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5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還稅於民 春節前應每人發1萬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036/web/ 

◆  聯合報社論/誰的大局:蔡蘇體制還走得下去嗎?
◆  聯合報黑白集/民主聖地,業力引爆
◆  經濟日報社論/還稅於民 春節前應每人發1萬元







經濟日報社論/還稅於民 春節前應每人發1萬元


2023-01-05 00: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政府要還稅於民,但學者認為恐債留子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去年稅收超出預算數(超徵)4,500億元,和民間低薪、低成長的經濟表現形成了強烈對比,於是朝野民代和民間紛紛要求政府「還稅於民」。但是政府扭扭捏捏,在民意壓力下,終於宣布春節後每人發放現金6,000元。

蔡總統在年底最後一天國安會議中,指出稅收超徵數僅3,800億元,將以1,000億元撥補勞、健保及台電財務缺口,再以1,000億元投注「加強韌性經濟方案」七項措施;剩下的1,800億元,將預留一定財源以備不時之需,最後在「財政許可範圍內,行有餘力時,才會適時研議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且錢要花在刀口上」。言下之意,國人在農曆年前確定領不到退稅,每人最多大概也只分到幾千元而已,讓國人大失所望。

蔡總統在元旦談話中,又說不普發現金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因為面臨全球經濟高度不確定,政府必須未雨綢繆,把寶貴的資源優先協助高風險的國人與產業。這些說法和數據前後矛盾,實有必要及時予以辯正釐清,讓國人知道真相。

蔡總統可能忘了,她在民國一O四年(2015年)底競選總統時,看到連兩年稅收超徵,就要求馬政府「將經濟成長的果實,分配給每一階層的人」。當選總統後,稅收更繼續連年鉅額超徵,卻沒兌現和民眾共享的政見,並未把寶貴資源優先協助高風險的國人與產業,六年內還編列了超過2兆元特別預算包括效益不明的「八年8,400億前瞻建設」,又何曾把錢花在刀口上?

蔡總統更在民國一O八年(2019年)元旦談話,說過去二年經濟有成長,稅收也連續超徵,她已請行政院盡快提出讓低收入民眾優先分享經濟紅利的方案,就像公司有盈餘應優先給員工分享一樣,結果卻不了了之。現在民眾要求「還稅於民」,蔡總統就是不提她任內(民國一O五-一一一年(2016-2022年))已經超徵1兆2,567億元,老是只在「去年」超徵數字上七折八扣,扭捏作態才令人難以接受。

其次,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總預算已編列對台電增資1,500億元填補虧損,並撥補勞保基金高達450億,還要再撥補1,000億元彌補勞、健保財務缺口及增資台電,豈不是灌水作帳?何況,這是蔡政府六年來對勞、健保沒有改革,能源政策錯誤,造成的財務黑洞,怎好意思要納稅人概括承受?再說,去年6月底防疫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到期時,尚有1,300餘億元未執行,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預算又新增658億後疫情防治經費,因應不時之需已綽綽有餘,何必在還稅於民上面小裡小氣?

在民意表達不滿之後,蔡總統和蘇院長鬆口說,將保留400億因應不時之需,其餘1,400億將發放每人現金6,000元,並對中、低收入戶加碼數百元。最快可能在3月研擬直接匯入民眾帳戶

問題是,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預算已經撥補勞、健保及台電將近2,000億,根本就不需再彌補,因此在「財政許可範圍內,政府行有餘力」可以「還稅於民」的金額,至少仍有2,400億元,足以讓國人每人分到現金1萬元,比較符合民眾的基本期望。

最後,面對迫在眉睫的低成長高通膨高失業的危機,在時效上要達到「救急救窮」的效果,務必在春節前送到民眾手上為宜。既然防疫紓困特別條例已經延長至今年6月底,蔡政府只要拿出執行力,立即編列特別預算,下周送請立院審議,保證朝野立委一定支持通過,即可讓國人能在春節領到現金,然後在春節期間立即消費,從而及時紓困並振興經濟,這才是真正的把錢花在刀口上。

總之,蔡總統「經濟成長果實與全民共享」的政見跳票多年,連續六年稅收超徵早就該還稅於民,何不乾淨利落就全民每人發放現金1萬元,在春節前送到國人手上,立即產生紓困和振興經濟的效果?











