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國土法應具體補償農民、農業縣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總預算教訓:別把恫嚇當溝通、說謊當說明
◆  聯合報黑白集/賴友友的權重密碼
◆  經濟日報社論/國土法應具體補償農民、農業縣







經濟日報社論/國土法應具體補償農民、農業縣


2024-11-10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土法」爭議多時,主要爭點在於,農地保護與土地開發間的拉扯,當中牽涉龐大的土地開發利益,成了多年擺不平的歷史共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土計畫法(簡稱國土法)將於明年4月30日上路,但仍有部分縣市政府未送出功能分區圖。中央內部的意見也嚴重分歧,除了前、後任的農業部長互槓之外,朝野立委也不滿國土法,紛紛提出十多個修法版本,一致的要求就是「暫緩二年至四年」再施行

行政院表示,理解地方政府、農民及不同黨派對政策推行意見的分歧,仍希望地方都送交分區圖,再進行下一階段協調與溝通。真正的問題出在「農業發展區」(簡稱農區)的劃設方面,國土法設計不良,缺乏合理的補償機制內政部、農業部也脫離現實,未接地氣,要負最大的責任

首先,國土法基於確保糧食安全原則,劃設農區有其道理,但總量卻高達81萬公頃,和民國41年的農地數量相近,則是不合時宜的多到離譜。40年代台灣的農業占有重要地位,產值占 GDP32%,農民占總就業人數56%。但112年農業產值只占 GDP2.5%,農業占總就業人數只有4.1%,糧食自給率卻降到僅30%證明農地總量維持在70年前的水準,並不能保證糧食安全這是國土法最重大的錯誤,農業部應誠實面對問題,適度縮減農地總量,以其他方法來確保糧食安全,才是正辦

其次,對農地的嚴格管(限)制,尤其是農一(優良農地) 與農二(良好農地)的地主,對糧食安全著有貢獻,地價卻和城鄉發展區的地價相去甚遠,權益受損最大,國土法卻毫無補償或回饋機制,等同於對農地地主施以「永世不得翻身」的懲罰。

眾所周知,對於被指定為文化資產者,因其創造社會公益價值,卻犧牲私人利益,「文化資產保存法」乃給予獎勵或補助。政府為維護水源保育,劃設水質水量保護區,致保護區內居民因全體國民用水之公益,而使其土地利用受限,「自來水法」乃向受益者徵收水源保育與回饋費,專供保護區內居民福利回饋及受限土地補償之用

基於「受益者付費,受限者得償」原則,農區的農地農用有如農民犧牲小我(農業工作辛苦,地價貶值,所得偏低,風險又高),應由所成全的大我(整體社會在糧食安全方面受惠),予以回饋或補償。農業部至今只表示將配套投入農政資源,但產業輔導過於空泛,農民權益保障僅限於農保資格及災損救助等,根本不足以彌補農地地主的鉅額損失。行政院有必要儘速修正國土法,增列具體的農地主權益損失的補償費。否則,徒有81萬公頃的農地,農民毫無耕作意願,糧食自給率還會繼續下降,糧食安全更難確保。

同樣的道理,農區的劃設不利農業縣市的整體發展,更對財政造成負面衝擊,相當不公。農地農用表面上雖課徵田賦,但中央自76年停徵僅在農地不作農用時,才改課地價稅農用之農地,移轉與自然人時,又可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這些稅賦的減免使農縣自主財源(地價稅、土增稅),相對地比都會型的縣市少了許多,造成「富都窮縣」財政差距擴大

為保障以農業為主、財政相對困窘的農業縣市的基本財政需求,以及鑑於農民所得較低,農業縣市的居民應當享有基本公共財水準的基本人權,國土法應當對農業縣市給予應有的補助款。在「一般補助款」中,以農業縣農地面積推計專門補助農業縣市的額度。針對農業縣市配合國土法的推動,尤其按照農一及農二的總量高低,給予「專案補助款」,完全使用於農業、農村和農民。

總之,基於「特別犧牲,特別補償(助)」的原則,國土法必須具體地補償農民,補助農縣,才可能順利推動從原民禁伐雖有法定的明確補償金額,行政院卻不編足預算的事例來看,國土法的修正恐怕需要在野黨的合作,才能突破。
















聯合報黑白集/賴友友的權重密碼


2024-11-10 00:3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灣金聯公司董事長呂政璋上任三天閃辭。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金聯董座呂政璋上任三天請辭,政院祝福他「繼續深耕台灣」。但賴政府灰頭土臉:一是用人鬧笑話,二是有人還想吃銅吃鐵吃國家。

台灣金聯前董座施俊吉自爆有人要賤賣國土,他因擋人財路被撤職,連藍委都擔心他的人身安全;而呂政璋接任三天就扛不住,辭呈說明北港萬有紙廠土地造成政治對立,非他個人所願意。外界納悶,這池水到底有多深

但呂政璋接任台灣金聯董座,就是水很深。呂政璋毫無金融背景,專業與資歷都不足,家族又涉弊遭通緝,為何能替代曾是賴清德任行政院長時的副閣揆施俊吉?

台灣金聯是財政部所屬事業,而財政部近日發生的另一起事件,恰好暴露了賴政府的操作邏輯。財政部說明推廣雲端發票端抽獎活動重複中大獎問題,推給廠商以幕後「調整權重」機制,提升積極參加者中獎率輿論怒批「這就是作弊」

賴政府人事打破民進黨派系分肥傳統,用人唯賴不唯綠,就是幕後「調整權重」的結果。國營事業董座任命,專業才應是加權項。但放眼台灣金聯、台酒、中油、資策會、貿協等,不僅非綠無緣,連黨內非賴系也遭清洗,賴友友才能獨享「權重密碼」

賴清德把國家名器和國營事業當成禁臠,讓賴友友占據高位「深耕台灣」。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是可忍孰不可忍?
















聯合報社論/總預算教訓:別把恫嚇當溝通、說謊當說明


2024-11-10 00:3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院會就總預算案,在協商後確定付委審查後,國民黨立委高舉成功爭取「禁代補償每公頃6萬元」、「公糧收購完整配套」及「健保點值如期達標」等標語慶祝。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六度卡關,在行政院允諾原住民禁伐補償明年追加預算、健保點值明年六月達標,以及公糧收購價格年底提出配套禁伐補償辦法後,延宕一個半月的政治僵局終於落幕,不但讓總預算案順利交付委員會審查,也為NCC、大法官、考試院等人事同意權的協商鋪好道路。

行政院未依法編足原住民禁伐補償預算,也無視立法院主決議提高健保點值和公糧收購價格,導致總預算案被退回,民進黨幾度闖關未成。其間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喝過「溫暖的咖啡」,行政院與立院朝野黨團也吃過「和解飯」,卻都不敵綠營與藍白之間的敵意與攻訐;最後還是行政院讓步,提出補救辦法,才解開政治僵局

如果細看總預算案卡關的原因、過程和轉折,可以發現,其實這四十九天的延宕,原本是不必要的。如果行政院依法編足禁伐補償預算,並尊重立法院對健保點值和公糧收購的決議,根本就不會無端發生總預算被退的風波;而即使總預算案被退,只要行政院願意重編補足,也可以很快就止息風波;甚至即使行政院不願重編預算,只要拿出溝通誠意和可行替代辦法,藍白立委也從來不是鐵板一塊,總預算案何致要到第七次叩關才能付委審查

可嘆的是,民進黨寧可製造憲政衝突,也不願降低朝野緊張卓內閣寧可讓行政立法對立,也不願真正解決問題賴政府更寧可讓國政空轉虛耗,也不願讓總預算案盡快付委審查。如今雖然打開政治僵局,但這場無謂的政治風波所凸顯的幾個問題,仍然值得檢討。

民進黨已經執政多年,仍不願依法行政。原民禁伐補償條例是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公布施行的法律,尤其今年六月立院修法提高補償金額,還是根據民進黨原民立委的版本。卓內閣不覆議、不釋憲、不遵守,視法律如無物,不但歧視原住民、看不起執政黨立委,更是藐視國會、踐踏民主法治。

民進黨享受八年完全執政的美好時光與權力滋味,賴政府迄今不願承認雙少數的事實,卓內閣也不願面對立法院不再是立法局的現實,既不把立院通過的法律和決議當一回事,更不願接受在野黨監督。賴政府自恃有大法官當打手,恣意扭曲憲法與法律,遇事揚言釋憲解危,而不是誠意溝通和認真解決問題。這是總預算案屢闖屢敗的原因,也是賴政府上任以來政治動盪的源頭。

前總統蔡英文自詡最會溝通的政府,終究是個笑話但賴政府連溝通的笑話也不說了,直接以恫嚇代替溝通,以說謊代替說明。立院推動國會改革,賴清德總統召喚青鳥包圍恐嚇;在野黨退回總預算案,民進黨威脅發動全台大罷免。民進黨還製造假訊息,賴清德說退總預算很罕見,實則他當立委也擋總預算;賴清德指示訴諸社會說清楚,結果是大肆散播公教加薪和社福津貼發不了,軍購、治水和醫藥都受影響等謊言。即使吃和解飯,也看不到有誠意的溝通民進黨心態不改,未來政治僵局仍會重演

不過,行政院終於讓步,藍白也不必高興,破紀錄的三兆多總預算,審查需要真功夫。民進黨夾藏多少自肥浪費、撒幣固椿、豢養綠媒側翼、圖利綠友友的預算,該刪則刪;面對川普強勢回歸後的世局驟變,各項資源與預算的配置尤須審慎。雖然大法官沒收國會的監督職權與制衡功能,但立委代表人民監督政府、嚴審預算、嚴查人事、嚴謹立法,更不能懈怠。綠委可以自我閹割,藍白立委必須為人民看緊荷包。







名家縱論/棋子的寂寞:川普的台灣保護費\星期透視/美國大選:菁英與底層的對決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用人唯派系必鬧笑話 賴政府人事決策出了大問題
◆  大屋頂下/看得見的手vs.看不見的手(上) 世界在等待第三本書
◆  名家縱論/棋子的寂寞:川普的台灣保護費
◆  星期透視/美國大選:菁英與底層的對決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棋子的寂寞:川普的台灣保護費


2024-11-10 01:20  聯合報/ 楊永明(作者為文化大學社科院講座教授、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獲得大勝,人民授權開啟新時代與新美國政治,但是各國的賀電卻都忐忑不安,因為美國在一夜之間成了更孤立、更不可預測。而川普當選讓兩位領導人最心慌,一是澤倫斯基,因為川普說會在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另一位是賴清德,因為川普說台灣必須付保護費,且競選期間說過兩次。

賴政府能不付保護費嗎?賴清德的台獨議程和連任之路都必須依靠緊密的台美關係,凸顯聯美抗中,而川普對民主同盟不屑一顧,只有現實利益才有用,因此賴政府一定會支付保護費,且預計不僅會增加軍費與軍購,也會在半導體(台積電)、華航客機、政府採購、輸美商品關稅等,付出川普要求的「台灣保護費」。

