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居住正義 別淪選舉工具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6557/web/ 

◆  居住正義 別淪選舉工具
◆  什麼都2.0 其實連0.2都做不到
◆  選總統 只能乞求上天有眼?
◆  入學考測程度 無需殺手題
◆  面對MeToo 司法院任重道遠
◆  轉移外役監焦點 應給民進黨教訓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居住正義 別淪選舉工具


2023-07-13 00:01  聯合報/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台北市)
行政院拍板囤房稅2.0,是否會影響房價,除看購屋人財力,也要看大環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政府為因應居住正義的選舉壓力,終於通過囤房稅二點○修正方案,調高囤房稅率並改為全國總歸戶,此與前陣子因選舉失利才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延至今實施如出一轍。

過去七年多來宣稱全國歸戶且統一提高囤房稅率不可行,如今卻立即可行?政策是不能還是不為?深深感受到居住正義只是選舉的工具而非目的,令人感慨!

七一六人民即將上街頭訴求居住正義,藍綠白各政黨參選人才紛紛表態支持並提出選舉支票。然而各政黨的居住正義選舉政策缺乏全盤規畫,問題與目標不清,也沒有優先次序,更別提專業的研究評估依據,如此草率的居住正義仍只會是空中樓閣,無法落實。

首先,「居住正義」的理想只是口號,實踐才是王道。逐步漸進政策,才能減緩衝擊,社會各界才能接受,政策也才能落實。但這需要社會教育與共識,而且還要有理論/理想與實務/政治經驗判斷。這個觀念是居住正義能否落實成敗關鍵前提。

其次,認清居住正義的內涵,包括一、居住安心:健全租買巿場、沒有欺騙行為、人民相信市場機制與政府治理;二、居住公平:居住負擔能力與擁有房產多寡的垂直與水平公平;三、居住保障:自住者負擔能力的合理、保障弱勢及自住權益、住宅補貼公平與效率;四、居住尊嚴:保障基本居住水準、提升居住品質與居住品味。

第三,釐清解決「居住正義」關鍵問題的優先順序:

一、健全房屋市場(回應「居住安心」):透過實價登錄及平均地權條例的落實,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資訊透明、獎優懲劣,政府積極查核,業者必須遵守職業道德,不能欺騙,讓消費者有保障;同時透過「租賃條例」的修法,將租屋大戶職業房東的稅務及居住安全稽查,積極解決「租屋黑市房東不報稅租屋品質沒保障的問題,這點至今仍未獲得正面回應。

二、住宅去商品化(回應「居住公平」):透過稅賦及金融改革,區隔自住與非自住的持有與交易成本,讓自住者的稅賦和金融獲得保障。反之,對非自住者的稅賦和金融都要付出較高成本,無利可圖,降低其投資炒作誘因。囤房稅二點○稅基仍應逐步提高,接近市價水準。

三、公平效率租屋補貼(回應「居住保障」):包括租金補貼、包租代管及社會住宅等多元的租屋協助,讓無力購屋者能夠獲得基本的居住保障。其中政府住宅資源補貼透過公平與效率的準則重新檢討分配。根據理論與許多實證研究,良好規範租金補貼最具公平與效率,其次是包租代管,最後才是興建社會住宅。因此檢討住宅補貼的目標是要幫助多少「弱勢家庭」,而非興建多少「社會住宅」。

四、居住品質健檢與多元價值觀的都市更新(回應「居住尊嚴」):建立長期家庭及住宅生命週期的調查研究,建立「家宅履歷制度」,重視「老屋健檢」制度及居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都市更新除拆除重建外,也要注重房屋的整建與維護。強調多元的居住價值與多元的都市更新模式,讓居民有多元的選擇!

全力以赴面對關鍵要害,優先解決高房價(房價所得比)、高空屋率及租屋黑市三大關鍵「問題」,明顯看到改善成果,讓社會大眾對執政者努力推動產生「信心」與「信任」,最終才能達成居住正義的理想!










