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理想社會與工程師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4398/web/ 

◆  雙英出訪馬勝蔡 綠明年仍賣芒果乾
◆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② 大屋頂中國就是一個中國
◆  陸不再讓利 蔡政府求仁得仁?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理想社會與工程師
◆  蔣中正值得紀念 展覽應活化
◆  發展地熱電廠 永續零碳不是夢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理想社會與工程師


2023-04-17 00:20  聯合報/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靜宜大學、暨南大學、台北商業大學榮譽教授)


最近我的朋友常常提到政府該做的事,有很多人提到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番話所描寫的世界充滿理想,我們必須佩服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有這種想法。

有一位冰島的公民願意多繳稅,因為他認為多繳稅,可以多幫助弱勢的人。也有一位瑞典的公民拒絕政府給她的一筆錢,因為她認為自己可以生活得很好,不需要這筆錢,這筆錢應該留給政府幫助真正需要的人。聯合國每年都會公布幸福的國家排名,北歐國家每年都會上榜;最近的一個調查公布,世界上最好的年金制度國家排名,北歐國家又是榜上有名。很多人提到這個事實,也很羨慕這些國家能夠做到這一點。

北歐國家能夠將福利制度辦得如此之好,他們常常說「從搖籃到十字架,人民都不必擔心」;搖籃代表出生,十字架代表死亡。這些國家的政府能夠使人民生活得很好,究竟是什麼原因?要知道,這些國家都是採取重稅的,但是我必須指出,不能完全靠重稅來打造一個幸福的國家。

要提供好的社會福利,政府先要有錢。我們有全民健保制度,對有嚴重身心障礙者,政府也提供保障,使他們能夠得到生活上的資助。我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事,也是因為我們的經濟變好了;我們的經濟變好,也和我們的工業進步有密切的關係。當年政府引進半導體技術,強調電腦知識等等,都有助於經濟發展。如果全台灣的工業園區都不見了,我們的健保制度也一定不可能維持。

要有好的工業,必須要有好的工程師;工程師的培養依靠學校,所以政府應該重視我國年輕人的基本科學素養。各級學校都要保證理工科學生有紮實的基本科學素養,也要使他們一直知道工業細節的重要性。企業界也應該重視工程師的再教育,使他們不僅在工作上得到良好的經驗,也使他們在學問上繼續成長。

我們應該知道,工程師對國家是相當重要的,有好的工程師,才能使國家有好的經濟;有好的經濟,才能使人民過幸福的生活。如何能產生大批的好工程師,乃是當務之急也。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② 大屋頂中國就是一個中國


2023-04-17 00:19  聯合報/黃年
瓜國總統賈麥岱熱情挺台,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並且是「唯一真正的中國」。圖/總統府提供


要解析兩岸關係,首先要釐清什麼是「中國」?

什麼是中國?什麼是中國人?什麼是中華民族?什麼是中華民國?什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等。

在馬英九訪陸及蔡英文赴美的這段期間,這些多面向的問題搬上了檯面。

馬英九說:「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由於他此行呈現了「憲法一中」及「一國兩區」,因此他所說的「中華」或「中國人」,應當皆是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發言。

民進黨發言人回嗆馬英九。他首先斷章取義地掐掉了馬英九和平避戰的頭兩句話,只留下「致力振興中華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然後嗆說:「誰跟你是中國人?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但問題是:如果台灣人根本不是中國人,你說的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國嗎?

蔡英文到了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當面說:「對我們來說,台灣是唯一的真正中國。」未見蔡英文辯駁,她沒有說:「誰跟你中國,我們是台灣。」

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迎賓,在影音及印刷文書上均稱「台灣總統蔡英文」,綠營大受鼓舞,中共跳腳。但開個腦洞,麥卡錫若稱「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綠營會不會跳腳?反而中共是否會認為比稱「台灣總統」來得靠近「護欄」?

較早,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秀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但馬英九在湖南大學則論及「憲法一中」及「一國兩區」。事實上存在兩部憲法,可謂「兩憲各表」。

秦剛這段話先說了一半,然後他接著說「對於兩岸來說,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這段話卻與前段話出現邏輯上的斷裂。他說,兩岸都有一個「家」(沒說是「國家」),又說「名字叫中國」(沒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因為,若說「兩岸都是一個國家,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寫不出來的。

這些片片斷斷的剪影,已足呈現「中國」在美中台三方的多面向。

其實,秦剛的兩段說法,似乎正好包涵了「中國」在兩岸的兩個面向。

一方面,各自實行實效的憲法,呈現了「兩憲各表」,這也就是胡錦濤時代所說的「各自相關規定符合一中原則」或「憲法說」,及馬英九主張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可說是秦剛前段表達的面向,可稱「各自憲法論」。

