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去梯言/繁星應該更多、更亮

.貨貿沒了?當經濟議題政治化…
.「印度之光」 為什麼比「台灣之光」亮
.揭露土壤液化 才是真房價
.去梯言/繁星應該更多、更亮
.林全組閣/如果,夏立言續掌陸委會…
.林全組閣/蔡英文能否破8年6閣揆魔咒
.林全組閣/別再有誤入叢林的小白兔
.願景回響/慎思統獨…別被意識形態綁架
.願景回響/當我40歲…發現維持現狀最好



去梯言/繁星應該更多、更亮


2016-03-16 01:48 聯合報 公孫策

相對於內閣人事,我更重視最近對繁星計畫(偏遠地區大學推薦入學)的議論。
議論起自一位「四十八級分錄取台大森林系」的考生,引致若干「不平」之鳴。這件「小事」,最終由台大校長發言力挺該考生,一錘定音。
但這其實不是小事,甚至應該是國家頭等大事。這樣說吧,新內閣人事只關係未來一、兩年,高等教育卻將影響未來數十年。
學歷無用論雖然已為社會普遍接受,可是名校的「品牌」還是對畢業生有很大助益,相當於他們的「出身」。
盛唐時期擔任宰相的薛元超,曾經對親信說:「我雖然命好,出生富貴之家,又位列宰輔,可是生平仍有三件憾事:一不是進士及第,二未娶『五姓女』,三不得參與編修國史。」
唐朝的科舉名目很多,最難的是進士與明經兩科。但即使這兩科,也難易懸殊。明經科的錄取率大約是進士科的五至十倍,於是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因此,由進士及第而入仕,自然成為主流。
但進士及第雖為仕進主流,卻未必擠得進權力核心,因為「門第」仍然影響力超強,此所以薛元超得以拜相。薛元超的第二個遺憾「未娶五姓女」,說的就是當時的崔、盧、李、鄭、王五個高門。也就是說,裙帶關係更有助於擠入權力核心。而薛元超「不得編國史」,才真實的反映了他的學術實力。
我永遠記得,初聽到已故張忠棟教授說出:「台大已經找不到家長職業為農林漁牧的學生」時,我的感覺可以「被雷打到」形容。因此,繁星計畫提出時,我曾大力讚揚。然而,之後卻漸漸聽到一些弊病出現,甚至聽說有「學籍在鄉下,學生在名校寄讀」的現象。
但那不是「繁星」的問題,而是執行中間的問題,甚至是對繁星計畫的政策精神完全沒有體認:偏遠地區的學生,以今天富人集中六都的社會實況而言,他們就是古代的「寒門士子」。人才無出生貴賤之分,寒門雋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關係國家的未來。他們沒有門第,也幾無裙帶關係,再要以種種理由去「打消」他們進入名校(出身)的機會,難道要回到「上品無寒門」的年代!
繁星計畫的精神是整個社會的大公平,考試分數只是小公平。所以,繁星不但應該更亮,還要更多,當然,杜絕弊端也需要更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