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徵召的魔力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徵召的魔力
◆  政務官就地變事務官 文官崩解
◆  老齡犯罪 社福失靈警鐘
◆  雙語政策失速迷航 誰來喊停
◆  法德 戰略自主遊走美中
◆  作美國盟友 不代表成為附庸
◆  回響/押寶新能源 換來供電跳票?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徵召的魔力


2023-04-18 04:53  聯合報/ 潘襎(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


最近台灣政壇最常出現語彙是「徵召」二字。「徵召」是一個政治專用術語,也是一門政治哲學。古代封建國家常用,統治者行使其絕對權力,由上而下破格徵調、召喚人員,命其投入政治或者軍事。當然,不是只有特殊專才享有此殊榮,「徵兵」乃是為抵禦外敵入侵,或者長期訓練民眾備戰,使兵源無慮。

春秋以前貴族掌權,至漢代並無科舉制度,出現三種選才方式:徵僻詔舉察舉等三種。徵僻有兩種,一為徵,一為僻。徵召由具有絕對皇權的皇帝對臣民徵召,入廷為官;僻召乃是高官、地方官員自選僚屬。國有大事則舉行詔舉,皇帝下詔徵求各類特殊人才,如賢良方正、治水、通使人才,察舉則是地方官員定期或者不定期向中央舉薦人才。

這些人才的選拔當中,徵召禮數殷勤最具政治魔力。皇帝派遣官員具禮、以公車前往受徵召臣民家中,聘請赴任。何以會用「徵召」呢?召乃是召請、召喚,古代的「字頗具神祕內涵,徵召一詞存在著魔力。

根據白川靜《字統》指出:「徵」由三個部分組成,左邊為「⼻」意味著道路,右邊古字部首應為「⽁」,意味著鞭打。前者指場所,後者指行為。正中央上有「山」字,下為「王」字。「王」字古為「壬」;「在古代表示長髮象形圖案。「」意味著挺立的人。長髮之人挺立著,意味什麼呢?在古代長髮指長者或者女巫。「」的古字乃是魔力無窮巫術儀式,意味著在戰爭前舉行「厭伏」咒術,祈求戰勝。「厭伏」乃是指透過咒術降服敵方。戰爭前,在道路置上所俘虜的年老敵人或者女巫,加以毆打。透過毆打而抹殺其咒術,乃是「」的原意。在古代,戰爭期間也會進行咒術,女巫眼睛上飾以草,該女巫被稱為「」,咒使戰爭成功;戰後將女巫殺害,使敵方咒術消散,這種厭伏之術稱為「」。

即使進入民主時代,選舉與徵召依然被交錯使用。台灣政治上,為了確保專業或特殊人才得以進入政府部門服務、為國家奉獻,設置政務官制度法國文人安德烈.馬爾羅擔任第一任文化部長長達十年,奠定現代法國文化發展方向。傳統中國皇帝本身具備替天行使人間統治權的至高權力,「天人感應」則是制約巍巍皇權洞見。不只東方如此,西方人也有此智慧;天主教聖人金口約翰Ioannes Chrysostom)早年苦修,雄辯剛直,西元三九八年擔任君士坦丁堡主教,指責宮廷、社會腐敗,皇帝忌憚而將其發配遠方,卻因地震、皇后流產,咸認遭受天譴,東羅馬帝國皇帝再次將其召回。中國皇帝面臨天災地變,則下罪己詔,以息天怒人怨。

徵召在古代意味著簡拔具有超越群倫能力的人從政,其實背後也存在著遠古時代那種神祕而不可知的厭術力量;古今東西往往處處存在著一種對於神祕力量敬畏或者渴望。台灣政壇目前所上演的徵召與被徵召戲碼,與其期待「」的神祕力量,或許發自內心的「」字,蘊含更多民主精神,方能回應普遍大眾的期待。












政務官就地變事務官 文官崩解


2023-04-18 04:53  聯合報/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前公務人員保訓會委員(台北市)