什麼都2.0 其實連0.2都做不到


2023-07-13 00:24  聯合報/ 王振昌/飯店業(高雄市)
新北有207萬間房屋、人口大約有401萬,六都僅剩新北市尚未訂出囤房稅。記者王慧瑛/攝影


選舉將至,那些過去政府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的政策,這個時候都快快出籠,上周大聲宣誓的囤房稅二點○,感覺好像尚方寶劍,政策一出,市場就會有大量可抛出的房屋,就可以協助買不起房的大家馬上擁有理想的避風港。

好奇的我把房屋稅單拿出來,我的房子是傳統透天厝,位於高雄郊區,十多年前買的時候大約是八百萬,聽說現在的房價是一千六百萬;不過我也不用開心,畢竟賣了這個房子我就無家可歸。而因為有登記自用住宅,我的房屋稅率是百分之一點二。依此算式,我應該要交九點六萬,還是十九點二萬呢?答案揭曉,政府認定我的透天厝只有四十多萬的價值,所以我只要交四千多元。

政府認定的房價和地價,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價差?因為這些是地方政府的權限,地方政府擔心調漲公告地價和房價,選舉就不會贏,議員們(很多是土地和房屋的大戶)也沒辦法連任,所以就和拆大小違建及讓貪汙犯和經濟犯不能進外役監一樣,永遠被排在急迫性的最後面。

所以,如果我有市價三千萬的非自用住宅公告現值可能只要八十萬,即使這個二點○新政策,我被適用百分之四點八的最高稅率(這是夢想,稅率訂定推給地方政府,哪個市長或議長會冒著落選風險調到最高?)每年我要付三點八萬的房屋稅,只占我房屋市價的百分之○點一不到,為什麼行政院長官們會覺得這會加速我把房子脫手?不到四萬的房屋稅,如果我的房子有出租,每個月向房客多收四千元房租,就輕鬆轉嫁了啊!

實價徵收房屋稅和地價稅,才能真正公平。可是有這個政府,不是請安心,是真會開記者會;什麼都國家隊,都二點○, 結果連○點二都做不到。










選總統 只能乞求上天有眼?


2023-07-13 00:28  聯合報/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台北市)
近​2年來,國防部宣布強化後備戰力,包括甲種後備旅(新訓旅)由7個擴充為12個;後備軍人教召由5天改為2周等,就是替兵役延長預作準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可否天選?民主直選時代,居然還有遠古思想。看著候選人不把國家當國家,民眾也不知自己才是政府的頭家,不少中間族群不禁無力感嘆,「誰當總統可能是國運,命中注定」。

大家靜下心來看當前烏克蘭在戰火中的命運,再想想台灣今日在大國政治棋盤中的角色,以及政治人物眼中依舊「黨大於國」,難怪不少人把攸關國家命運的總統大選交給上蒼了!很無奈,只能乞求上蒼有足夠的智慧,替大家選出能帶給台灣好運的好總統。

今天的烏克蘭會是明天的台灣嗎?「草螟仔弄雞公」,大家耳熟能詳。比武力,台灣小,大陸大,以小事大以智,別天天像街頭小混混鬼叫,替大哥打架卻得自備武士刀,想買手槍又買不到,那就別惹有機關槍的黑道了。

打總統選戰打到出現「疑美論」,就可知道中華民國也罷、台灣也罷,想選總統的人都得去美國接受面試,就知道我們真的是活在「不是正常化的國家」。

台灣人少地小,又位居地緣政治要衝,還好老天給了四面環海緩衝著。對於當前國際政治的無情,我們應該學習新加坡格外警惕。而烏克蘭過去一年半的作為和命運是台灣的鏡子,得好好照照。

烏克蘭想加入北約,可以想見總統澤倫斯基會有多期待,但美國總統拜登說「還不是時候」。拜登的理由很冷酷,現在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意味北約將與俄國開戰。

別人的小孩死不完,精於算計的澤倫斯基應該後悔當初加入北約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拜登還有附加的條件呢!他說:「烏克蘭還必須達到其他條件,包括民主化和其他議題。」

更大的國際政治現實是,和拜登一樣立場的,還有德國總理蕭茲和法國總統馬克宏。澤倫斯基期待北約「找出適當的字眼」邀請烏克蘭加入,而這條路在可預見的未來看不到天光。「找出適當的字眼」何其諷刺?特別是它犧牲了百萬人的身家性命之後。

台灣兵役從原本四個月延長到一年,台灣領導人和民眾是否患了與烏克蘭同樣的毛病?北約開出的條件更值得台灣人民睜大眼看:俄烏戰爭必須先結束,北約才能把烏克蘭納為成員國。大白話是:勇敢的烏克蘭人繼續打吧!打贏了,再來談如何加入北約。

台灣兵役延到一年的背後,是否有同樣的規則?反過來思考,我們在兩岸真的沒有避戰的空間?大學學制三加一是唯一的選擇?降低兩岸關係緊張有那麼難嗎?真的一點方法都找不到?還是雙方情緒化對立造成的結果?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上天有眼,暫時不語。」請台灣的政治人物,仰望天空,看看人民吧!











