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陳冲/瞞天機密二十周年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冲/瞞天機密二十周年
◆  葉匡時/走鐘的組改—部與會的定位混淆
◆  劉憶如/美國暫停舉債上限的政經意涵
◆  蘇益仁/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制逐漸釐清







陳冲/瞞天機密二十周年


2023-06-01 05:12  聯合報/陳冲
俄烏戰爭讓台灣人對戰爭及戰爭中的美國角色產生微妙變化。圖為烏克蘭東部頓內次克重鎮巴赫姆特市遭俄軍攻擊,建物滿目瘡痍。美聯社


人類的戰爭,一向是為了掠奪資源(土地),時至近代,為正當化軍事行動常以制裁或集體防衛為理由,至於晚近流行一時的金融戰科技戰貿易戰新聞戰,則是制裁的方法,用以強化軍事戰的目的。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的一部影片,原文名稱 Official secrets,中文譯作「瞞天機密」,片名平淡無奇,內容卻相當聳動,加上特別註明 based on true story,更勾動觀眾心弦。故事的背景正是為正當化、道德化一項大規模軍事攻擊:美國 NSA 要求英國 GCHQ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Headquarters,GCHQ,政府通信總部,是英國情報機構國家安全機關,向外交大臣負責,惟不隸屬於英國外交部配合監聽聯合國安理會成員,藉以形塑伊拉克已備妥殺傷性生化武器,倘不發動軍事行動,將嚴重威脅英美國家利益。倫敦「觀察家」報揭發該事件,反而引發一連串的司法追殺

發生於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三月伊拉克戰爭日前屆滿廿周年,記得當時最流行的詞彙,就是WMDWeapon of Massive Destruction,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媒體上的焦點也是 WMD,甚至民間對社會重大影響的事件,也戲稱 WMD。只緣戰爭發動前,英美元首均宣稱有情報顯示,伊拉克已擁有 WMD,而且言之鑿鑿可在四十五分鐘內攻擊英國,成為Just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force(使用武力的理由) 最有力理由。但戰爭發起到結束,甚至廿年迄今,傾英美聯軍掃蕩搜索,始終未曾發現 WMD 一絲蹤影,成為布希及布萊爾笑柄事小雙方因此情報出兵無辜陣亡者達數萬人,則是天大的事。

影片中 GCHQ 的基層職員,因洩漏不當監聽事件被起訴,結果開庭之日,英國檢方唯恐訴訟攻防反而對司法總長 Peter Goldsmith 不利,竟當庭撤回所有控訴罪名,弄得狼狽不堪。影片中也提到 Goldsmith 原先認為聯合國一四四一號決議並未授權動武,故仍需安理會背書始能出兵,但經短暫訪問華府後,居然改變說詞。而據事後解密文件顯示,不僅司法部內部有人憤而辭職,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時英國兩位大法官也斥為非法(a serious viol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of the rule of law)。情報錯誤,猶有可說,但如捏造新聞資訊肇致鉅大人命損失,則天理難容

前些日子,國內來了一位訪客波頓John Bolten),同一日先後拜會總統、副總統(有必要嗎?),極獲禮遇。不過此君正是當年伊拉克戰爭美方的要角,在國際上相當爭議,國內不少評論家均不以為然,其中一句按語「唯一能讓川普看來比較正常的人」,最為經典。廿年前波頓信誓旦旦,伊拉克握有 WMD,廿年後波頓在美國保守派期刊 National Review 撰文表態,仍極力辯護,但字裡行間難免露餡,例如說伊拉克 directly threatened U.S. security by pursuing WMD(用 pursue 不是坐實沒有 WMD 嗎?),再如 Saddam's real threat was not merely his intention and capabilities in 2003,顯然廿年前是想先射箭再畫靶,濫用僥倖揣測心態代價卻是超過三萬條人命,戰士家屬有何感想?蔡賴分別與波頓會談,據說相談甚歡,不知話題有無觸及 official secrets 的影片?波頓有何感想傾吐?如果只是互捧取暖,恐怕會被波頓看輕,也被全球政治人物看扁了。

波頓選在伊拉克戰爭廿周年時來訪,是想傳授當年伎倆?還是要複製當年經驗?還是他廿年來在沒證據下,不斷自圓其說的高招?實在想不透為何浪費納稅錢在這種人身上

瞞天機密,是啥?看過影片,恍然大悟,不解的是,如此人命關天的事,在英國也不過五年(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就解密了,至於需要封存五十年的,究竟是何機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