總統府網站公告總統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另有任用,應予免職。」但經媒體查證得知「署長沒有換人,應該只是改以事務官身分任命」。擔任同樣的職務,今天是政務官,明天卻「依法」轉變為事務官,這若不是破壞文官制度,什麼才是破壞文官制度呢?但這並不是首例,而且已成常例。

早在民國七十九年八月,也就是解除戒嚴三年後,當時的銓敘部部長陳桂華就在國民黨中常會提出報告,為因應政黨競爭的民主化發展,文官體制將朝「行政中立」及「區分政務和事務職務為二元體系」改革。其後考試院積極推動這項改革,目的是要將政治化的文官體系,整健為以專業為導向的中立體質。

然而,考試院推動改革之初,阻力卻是來自國民黨,民進黨反而大表贊同。但國民黨執政時至少做到了事務官若要擔任政務官,必須先辦退休或辭職;也就是說,切斷以往事務官直接「升任」政務官的制度,而事務官於擔任政務官後,便無再任事務官的機會。

沒想到民國八十九年首度政黨輪替後,身為文官制度主管機關的銓敘部,其政務次長不僅由事務官轉任,且到了事務官屆齡退休前,又「無縫接軌」地再任事務官職務。蔡英文執政後的銓敘部,又曾由事務官轉任政務次長,且同一人後來又改任為事務官的常務次長。

銓敘部是以法律解釋的技術,讓事務官轉任政務官後,原則上只靠一份公文的簽辦、無須再經公開甄選的程序,就可在原服務機關內改變身分回到事務官。雖這也是民進黨的「彈性用人」政策,但政務官和事務官身分可如此便捷地轉換,如何讓人信賴能夠保持行政中立?

類似的情形,在地方政府也屢見不鮮。如縣政府一級單位主管有二分之一可列為政務職,具事務官任用資格者,擔任列為政務職的主管後,需要時則可將該主管職改為事務官職務;原來的政務主管只改身分為事務官主管而已。

民進黨再次執政後,擴大政務職至中央三級機關首長,如健保署署長改為可政務官任命或醫事人員任用的二軌制即是。但三級機關屬政策執行機關,首長理應由久任的事務官擔任。因此,石崇良在現職上從政務官「從良」為事務官,只凸顯了文官體系的崩解而已。









老齡犯罪 社福失靈警鐘


2023-04-18 04:53  聯合報/ 李儼峰/執業律師(台北市)


聯合報近日報導,獄中受刑人六十歲以上的老齡比率逐年攀升,截至今年二月底,老齡者已占獄中人數的百分之九點六,幾乎每十位受刑人就有一位。這比率應只會愈來愈高。老齡現象確實是矯正機關在獄政管理上的新興課題,然其結構性問題其實不在獄中,而在監牢柵欄之外。

獄中的老齡受刑人大抵可分為兩類:一是重刑犯,從年輕關到老,二是老年犯罪後才入獄。前者早就存在,只是隨著日漸衰老而增加獄老比率;後者才是我國步入高齡化社會後衍生的難題。

根據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民國一一○年(二○二一)犯罪趨勢關鍵報告」彙整法務部統計數據,就民國一○六年至一一○年,經法院判有罪確定的整體老齡者比率,自七點九七%逐年上升至十點七九%。就各犯罪類型深入觀察,老齡人數最多的前四種犯罪為:不能安全駕駛罪、竊盜罪、傷害罪及賭博罪。

筆者就「人數增減」及「高齡比率增加幅度」合併觀察發現:賭博罪、不能安全駕駛罪的老齡比率增加雖高,但人數未顯著增加,反見下降;相較之下,竊盜罪才是最見趨勢性的老齡犯罪類型,自一○六年的老齡人數一,八一三人(八點三三%),逐年增加至一一○年的二,七五八人(十三點二%),人數及比率雙增。

竊盜罪的老齡比率增加,非老齡比率就相對應的減低;但六十歲以上老齡者相較於其他年齡層,難道真的更愛偷竊嗎?筆者可不這麼認為。竊盜犯罪,表面看似是「手腳不乾淨」,但在老齡犯罪者所凸顯的其實是「溫飽」問題。他們迫於生計,當吃住都成問題,只好看到什麼偷什麼;就算住牢房吃牢飯,也在所不惜,甚至得償所願。人民與社會的悲哀,莫此為甚!