入學考測程度 無需殺手題


2023-07-13 00:27  聯合報/ 簡麗賢/高中物理教師(台北市)


南韓教育部六月廿六日宣布重大教育政策,每年的大學入學考試題目將剔除課堂不會教的「殺手級」超難考題,因高中學生補習費用已造成家庭經濟壓力,尹錫悅政府盼能藉此解決南韓家庭沉重經濟壓力的窘境,同時表示剔除超難題型不等於降低難度,而是能重視適切的命題設計,達成公平競爭的目標。

對照南韓政府的宣示,省思台灣剛舉行的分科測驗試題,值得我們高中教師和大考中心命題委員參酌。

以剛考完的物理科試題而言,令教師和考生欣喜的是,試題閱讀量比去年減少,整體難度降低,加上以級分統計,不必分分計較,多少減輕學生升學壓力。今年的物理試題重視閱讀能力和基本概念的科學素養,計算分量少,增加難易度中等的試題,減少困難的題目,符合高中教師和學生家長的期待。

筆者建議,升學試題維持一定的難易度,最佳情況是整體難易度「中等」,同時取材貼近日常生活,結合生活時事和學術探究。例如今年的雜技表演者單手拋球題,測驗學生對拋體運動的概念;機車排氣管噪音問題以消音器聲音干涉的基本知識處理;夏天炎熱,避免將具有凸透鏡效果的老花眼鏡放在太陽光底下的汽車內,因為凸透鏡能匯聚光線引起火災。以這些生活話題融入命題題材,考生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落實於生活中。

其次,建議升學試題無需艱深題目或繁雜計算題,而應著重科學閱讀素養,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擷取訊息,理解題意。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數能著重傳授課綱基礎知識,並鼓勵學生多閱讀和思考媒體報導的科學時事新聞和相關資訊,例如日前聯合報報導泰坦號爆炸事件的科學概念,引導學生思索新聞中的物理等。

南韓教育部關注大考殺手級試題對學校教學和升學壓力的影響,斬釘截鐵改進入學命題難度,剔除「殺手級」考題,應是「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同理。期盼台灣的學科能力測驗和分科測驗試題,也能同理經濟弱勢家庭的升學壓力,只要學生能在學校專注用心學習,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下,獲得很好的升學成績,將是莘莘學子的福氣。












面對MeToo 司法院任重道遠


2023-07-13 00:25  聯合報/ 王曉丹/政大法學院特聘教授(新北市)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否認性騷擾女部屬,女部屬丈夫提出質疑,甚至說「你有種來告我啊!我笑你不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懲戒法院前院長被指控在任內性騷擾女性部屬,對此,司改會於十一日舉行記者會,質疑司法院處理不當。同日下午,司法院發出新聞稿,澄清其處理方式「與現行規定與未來修法方向並無違背」,但並未提出任何積極的改革方向或措施。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擔憂這可能是向 MeToo 運動傳達出一種訊息,即司法只關心自身的行為是否違背程序法規,而並不真正關心性騷擾這個問題。

若司法機關不關心性騷擾問題,那民眾怎麼可能對向法院提出職場性騷擾的訴訟有信心呢?社會大眾對司法院的期待,當然不只是調查過程、處置方式是否「合法」而已。在本次事件的處理爭議之外,如果司法院真關心職場性騷擾問題,就應該表達其維護職場平等環境的立場,避免成為阻礙 MeToo 運動的障礙。以下是一些可以考慮的積極措施:

一、性騷擾事件的焦點在於權力關係。司法系統應全面檢視其內部不同職務間的權力與階級關係(例如職位上下與期別前後),並強化第三者監督權力濫用的「機制」,改變部分的日常運作方式。

二、性騷擾所造成的損害不僅僅在於逾越身體界線的那一刻,還包括由於組織內權力文化對受害者認知與知識建構的貶抑,以及由此產生的不公正認知和對當事者自我感覺的傷害。這些損害都應一併考量,並強化其他第三人的參與責任以及制度變革。