另一個面向則是秦剛後段說的「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這個「家」及「中國」,在憲法及事實上,都不可能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而應當是指超越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的「上位概念的中國」,或「第三概念的中國」。

在大陸,一九九七年汪道涵提出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及「共同締造論」,即是此義;在台灣,如連戰、呂秀蓮、余紀忠主張的邦聯,施明德、蘇起等倡議的大一中架構,張亞中的一中三憲,等等,相互之間皆有這類「上位概念說」的交集。

這兩個「中國」的面向,「各自憲法說」雖可作「兩憲各表一中/一中各表」的引申,但畢竟傾向單邊主義,在實際上可能形成另類「兩國論」。因此,「上位概念說」,「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即可能是一個比較開闊的架構,為便利討論,可將這類思考概括為「大屋頂中國」。

大屋頂中國: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亦即兩岸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

這味道是不是: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但是,「各自憲法論」與「上位概念說」,皆難立足。主要原因是中共與台獨都要消滅中華民國,也就是中共與台獨皆持「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大屋頂下》對此討論已多,本文僅再提出一種思考:

中共說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究竟是中共不能接受中華民國?還是「中國」(那一個「家」)不能接受或不應接受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族不能接受或不應接受中華民國?

是台獨要消滅中華民國?還是多數的「台灣人」要消滅中華民國?是台灣人從來不是中國人?還是台獨不讓台灣人做中國人?嗆聲「誰跟你是中國人?」的台獨政府還能披著中華民國的屍衣冒稱中華民國嗎?

這就是文首所說:要解析兩岸關係,首先要釐清什麼是「中國」?

有人認為,中華民國憲法將「大陸地區」視為領土,不可理解,但這只是現實上的困境。唯若中華民國不說「一國兩區」,即被視為台獨,這卻是法理上的危機。不主張一國兩區,就沒有憲法一中,陸委會就不存在。

除非要台獨,兩岸都要面對中華民國。「各自憲法論」可以在「兩憲各表/一中各表」下維持住兩岸分治的現狀;但若連「各自憲法論」亦不能維持,兩岸關係就不可能和平穩定。

「上位概念說」顯然是一個較具發展性的路徑。在一個叫做「中國」的「上位概念」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中華民國。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中共不消滅中華民國,台灣不搞台獨。

本文認為,馬英九此行可說既是「各自憲法論」,也是「上位概念說」。

馬英九當然不是台獨,也當然是中華民國。他強調「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憲法」的實行與實效,也併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論述。這是「各自憲法論」,或一中各表。

同時,馬英九呈現的架構,也可包涵「上位概念說」。他說:「和平,奮鬥,振興中華。」又說:「兩岸青年共同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用青春譜寫民族復興的華美篇章。」

在此,馬英九不啻是以「振興中華」與習近平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應。只是,馬英九所說的「中華民族」,應當是包涵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華民族」,當然是「上位概念說」。

綜上所論,無論「各自憲法論」或「上位概念說」,都不能沒有中華民國。「各自憲法論」是「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上位概念說」則是「共同締造論」或「振興中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兩岸不必為了「一個中國」吵來吵去。大屋頂中國也是一個中國,大屋頂中國就是一個中國。

大屋頂中國可以涵容「各自憲法論」,也可以成就「上位概念說」。













雙英出訪馬勝蔡 綠明年仍賣芒果乾


2023-04-17 00:20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總統蔡英文在過境美國時於加州與美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 美聯社


近日大陸解放軍進行環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引發國際關注。此源自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會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致稍微回暖兩岸和平關係瞬間倒退。同時,前總統馬英九則以祭祖名義訪陸,刻意低調降低政治敏感性。馬蔡幾乎同時間出訪,凸顯國民黨採行「和陸友美路線」及民進黨選擇「聯美抗中路線」,政治效應至今餘波盪漾。民眾對於雙英出訪之評價,顯然是馬勝於蔡。

首先,馬祭祖行具高度政治意涵及「雙面刃效應」。馬赴陸祭祖並率領學生前往交流,贊成者認為這緩和了兩岸敵對、轉危為安、降低戰爭邊緣風險,藉由交流、合作及對話傳遞兩岸和平意涵。批評者則認為,馬赴陸係附和中國統戰;赴「敵國」訪問衝擊國家安全、悖離國家利益和主流民意。