川普2.0對台灣衝擊影響有三層面:安全、經濟、政治。安全層面川普或會給予口惠支持,但會要求增加軍費和擴大軍購;經濟層面會要求半導體業加速赴美設廠,台灣也面臨輸美商品加關稅壓力;政治層面是指川普是否會管控台獨?或將台灣作為中美對抗籌碼?總之,台灣從賴政府到民間企業都不會好過,必須思考因應策略。

首先,在安全議題,大選期間,川普公開要求台灣要增加國防預算到 GDP 的十%,川普第一任期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今年六月曾說應提升至 GDP 的五%。以明年度預算為例,總預算為三兆一千多億,賴清德政府編列六千七百四十億國防預算,約占 GDP二點五%;因此,川普說的十%約二兆六千億台幣,五%則是一兆三千億台幣,兩者台灣都不可能做到。但賴政府在川普要求多交保護費壓力下,預計下年度國防預算預計會上看 GDP三%,亦即至少八千億台幣

問題關鍵是保護費付了是否就會有保護?川普的回答是:「台灣距離我們九,五○○英里,距離中國只有六十八英里,而中國是一大片土地,他們可以直接轟炸它。他們甚至不需要-我意思是,他們直接打砲彈都可以。」換言之,是不容易保護,亦即無法保護!還有,川普說如果中國真的攻打台灣,他會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最高兩百%的關稅。

其次,在半導體與關稅方面,川普上台後,台積電可能會被迫大幅增加對美國的投資,甚至被要求供應美國的晶片都必須在美國生產,矽盾效應不再,護國神山變剩山;此外,台灣已晉升為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去年對美出口高達八百七十八億美元,貿易出超四百八十億美元,這些都將面對川普祭出的關稅威脅,台灣難逃川普震撼!

第三,川普是否會管控台獨?或將台灣作為中美對抗籌碼?兩者看似矛盾,但川普不喜戰爭,他曾說「我們的目標是結束戰爭,而非發動戰爭」,他也曾向中方表達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因此對於台獨可能會採取管控、不支持或甚至表達反對;然而,另一方面川普對中貿易戰略如果不成功,則可能運用台灣籌碼和北京交易,於是棋子有可能變成棄子

無論川普政府閣員是否有親台反中立場,川普顯然不願看到台灣方面「倚美謀獨」,畢竟台灣是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卻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同時不要低估馬斯克對於川普的影響力,日前他的 SpaceX台灣供應商提出要求,將生產業務從台灣移出,就是基於地緣政治風險考量。

作為大國權力競爭的棋子是寂寞的,大國從自身利益操控棋子,旁觀國家多半退避三舍,最多口惠吶喊支持,賴政府很難拒絕川普保護費,卻又難逃「台灣牌」的宿命,最終自己的命運還是自己顧。














星期透視/美國大選:菁英與底層對決


2024-11-10 01:20  聯合報/ 楊泰順(作者為中美文經協會理事暨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是允許公民有權評估執政者的表現,施政若不得人心,公民可以用選票使執政者下台。但問題是,公共事務內容複雜,公民的評估是否正確?故民主政治在十九世紀開始萌芽時,倡議者均主張公民投票權應加以限制以維護民主品質,如必須擁有財產與受過教育,才能擁有投票權。倡議者認為,孑然一身又不識字的住民,對公共事務的認知有限,思慮難以周延,故不應授予投票權。

然而,由於民權思想的深入人心,限制投票權的正當性受到不少質疑。美英透過百年的琢磨,終於在十九世紀後半葉認可所有成年男子均能有投票權。但選舉權普及也為民主的實施帶來新的焦慮,因為社會菁英與底層民眾的目標與價值難以一致,全民參政形同將公共事務決策權,交由認知有限卻占多數的底層民眾。如何避免民粹操作導致民主沉淪,已是近代民主實踐的重要課題。尤其,隨著通訊媒體的發達,菁英透過社經地位領導底層民眾的想望,似乎也愈來愈困難,連帶使得民主的未來蒙上不少陰影。

這次美國大選,客觀指標應對執政者有利。執政四年,民主黨為美國創造一千六百萬個工作機會,製造業工作機會為十年最高,失業率也壓低在健康的百分之四左右,並創造連續三年三%的罕見經濟成長率,股市迭創新高更展現投資者對政府信心。故美國學界對歷任總統表現評比,拜登在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的得分十分亮眼,列名四十五位總統中的第十四名。至於二度當選的川普,在民國一○七年與一一三年(二○一八年與二○二四年)的評比均名列最末。換言之,在專研美國總統的學者眼中,川普被認為是美國兩百餘年來表現最差總統

與菁英評鑑不同的是,拜登施政的支持度今年跌到百分之卅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受訪者認為「國家發展方向錯誤」,僅百分之廿八認為正確。現任總統不獲認可顯然影響到賀錦麗的選情,因為在不支持拜登的受訪者中,僅有百分之十六表示會支持賀錦麗。比較菁英的評鑑與民調的支持度,兩者差異十分顯著。但總統是由底層民眾的選票決定,民主政治假設選舉可以讓好人出頭,此次選舉似乎不成立。

施政表現良好的政黨何以遭到全面挫敗?分析者認為,這與菁英與庶民偏好存在差距有關

賀錦麗在選戰中常以「價值」區分她與對手的不同,但價值選擇並非庶民容易理解的概念。賀認為中產階級是支撐民主穩定的重要基礎,故在經濟政策上以扶持中小企業為骨幹。賀的主張雖獲廿三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連署支持,但美國中小企業失去競爭力乃為結構性問題,賀的處方對選民只是天邊雲彩,難以引起共鳴。

時代雜誌分析,儘管經濟現況不錯,民眾也因此獲益,但民眾反因此更害怕失去。這是為何川普瞧不起移民,但拉裔美人卻仍支持川普,因為拉裔美人更擔心非法移民搶飯碗,而非人權價值。故川普不談政策細節,以仇恨語言怪移民、怪中國、怪台灣,反而更能呼應底層選民焦慮,將川普視為「對抗主流」的英雄。

選戰失敗的不僅是賀錦麗或民主黨,而是菁英在民主政治中的定位,這場選舉或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大屋頂下/看得見的手vs.看不見的手(上) 世界在等待第三本書


2024-11-10 01:21  聯合報/黃年


川普說,「習近平知道我超級瘋狂」。其實,川普瘋狂舉世皆知。

翻江倒海,川普大勝。仍如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的大選,此次選舉繼續暴露美國民主政經體制的嚴重異化與失能,而美國也繼續把中國視為美國遭受內外挫折的主要原因,將中國視為美國頭號系統性敵手

大選揭曉,世人對選情的評論目不暇給。本文則想談一談這四年兩次美國大選所呈現的美中兩國政經體制競爭的內容與發展,這無疑是影響世局深遠的議題,也是對未來人類政經文明發展方向的深層探索。

現在是廿一世紀初葉,前述的美中政經體制之爭,簡略而言,就是「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之爭,且「看得見的手」已有凌越「看不見的手」之勢。

一七七六年,亞當‧史密斯發表「國富論」,主張私有財產制,市場經濟,自由放任,管制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主體是「看不見的手」。一八六七年,馬克思發表「資本論」,主張消滅私有制,計畫經濟,以暴力革命及無產階級專政定位政府角色(但預言政府及國家皆終將死滅),主體可說是「看得見的手」。

大約二百五十年來,人類的政經體制可謂就是在「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之間的「對立與融合/矛盾與統一」的相互交纏中發展,也可以說就是這兩本書交纏史

以中美兩大政經體制而言。中國雖是專制,但中國社會在「市場/看不見的手」之下,內捲得比美國還凶;美國雖是民主,但在「政府/看得見的手」的操作,如關稅、脫鉤、斷鏈、補貼等等,也已與中國不遑多讓。

然而,美中政經體制的競爭至今日情勢,已讓美國感受挫折到幾乎是惱羞成怒不可終日的地步。僅舉一例作對照:

十月初,美國碼頭工人罷工,以加薪七十七%及「反對自動化」為條件收場。值得注意的是,工會反對碼頭進一步機器人化、自動化、AI 化。因為,「自動化會傷害家庭生計」

相對而言,中國的洋山港,世界最大的貨櫃吞吐港,卻是一個沒有「碼頭工人」的港口,整個港可說妥妥的就是一整座占地二二三萬平方米的超級巨無霸型機器人。

兩相對比,美國的「民主政府/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必須面對「碼頭工人」這個政治與經濟的角色,反對碼頭 AI 化。中共的「專制政府/計畫經濟/看得見的手」,則可說完全沒有像美國那種「碼頭工人」的角色,當然也不會聽到反對碼頭 AI 化的聲音,反而引來全球驚嘆與艷羨

上述的美中碼頭對比,其實出現在美中競爭的所有宏觀架構與微觀細節上。從內部治理看,中國沒有美國那種「碼頭工人」,一切都是政府說了算;從對外企圖看,則如中國在一帶一路及非洲的經營,也是政府說了算,更是美國那種政經體制望塵莫及。

中國的政經體制優勢有二。一、美國因總統大選將國家撕得四分五裂,但習近平則輕鬆取消了國家主席任期限制。中共舉國一體的專政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無論對內對外,全國所有的資源皆掌握在中共手中,生殺予奪,得心應手。這是美國那種政經體制做不到的。

二、中共是專制政府,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驅動百姓,使中國成為一個攀比、內捲、向錢看達爾文社會,加上中國人深重的家庭觀念,無人不思育兒送終的責任,這使中國的經濟具有深厚及可持續的發展動能。且美國的碼頭工人因家庭生計反對 AI,但中國的碼頭工人卻悶不吭聲在政府壓力下被 AI 取代,此皆政經體制使然

這一場「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的競爭,非但未見終結,且是方興未艾

十八世紀的「國富論」是重商主義的市場經濟,強調看不見的手,生產工具由手工業轉成機器,並出現了工廠,因此生產關係亦告丕變。於是催生十九世紀的「資本論」是共產主義的計畫經濟,強調看得見的手,要解構「私營工廠」的勞僱生產關係,轉為公有公營的全國一盤棋。

然而,跨越廿一世紀,機器人、自動化與 AI,卻可能將「國富論」與「資本論」都翻頁過去。因為,如馬克思所言,生產工具又變了,生產關係也要變了

仍以碼頭為例。美國以加薪七十七%的碼頭工人,與沒有碼頭工人的 AI 洋山港競爭,這是美國的永續方案嗎?相對而言,標榜永遠代表工人利益的中共,如今卻以無人化的 AI 洋山港來消滅工人,共產主義要不要重新定義

AI 時代是現在進行式,碼頭工人的存在與消滅,二者都是難題。一部無人機外送每日可達三百件,人工快遞員每日頂多三十件。工廠愈來愈無人化、商場也愈來愈無人化公路交通載具無人化後,大概除了救護車,皆無須人工駕駛。教師、律師、醫師的職能也大半可交 AI未來,經濟生產愈來愈無人化,「人」的政經角色會不會重新定義「人生」的追求與意義更將如何重新定位

最大的課題將是:迄今的生產關係是資本家與勞動者的博弈關係。未來,則是資本家加 AI,逐漸排擠並取代勞動者。整個生產工具(AI 化)與生產關係(工人角色降低,工會式微)都變了,政治治理與經濟分配也必須改變。比如,要不要徵 AI 稅?或 AI 國家化有無可能成為一個新課題?