在獄政管理層面固然必須順應現實情況而調整作為,但執政當局必須超前部署,將眼光放對方向;老人福利及社會救助政策明顯跟不上社會老化速度,這才是亟需改進的治本之道














雙語政策失速迷航 誰來喊停


2023-04-18 04:53  聯合報/ 羅德水/全國教師會文宣部主任(台北市)


雙語政策」上路以來,各級學校怨聲載道,咸認錯誤政策將嚴重干擾正常教學,難以達成提升英語力的政策目標,更將造成學科與英語學習的「雙貧乏」,要求檢討的聲浪不絕於耳。

近日有團體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主張雙語政策有違《國家語言發展法》精神,影響國家正常教育發展,為維護學生受教權,建議停止破壞台灣語言生態的中英雙語政策。不到三天,此倡議就有超過五千人附議,多數為各級學校教師,也不乏英語或雙語教師。檢視這些來自教學現場的觀察與專業建言,內容絕非為反對而反對;教育部在做出千篇一律的官方說法之前,不妨先思考此一政策何以造成如此巨大的反彈?雙語政策至少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定位與價值錯亂。語言政策攸關國家發展與國族認同,台灣既非英語系、亦無英美殖民史;政府強推雙語政策,被學者譏為自我殖民去年更引起歐盟駐台各國代表之聯名抗議。惟官方依舊執迷不悟,除名義上將「雙語國家」更名為「雙語政策」,計畫仍不斷推陳出新,經費挹注持續加碼。教育部補助國中小學與國外姊妹校之「互惠機制實施計畫」,甚至排除所有非英語系國家,完全背離「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的國際教育宗旨,如此自卑與去主體化的所謂國際教育,真的是台灣需要的全球化?

二、語言政策亂無章法。《語發法》無所謂「第一語言」或「官方語言」,「英語」一如其他外語,在法制上並無特殊地位,卻一躍成為實質上的國家雙語。雙語政策與《語發法》猶如平行宇宙。執政者將語言政策法制化的同時,卻又跳過法制推動雙語政策,政策扞格矛盾,難以自圓其說。

三、教育為政治服務。教育時常面臨政治干預,極具爭議的雙語政策,始作俑者正是賴清德副總統。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推出「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的十年計畫,接任閣揆後又成為國家政策。試問「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台南雙語城市」的願景能兌現嗎?爭議巨大之政策卻在無任何法源下,僅憑上位者一人好惡,成為傾全力推動的國家重大政策?教育部既無拒絕政治力的擔當,又無制止亂象的專業。

四、教學現場亂象頻傳。在中央錯誤政策引導、誘人經費綁架與地方諸侯競相加碼下,「雙語國家」、「雙語教育」、「雙語課程」等一系列以「雙語」為名的政策,被視為教育萬靈丹,中小學已出現捨本逐末教甄亂象,淪為實驗甚至作假的雙語教學;高教則有中文系教授也要求全英文授課的「盛況」。

五、學生不能成為教室的客人。與官方宣稱的美好願景恰恰相反,語言學者與教育工作者不斷發出警訊:弱勢學生會不會成為「教室的客人」?是否會影響整體國教品質?導致中文及母語弱化?是否反將使英語學科教學品質同步下降?會不會進一步擴大城鄉差距並使階級惡化

英語固然重要,但應聚焦於如何提升英語教學成效!雙語列車已然失速迷航,為了孩子的教育與國家的未來,勇敢喊停吧!