三、受害者最重要的是經驗被肯認,而不僅僅是行為人被合法退休或受到記過等懲戒。在這種情況下,司法院推行的「修復式司法」應該能派上用場。司法院應該要致力於發展「修復式司法」在性騷擾申訴案件的應用方式、條件及注意事項。

四、我們可以參考國外的司法體系進行制度反思,包括事前的預防措施、保密義務的重要例外、非正式的申訴程序、追蹤減輕騷擾的方法、以及落實法官倫理規範第廿六條法官對於其他法官不當行為舉報義務

五、性騷擾敵意環境的認定並非依賴當事者的主觀感受,而是任何理性之人在同樣情況下都會有的感受。司法院可以重申這一原則,積極矯正因社會權力不對等而產生對於受害者的誤解。

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廿六條,作為雇主的司法院應對性騷擾行為(亦即性別歧視行為)負損害賠償責任。這意味著司法院應對內部職場敵意環境的存在勇於承擔責任。然而遺憾的是,此事件爆發後,司法並未採取上述的積極行動,反而讓有監督責任的高層晉升,這在外界看來已非中立。在調查期間,還讓人覺得他們在變相地支持被申訴人。

我們期待司法院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積極面對這個問題,切勿為有損於人民對司法信賴的行為。呼籲司法院高層按照法官倫理規範第三條規定:「法官執行職務時,應保持公正、客觀、中立,不得有損及人民對於司法信賴之行為」來行事。今天若司法院對於其監督責任的疏忽沒有任何主動承擔的表示,只是將相關責任推給調查和懲處程序,這就誤解了近期 MeToo 運動的社會訊息,可能讓社會大眾誤解司法院只是採取消極的態度。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司法院為台灣司法之首,司法院長官不可只是被動守法應積極創造守護公平與正義精神職場環境。任重而道遠,這是我們對司法院諸公的期待。












轉移外役監焦點 應給民進黨教訓


2023-07-13 00:23  聯合報/ 李坤隆/大學教師(高雄市)
位於台南山上區的明德外役監,標榜沒有圍牆,環境優雅;但外役監遴選條件過寬,也變相成為權貴政要的養生所。記者劉學聖/攝影


針對最近熱門的外役監問題,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說,民國一○九年(二○二○年)民進黨修法放寬外役監遴選標準提案的立委統統都是高雄背景,也就是所謂的「高雄幫。對此,被點名帶頭提案的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國民黨根本是「竹篙湊菜刀」、「把天花板跟樓地板混為一談」,是為了轉移過去藍營主導修法的焦點。

但是看到這樣的發展,不免卻讓人覺得轉移焦點的是民進黨;而這樣的問題如果再不改善,民進黨勢必重傷,直接影響到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的選舉。

外役監議題,雖然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國民黨前立委廖正井就曾提出修法,放寬外役監的遴選到第三級重刑犯;而這些年來也陸續有些修正,例如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修法讓首次犯罪刑期在六個月以下者也有機會申請外役監;只是民進黨已完全執政七年多,外役監如今發生離譜事件,這樣的問題難道不是民進黨該完全負責的嗎?如果還要硬拗,那政黨輪替有什麼意義呢?如果這樣的轉移焦點不會受到懲罰,恐怕會變成一種常態,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是好事嗎?

更讓人氣憤的是,在有人提出檢討之後,民進黨還不當一回事;直到賴清德一發聲,民進黨才整個動了起來,甚至還有人提到要召開立法院臨時會來處理,這到底是什麼邏輯?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政黨?對於問題的回應永遠都是由上而下的,黨公職總是唯命是從,這不就是一個威權政黨嗎?這不是我們最不喜歡的政黨性格嗎?

當然,這樣的回應跟選舉接近是息息相關的,尤其在全民下架民進黨的聲浪愈來愈高之際,如果再有個風吹草動,難保不會像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選舉一樣發生骨牌效應,也難怪民進黨會如此緊張。只是如果沒有選舉,民進黨的態度又會如何?大概也是國人有興趣的話題。

指謫別人的最後會傷到自己,這次事件,民進黨又再次證明自己轉移焦點的能力是無與倫比的,如果選民無法給予教訓,最後受傷害的仍然是我們自己。也許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的教訓還不夠,我們只有期待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的結果,能還給台灣的民主一個乾淨空間,讓政治人物願意誠實面對自己與自己造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