尤其,當愈來愈多人在 AI 時代不能參與生產活動(被失業了),他們將如何維持其經濟分配,亦有待新的倫理與方法建立起來。比如說,「無條件基本所得」(UBI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勢將成為政經顯學

美國近年來在內外的挫折,一直被解釋為是因美國「看不見的手」敗於中國「看得見的手」所致。

習近平的「看得見的手」世人皆已領教,川普也是一位「看得見的手」的狂熱信徒在未來四年美中競爭的賽道上,可說就是川普與習近平兩雙「看得見的手」慘烈搏鬥,這或許也是美中爭衡勝敗的決定性因素。

若再將時間拉長,想像穿越廿一世紀,未來競爭的主體可能是:中國「專制政體/大政府/計畫經濟加市場經濟/分配社會主義化」vs.美國「民主政治/大政府/市場經濟加計畫經濟/分配社會主義化」。

一路是「專制社會主義」,另一路是「民主社會主義」。誰優誰劣?誰生誰死

「國富論/資本論」兩本書已經翻頁,面對 AI 時代及國際政經生態的打掉重練,這個世界也許正在等待融合並超越前兩本書的第三本書














用人唯派系必鬧笑話 賴政府人事決策出了大問題


2024-11-10 01:39  聯合報/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全球品牌創新永續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台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左)懷疑因「擋人財路」突遭撤職,新董座呂政璋(右)上任,6日舉行董事長交接典禮。記者邱德祥/攝影


台灣金聯董事長呂政璋任職三天閃辭,他在辭職書上說:「台灣政治遠比國際商業複雜。」在東方智慧中,「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形容因才智或擁有資源而遭人嫉妒、打壓,在歷史上屢見不鮮。這樣的情境也發生在如今賴政府公共機構用人上,諸如台灣金聯前後任董事長去職的情況,正是當代「懷璧其罪」的實例。

前董事長施俊吉任內重整資產管理,努力讓國有資產「化腐朽為財寶」,但他的離職過程被視為是「擋人財路」所致,顯示地方勢力與政商派系錯綜複雜施俊吉的際遇,使人聯想到古代人才被利用和排擠的不堪情況,當今公共機構在用人決策方面也不遑多讓

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對於政府機構的重要性,已在學術研究中多次證實。公共機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不僅面臨法規束縛,還必須滿足政府和民眾的多重期望,這些壓力不僅影響人員任命的選擇,更影響其施政效果和公眾形象。

用人講究「求賢若渴」,重視用人唯才、任人唯賢。然現代政治和管理機構中,派系政治、利益糾葛往往對用人決策產生影響,使得才能出眾的專才反成為懷璧其罪的犧牲品施俊吉坦言「去職原因不明」,顯示在政商派系、地方勢力、民意代表壓力之間,人才的安置和任命往往並非完全依據專業或貢獻,而是涉及更複雜政治交易

今日的政府部門受到多方面的挑戰,其一是如何平衡專業化需求與政治化要求。政府人事決策者往往不得不在專業素養與政治因素之間找到平衡。但台灣金聯人事案顯示,過於強調政治考量會帶來壞的影響,導致優秀的專業人士難以施展所長,甚至成為派系鬥爭的犧牲品。

其二是如何在透明性和公正性之間取得平衡在某些情況下,決策過程受到派系操作、地方勢力施壓影響,導致人事上的決策沒有符合公共利益。在此情境下,用人往往考慮派系資源分配和政治是否正確,國家利益和社會信任反而拋在腦後。

事實上,除了施俊吉之外,前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未出席新董座交接典禮,傳出是因他不滿「看報紙才知被換掉」台船前總經理魏正賜在台船服務逾五十年,差十天退休卻被撤換…。類似事例頻傳,賴政府用人顯然出了大問題。

要從根本上解決,必須加強公正透明的用人機制,確保人才任命符合公共利益而非派系或個人利益。用人應該有一套客觀、公正的評估標準,並經常檢討和改進,以確保人才選拔符合部門需求和公共利益。同時可以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防止人事任命過程中的黑箱操作和派系干預,確保透明性。政府也應制定相關公聽法律,以避免人事權過度集中於少數人手上。

優秀的人才是國家興盛的重要關鍵,無論朝代更替或體制變遷,優秀人才選拔的穩定性和公正性都應受到保障。







張延廷/全球核戰風險升高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張延廷/全球核戰風險升高
◆  馬凱/川普勝選後的台灣與世界
◆  闕志克/川普吸票的魔力
◆  嚴震生/川普完全執政下的台海安全
◆  盛治仁/美選影響大 討論不應比颱風假少
◆  方祖涵/奧古斯都的時光機
◆  施振榮/奈處理機時代來臨









張延廷/全球核戰風險升高


2024-11-10 00:39  聯合報/ 張延廷(作者為空軍前中將副司令、清華大學教授)


川普重新入主白宮,其治國戰略不但牽動國際格局及世界經濟,亦直接影響美國霸主地位,尤其俄烏衝突、中東衝突持續,讓多數美國人深感焦慮,促使已開發國家朝極端民粹國家主義復辟,儼然已成趨勢。不僅美國,許多歐洲國家新領導人也有「保護主義」意識。川普一再強調「美國優先」,將迫使台灣付出更多寄人籬下的代價以維持現狀。

俄烏戰爭僵持,直接損及美國領導北約組織的威信。不久前《美國新聞與世界》與賓州大學合作的研究顯示,被視為擁有最強大軍事實力的國家,俄羅斯晉升第一名、美國竟退居第二,這包括運用核武戰略力量的潛在選項。普亭不僅展現核動力水下魚雷和「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並表示這兩種核武都具有無限射程同時,俄羅斯亦通過測 RS–28「薩爾馬特」新型洲際彈道飛彈,明顯擴大蘇聯時代洲際彈道飛彈的射程和攜帶能力

長年來歐美軍事學界均明白,從前蘇聯時期迄今,俄羅斯在其武裝力量使用準則中,一直明載「發動一場傳統戰爭時,如投入十個機械化師仍無法拿下對手,就有使用戰術核武的權力」,這也是普亭自俄烏開戰以來數度提到使用核武,甚至不惜動用戰略核武;其屢屢展開演習,企圖藉以恫嚇歐洲和美國,若歐洲戰略前緣仍對俄羅斯壓迫,已有與之「魚死網破」的決心,這是北約最為忌憚之處。

中國大陸邇來亦首度公布東風–26中遠程彈道飛彈旅演練畫面,美國國防部所發布《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中國軍事力量報告》研判,中共積極庫存包括東風–26在內的各型中長程彈道飛彈,其中東風–26系列總數已超過二五○枚另外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表示,從詹氏防務網站公布資料分析,中共火箭軍至少已編成七個旅裝備東風–26系列飛彈,其部署地點遍布中國大陸多處戰略要地,凸顯實現從「區域覆蓋」到「全疆覆蓋」,並延伸至「第二島鏈」精準打擊目標的戰略部署

檢視中共領導人的軍事思想,從毛時代末期喊出所謂「早打、大打、打核戰」以降,便傾全國之力發展戰略核武,積極擴充「第二砲兵」戰力,逐漸演變成今日「火箭軍」的作戰序列和規模。江澤民時代某上將高官不諱言表示,中共在面臨西方核武威脅時,不惜用西安以東半壁江山換取美國全國國土!只要在國防安全和領土完整備受威脅時,中共就可能展現戰略核武「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手段

英國國防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行的期刊《The Military Balance 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指出,當前美國正面臨財政問題和工業能力衰退等國力發展問題。美國海軍現正面臨艦隊運作需求、預算和造船能力的限制;參照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美國海軍設定了打造三五五艘水面作戰艦隊的目標,截至今年,美國海軍艦隊規模依然不及三百艘,爾後將很難再應對歐、亞兩方面同時的軍事對抗。

從二戰歷史觀察,核武是人類共同浩劫,其影響絕非止於某一地區的衝突,而是必須由全人類共同承擔的淒慘後果。戰爭從來都不是理性選擇,對美國資本主義國家而言是一門生意,但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被國際孤立的地區軍事強權,則是展現其民族主義的終極猛藥。現今不僅五個常任理事國皆是核武強權,就連印度、巴基斯坦、北韓、以色列、伊朗都已是擁核國家,在誰都不願低頭示弱的戰略壓力下,核戰的風險不能過度樂觀,兩岸軍事衝突的風險也不能等閒視之。








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難撼動Fed獨立決策地位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黑白集/炒股比較快
◆  聯合報社論/川普贏了,「民主同盟」將何去何從?
◆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難撼動Fed獨立決策地位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難撼動Fed獨立決策地位


2024-11-09 01:11  經濟日報/ 社論
鮑爾和下任總統川普。 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7日會議決定降息1碼,為 4.5-4.75%;決策平淡無奇,也符合各界預期。值得關注的是 Fed 對於未來的利率決策模式,已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而最令各界深感興趣的,則是 Fed 與鮑爾本人和下任總統川普之間的互動關係。

Fed 在9月會議時曾大幅降息2碼,這次降幅縮小到1碼,顯示 Fed 有意減緩降息速度,而且對接下來的降息路徑也未做出明確指引。原因如下:

第一,美國勞動市場已持續出現降溫信號,有利於通膨進一步下降,但消費支出依然強勁,可能使通膨持續黏著在2%目標以上,這種矛盾現象令 Fed 難以訂出明確的降息路徑。

第二,大選結果雖不會對利率決策產生立即性影響,但新總統及下屆國會的任何政策改變,都可能重塑美國經濟展望,從而改變 Fed 的利率路徑。川普主張減稅、提高關稅、遣返移民及弱勢美元,都具有推升通膨潛力。但這些政見對通膨及經濟成長的實際影響,仍高度不確定。

第三,多項經濟數據,尤其是就業人數,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修正。Fed ㄧ再強調「一切看數據」,然而數據本身的精確度嚴重不足,使官員更不願倉卒決策。Fed 既然預期通膨持續下降,就會不受數據波動影響,繼續維持漸近降息的路線

第四,對於降息的終點,也就是「中性利率」的水位,決策官員並無信心,因而難以預設最終目標。Fed 現在採取的是「由實驗來檢驗真理」的做法,亦即從未來幾個月經濟的表現來尋求指引

基於對經濟情勢依然混沌,新政府政策走向又高度不確定,決策官員因而對未來持審慎看法;但只要不發生重大變化,Fed 仍將繼續降息,但速度將減慢,幅度將變小,而且不排除隨時暫停的可能性

