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那一年我們住的結婚學生宿舍
.洪蘭/失而復得的福氣
.王健壯/現代版政府誘民入罪
.馬凱/真利三農 方稱英雄
.黃介正/美大選變化與亞洲變局
.周行一/正面向上的螺旋
劉克襄/為什麼要談早餐
2016-03-16 01:50 聯合報 劉克襄
這幾日,經由媒體的渲染,我大概是台中人最討厭的作家了。
大家從各種媒體的採訪內容,看到我,無端寫了一篇台中人的早餐在哪,好像很少外食,卻自以為是。縱使我再三努力解釋,自己落筆主要在探討早餐文化,有些電視媒體仍斷章取義,刻意下辛辣的標題,製造我和市長的對立,吸引收視率。
我的書寫角度一直在強調,何謂台中早餐的文化特色,但多數人都忽視這個議題。我期望這個喪失生活論述許久的城市,能夠從一日之初的飲食,定位我城的特質。可是,媒體的報導都導向,我以為台中沒有好吃的早餐。
經由這樣單面向披露,許多台中市民顯然也無法認同我的看法,「台中的早餐文化過於貧瘠」。不少人跳出來,舉證台中其實有很多早餐,連市府官員都洋洋灑灑繪出一張早餐地圖。由此強烈舉證,好像都要逼我認錯。一時間我好像變黃安了。
正反意見的不斷筆戰,絕對是好事,但若討論方向一開始就失焦,舉證再多美味早餐的店面,意義都不大了。我真的有些沮喪,一座城市的市民僅在乎自己的周遭,散布著哪些早餐店,津津樂道於各種美味。
把精彩的美食地圖列出當然是好事,但那是旅遊情報的資訊,主要在滿足老饕的好奇。好吃的早餐,每個城市都有不少,上網搜尋並不困難。但我一直在提醒,這座城市變化快速,如今版圖又擴大,每一代對早餐的認知明顯斷裂。透過代表性的食物,爬梳早餐的內涵,找出台中人飲食文化的共同記憶,真的有些迫切了。
一個日治時代興建的城市,它的早餐文化如何轉變,光復迄今又怎麼承傳,現在的早餐有無食安問題,都是主政者必須前瞻的議題。舉例如,何以台中特別流行三明治,為何老城區邊緣炒麵特別興旺。辣椒醬有無可能改善,更符合現在對健康食品的期待;又或者中部盛行的黃麵如何灑煮,才符合衛生。這些都得透過不斷的文化論述,還有節慶活動的推廣,才可能形成一個強大的輿論力量,讓現有的早餐轉變得更好。
我對美食的美,一直以為應該奠基在食安。吃的安全,不隨便添加有害身體的元素,才是我們要跟市民分享的。我期待看到台中人,不只是會PO美食早餐地圖,還能思考各種早餐的食材來源,透過最大的共識,凝聚食安問題的討論。這也是我在聽到許多人唸出,台中有哪些早餐時,不得不回報以苦笑的原因。有些真是不能說的祕密。
基於此,今天若不討論早餐,再過個十年也就遲了。太多美食地圖的出現,並不能擴充我們對在地食物的認識。食安問題不斷爆發下,如果給我一張社區食安指南,可能更會貼近許多父母的期望。
我們若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回顧過往歷史內涵,形塑的豈只是早餐文化,而是一種生活價值。若只自豪於美食小吃琳瑯滿目,而忽略這一生活論述,這個城市的成長會非常緩慢。
一個城市的文化特質,真的可以從早餐的型態出發。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