這主要是來自民進黨及其政府之批判,甚至泛藍內部也有些微聲音,認為此將衝擊國民黨明年大選選情,給予民進黨再起「抗中保台」路線攻擊泛藍「親中賣台」口實。泛綠藉此批判泛藍,轉移馬赴陸所創兩岸和平效應,但這和平效應其實已被蔡麥會引發的軍演所抵銷。

其次,馬此行具有濃郁的中華民國歷史意涵及政治象徵性;此行儘管避開了敏感性政治議題,但因馬為民選總統首次登陸,重新連結中華民國與大陸間的歷史及地理關係、倡議「一中原則」、「憲法一中」、「一國兩區」及兩岸同屬中國人之民族身分認同。

對照蔡主政後採取一系列「去中國化」措施,馬此行在已漸「台灣化」的中華民國中注入「中國元素」,傳承並重新賦予中華民國鏈接兩岸歷史、血緣、文化的意涵,具有將中華民國由「台灣之國」重新拉回到「中國之國」的意象。

《經濟學人》將台海視為全世界最危險地區之一,馬祭祖行促成兩岸關係和緩,遠離兵凶戰危險境。馬不畏獨派的標籤化、汙名化,也不顧忌國民黨本土派質疑會衝擊總統選情,這需要政治智慧及道德勇氣。

馬此行更向蔡總統和民進黨做出示範,若蔡持續推動「抗中保台」路線,將使台灣陷入「被戰爭」險境。事實證明,針對蔡麥會,大陸對台政策展現底線原則及戰略模糊,對台軍演掌握對台威懾主動權、產生嚇阻效應。

賴清德倡議「和平保台」的路線,則需要具體政治實踐,經由交往、對話、降低誤解、化解敵意,始能獲致相對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方能讓兩岸遠離戰爭。

雙英出訪使得兩岸和平紅利相互抵銷。馬此行重申其執政時的兩岸政策立場 ,六次重申中華民國、定位兩岸為「一國兩區」、「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承認「九二共識」及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及中國人。

然泛綠卻汙名化馬英九大陸行為親中賣台,顯見明年總統大選,泛綠仍會再操作「中國因素」,塑造亡國感危機意識,以進行族群政治動員。賴清德的「和平保台」恐難取代「抗中保台」路線的持續飆車。













陸不再讓利 蔡政府求仁得仁?


2023-04-17 00:16  聯合報/ 季節/新黨輿情中心主任(台北市)
大陸對台灣的貿易壁壘調查,有可能去WTO申訴,WTO也會派調查員調查。(路透社資料照)


大陸商務部十二日公告,即日起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涉及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共二四五五項產品。

長期以來兩岸之間的經貿往來,一直是大陸方面給予台灣較多優惠,台灣開放引入的大陸產品或產業,遠遠少於大陸開放台灣赴陸的產品或產業。

然而對這樣的情況,二○一一年美西時間九月十八日,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在美國表示:「台灣應該跟中國平等、互利互惠的往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拒絕中國片面的讓利」。那為什麼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如今對陸方的舉措卻又表示「中國不要做太多政治操作,引起不必要困擾」?

所以,到底民進黨政府是希望繼續接受大陸的讓利,還是要貫徹蔡英文當初「平等互利」的主張呢?

希望民進黨政府能講明白,到底他們現階段的主張是什麼?還是說,民進黨在野時的各方面主張,永遠會跟執政時恰好顛倒過來,無一例外呢?












蔣中正值得紀念 展覽應活化


2023-04-17 00:14  聯合報/ 林滿紅/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台北市)
行政院長陳建仁3月主持轉型正義會報,拍板籌組「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專案小組」,由副院長鄭文燦、政委羅秉成分別擔任正副主持人,並由文化部長、內政部長與三位民間委員代表共同組成。記者曾學仁/攝影


行政院三月底成立「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專案小組」,而台北市長蔣萬安曾拋出改建為「台灣建設紀念館」的想法。本文擬指出蔣中正總統值得國內外紀念的幾個大面向,應維持原建築,但展覽宜更引人。

哈佛大學的柯偉林教授說得好:「沒有蔣介石,台灣不是依然由日本統治,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在中日戰爭期間,日本一直想與蔣和談,日本拋出的條件中,從來不包括放棄台灣,但蔣至少由一九三六年起,就以收復高麗(朝鮮)與台灣為職志。要求開羅宣言寫入台灣的是蔣而非羅斯福。以開羅宣言為基礎而簽訂的台北和約,是蔣在命令行政院公告,刊登於總統府公報而成為國家法律之前,命令到聯合國登記,而為其條約系列第一八五八號。這是整合國內分歧,說服國際的最重要法律基礎。開羅宣言是蔣在力拒日本和談邀約之下參加,由此也推進中華民國與美國日後的更多合作。一九五○年後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防與經濟建設很多是拜此之賜。