至於最麻辣的話題,則是川普勝選之後,Fed 是否將會易主。鮑爾在記者會被問到他是否會因為川普的要求而辭職時,四度明確說No,且強調「這不為法律所允許」;對於川普可能推出的新政策對 Fed 的決策將造成多大影響,鮑爾則提出「不猜測(guess),不推測(speculate),不預作假設(assume)」的「三不」立場表現明快,令人激賞。鮑爾的任期要到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5月才屆滿,且大部分法律專家認為川普不能無緣無故就提前撤換鮑爾的主席職位。

川普在競選期間雖強烈表示他將積極介入 Fed 的決策,但問題在於新政府是否當真要侵犯 Fed 的獨立地位?以及是否辦得到?川普與幕僚群對此所釋放的訊息相當曖昧。川普表示他雖有意積極參與貨幣政策,卻沒必要指示 Fed 怎麼做,一些幕僚也強調 Fed 獨立決策的重要性。

在實際上,川普的手也很難伸進 Fed。川普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將他的親信安插到 Fed 的七名理事之中,尤其是主席,但他須等到鮑爾任期屆滿之後才有機會。而且只要鮑爾願意,他仍可繼續擔任理事,且對利率決策擁有投票權,直到民國一一七年(2028年)任滿為止。如此一來,川普只能從其他六位理事之中另選一人出任主席,無法「空降」新人;而這六位理事中,只有鮑蔓與沃勒是由川普在上次總統任內所任命,但這兩人的政策立場都偏向「鷹派」,與川普介入 Fed 的根本意圖背道而馳

其次,Fed 人事案是由總統提名,國會同意。雖然共和黨掌控參院,但黨內保守派參議員卻可能阻擋川普恣意任用親信,破壞 Fed 的獨立性

再者,FOMC 共有12名委員具有投票權,其中理事只占七票,另外五票掌握在12個地區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手中;他們是由各地區聯準銀行的董事會指派,大都是不涉入政治的技術官僚,而且堅持 Fed 獨立決策的傳統,川普難以使力。

整體而言,川普勝選,並不會使 Fed 持續降息的大方向生變,但步調可能減緩至於對 Fed 獨立性的衝擊,恐怕只會是一場「茶壺裡的風暴」。














聯合報黑白集/炒股比較快


2024-11-09 04:54  聯合報/ 黑白集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雲豹放消息後股價就漲1倍,如何判斷有無炒股,大家應該都了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要到菲律賓設電廠的風波起伏跌宕。人們原以為經濟部和雲豹能源是「同隊的」,沒想到,這兩個「當事人」卻吵開來了。經長郭智輝開罵,雲豹講了很多不該講的話,都是為了「炒股」。雲豹則發聲明辯駁,「炒股說」是不實謠言。誰在造謠,誰在炒股,金管會還要袖手旁觀?

罵架的起點,在誰放了輝達要一百億度綠電的消息。郭智輝上周還拍胸脯,說「我們可以給他」;但一查,輝達根本沒說過這話。再查,發現雲豹六月間放了這消息,然後其股價就翻倍了。郭智輝答了個烏龍題被譏,當然惱怒,立馬痛批雲豹放假消息炒股。

雲豹八年前以一千萬元資本額成立,去年便登上台股「創新板」,今年改列「一般板」,短短八年創造了兩百億市值。其中,除有綠營派系大老護航,更重要的是靠著黨政關係營造光鮮形象。

今年六月十九日,雲豹改列台股一般板,股價為一一一元。兩天後,它放出輝達需要一百億度綠電消息後,七月中即飆上三三○元。此後,股價便在二、三百元間盤旋,至少賺進百億市值。炒股比發電更好賺錢,其理甚明,郭智輝只是說破而已。

看雲豹股市輝煌騰達,再看看台電苦哈哈請求政府補貼,「雲豹吃飽,台電要倒」這話可是一點不假














聯合報社論/川普贏了,「民主同盟」將何去何從?



2024-11-09 04:52  聯合報/ 社論
莫斯科街頭攤位擺設的俄羅斯娃娃有普亭、川普、習近平的造型。 歐新社


川普即將入主白宮,許多國家都在猜測美國未來外交政策將有何鉅變。美國的敵人固然戒慎觀望,看川普怎麼出牌;美國的盟友也惴惴不安,擔心華府突然變臉,推翻以往的承諾。川普捉摸不定,及其美國利益至上的孤立主義取向,是最大變數

拜登任內,積極與美國民主價值接近的國家結盟,也頗以其外交經驗自豪。他任內爆發兩場戰爭,一是俄烏戰爭,二是以哈戰爭及因此衍生的與黎巴嫩和伊朗衝突。對於前者,拜登極力拉攏北約組織,從天文數字的軍援,到經濟和財政圍堵俄羅斯,嚴防戰爭蔓延。至於後者,拜登則拉攏中東國家,壓抑伊朗的反擊和報復,以支撐以色列在中東代表美國利益的立場。簡言之,拜登以「結盟」防止戰火擴散,但戰爭一直持續蔓延,勞民傷財,也引發各種爭議,成為川普大力抨擊的把柄

在東亞,拜登延續了川普執政時啟動的反中抗中策略;不同的是,拜登以所謂「民主同盟」啟動美日韓同盟、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菲協防同盟、AUKUS 等組織,以防堵方式對中共施壓。這一連串的國際外交運作,在外觀上形塑二次大戰時「民主同盟國」對抗「軸心國」的形勢

川普的作風和思維和拜登迥異。他是重利的現實主義者,有興趣擴張美國影響力,但絕不做賠本生意,這是重商主義的「變形門羅主義」。美國當年原只想自掃門前雪,在美洲自求富強;但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國改變孤立政策,開始積極介入國際事務。二戰之後,美國更積極扮演起「世界警察」的角色,陸續參與了韓戰、越戰、阿富汗戰爭,憑藉強大國力推廣民主自由的價值。在蘇聯瓦解、柏林圍牆倒下後,美國的國際形象和影響力達到最高峰

然而,在川普眼中,美國已不復當年的富強。川普看到的是因自由貿易而式微的美國工廠,因非法移民而混亂不安的社會秩序,因通貨膨脹而呆滯的經濟復甦。對川普而言,自由民主已不再是美國的主流價值,更不是「美國再度偉大」的推動力。

正因如此,川普可以為美國利益而啟動關稅貿易戰,但不會為自由民主而啟動軍事戰。在他首屆總統任內,他會張牙舞爪、語出恫嚇,但絕不會輕易派兵作戰。他的國安顧問波頓擬好的攻擊伊朗的計畫,被川普丟到字紙簍,還嘲笑波頓好戰。拜登以民主自由為名,傾力聯合歐洲國家擋俄挺烏;川普卻認為,俄烏之戰根本不應發生,而且呼籲從現實基礎出發,也就是烏克蘭放棄被占領的國土,立刻與普亭談和。

換言之,川普主張的,即使不是一種新的孤立主義,也是從利益出發的現實主義。他對美國最堅強的盟友北約,已揚言美國沒義務保護歐盟,更放出要求北約提高軍費的狠話。在川普加入選戰後,歐盟已積極調整戰略位置,認為不應再冒風險以美國為唯一重心。川普對長期的美韓同盟也採類似作法,一方面要南韓增加軍費,一方面和獨裁者金正恩套交情,這些作法都與拜登截然不同。

至於台灣,拜登政府官員多次公開強調美台友誼堅如磐石,拜登本人也表示他會出兵護台。但這段「堅如磐石」的友誼,在川普眼中卻濃縮成「台積電偷走了我們的晶片生意」,「台灣遠在數千里外,難以救援」。我執政者每每以「民主同盟」為號召,大聲疾呼與民主價值相同的盟友站在一起抗中;如今遇到把「民主同盟」視如敝屣的川普,再看看北約、烏克蘭、南韓,人們還相信這四個字能承載台灣的命運嗎?







川普特質 左右外交政策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川普特質 左右外交政策
◆  川普對中博弈 台灣恐淪籌碼
◆  假減煤真擴氣怎淨零
◆  川普2.0持續反陸?要看閣員用誰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川普特質 左右外交政策


2024-11-09 04:56  聯合報/ 吳崇涵/政大外交系教授


川普於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美國總統大選獲勝,在美國國內所打的經濟牌與反移民牌成果斐然。不但讓傳統藍牆州的中低階層選民有感,更讓少數族裔埋單。密西根、威斯康辛與賓州,即便三位州長都是民主黨籍,共和黨仍在三州獲勝其中,密州從州長到議會,民主黨更是全面執政,川普卻能獲得近五十%的選票其中拉丁裔選民高達六十二%投給川普。這顯示在高通膨與非法移民問題上,川普深深撼動少數族裔選民。

在外交層面,具有執政優勢的賀錦麗,在面對中東問題時,一方面需顧及美國與以色列的盟友關係,另一方面也希望支持巴勒斯坦與阿拉伯裔。但國內選民似乎不太埋單。密西根州是美國阿拉伯裔占比最高的州全州將近廿一萬阿拉伯裔人口,約占總人口二點一%。絕大多數居住底特律市近郊。這次底特律市所在地偉恩郡,賀錦麗對比民國一○九年(二○二○年)拜登得票率,足足短少將近五%,而川普增加近四點六%。

川普當選後的外交政策備受矚目。研究外交政策時,領導人之性格是重要課題。依據川普總統的個性,屬於強烈衝動型的「負面積極型人格」。此類特性就是,權力是自我展現的手段,很在意失敗與成功,具有高度驅動力與支配欲,且難以掌控。此外,川普具有「交易型人格」特質。為人處事「極端難以預測」,對旁人與幕僚經常是出其不意。川普希望凡事都聽命於他,因此對於幕僚的建議,他不一定全盤接納。他希望幕僚只要聽命行事,不需要太多意見。川普作為一個強勢的決策者,所挑選的閣員意識形態較為一致,他不能容忍不同意見。他的決策型態較趨向「團體決策思考」,且必須以他為中心。簡言之,這些個性導向皆能反映川普的決策思維。

此類「負面積極型」與「交易型」特質,將影響川普的外交政策。川普的孤立主義與美國優先將再次成為外交主軸。對於全球地緣衝突,川普將展現較沒有耐心的一面。烏克蘭與以哈衝突,可能放任孤立主義,並採取戰略收縮。在台海問題方面,可由川普第一任期作為借鏡。川普過去採取一連串友台措施,以軍售最受人矚目。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川普決定售予台灣廿億美元 M1A2T 艾布蘭戰車、八十億美元 F-16V 戰隼式戰鬥機、兩億五千萬美元刺針防空飛彈,總價值達一○七點二億美元的軍購。但當時因為烏克蘭戰爭尚未爆發,川普賣給台灣的武器並不符合「非對稱作戰」原則。未來川普第二任期賣給台灣的武器,是否能打造台灣成為「豪豬島」,仍待台美雙方未來溝通協調。

川普曾於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三月簽署了《台灣旅行法》。該法律允許美國高官前往台灣與相關同行會面。此外,美國參議院通過《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增強倡議法》(簡稱:台北法),推動台灣獲得國際認可。該法案於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提出,是中國加大力度打擊中華民國外交盟友的結果,順勢促成了美國國會通過此法來聲援台灣。川普未來四年,面對共和黨全面接掌的國會陸續提出友台法案,是否會照單全收,或是依據美中兩強競爭走向而定,也是需要持續關注之議題。台美未來將充滿交易式互動