法德 戰略自主遊走美中


2023-04-18 04:53  聯合報/ 張孟仁/輔大義大利語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新北市)


法、德陸續訪大陸,是否讓我們見到德國強悍、法國「悖美友陸」的不同立場?往深層分析卻會看到兩者的共同點:歐洲捍衛自己的利益。

此次德國外長赴陸看似強勢,實則未提到與美共進,所強調的台海和平僅是擔憂貿易航線受阻;不與北京市場脫鉤,卻憂心對陸過度依賴,這都是圖歐洲、德國的利益。對比法國的「歐盟戰略自主」,德國只是吸取法國總統馬克宏被批判的經驗,冠以道德的外衣。德法變了嗎?是的,變得更加實際。

馬克宏對中立場偏頗改變在西方惹來一身腥。除了在荷蘭演講遭人打斷之外,法國內部、歐盟、美國硬是潑冷水,逼得歐盟、德國外長、法國在台協會出面澄清,甚至還秀出法國護衛艦航行國際水域畫面以示清白;最後馬克宏還需改口說明法國對台灣的立場未曾改變、「支持台海維持現狀」。實際上,馬克宏對陸思維的改變,就是意識到北京的重要性。

以經濟依賴程度而言,法國對中國的立場很難轉變,本無意外,其向來需要中國的經濟支持。馬克宏本次訪中的一大成果,讓北京向法國買了一六○架空中巴士新機,即是一例。軍事方面,馬克宏主張「戰略自主」,延續「戴高樂主義」,認為法國及歐盟應該要自立於美國;法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既有位置也有核武,應該要偕同歐盟成為獨立於美、中以外的第三極,同時帶領歐洲在印太區域爭取既有的利益,不應扈從美國。

其次,馬克宏曾於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在義大利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前,疾呼不應對中國過於天真;這也讓歐盟在當年推出「抗中」十個對策,並定義「制度性競爭對手」,試圖統一對中國的立場。換言之,倘若不是馬克宏立場顛三倒四,其拉攏中國之舉,推敲是針對美國而來;他真心期望法國與歐盟高舉「戰略自主」,北京是馬克宏操作槓桿的有力武器。馬克宏的宏願:經濟靠陸、戰略自主遊走美中。

德國綠黨籍外長向來對陸強硬,卻深知北京的重要性;打著「經濟不脫鉤解除過度依賴」的旗幟,提前讓北京知道德國即將出爐的經濟戰略重點,避免北京錯愕。調整對陸某些部分的依賴風險,批判新疆人權立場,其實就是回到歐盟自主立場。

歐盟雙火車頭德法,尋求北京調停俄烏戰爭,意味歐盟承認北京不下於華盛頓的分量。然而不管是德國與歐盟欲調整對北京過度依賴,或馬克宏「遠美」的戰略自主,都不啻說明歐盟從利益出發,時而批美批中親美友中,都僅是戰略調整而已。











作美國盟友 不代表成為附庸


2023-04-18 04:53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授(新竹市)


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日訪問北京,在聯合聲明承諾與中國建立「全球戰略夥伴關係」,同時確立了獨立的歐洲立場,與習近平反覆稱讚一個「多極世界」,即一個不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需要「重塑和平與穩定的國際秩序」,反對美國所支持的經濟「脫鉤」,擺脫「集團與冷戰思維」,減少對「美元治外法權」的依賴,並期望中國在調停俄烏戰爭上扮演關鍵角色。

他在回國途中接受記者採訪時,更進一步表示「台灣的安全不是歐洲的問題」,歐洲必須抵制成為美國「附庸」。他的表現,立即引起西方主流媒體大譁,出現如「從紅地毯到狗窩:馬克宏從中國歸來令盟友失望」、「法國外交削弱了美國遏制中國的努力」等標題,同時反中、俄政治人物更是嚴辭譴責。馬克宏回國後,透過發言人聲明「美國是我們的盟友,有著共同的價值觀,法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距離並不相等」,以消弭美國等盟友不安。