開羅宣言協助恢復中國在一九三一年以前的領土,更是意義非凡。透過結盟,中華民國拖住約兩百萬日軍,而使美國為首的盟國得以全力抗日而有最後的雙贏。在戰後的日本安排方面,蔣力排日本像德國一樣由同盟國分別占領,更護持日本的天皇制。對於朝鮮,除了在大陸時期贊助朝鮮獨立政府之外,遷台後,蔣還在舊金山和約起草過程中透過駐美大使顧維鈞向杜勒斯爭取在第二條寫入「朝鮮獨立」。

二○○九年,筆者到荷蘭開會,晚宴時跟一位西班牙學者說:我從台灣來,並問他:您知道是哪裡嗎?他說:當然知道,是蔣介石的國家。對於蔣中正這樣現成又珍貴的國家品牌,怎能不將它更加擦光擦亮呢?

主張中正紀念堂轉型的人大都因為蔣與二二八及白恐的關係而起。但筆者要指出,因為政府遷台,美國轉而結合日本為東亞盟邦,也使台灣同享中華民國與日本的資產。二二八與白恐當然有很多冤案而值得政府賠償與作為前車之鑑,但其中有不少人已是在大陸的中國立碑感念人物也不能忽略。

在不建議改動中正紀念堂建築的前提下,筆者非常建議活化其展覽。之前在台北車站前有個在地下室的台灣故事館,中正紀念堂如能營造那樣的氛圍,將更能讓人感受蔣中正總統時代的台灣。市街的店鋪招牌還寫著「時計店」,蔣很直接要面對兩組非常不同歷史背景匯流過來的人民。市街中到處都有防空洞,也有「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標語,那是一個共產中國隨時可以打過來,或是匪諜無孔不入的時代。市街中有些人家的曬衣桿上還晾著美援麵粉袋縫製的內褲,這是一個又依賴美國又要多方尋求自主的時代。這比起中正紀念堂那擺放很久的總統座車或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解說,更能讓參觀者興起思古之幽情。

蔣萬安市長所說的「台灣建設館」過於籠統。中正紀念堂周邊機關如國史館到中正紀念堂展覽總統副總統文物,或中央銀行到中正紀念堂展覽世界貨幣或台灣貨幣的故事,政府部門之間都可協調。長期以來,中正紀念堂是國內外重要的觀光景點,希望這項資產可更加發揚光大!











發展地熱電廠 永續零碳不是夢


2023-04-17 00:13  聯合報/ 李錫堤/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教授、地震災害鏈中心研究員(桃園市)
宜蘭清水地熱電廠。記者黃有容/攝影


現在開發GW等級的商業化基載綠電已經可行,並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這主要是由於近年先進型地熱系統:Eavor-Loop及CEEG兩種「閉迴路取熱」系統的試驗成功,開始建廠及推廣至各國。這可能是人類社會減輕對化石燃料依賴,減緩全球氣候衝擊並促進經濟發展的契機。

目前CEEG電廠的建設成本,每一MW約為新台幣一億元,值得在台灣各地開始興建。可與已有經驗的國際公司合作,也可同時由國人自行做prototype test及電腦模擬試驗,讓技術在台灣生根。可行性規畫證明了可行後,就可進行工業化生產。環境衝擊低,不確定因素小,面對的風險微。

我國若能及時開始就此先進型深層地熱進行可行性研究,並在十年內開發出十GW裝置容量的地熱電廠,再於接著的十年內開發出廿GW的基載綠能,則能源問題及零碳計畫就能同時達成。卅GW裝置容量每年將可發電二四一二億度(每部機組每年發電十一個月計),這已相近於二○二二年台灣總發電量二五○七億度了,可節省我國每年花費GDP一成(近二兆新台幣)進口能源,並獲得不受戰爭影響的穩定自主能源,則國家甚幸,全民共榮!

這是一種分散式且藏在地下的無噪音、無汙染、無排放,且最安全的基載乾淨綠能。政府的投資主要在初期的可行性規畫及開始建廠的第一筆投資。第一個電廠開始運轉後,就有穩定的賣電收入可支付利息並做進一步投資,直到達成卅GW計畫目標。

第一個電廠建議選在已完成初步規畫、並已通過環評的宜蘭利澤電廠,其規畫的發電裝置容量為一○一MW,用地僅零點四九公頃。完成一座卅GW的地熱發電廠,估計約僅需土地一五○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