川普對中博弈 台灣恐淪籌碼


2024-11-09 04:56  聯合報/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全球矚目的美國大選已落幕,川普再度取得白宮四年的居住權,與前兩次大選不同之處是,他的普選票及選舉人票都大幅領先對手,共和黨成為參眾兩院多數黨,州長人數也過半,是他完全執政的開始,代表著美國政壇難有人可挑戰他的權威,全球更是處於警戒中,屏息以待他的對外政策。

川普出身商界,具有成功商人的特質,知道展現霸氣或柔軟的時機,解取得與捨棄的拿捏,只要有利可圖凡事皆可交易,所以《外交事務》期刊稱川普政策就是交易主義。外界表面上以「川普2.0」恭喜他班師回朝,實際上是惶恐他不可控及多變的人格特質,會做出令國際坐立難安的決定。他的「美國優先」標示著內政問題重於國際事務,「讓美國再次偉大」則宣告自由世界不再有便宜的午餐。

選後研究機構都在預測川普如何處理俄烏戰爭、加薩危機、以及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兩岸問題。前兩者的結果對台灣影響有限,川普向台灣索取高額的保護費也不令人意外,但我國需要注意的是,川普是否會拿台灣與北京交易,如果會,又是如何交易。

首先,川普不只一次提到台灣須付費以換取美國的保護,同時也強調習近平是位出色的人物,與他關係良好。如果解放軍「進入」台灣,他會對中國徵收百分之一百五十至二百的關稅。在被問及是否以武力護台時,他說習近平尊敬他,且知道他很瘋狂。川普所言充滿著商人討價還價,不急著掀底牌的本色,筆者認為未來四年他會依美中關係的順逆,善用台灣牌與大陸叫價,我邦交國是最好用的籌碼,川普第二任期的最後一年才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時間點。

其次,川普之前的國安高層人士,例如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等人,離職後不斷批評他的魯莽與自大,缺乏國安的規畫能力,造成少數死忠派把持國安政策,活在自己魔幻現實主義中,離國際現勢有一段距離。然而,川普是位狂人,但非無知或笨拙,從他操作民生議題的民粹言論,到利用大量網路功能贏得大選,即可印證他是有頭腦的人,筆者不認為他不知道中國已是個巨人,難以徹底摧毀。

白宮國安會前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杜如松表示,川普不認同美國兩黨一致對中國的強硬立場,視台灣是災難的藍圖,波頓也認為川普勝選台灣有可能遭殃。這說明川普對中國的犀利言論是選舉語言,新內閣鷹派人士擔任攻擊手,他私下會有搓湯圓的管道,就算要脫鉤大陸的供應鏈,恐非是四年任期可完成的,況且助選大功臣馬斯克在大陸有龐大事業,超高關稅更是雙面刃。

台灣不是商品,但依賴美國過重,直接成為美國棋子。川普無視國際規範重返孤立主義,提錢來講重於道德規範,只在乎他的存在與美國利益,最後是否會將台灣押在中美博弈的牌桌上,我須戒慎以對。














假減煤真擴氣怎淨零


2024-11-09 04:56  聯合報/ 王醒之/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基隆市前議員(基隆市)


日前,中火二期環評案在「以減煤之名行增氣之實」、「天然氣過度擴張」等爭議聲中直接通過。閣揆卓榮泰昨天視察中火時再承諾,等到民國一二一年(二○三二年)中火完成四部燃氣機組,「我向大家保證,會重新檢討剩下六部燃煤機組存廢問題」,民國一二三年(二○三四年)前中火完全無煤發電,顯然昭告了台灣接下來將會進入「天然氣依賴」時代!

但,天然氣 LNG 發電真的這麼 OK 嗎?

近年來,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從三接、四接,一直到五接、七接爭議不斷,儘管「台灣到底需要興建多少天然氣接收站?」始終沒得到政府高層的答案,但天然氣在能源轉型中顯然已從「橋接性能源」變形擴張為「依賴性能源」了。這也同時造就兩種「難民」出現:先是「天然氣難民」,而後則是「氣候難民」。

天然氣接收站過去這些年來始終沒有經過上位整體評估,放任中油、台電兩大國營事業惡性競爭瘋狂搶建,已經導致桃園三接滅海(藻礁)、基隆四接滅港(基隆港)、台中五接滅生(白海豚)、再到高雄七接滅村(大林蒲)等衝擊,能源尚未轉型,這些以重大公共建設為名推動的天然氣設施,就已先造就地方各種「天然氣難民。這已非「必要之惡」得以輕鬆帶過的惡行。

儘管官方不斷強調天然氣發電的碳排量低於燃煤與燃油,但以基隆協和四接為例,依照台電的資料顯示,未來完工後商轉的碳排量竟是此刻的三點二倍!究其因係新協和的天然氣機組裝置容量高達二六○萬瓩,是未來北東電網缺口的五倍多。

此外,依照中研院研究員盧倩儀引用的最新研究資料顯示,若以溫室氣體足跡計算,加上鎖熱能力更強的甲烷逸散後,不論是傳統天然氣或是頁岩氣,從開採、儲存、液化、運輸、再到氣化後發電,其生命周期溫室氣體足跡甚至可能高過於燃煤!這個研究結果也顯示過往國內對天然氣發電的溫室氣體排放不但有低報造假的效果,更有刻意為天然氣發電、國際天然氣業者擦脂抹粉的嫌疑。

油電、煤電早就該退場,但不代表氣電就可以吃到飽!七大工業國集團「加速淘汰化石燃料、減少天然氣使用」的呼籲言猶在耳,再再強調天然氣發電僅是能源轉型中的過渡,且中研院與國發會亦早已建議逐步「禁止單純天然氣發電」,但政府無視於此,瘋狂擴張天然氣發電宛如飲鴆止渴。

就算撇開未來天然氣設施資產擱置的浪費不談,接下來高碳排的後果就是面臨國際碳關稅的挑戰,無疑會把台灣中小型的製造業推進死胡同,屆時台灣的氣候難民除了社會弱勢者外,還會再增加基層的產業勞工。

再看中火二期燃煤機組與基隆協和燃油機組的除役,經濟部始終不敢「徹底脫煤」、不願「完全去油」,皆以「備用」搪塞,反映著政府對再生能源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更反向暴露出卓揆日前公布民國一一九年(二○三○)新的能源配比目標「綠能卅%」仍如空中樓閣,甚至可能提早破功。

此刻與其挖空心思假減煤去油之名行擴張燃氣之實,不如先從中火與協和老實做起,將老舊火力發電機組除役後盡早拆除,直接轉型為生質能或地熱等再生能源電廠才是正道。


















川普2.0持續反陸?要看閣員用誰


2024-11-09 04:56  聯合報/ 楊建業/西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大陸西安


川普如願以償再次入主白宮,主要還是勝在經濟議題上。勝選後的川普要想繼續博得民心,就須兌現競選時會解決國家經濟問題的承諾。而經濟問題,又和國際地緣政治緊密相連。在國際政治中,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只要能準確預測川普2.0時代的中美關係走向,他的其它對外政策也可大體確定。

川普第一任期內中美關係高度緊張,人們普遍認為,二進宮的川普仍會延續第一任期的主張,繼續對大陸全面打壓。但過程是不是就沒有一點轉圜的可能?還要看川普在組閣時會選用些什麼人。

如果選用的仍是比較極端的反陸政客,或者龐培歐等重新歸隊,則中美關係可能會陷入更為困難和危險的境地,這將會更加劇台海危機。「黑幫老大」對台灣的勒索是少不了的。根據以往經驗,民進黨大概也會將台灣人民的血汗錢如數奉上;另一方面,一個舉止莽撞恣意妄為而又高度意識形態化的美國總統,也使大陸處理相關問題更為棘手,不確定性會變得空前強烈,也給世界帶來巨大風險。

但如果川普啟用的是類似於他的首任國務卿提勒森和首任防長馬提斯等相對理性務實者,則說明川普還不想在對陸關係上把事情做絕,還有一定的迴旋餘地。

再一個觀察指標就是對陸關稅戰,加徵關稅幾乎是川普的既定政策,競選期間他就宣稱要對中國大陸對美出口產品加徵六十%以上懲罰性關稅,並威脅取消中國大陸的貿易最惠國地位。但加徵關稅是雙刃劍,實際上美國現今的通膨,就源雖能重創中國大陸的部分經濟和產業鏈,也能使製造業回流美國,但也會提高美國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引起更大的通膨,擴大貧富差距。

於川普首任時的關稅政策,不過是「川規拜隨」產生的結果而已。大陸也會有相應的報復措施,如,使得美國部分農產品在大陸賣不出去,還可以在關鍵礦物上進行管制,直接威脅到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原料來源等等。故無論對陸加徵高關稅也好、制裁也罷,都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有違川普要提高美國民眾生活水準的承諾。故川普須在高關稅和保證美國普通人生活不受太大影響方面找出平衡。何況,川普最大金主之一的馬斯克在大陸擁有龐大商業利益,這也是川普須考慮的。故預計川普第二任期內,在某些領域的關稅政策可能會比首任時緩和。

拜登由於過於專注於與中國大陸的地緣政治對抗,忽略了對國內問題的有效應對,導致民主黨大選慘敗。川普能在第二任期內避免重蹈拜登的覆轍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總之,川普將如何實施其第二任期的對陸戰略,既是美國的問題,也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問題,甚至是全世界的問題。中美關係可能愈變愈壞,但也可能由於雙方某項「生意」的交易成功,令中美關係突然發生反轉,由壞變好,也並非全是臆想。





馬凱/川普勝選後的台灣與世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馬凱/川普勝選後的台灣與世界
◆  闕志克/川普吸票的魔力
◆  嚴震生/川普完全執政下的台海安全
◆  盛治仁/美選影響大 討論不應比颱風假少
◆  方祖涵/奧古斯都的時光機
◆  施振榮/奈處理機時代來臨








馬凱/川普勝選後的台灣與世界


2024-11-09 04:56  聯合報/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彷彿一場無可避免的惡夢,川普大勝,成下一任美國總統。與之俱來的,是美國參眾兩院多年來首次由共和黨同時掌握多數;至少未來四年,川普在美國所向無敵,儘可以肆意地為所欲為。

因此他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政策主張也大有可能一一兌現,其影響並不局限於美國本身,全球各國均會受到或大或小的衝擊;尤其台灣更可能是衝擊的重點之一。

在川普的心目中,沒有比關稅更好用也更有力的武器了。為了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美國經濟再次壯大,他要用十到廿%的關稅限制全球各國對美國的出口。重中之重,就是對中國大陸的關稅將一舉增加六十%;而且如果「中國進入台灣」,他就以一五○到二○○%的關稅回應。

對中國大陸經濟而言,猶如雪上加霜;目前一邊極力應對房地產危機,一邊又遭美國及其盟友抵制商品出口,經濟欲振乏力,今年要保五都戛戛乎其難;如果再當頭遭到額外六十%或更高關稅的打擊,情勢必更加窘困。