對於馬克宏不像美國一樣聲稱「台海有事就是美國有事」,在台灣被認為是「棄台論」;但從實質上來看,美、法同樣宣稱只承認「一個中國」。美國在台海問題上雖有「戰略清晰呼聲,但仍採「戰略模糊立場;法國要追隨美國抗中,亦步亦趨、應聲起舞,即坐實了「附庸」之名。

由於馬克宏直白道出冷酷現實,台灣自然有許多人不能接受,大加撻伐者有之,也有以其「吞回失言」觀點自我療傷止痛,但馬克宏隨後訪問荷蘭時,仍堅持對台灣安全問題的說法,強調作為美國盟友不代表成為「附庸」;法國不支持挑釁,也拒絕參加拉高台海緊張的口水戰,其對台美之立場顯非失言。同時如歐洲理事會主席所言:「很多人同意但不明說」。

馬克宏一直倡導歐洲主權,其中包括更強大、更一體化的歐盟,這是承襲自二戰後法國最受推崇的總統戴高樂以來力謀「自主」的傳統,雖與美國結盟卻又不完全一致。戴高樂在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年),利用美元儲備買入三千噸黃金,導致美國於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放棄美元「金本位」;又於民國五十五年(一九六六年),決定讓法國退出北約聯合軍事司令部,以維護法國在國防政策上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在美國侵略阿富汗與伊拉克戰役上,法國也都持反對立場

歐盟國家飽受俄烏戰爭衝擊,要接納數百萬烏克蘭難民、參與制裁俄國,還得轉向美國購買高價能源與糧食;經濟陷入停滯性通膨中,又需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彈藥,苦不堪言。眼見獲利最多的美國,對任何可行的停火方案都嗤之以鼻,試問誰會心甘情願做「附庸」?但恪於美國控制輿論強大力道,多敢怒而不敢言。馬克宏一番肺腑之言,導致歐美主流媒體幾乎一致的負評,可見一斑。

國人應更認清國際現實,兩岸問題的解決,外力不可恃。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代,台灣並沒有因外人棄台,應聲而倒;當時政府呼籲國人「莊敬自強」、推動十大建設,台灣反而欣欣向榮,頗值得參照。












回響/押寶新能源 換來供電跳票


2023-04-18 04:53  聯合報/ 陳立誠/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台北市)


昨天民意論壇李教授〈發展地熱電廠,永續零碳不是夢〉一文,鼓吹先進型地熱發電系統預言台灣十年內可開發 十GW 
裝置容量,廿年共可開發 卅GW 裝置容量,發電量接近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全台用電,不但可達成減碳目標,解決暖化危機,每年還可節省二兆台幣進口能源費用。

深層地熱並非什麼新開發的技術,但至今全球總裝置容量約廿MW(○點○二GW),並非各國寄以厚望的減碳技術

蔡政府對減碳有很大野心,不但要在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達到淨零排放,台灣並成為全球極少數將減碳時程入法的國家。國發會去年底提出的「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劃」,目標為在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地熱發電達到五十六至一九二MW 裝置容量,即使達到最樂觀數字,也達不到該文預期的五十分之一

個人不禁憶起中研院於去年十一月發表之「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該報告規畫了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各種發電方式,其中無碳燃氫占比廿七%,但細察國發會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無碳燃氫發電占比卻是零

無碳燃氫是國際上尚在發展、尚未成功落實的新技術,國際能源總署與聯合國 IPCC 從未認為此一技術是電力減碳妙方。此製氫方式的原料為甲烷天然氣),台灣進口的價格,數倍於產氣國。中研院重押此一技術,國發會不敢如此樂觀,在減碳路徑圖並未納入無碳燃氫對減碳之「貢獻」。

工程師與科學家不同國發會智庫工研院工研院工程師文化李教授與中研院則為科學家文化工程師不容有任何失敗,科學家則可天馬行空提出各種假說。國家能源政策要求萬無一失,蔡政府上任前提出新能源計畫其中九項硬指標全部跳票,造成今天供電窘境及電價飛漲,但一般民眾與政客哪有能力分辨各種能源技術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