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王文華/「那輛車才是自動的!」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文華/「那輛車才是自動的!」
◆  林中斌/拜登主義的本色
◆  薛承泰/「0到6歲國家養」會是大選焦點嗎?
◆  趙春山/請侯友宜體會 「我是不是我的我」







王文華/「那輛車才是自動的!」


2023-07-13 00:33  聯合報/ 王文華(作者為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玩具」和「工具」間做選擇。

玩具店裡,孩子黏在一輛小朋友可以坐進去的電動車前。標價上萬元,店家當然緊鎖在貨架。只能看和摸,不能拿下來試開。

「爸爸,如果我乖,可以買這輛車嗎」?

我立刻滅火:「這輛車坐進去要用自己的腳走路才會動,爸爸幫你做一輛『自動』的」。

回家後,用塑膠收納箱當前座,裏面貼上網路買來的方向盤。尿布紙箱當後座,前後座用膠帶纏起。而所謂「自動」,是爸爸在後面推並徒手控制左右轉

孩子玩了兩天就沒興趣了,也沒再說要買車。也許我的自動車讓他誤以為,開車很無趣。直到有一天生病去看醫生,在診所門外看到另一個候診家庭。那位爸爸開休旅車,從後車廂扛出那輛萬元玩具車!

那位小朋友在人行道上開,威風凜凜。我的孩子在旁邊看,幽幽地說:「爸爸,那輛車才是自動的」!

我的酸葡萄,被那車輪輾爛。一萬元的車有油門,輕輕一踩,車子就動起來!

我死不認輸:「這輛車不是警車,我們回去做一輛你最喜歡的警車」。

我們用紙碗當輪子,用反過來的紙杯當車頂的警示燈。車身貼上方形白色色紙,當窗戶。紙杯外圍包上藍色色紙,當作警示燈的閃光。

孩子玩了一天,輪子歪了。再問我:「爸爸,如果我乖,可以買那輛自動車嗎」?

沒有父母想看孩子失望,哪個爸媽不是奮不顧身地滿足孩子?但我買不下那輛車。因為我想給他的,不是「玩具」,而是「工具」。

玩具,是花錢買的。工具,是花時間用的。

玩具的價值遞減。買的當下,快樂爆點。玩過幾次,就被遺棄。

工具的價值遞增。買的當下,毫無感覺。摸熟了,能做出很多帶來快樂的東西。更別說做的過程,所產生的快樂。

所以媽媽和我教孩子使用工具練習創造。而不是習慣消費坐享其成。玩具當然得買,但盡量買黏土、積木、彩色筆、貼紙書…那些他能用來創造新事物的東西。從小學會無中生有廢物利用,長大後比較可能以小搏大輕裝簡從

但長大還遠,當下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非常難受。看診回來後,孩子的病加重了。但我們知道必須跟他熬過。成長,就是不斷在「玩具」和「工具」之間拉扯。一次又一次,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也許有一天,他會跟爸媽一樣相信:世上最名貴的自動裝置,不是錢包,而是大腦。

但也許他還是會選擇錢包,那也沒關係。先學會創造,未來會有更好的消費品味

警車」拋錨了,被遺忘在路邊。還能出什麼招?加碼做一輛直升機吧!昨晚那三支冰棒棍,還沒有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