不過對台灣卻是利弊互見,甚至利大於弊。因為加重對岸關稅,會有更多台商回流;同時與對岸競爭的產品也會獲得甚大優勢;不利之處僅在於大陸經濟走軟,對台灣的進口需求不免受到波及。

然而對全球經濟而言,這可不是好消息;如此全面課徵的關稅,一方面會令全球逐漸升高、經濟成長率下跌;另一方面主要貿易對手如歐盟可能進行貿易報復,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至於美國自身,已有許多經濟權威指出,即使不招來報復,美國的通膨也會升溫,一般民眾的生活開支會更為吃重,甚至引來再一波升息潮。

除此之外,川普多次強調,台灣偷了美國的晶片產業,要我們為此付出代價。同時強調,此問題亦可藉關稅解決;只要稅率夠高,廠商自會乖乖地到美國去生產。與此相關的,就是他指出台灣的安全若要靠美國保護,就像對黑幫一樣,必須支付保護費,名目上保護費可能僅將提高國防支出到總預算的一成;實質上這一筆經費泰半將用於購買美國的武器,實質上也與關稅一樣是對美國的輸將。

在國際關係上,川普高喊會在極短時間內終止烏俄戰與中東戰火,且看他有什麼高明手段。果能如他所言,則全球的主要紛爭即將止息,未嘗不是一件幸事。屆時全球最緊張的地區就聚焦於台海。美國固然會有更多餘力關注台海形勢,但正如川普所言,他只在乎台灣的保護費,對於如何應對中共,並未提出任何明確意見,最強硬的手段只是課徵二○○%關稅,這樣的手段能否奏效令人高度懷疑;而且當美國自各地戰場抽身縮手,會例外地介入台海戰爭,更難置信。

再就美國內政而言,除上述高關稅將導致通膨再起、經濟疲弱之外;川普一向堅決主張關閉邊境、驅逐非法移民這一千一百萬非法移民對美國經濟、物價都有正面貢獻,一旦驅逐,估計將使美國國民生產下跌五%這諸多不利因素,只能靠大幅降低企業稅彌補於萬一










陳國樑/雲上有雲 雲端發票的作弊疑雲

◆  陳國樑/雲上有雲 雲端發票的作弊疑雲
◆  劉大年/川普重返白宮 牽動全球經貿
◆  黃齊元/川普對台帶來的未知與危機









陳國樑/雲上有雲 雲端發票的作弊疑雲


2024-11-09 04:56  聯合報/ 陳國樑(作者為政大財政系教授暨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雲端發票推廣活動驚傳作弊疑雲,財政部五日宣布內部調查結果,雖然暫時尚無查出營私舞弊的違法事端,但抽獎程式邏輯是否不當,仍有待檢調進一步釐清。不論如何,出現多人重複中獎、甚至連續抽中同一獎項的情事,活動的設計,是否涉及人謀不臧,財政部若無法給社會大眾清楚交代,有媒體以「動搖國本的核彈級災難」來形容可能的後果,實不為過。

根據財政部統計,一一二年度營業稅收(不含金融業營業稅)五,七二三億元,為我國稅制中所得稅之外,最大的稅收來源。而其中九十九%以上的稅收,來自按一般稅額納稅之營業人。

根據一般稅額計算公式,營業人當期應納營業稅額為:營業人在「售出」貨物或勞務時,向後手所收取的營業稅額(銷項稅額),扣減其於「買進」貨物或勞務時,向前手所支付的營業稅額(進項稅額)後之餘額。由於售出與買進兩項銷售額之差,為營業人所創造之加值,銷項稅額扣減進項稅額後之餘額,等同對於營業人所創造之加值課稅。

正因為如此,此一計算應納稅額制度,稱之為「加值型營業稅」,而適用此制度之營業稅人,則稱之為「加值型營業人」。

加值型營業人營業稅之稽徵,採自動報繳制,一般以每兩個月一期,於單數月份之十五日前,檢附載有進項稅額之「憑證」,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納稅;而此一憑證,主要就是同樣是兩個月一期的統一發票。

因為進項稅額為報稅時計算應納稅額的減項,營業人自然有誘因,主動向其前手索取統一發票,而達成加值型營業稅著名的「勾稽」效果在環環相扣下,使加值型營業稅成為「自我稽徵」的租稅

但此一精巧的設計,有一致命傷:若營業人下手為消費者,由於消費者並非營業人、不須申報繳納營業稅,所以沒有誘因向營業人索取發票,可能造成最終階段消費的逃漏,而連帶使所有前手、營業人與營業人間之交易,皆一併逃漏的現象。

為防堵此一疏漏,在我國的作法,除嚴格規定銷售貨物或勞務必須開立統一發票之外,財政部還訂定統一發票給獎辦法,以「機會中獎」的方式,創造消費者索取發票的誘因。由於獎勵對象是消費者,所以買受人為營業人的統一發票,無法參加兌獎。

此外,在前手營業人與營業人間之交易,有逃漏稅的情形下,只要消費者索取統一發票,即可發揮加值型營業稅著名的「稅收追捕」效果,收回逃漏稅收

是以,統一發票制度實為我國營業稅的脊梁,攸關國庫重大稅源。但一直以來,統一發票都有用紙與碳排的疑慮,復加以電子商務盛行後,紙本發票儼然成為交易障礙與成本,於是乃有電子發票的興起。

近年來,財政部傾全力推動電子發票,尤其針對不印出紙本的雲端發票,不斷加碼提供專屬獎項外,還舉辦各種琳瑯滿目的推廣活動。但稅務人員本職學能並非廣告與促銷,即便再用心籌備諸多活動,就算有效果,也極為有限。

在過度獎勵雲端發票下,排擠了整體統一發票給獎的資源,是不爭的事實紙本發票與電子發票,就掌握稅源與防止逃漏而言,效果與雲端發票相同;一味鼓勵雲端發票乃致衍生出弊端,一旦使統一發票制度喪失公信,將動搖我國營業稅的基礎,危及國家財政永續。







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當選對台灣產業發展的影響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8622/web/ 

◆  聯合報社論/用人唯親,賴清德想繁殖出多少陳啟昱?
◆  聯合報黑白集/同文同種的巴別塔?
◆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當選對台灣產業發展的影響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當選對台灣產業發展的影響


2024-11-08 01:03  經濟日報/ 社論
川普當選美國第47任總統,強勢回歸。美聯社


川普當選美國第47任總統,強勢回歸,美股大漲回應,台積電 ADR 卻嚇跌。不論選前如何期待或憂心,現在大家關心的是:選舉結果對台灣經濟發展將產生哪些可能的影響。

幾乎可以確定,川普必將延續其「美國優先」政策,對中國及其他國家實施更高關稅稅率,這個政策勢必影響包括台灣在內的國家對美出口。其次,美國對中國科技限制可能加強,台灣做為國際資通訊產品供應鏈重要一環,更須面對其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帶來的挑戰。

川普於選舉期間曾公開表示台灣應支付更多保護費,因此美國對台軍售政策會有所調整,川普可能要求台灣增加國防支出,購買更多美國武器,此舉勢將大幅增加我政府財政壓力。

明年初即將就任的新政府可能對台灣施加更大壓力,要求對美國增加進口或擴大採購美國產品(如飛機、農產品、天然氣),以縮小台美貿易順差;另外因為台灣與中國製造供應鏈密切,部分往來兩岸組裝之零組件可能受到限制,這對台灣在國際市場競爭力或資本配置將產生一定影響。

川普將延續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管制,特別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領域,這會加深全球供應鏈「去中化」,促使台灣企業重新評估在中國生產布局。美方極可能要求台灣半導體企業將產能及研發轉移至美國,以降低對亞洲供應鏈依賴,但這將涉及管理成本和機密洩漏風險的平衡

美元匯率方面,若川普的貿易和外交政策導致全球資金流向美國,美元可能升值,這對新台幣匯率造成壓力。若美元強勢,新台幣貶值,短期雖有利於出口,但長期增加台灣自美、日、德、荷等國進口設備及原物料成本,進而影響整體產業國際競爭力。

若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台灣企業可能面臨美國要求在美中之間選邊站壓力,這將影響在中國已有生產或業務的台灣企業,迫使其重新配置資源或調整市場戰略。部分台灣企業可能選擇加大在美國投資,以符合美國政策需求並避免潛在關稅壁壘,但這樣將增加企業經營成本。

針對美國大選結果導致美中貿易對抗加劇、科技產品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可以考慮以下對策,積極應對可能的經濟和產業影響:

一、加強供應鏈韌性與多元化: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台灣企業應逐步降低對中國市場依賴,加強對美國、歐洲和東南亞市場拓展,以分散風險。

二、產業布局多元化:推動台灣企業在海外建立更多生產基地,將更多製造能力轉移至越南、印度、印尼等國家,降低美中貿易摩擦影響風險。

三、加速推動關鍵產業供應鏈本土化:在國內投資建構更完整關鍵產業如半導體、精密機械和關鍵材料供應鏈,以確保產業鏈韌性。

四、擴大印太地區經貿聯盟:積極參與 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等區域經貿組織,開拓貿易市場,減少對中國及美國市場過度依賴。

五、擴大研發投入:加強在新興技術(如6G、AIoT、量子計算)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減少對成本敏感性高的市場依賴。

六、強化風險管理與政策調整台灣企業須更密切關注中國市場和政策變化,提前制定應對策略,調整投資布局、減少敏感產品高度依賴,進而分散因中國經濟波動帶來的風險。

七、加強風險預警和支援系統:國發會、經濟部應建立國際貿易和經濟風險早期預警系統,並設置應急措施,為受美中對抗影響的企業提供快速援助,避免貿易摩擦對企業經營的劇烈影響。

最後,雖然川普經濟政策獲得美國民心,但國際頂尖經濟專家仍然擔心,川普關稅至上主義,可能帶來全球貿易大戰,甚至造成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居高不下,這些長期不利因素,勢將連帶影響台灣經濟發展。














聯合報黑白集/同文同種的巴別塔?


2024-11-08 03:28  聯合報/ 黑白集
藝人劉德華來台開唱,遭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質疑是媚共藝人、非常非常中國的設計。 圖/台灣映藝提供


綠委王定宇指摘劉德華演唱「中國人」反遭批評,他不甘示弱,反擊說香港反送中流行 Beyond 樂團的「海闊天空」,在對岸能唱嗎?結果又遭打臉,「海闊天空」不僅出現在走紅陸劇「繁花」,Beyond 團員黃貫中北上演出歌單也必有此曲。

並不是說大陸有多少言論自由空間,流行金曲「海闊天空」可公開傳唱,但不能趁機夾帶反送中。又如習近平神似卡通維尼小熊,許多台灣網友想當然爾認為維尼在對岸已遭禁,亦非事實。但如果把「習近平」和「維尼」一起上網檢索,立刻會被無所不在的「長城」阻斷。

聖經巴別塔的故事警告,人類族群間因為語言的隔閡,會孳生許多誤解與敵意。兩岸之例證明:即使同文同種,照樣可能出現離譜認知;有些純屬誤會,有些則是惡意。例如另一位批劉德華的急先鋒王義川,成名作是「中國高鐵座位沒靠背」,以其知識水準當然知道這非事實,但為了抹黑仍信口雌黃。

台灣民眾對兩岸問題立場相當分歧,但不管將大陸當祖國或敵國,終究不能否認對方不僅體量龐大,而且彼此關係千絲萬縷。若視其為寇讎,就更須解對方的虛實長短,唯有知敵才可能克敵。如果不去解對方,只想閉著眼睛恣意想像辱罵,不過是集體吸毒行為當下或可滿足癮頭快感日後盲幹後果卻難以想像














聯合報社論/用人唯親,賴清德想繁殖出多少陳啟昱?


