。而假民主政府比不完全民主政府,更可能引發民怨,也更難紓解民怨。蔡英文執政一年,街頭幾乎無一日安寧,拒馬蛇籠各處橫陳,民調一路下滑,都與蔡政府「假民主,真獨斷」的治理風格有關。
有句話蔡英文經常掛在嘴邊:「既然多數民意已經把執政責任交給我們,我就有責任讓國家往前走」。但這是典型的一元民主論想法,認為多數民意就代表完全授權,掌舵的人雖然在過程中擺出民主決策的姿態,但其實祇是讓參與決策的人,大家盍各言爾志而已,雖有參與之名,卻無參與之實,最後仍然是掌舵者乾綱獨斷;年金改革的版本與前瞻計畫的內容,有哪一項決策是因為有民意的參與而最後作出了實質的修改?
退一步說,即使不是蔡英文一人獨斷,民進黨政府也是寡頭獨斷的典範年金改革由林萬億一手主導,考試院在決策過程中連跑龍套角色都不如前瞻計畫由張景森一手擘畫,不但國發會被當成無人聞問的路人甲,連行政院院會也被排除在應有的決策程序之外追討國民黨黨產由顧立雄一人決斷,生殺予奪完全不受節制,連法院也其奈他何。至於內閣裡的其他部會首長,這一年好像都成了隱形人,整個民進黨政府就祇看到那幾個寡頭在表演,而這些少數寡頭又一向是惡聲至必反之,人民大聲,他們比人民更大聲;看看張景森,就可概論其他。
馬英九執政八年,祇要人民大聲反對,他就瞻前顧後猶疑不決,經常落入父子騎驢的困境。但蔡英文不像馬英九,雖然被人嘲諷凡事都要再「想想」,但其實「這位女士不會轉彎」,人民再怎麼大聲,她也是回也不改其志。優柔寡斷的馬英九遇大聲則退縮,讓台灣空轉八年;自以為是的蔡英文,遇大聲不改其道,又會讓台灣如何?天知道;唯一你知我知的是,人民大聲不會停止。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