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回應歐洲商會建言 強化產業韌性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出口製造連十幾黑,賴清德也要歸咎民主?
◆  聯合報黑白集/別用沾膠的手翻頁
◆  經濟日報社論/回應歐洲商會建言 強化產業韌性






經濟日報社論/回應歐洲商會建言 強化產業韌性


2023-12-02 00:1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Giuseppe Izzo)。 記者杜建重/攝影


歐洲商會日前發表民國一一三年(2024)建議書,以「籌擘經濟振興之道」為主軸,向政府提出具體建言,希望在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能強化台灣的韌性與靈活性,內容包括:優先發展再生能源、擴大人才庫、洽簽台歐雙邊投資協定」等。

這份建議書提及,政府應擴大再生能源產能、修訂(調降)國產化規定、集中發展具優勢之能源產品以切入國際市場、簡化核准流程;消除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法規障礙、獎勵消費者採購電動車;擴大人才庫以解決勞工短缺問題;洽簽台歐雙邊投資協定、積極處理非關稅貿易障礙。建議書特別提出,為因應國際化,應培養官員的英語能力,並融入升遷指標;另引進以英語為母語的官員,以發揮「鯰魚效應」。

對於歐商建議,國發會回應,政府致力於發展淨零碳排與能源轉型、強化人口和移民政策、推動雙語政策和法規透明化等,和歐洲商會建議的方向是一致的。

如果說,真的政府施政和歐商建議方向一致,歐洲商會為何還要提出這些建議?當然是政府的施政和他們的期待有落差,也就是「方向」沒錯,但「執行力」有問題,導致成效不彰,讓歐商認為窒礙難行,可以改進優化建議政府參考改善

其實,上述幾項問題,在去年的建議書中都已經提到。例如,在人才方面,去年就提到「就業金卡」計畫的資格過嚴,為吸引更多樣化的國際人才,應妥善修訂外國專業人員資格。而作為淨零碳排的主要路徑之一,推動電動車應修改獎勵方案和稅務政策,以激勵電動車銷售和建設更多充電設施;要修改現有土地和建物使用規則,允許未用農地和城市可以建設更多充電站。對於再生能源設備國產化政策,希望增加市場化機制有效達標等。

但是,就如同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這些政策的方向縱使正確,但都沒有設定具體短中期績效目標或要求,乃至於根本難以衡量是否達標。就算外界有所檢討,相關部門就以「和目前政策相互一致」,好像政府相當賣力,來蒙混過關。但是幾年下來,常常只有微弱的績效,問題幾乎都沒有解決。以外國人就業金卡而言,從民國一○七年(2018年)2月開始已推動了五年,但到今年10月底僅發放了8,535人次目前仍有效的只有6,551人次;若加上「特定專業人才聘僱許可」才勉強達到1萬人,這距離金卡設定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要達到10萬人目標相當遙遠而其中多數在經濟和科技界,其他領域都沒有顯著成效,也導致歐洲商會認為政府中沒有外語人才,難有效進行國際化面對這種難堪成果」,政府依然老神在在,反正沒有人會認真檢討,行政院和監察院都不當回事,誰奈我何

其實,台灣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政治和經濟未來,除了須有歐洲商會企求的「韌性和靈活性」,處理能源和人才方面的問題以外;還需要更積極地調整體制來面對才行。例如,類似新冠疫情會不會再度發生?北京是否會對台灣進行軍事封鎖?美國是否會進一步圍堵中國大陸,宣布若對美國出口高級晶片就完全不得對大陸出口?無法加入 CPTPP 等區域貿易組織,若造成台灣傳統產業進一步外移威脅台灣「經濟安全」時,該如何應變?

媒體報導,在俄烏戰爭發生後不久,北京就展開模擬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進行一場中國全面壓力測試探測中國韌性並尋找應對方法

有趣的是,在本次台灣總統大選中,只有民眾黨充分重視經濟安全,在「韌性產業政策」中提出要成立「經濟安全保障法」、在國安會下設立「經濟安全保障會議」。未來,無論是哪一黨執政,都應該認真參考推行,來應對未來全球和地緣的變局。













聯合報黑白集/別用沾膠的手翻頁


2023-12-02 00:0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眾黨正副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與吳欣盈(右)。記者葉信菉/攝影
波波漫畫


這兩天,民眾黨風波不斷。柯文哲捅出兩億美元掮客事件延燒,他想下台,說「這一頁就把它翻過去」;誰料,他自己又爆出冀將軍、余姓商人等穿梭的料。其副手吳欣盈被質疑具美國籍,這本來照實回答即可;吳欣盈卻倨傲地說,這是「我和美國政府之間的事」,挨批幼稚