2024-11-08 03:35  聯合報/ 社論
台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左)懷疑因「擋人財路」突遭撤職,新董座呂政璋(右)5日交接上任。 記者邱德祥/攝影


賴總統近數個月大肆調整公營事業高層人事,綠營不同派系人馬均遭撤換,換成沾親帶故的「賴友友」,讓人側目。近日台灣金聯和中油董座異動引發去職者開砲,台灣金聯董座施俊吉甚至說出「擔心國家資產被賤賣」之諍語,顯示這波人事難平人心。賴清德一向素有「潔癖」,何以在人事酬庸上如此葷素不忌,令人不解,綠營內部也議論紛紛。

民進黨政府用人唯親非始自賴清德。蔡英文時代任命「表姐」林美珠為勞動部長,「表姐夫」吳明鴻為最高行政法院院長,遭譏為「家天下」。但林美珠和吳明鴻長期服務公職,至少有一定資歷;林美珠卸任後還一度被安排出任台灣金聯董座,因外界質疑,僅一日便閃辭,可見還稍稍在乎清譽。

民進黨執政後,各派系先搶著分官,其後即是分食國營事業人事。蔡政府時代,「菊姐人馬」和「蘇系人馬」當道,前交通部長吳宏謀任內頻頻出事,他仍能不斷升官,即是顯例。然而,蔡政府用人基本上還考慮派系平衡,藉此鞏固政權。賴清德卻非如此,他不考量派系平衡,一味任命的是「賴友友」。若非「信賴陣營」人馬,輩分再高、才能再強,都難以進入其眼簾。「清德宗」的獨斷,讓黨內瞠目結舌。

蘇貞昌在閣揆任內任用了大批國營事業人馬,甚受批評;賴清德大力掃除這些人馬,手段之凌厲絕不遜於蘇貞昌。且看,前圓山飯店董事長林育生、亞洲航空董座盧天麟、台灣車輛董座蔡煌瑯、台北一○一董事長張學舜等昔日黨內要角,皆迅速被拉下馬,毫不留情。最受議論的是,換人「連招呼都不打一下」,當事人覺得備受羞辱,黨內不滿也隱隱作祟。

新人新政,賴總統想任用自己人馬,並非不可。但各界原期待,賴清德以「超越黨派」的格局爭取社會團結和信任,他卻連「超派系」都做不到,遑論「用人唯才」,根本是「用人唯親」,諸多案例令人難以苟同。例如,他安排九十八歲的親舅童永出任資政,此外,就連其他資政、國策顧問的諸親友都要酬庸。例如,資政湯文萬之子湯期安,安排出任台灣菸酒公司董事長。國策顧問陳輝東的兩個女婿,一位是黃仲銘,接任資策會董事長;另一位陳昱凱,則出任貿協副董座。更扯的是,由於這兩個機構董座依規定皆不支薪,賴政府竟要資策會特別為黃仲銘編列高薪還更安排陳昱凱出任糖協董事長,以便支領十五萬月薪。如此沾親帶故開惡例的用人,是在破壞體制,哪是在為國家做事?

賴總統拿國家名器當成「報恩」和「賞賜」工具,對於講究績效和責任政治的體制而言,都是一種打擊。例如,僅擔任過市議員的陳世凱出任交通部長,專業能力明顯不足。同樣的,資策會講究專業領導,如今卻安插進一批「賴友友」,很快就被流出某「賴友友」新官上班睡覺打混的相片。這種尸位素餐的用人,能彰顯賴清德的「勤政愛鄉土」嗎?

賴清德這波公營事業用人,充滿獎私與酬庸氣味,已到了不問專業及破壞制度的地步。如此徇私、不畏清議的用人,充斥外行領導內行的錯亂,已埋下損害賴政府威信與清廉的導火線。台鹽前董座陳啟昱掏空公司潛逃的醜聞仍在風中傳唱,賴政府還要繁殖多少個他?

施俊吉臨走拋下「不希望政府羅織罪名」的重話,旨在警告賴政府不要濫行政治報復,這恐怕正是綠營人士敢怒不敢言的原因。賴清德上任不過半年,氛圍已如此肅殺,他的「清廉自肅」形象如何維持?







闕志克/川普吸票的魔力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闕志克/川普吸票的魔力
◆  嚴震生/川普完全執政下的台海安全
◆  盛治仁/美選影響大 討論不應比颱風假少
◆  方祖涵/奧古斯都的時光機
◆  施振榮/奈處理機時代來臨








闕志克/川普吸票的魔力


2024-11-08 02:57  聯合報/ 闕志克(作者為清華大學合聘教授)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創下了多項「歷史唯一」紀錄:公然試圖阻止政權和平轉移、在候選期間被陪審團判定犯了三十四項刑事重罪、在任內被眾議院彈劾兩次、在競選時公開威脅在當選後將動用司法機關報復政治對手、絕大多數曾與其共事過的高官一致認為他不適任總統宣稱即使他在紐約市第五大道射殺某人也不會失去選票以上斑斑劣跡任何一項都足以摧毀一個總統候選人的選局,然而川普不但毫髮無傷,反而還能再次選上美國總統,為何川普能有如此魔力?

超過一半的選民將票投給了川普,這些人並不是愚蠢、無知或是非不分,而是他們其中一部分人實在是太痛苦、太絕望,所以寧可自私一回,賭了川普一把,期能扭轉眼下生活困境。

從小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以來,藍領工人一直是民主黨死忠成員然而,隨著產業全球化所引發的製造業外包趨勢,美國製造業在全國生產毛額的比重,從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的二成一腰斬成去年的一成空洞化現象十分慘烈,也衍生出數以百計的「沒落城鎮」這些城鎮皆曾因在地製造業而興盛一時,但如今日益蕭條困頓,平均家戶年收入降到三萬五千美元以下,年輕人被迫離鄉背井,當地人口也隨之衰減老化

原來在這些地方工作的藍領工人,堪稱產業全球化下美國境內最大的受害者他們大多是白人,民主黨很少像照顧傳統少數族裔和經濟弱勢群體那樣,真心關懷、理解或試圖減輕他們的痛苦與委屈也就是說,過去幾十年來這群藍領工人的生活日益困頓艱難,卻因被視為主流白人族群的一環,如棄子般始終無人聞問,直到川普橫空出世、登高疾呼 MAGA,這些人才真正感受到「終於有人為我們發聲」,吐了心頭一口怨氣

共和黨於二千年總統大選開始蠶食藍領工人的選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川普掙破共和黨的藩籬,大聲說出藍領工人階級的心酸,成功將他們拉進共和黨陣營,最終並選上總統。川普最大的政治成就,便是他能見人所未見,洞察到將藍領工人選民從民主黨轉向共和黨的可能性,並單槍匹馬引發、促成了這場史詩級的選民重組。這個重組於民國一九年和一一一年(二○二○年和二○二二年)的選舉持續進行,並漸漸延伸到以前很少支持共和黨的非裔與拉丁裔選民,到此次選舉大致底定,並讓共和黨完全執政

川普是如何辦到的?雖是億萬富翁,川普能感同身受這群藍領工人的痛楚,並擅以像「放乾沼澤」的民粹語言,宣洩與撫慰他們受傷的心情。雖然川普提出的解方如「提高關稅以降低進口產品」和「驅逐移民以保護美國人的工作機會」,粗糙可笑、華而不實,但藍領選民仍然深感銘心受用,因而與他建立起堅不可摧的誓盟。韓國瑜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贏得高雄市長選舉時「高雄又老又窮」的訴求,就有川普式打破既有建制勢力、砍掉重練影子;所謂「人進得來、貨出得去、高雄發大財!」的口號,雖然虛浮,卻易懂易記、一時風行,與川普的 MAGA 訴求可說是前後輝映

雖然論者喜以各式各樣的理性模型分析選民的投票行為,但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選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一種感性決定。候選人如果不能和選民譜出感性的共鳴,再多的邏輯爭辯、理性論述或政策宣揚,終究是旁枝末節。

雖然川普的缺點罄竹難書,但他聯結選民的天分與能力百年來無人能及民進黨向來特別擅長操弄選民情感,近年來故能屢戰屢勝;然則,這次川普致勝的關鍵,給了在野黨甚麼教訓?








劉大年/川普重返白宮 牽動全球經貿

◆  劉大年/川普重返白宮 牽動全球經貿
◆  黃齊元/川普對台帶來的未知與危機









劉大年/川普重返白宮 牽動全球經貿


2024-11-08 02:59  聯合報/ 劉大年(作者為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在一個月前民調還落後的川普,再度重演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逆風翻盤而入主白宮。

賀錦麗之敗,再次驗證經濟不好,無法繼續執政的美國總統選舉鐵律。美國雖然經濟成長率並不差,但經歷高通貨膨脹後,物價居高不下,對於中下階級形成沉重負擔,所得分配也未改善,一直被川普攻擊。雖然賀錦麗反駁高通膨是川普執政抗疫不力所造成,但美國選民在意不是過去的歷史,而是有效解決問題的解方。

簡單來說,川普對外政策思維是「全世界都虧欠美國,中國大陸欠最多」。所以仍會維持過去兩任政府對大陸制衡措施,主要包括關稅、進出口及投資管制,還會與時俱進納入更多項目,美中對抗還會持續升溫。

川普也主張美國應節制參與國際事務,例如歐洲國家應加碼援助烏克蘭,而非由美國承擔大部。川普也有台灣應交「保護費」,美國才能防衛台灣,以及台灣必須增加國防支出的論點;台灣聽了當然不舒服,但此為川普一貫作風,並非針對台灣

川普鍾愛關稅,不僅自稱「關稅男」,還形容關稅是字典中最美字詞,可見他對關稅的鍾愛。在川普任內曾主要針對中國大陸課徵四波關稅,未來川普還準備擴及到所有國家。

川普主張對所有外國產品課徵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二十的「全球基礎關稅」。另外對中國大陸產品加徵百分之六十關稅;對中資企業在墨西哥生產車輛,甚至對所有由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車輛課徵百分之二百關稅。川普深信只有築起關稅長城,製造業才會回流美國,也有助於削減貿易赤字。

川普關稅措施背離自由貿易核心價值,必然會引發他國報復,全球可能陷入貿易戰,並經歷更一波通貨膨脹。此可能會使今年度已經開始降息,並在明年會繼續降息的美國聯準會重新評估,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值得觀察

