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聯合報社論/震鎖花蓮:解決花東交通困境別再拖了
◆ 聯合報黑白集/Order與趕人
◆ 經濟日報社論/促參模式興建社宅 創造雙贏
經濟日報社論/促參模式興建社宅 創造雙贏
2024-04-07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配合社會住宅政策,國產署積極多元提供國有不動產供社宅興建及使用。 (聯合報系資料庫)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4月1日邀請各部會專題報告「如何積極推動金融業投注國內公共建設並達成社宅百萬戶政策目標」。財政部長莊翠雲於會議中表示,民間參與建設社會住宅,可以透過促參模式,以享租稅優惠。確實,運用促參機制投入社會住宅,是公民雙贏的最有效作法。
針對國家住都中心研議發行永續發展債券,以支應興建25萬戶社宅1兆元的資金需求,莊部長則回應會跟內政部、金管會討論。由住都中心發行永續發展債券,除違反現有規定外,也未必是更有效率的籌資方式。首先,住都中心為內政部下轄的行政單位,故不符合公開發行公司才能發行永續發展債券的現行規定。
其次,住都中心於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6月時,為達成直接興建6.9萬戶社宅的任務,已委由臺灣銀行邀請公股行庫參與4,119億元的聯貸案。由於社宅租金較市場行情至少低二成,故所獲租金收入難以支應貸款利息及本金,因而增加參與行庫的經營風險,以致排擠其再次融資興建社宅的資金。不過,參與聯貸案的行庫會因擔憂可能被倒帳的風險,而去監督社宅的興建及營運過程。相反地,若由住都中心發行永續發展債券,則其類似球員兼裁判,一旦債息及本金無法完全清償,則必然由全民埋單。
相較於發行債券方式,由民間透過促參條例參與社宅興建,是一個較為釜底抽薪的解決方法。目前社宅只要基地面積0.5公頃、總樓地板面積5,000平方公尺以上,就被視為重大公共建設,因而享有促參條例中包含五年免稅及投資抵減等優惠。不過,截至目前為止,社宅興建的促參案非常稀少,而其中不乏成功、失敗案例。
較受矚目的失敗案例是位在台中7期重劃區旁的「西屯區惠來厝段社會住宅BOT案」。該案的土地總市值超過50億元,且為全國第一個以BOT方式推動的社宅案。台中市政府提供投標該案廠商以三年興建300萬戶,而後續獲得50年營運的特許期,以及 25% 的附屬事業投資規模。然而,此案在民國一O五年(2016年)經數次招標後,皆以流標收場。
唯一成功案例,是由日勝生集團投資金額79.5億元,興建1,143戶的新北市青年住宅BOT案。此案於民國一二年(2013年)簽約,並於民國一O五年(2016年)興建完成,而目前由該集團負責租賃、管理及維護等事務。依合約規定,日勝生集團將全案 30% 的其他附屬事業,規劃為住宅與商業設施,並以使用權方式出售。而另外的 70% 則出租給20-40歲青年,其中 30% 以市價八成租金提供弱勢青年,而其餘則以市價出租。此案目前出租率達九成三,可謂成果斐然。
實際上在社宅興建完成後,日勝生集團是以市價64折承租給弱勢青年,並以市價八成承租給其餘青年。因此,新北市政府仍須補貼承租戶付出的實際租金與合約規定租金間的差額。
和政府直接興建的方式相比,透過促參條例的BOT方式興建社宅有如下優點:首先,BOT方式是以市場機制來監督社宅投資案的可行性,因此,民間公司有意願投標的案件,其完成社宅興建後,也較可能出現高出租率。
其次,雖然不管透過那種方式,政府每年仍須補貼承租戶付出的實際租金與市場租金間的差額,但透過 BOT 的興建方式,每一案例可為政府節省數十億元的成本。
新北市青年住宅的成功案例顯示,政府以 BOT 方式推行社宅興建,只要能縝密設計包含附屬事業規模的上限比例及其他相關規定,則有極高機率能吸引民間投資。而 BOT 方式除可為政府節省支出外,也可引入競爭機制,故優於住都中心透過發行永續發展債券的籌資方式。
聯合報黑白集/Order與趕人
2024-04-0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立委擬提案,未來若有官員在立法院反質詢,可以把人趕出去。圖為過去蘇揆動輒在立法院反質詢,與立委「吵架」,引發戰火。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周志豪/攝影)
波波漫畫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民進黨政府官員戰狼化,朝野在藐視國會議題上激烈交鋒,藍委打算提案修法禁止官員反質詢,並賦與主席請官員離場權力。官員在國會囂張,就是藐視國會,破壞憲政分權制衡原則,但如何規範卻成政治角力議題。
民代質詢官員,官員辯護政策,各本憲法職權問責與負責,並透過媒體傳播交由人民裁判,可謂當代民主運作重要原則。但議會也常淪為政治秀場或羅馬競技場。
更甚者,民進黨執政八年,官員傲慢、綠委護航,國會質詢已非「官不聊生」景況,反而是閣揆領頭當戰狼,欺凌在野立委。蘇貞昌動輒反嗆立委,陳建仁也從聖騎士變身聖戰士,不僅扭曲權力關係,也顛覆憲政原則。