這類新聞,賺得到聲量,卻賺不到支持度,柯文哲不知道嗎?他說,要「把這一頁翻過去」,應是不想在此糾纏。然而,他又多嘴扯出穿梭人士,於是就有冀泰來余金寶等人遭肉搜,有季麟連遭無妄牽扯,有「魏先生」仍待解謎,還有人告發他「搓圓仔湯」。用沾膠染醬的手指去翻頁,只會黏成一團,當然翻不過去

民眾黨內有多人是「提油救火」的高手。在藍白合談成六大共識後,發言人陳智菡落淚表不滿,最後終迫使柯文哲翻案讓合作破局。這次掮客風波,陳智菡還加碼爆料,指控藍軍屢次挖白營的「潛在副手」,試圖讓柯 P 沒副手。選舉只剩四十多天,若不斷反芻往日恩怨,會更有營養嗎?

吳欣盈的美國籍問題若沒有處理妥善,甚至會影響「柯盈配」的參選資格,民眾黨不能輕率以對吳欣盈參選的是中華民國副總統,她的國籍是公共議題,而非個人隱私,更不只是她和美國政府之間的事她的應對,也太不成熟












聯合報社論/出口製造連十幾黑,賴清德也要歸咎民主?


2023-12-02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勞動政見發表會上說明勞工政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波波漫畫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應勞團之邀受訪,被問到台灣「缺工議題時,他把問題歸諸「民主社會」,說因為多元就業機會出現,致使有些場域找不到足夠勞工。此話一出,各界譁然,不解「缺工是因為民主」的邏輯何在;也有網友譏稱,這就是典型的「賴式廢話」。賴清德當過立委、市長、閣揆,還是現任副總統,對於缺工問題見解如此淺薄滑稽,令人難以置信。

過去的總統選舉,候選人往往流於開支票、說願景;但當選後卻經常無法兌現,成為空談與硬拗這次選舉,民眾更重視候選人對不同問題的解方,希望改變困境。在三名參選人中,賴清德的中央與地方資歷最為完整,聲勢也最高;但他分析現狀的眼光及回答問題的方式卻常常空洞而教條,有時則奇怪到難以理解。

例如,賴清德把缺工問題歸結到民主社會」的自由多元,彷彿經濟結構及社會因素全然與此無關。可見,「低薪」、「少子化」的問題從未映入他的眼簾,遑論對整體教育及人才培育政策思考。正如他先前被問到台灣如何擺脫行人地獄」,他卻暢談台灣的民主自由發展,聲稱從擺脫專制獨裁走到今天多麼了不起,還畫出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人行道車禍「零死亡」的大願景。從頭到尾,他都未觸及「法治」和「文明」的因素,不認為車輛亂闖人行道必須用法規及教養來解決。這次選舉,賴清德贏得賴式廢話」的封號絕非倖得

如果對缺工問題賴清德都只能顧左右而言他,那麼對於台灣更棘手的經濟問題,包括出口、製造、接單皆已連續一年多深陷衰退的困境,人們還能指望他提出有效的對策並加以改善嗎?

且看蔡政府近期公布的各項數字,經濟部發表十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二.二三%,是連續十七個月負成長經濟部並預估,情況要到明年一月才有機會轉正,亦即難逃「連十九黑」的命運;從去年六月衰退起,將一路慘澹到今年底。財政部公布十月出口數字,則是年減四.五%,為「第十三黑」。此外,經濟部公布十月外銷接單年減四.六%,是「連十四黑」;國發會公布景氣燈號也再出現「藍燈」,是最近一年「第十一藍」。對於這些共同指向衰退指標,賴清德難道還要用「民主社會」那套陳腔濫調虛應故事

疫情解封已一年,但我國出口貿易和生產製造持續衰退,不知伊於胡底。這些問題,主要的責任是在蔡政府,而不是賴清德。但人們想知道的是:賴清德作為蔡政府的副元首,以及可能再度承接政權的人,他到底有沒有能力及藥方來治療台灣經濟衰弱症?賴清德被稱為民進黨的「政治金童」,如果他對人民關注經濟民生物價毫無感受,對缺工問題都只拿得出「民主社會」那一套「政治遁術」來迴避答覆,大家能指望他當選後帶領台灣重振繁榮嗎?

台灣的出口、製造、接單都連續十幾個月呈現衰退的黑數,經濟大勢如何,不容樂觀。今年各行各業年終獎金平均僅一.○八個月,創十年新低,企業經營的艱辛,點滴在人們心頭。要問的是:蔡政府做了什麼?近年來,政府除了補貼,還是補貼,又拿出過什麼對策?在蔡總統力推國防自主工業及綠能產業,「綠友友」們不斷搶食、分肥;但對於傳統產業,政府幾乎撒手不管,從未誘導企業轉型或調整薪資結構及擴大進用中壯年勞工,才會弄到衰退及缺工百病齊發。作為蔡英文的接棒者,賴清德只打算繼承衰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