川普認為美國憑一己之力可抵制中國大陸,不傾向與他國結盟。主張比照過去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模式;準備在上任後即退出包括美國等十四國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川普雖未點名與 IPEF 性質相近的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但預期態度也不會十分積極,值得台灣注意。

在兩岸政策方面,川普曾宣稱若中國大陸侵台,將會轟炸北京的驚人之語,但應是隨興之語。因為在其他場合,川普一概迴避若兩岸軍事衝突,美國將軍事介入的問題。預計川普未來會以避免兩岸發生衝突為主要目標,要求雙方克制不能逾越紅線。

總之,川普上任後,世界政經充滿變數不確定性大增。不過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最多只能做兩任八年,四年後川普將無法連任所以唯一可確定的是,這將是川普最後一次擔任美國總統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審慎面對川普2.0 不必恐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8594/web/ 

◆  聯合報社論/川普完全執政,為美國政治分裂投下陰影
◆  聯合報黑白集/陳啟昱三創綠能奇蹟
◆  經濟日報社論/審慎面對川普2.0 不必恐慌








經濟日報社論/審慎面對川普2.0 不必恐慌


2024-11-07 02:33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及國會選舉迅速底定,川普確定二進白宮,且共和黨將掌控國會兩院。(路透)


美國總統及國會選舉迅速底定,川普確定二進白宮,且共和黨將掌控國會兩院;此一結果並不意外,但對美國與全球經濟,以及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潛在衝擊,絕對不容輕忽。

檢討民主黨敗選的元兇,仍在於無法打破「笨蛋!問題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的魔咒,尤其是通膨惡化。儘管近三年來美國經濟表現在已開發中國家一枝獨秀,贏得「美國例外論Exceptionalism)」令譽,選前通膨持續降溫,勞動市場紅火,但拜登主政近四年來物價大幅上漲20%,從而導致利率上升到40年來高點川普任內物價僅上漲約7%,利率維持低位。因此儘管有23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賀錦麗加持,仍抵不過物價與利率雙升對民眾造成的切膚之痛,結果是形勢終比人強

川普的主要經濟政見,涵蓋減稅、貿易、移民、能源、財政及金融等領域首先,最核心的政見就是將現行「減稅與就業法」的效期由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底再予延長,並進一步降低企業稅率,以及對小費、加班費及社會安全福利等所得全部免稅,這無疑有利於經濟成長。基於共和黨又完全掌控國會兩院,因此川普將能遂行減稅主張,但他也必須考慮減稅對財政造成的衝擊,因此減幅可能較具彈性。

第二,川普對美國及全球經濟最具震撼性的主張,就是將所有進口產品的關稅稅率大幅提高到20%,對中國產品的稅率更高達60%。據彭博估算,如果其他國家對美報復,則到民國一一七年(2028年)時對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影響是-1.3%,但通膨率只會提高0.5個百分點,因為美國經濟將減弱。再者,高關稅將迫使美國及外國製造業將生產基地移往美國,包括台灣的科技產業,如此將使美國勞工更加短缺,企業成本升高,獲利率受損,也將引發全球產業及供應鏈大洗牌,潛在衝擊難以估算

第三,川普承諾將對非法移民進行空前的大遣返,勞動供給勢必大減,將導致工資升高,通膨可能死灰復燃。基於美國對抗通膨之役正處於關鍵時刻,聯準會(Fed)降息路徑未明,因此川普這項主張也為金融市場平添不確定性。

第四,在能源政策上川普主張擴大開採頁岩石油,承諾將放寬石油、天然氣及燃煤生產的相關法規,並開放更多聯邦土地以生產化石燃料。川普一向認為溫室氣體排放與氣候變遷的關聯性純屬騙局,因此他將終結拜登政府補貼綠能產業的政策。此舉有助於降低美國油、氣價格,減輕通膨壓力,但不利於美國能源轉型,對全球對抗氣候變遷之役大拖後腿。

第五,在財政方面,據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估計,川普若落實所有政見,則未來十年美國的聯邦赤字將激增7.75兆美元。川普聲稱一部分稅收損失,將由提高關稅的收入來彌補,但高關稅將使進口減少,稅收增加只是空話。財政惡化,政府必須加發公債;結果是即便 Fed 不升息,殖利率也會上漲,對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將造成重大衝擊。

最後,在金融領域,川普主張低通膨、低利率、低匯率,而先決條件則是通膨必須維持低檔。但川普主張提高關稅及遣返移民,將推升通膨,減稅將使財政惡化,凡此都將使利率易升難降,美元也將居高不下。6日川普選情看好之際,美元匯率與美國殖利率便雙雙大幅上升,便是明證,這絕不是靠政府干預 Fed 決策就能擺平。經濟主張與政策目標自相矛盾,也為經濟與金融動盪埋下禍根

所幸的是,候選人在選戰中開出的支票,許多在選後都完全落空,或是大打折扣,因此現在對「川普2.0」所做的預測,其實是在對「不可預測」之事進行評估。川普本質上仍是「生意人」,深諳漫天喊價,就地還錢之道。他的激進主張,許多都是他未來與外國談判的籌碼,這在第一任期間的許多作為上已充分顯現;而且至少會有一部分主張,仍將受到政府其他部門的制約。面對川普二進白宮,各國必須審慎以對,但也無須過於悲觀,畢竟川普並非不懂經濟運作之道










聯合報黑白集/陳啟昱三創綠能奇蹟


2024-11-07 05:00  聯合報/ 黑白集
涉台鹽綠能弊案陳啟昱落跑,檢方發布通緝。 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台鹽前董座陳啟昱藉發展綠能掏空台鹽十一億卻遭台南地院縱放,潛逃無蹤。即使下落不明,他留下的綠能發財術,仍繼續翻寫新篇。台南市議員爆料,陳啟昱的「漁電共生」案多數都只蓋了上面的光電板,魚塭則被填滿廢棄物,連水都沒有。

陳啟昱是民進黨學運世代出身,以其聰明機巧,當然深諳「一塊土地剝三層皮」的道理。上面一層種電賣電,賺它一回;下面一層收錢讓人堆廢棄物,再賺一回。中間,他又利用不平等合約,讓台鹽賠付包商十倍工程違約金,再掏一筆。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也只有喪心病狂的人才做得出來,好康一定要吃乾抹淨才罷休!

正因為如此,陳啟昱當然要逃;否則,豈不白白浪費了台南地院贈送的這張逃亡許可證台灣司法,「逢綠則寬」,幾乎已成特定法則。最近新竹市長高虹安因詐領十一萬助理費被判七年四個月,助理王郁文涉貪四六六元被判兩年。依此比例,陳啟昱豈非要判七萬年才足匹配?

陳啟昱當過議員、立委、副市長,一路飛黃騰達;但遇上綠能發財術,他一點也沒浪費機會,大撈特撈。然而,那些一路拔擢他的人如今都別過臉去,假裝沒看到。

台南是個創造奇蹟城市議長選舉是錢和子彈齊飛,綠能是貪官和黑商的樂園,心盲的地院則是司法包庇巧門













聯合報社論/川普完全執政,為美國政治分裂投下陰影


2024-11-07 04:56  聯合報/ 社論
美國前總統川普拿下兩百七十七張過半的選舉人票,六日以當選人身分現身佛州棕櫚灘會議中心,向支持者發表勝選談話。 (路透)


川普以壓倒性優勢贏得美國大選,票雖未全部開出,但他已取得足夠的選舉人票,普選票也力壓賀錦麗,一掃八年前其普選票落後希拉蕊的尷尬。川普也創下繼十九世紀末的克里夫蘭總統之後,落選後再度凱旋的紀錄川普的勝利,鼓舞了歐洲的民粹主義,各國極右派皆蠢蠢欲動,全球的經濟保護主義和反移民的排外主義恐將風行一時

賀錦麗落敗,主要敗在移民與通膨問題。美國人對非法移民和相關的治安問題不滿已久,儘管拜登政府選前急轉彎,但已太遲。至於通膨,儘管美國總體數字亮眼,經濟軟著陸,但一般人民毫不埋單,覺得生活越來越苦。賀錦麗作為拜登政府的一員,只能概括承受。賀錦麗曾力圖標舉墮胎權與民主喚起民眾支持,女性選民確實更積極表態,但支持川普經濟政策非裔及拉丁裔選民更多,她終告不敵

許多人原本擔心,如果川普落選,美國會陷入混亂,重演國會暴動亂象。如今川普勝選,人們雖鬆了一口氣,但也面對更大的憂慮。共和黨除拿下白宮,也取得參眾兩院的多數,川普的權力將無可制衡。再加上最高法院大法官多數偏共和黨,非僅不會節制川普的作為,可能連他先前的五十多件官司都一筆勾銷,讓他更無法無天。

因正取得「完全執政」,川普這次回任與上次執政大不相同。川普的首任,有諸多老成持重之士輔佐,加上同黨國會建制派的約束,他還比較節制。如今他自認英明過人,又無人能約束他,其政策必將更無法章法、也更難逆料。在對外政策上,他可能愈發恣意行事;在內政上,則有三大因素可能引發動盪。

其一,是川普的獨裁傾向。他曾被問到,如果勝選,會不會成為「獨裁者」?川普答道:「不,不會,除了第一天之外。」言下之意,他很快就會簽署各種行政命令,迅即推動,包括政治報復在內。不少人已警告,川普是法西斯,他會把聯邦執法機構當成自己的政治打擊工具。例如,他曾揚言要對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進行軍事審判,由他兒子等人組成的移交委員會將擬定永不錄用的黑名單,並要赦免那些因暴力攻擊國會山莊而遭關押的暴徒。

其二,川普曾宣稱要把在美國的一千一百萬非法移民趕出美國,等於要將相當於三%的美國人口趕走,將引來嚴重的人權與社會問題。尤其,非法移民之子女擁有美國公民身分者達四四○萬,這等於趕走大批美國公民的父母。若要耗費千億美元設立集中營,動用國民兵,情況都會變得棘手。

其三,民主黨這次全盤皆輸,支持群眾和政治人物的怨懟情緒極高,可能產生對抗心理。八年前川普當選後,曾短暫出現的「加州獨立運動」,可能死灰復燃加州經濟體的規模排名世界第五,它若起而聯合西部民主黨執政的各州,確有可能與中央分庭抗禮。事實上,地方分權符合共和黨的意識形態,民主黨若趁此以高度自治對抗聯邦,美國政治分裂不是不可能的。

這次美國選舉,被認為是自一八六○年林肯當選以來的最重要選舉,具有正負的雙重意義。對民主黨而言,此刻正須嚴正棄絕危險的法西斯民粹路線,積極維護美國的民主及自由傳統;但若因兩黨衝突無法弭合,國家勢將走向更形分裂。當年林肯的勝利,主要是靠北部和西部各州的支持,十五個南方蓄奴州中的十個沒給他任何選票,於是美國就發生了南北戰爭。如今內戰已難以想像,但川普恣意而為,將是美國長期分裂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