根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官員答詢不得超出範圍,違者主席得予制止。但蘇貞昌反質詢,立法院前院長游錫堃反幫蘇講話,讓國會尊嚴唾面自乾;陳建仁屢插話搶話,則常有勞韓國瑜制止調解。現在藍委想仿效地方議會禁止反質詢及趕人權力,但事牽涉立法行政權力天平,仍須慎重。
英國國會從早年朝野動輒拔劍決鬥,發展到如今以「兩劍之距」分坐兩邊唇槍舌劍,靠的是議長一年至少上千次大喊「Order!(秩序)」,而非封口或趕人權力。雖然內閣制與總統制、半總統制有別,但韓國瑜應可找出兼顧權力平衡與制止官員狼嗥的國會規則。
聯合報社論/震鎖花蓮:解決花東交通困境別再拖了
2024-04-0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花蓮大地震後,造成蘇花公路全線多處落石坍方阻斷,其中,受損嚴重的下清水橋經搶修後通車,不少排隊車輛沿著柔腸寸斷的蘇花公路通行,一旁邊坡堆滿大大小小的落石,隨著餘震不斷行車路況險象環生。記者許正宏/攝影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花蓮遭強震重創,蘇花、中橫公路和北迴鐵路全部中斷,花蓮幾成「孤島」,只靠南迴鐵公路和空運維持交通往來。雖然北迴鐵路已搶通,公路完全修復卻遙遙無期。就在大震前不久,針對蘇花公路改善的「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畫」(蘇花安)才剛卡關;攸關花東運輸的「花東快速公路」(花東快)興建與否,則演變成藍綠口水戰。解決東部交通問題,雖已刻不容緩,卻仍看不到曙光。
花東地區屢因天災導致交通中斷,甚至釀成死傷事故。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十月,蘇花公路因颱風落石,一輛搭載陸客的遊覽車墜海,二十多人罹難。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九月池上-玉里強震,鐵公路受損,花東交通中斷,三個月後才全部修復;去年一月花蓮豪雨,又造成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附近坍方,花蓮、宜蘭間交通中斷。蘇花改工程處今年就曾提出報告,指出民國一○七到一一一年(二○一八到二○二二年)短短五年間,蘇花公路因各種因素阻斷、封路達十七次,平均一年超過三次,可說慘不忍睹。
其實東部地區交通改善計畫不少,落實的卻寥寥可數。此次震災,陸上運輸中斷,交通部宣布啟動「藍色公路」,安排「台北快輪」投入疏運。然花蓮「藍色公路」倡議已久,準副總統的蕭美琴甚至早在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仍是立委時,就說要推動「花蓮藍色公路常態化」,何以十多年過去,關鍵時刻還需要「臨時調用」船隻,才能投入疏運?
答案是花蓮「藍色公路」雖曾開航,但在兩岸關係急凍和疫情衝擊,以及政府未能給予足夠支持下,客船先是於疫情期間宣布暫時停駛,疫後雖一度復駛,今年就傳出因不堪虧損而停航,船隻也賣給國外船東。蕭美琴的「藍色公路」,成了不折不扣的芭樂票。
改善東部交通,重中之重還是陸運,然各種方案卻是牛步進行。其中「蘇花改」在民進黨和環保團體杯葛下,直至馬政府時才動工興建,民國一○九年(二○二○年)方始通車。「蘇花改」無法克盡全功,銜接相關路段的「蘇花安」,蔡政府去年十月說今年二月可完成可行性評估最終報告,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動工、民國一二一年(二○三二年)通車。但選後卻換了嘴臉,今年二月環評初審未過,動工、完工期程勢將嚴重延宕。蘇花安卡關,注定至少未來八年東部的交通地獄仍將延續。
至於國民黨提出的「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民進黨官員與立委異口同聲指違法又違憲;交通部更表示,此計畫相關環評作業程序敏感複雜,容易造成與環保團體對立,且經費龐大,故「窒礙難行、無法推動」。「花東快」還沒影子,已遭政治口水淹沒。雖然此案尚須釐清「立法增加預算」、「地方建設以立法方式強迫中央埋單」等疑慮,但疫情期間民進黨立院黨團也曾臨時提案增加防疫預算,更曾提「花東地區發展條例」,編列五百億元發展基金,都與如今的指控一致,難道又是「綠能,你不能」?可見不是能不能,而是民進黨政府願不願意做罷了。
民進黨對花東交通的長期消極態度,不禁令人質疑,綠營是否因東部選票不多,而且是藍營票倉,所以選擇討好親綠環保團體,而不願「做球」給國民黨?甚至寧可把資源放在其他更有「選票價值」的地方,不願放在東部地區?
花蓮強震凸顯東部交通問題已到「不能不救」的地步,花東地區不能只被看作台灣的「後山」,花東民眾更不是次等公民。民進黨政府是否差別施政,是否把非綠執政縣市的人命和迫切需求當一回事,如何處理東部交通問題將是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