聯合報黑白集/民主聖地,業力引爆


2023-01-05 00: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台南市正副議長邱莉莉(左)、林志展(右)涉賄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南市號稱「民主聖地」,傳說民進黨推個「西瓜」出來都會當選。曾幾何時,光環殞落,聖地蒙塵,如今竟變成黑金、貪瀆之鄉。最新情節是,甫當選的民進黨正副議長邱莉莉林志展因涉賄選疑雲遭偵訊交保,國民黨跑票的背骨三議員也難逃搜索。

謝龍介在市長選舉只輸黃偉哲四萬多票,已是一個「民心思變」的徵兆。選前,學甲的八十八槍未能及早偵破;選後,檢調才遲遲偵辦綠中執委郭再欽的爐碴案和經發局長陳凱凌的貪瀆案,都讓人覺得疑雲重重。無獨有偶,市警局長方仰寧的「愛將」─秘書室主任莊武能陷不倫戀,又涉恐嚇取財及衝撞警察案件,情節之誇張,也是史上罕見。

但檢調這些行動,均未驚嚇到台南政壇的藍綠人士。在正國會民代已出聲警告下,議長選舉仍喊出「前金兩百萬,後謝三百萬」的價碼,最後一夜還追加至「投自己一千萬,投邱莉莉兩千萬」。因藍軍叛將加持,果然由邱莉莉笑納議長寶座。當綠營一心只在乎輸贏,不擇手段,民主聖地終難免業力引爆,被炸得不成形狀。

八年前,國民黨的李全教當上議長,卻因賄選被判刑入獄。八年後,卻是藍綠輪流來,由民進黨演出買票風波。檢調廿六路大搜索若不是玩假的,民眾耐心等著看結局:聖地總要浴火一回,才能打掉重練。












聯合報社論/誰的大局:蔡蘇體制還走得下去嗎?


2023-01-05 00:2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總統(左)和閣揆蘇貞昌(右)。 (聯合報系資料庫)記者杜建重/攝影



為了一千八百億元超徵是否還稅於民,三天來蔡政府兩度髮夾彎,從「發」變成「不發」又改為「發」。如此翻來覆去,儘管最終取悅了社會大眾,卻讓人對「蔡蘇體制」的運作愈發感到難以信任。觀察整個超徵風波,蔡總統和閣揆蘇貞昌間似乎暗中爭鋒,也彼此提防,最後則被迫妥協合作。這樣的氣味,並不符合民眾在選舉給民進黨一個當頭棒喝後的期待,也完全嗅不出國政的新氣息。

選民在九合一選舉給蔡政府的訊息相當清楚:人民高度不滿意民進黨近年的國家治理,對中央的憤怒更遠甚於對地方政府的不滿。然而,蔡總統在第一時間慰留蘇貞昌,民進黨內的檢討又避重就輕,使得這股憤怒久久難消,反而更形高漲。儘管其間綠營內部也有人要求內閣改組,並傳出顧立雄、陳建仁等人可能是閣揆接任人選,但仍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

蔡總統在元旦被問到內閣是否改組時,回應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穩定政局,也要開創新局。「穩定政局」四字,似乎意味著「蔡蘇體制」的老班底會堅持不變地運作下去。近日代理黨主席陳其邁也出面挺蘇,強調「內閣穩定,政局才會穩定」,也像在呼應蔡英文的「穩定說」,幫蘇貞昌護航。然而,任何腦筋清楚的人一定會反問:為何蘇揆留任,才能穩定政局?蔡總統眼中,難道只有執政團隊那少數幾個人,卻不在乎民意?

回顧四年前,蘇貞昌以新北市長侯友宜手下敗將之姿應召組閣;蔡總統當時的安排,比較像是因應賴清德驟辭閣揆後的一個過渡性處理,把蘇揆當成等待中生代正式接班的中繼人選。誰料,四年過去,蘇貞昌竟創下總統民選以來最久任閣揆之紀錄。其間,幾度改組契機,幾位被寄予期待的中生代新星均因故無法出線,蘇貞昌一次次延任下來,再隔數日便要做滿四年。諷刺的是,現在的外觀情勢倒像蔡英文少不了他,此中當然有蘇的戀棧和蔡的猶疑。

國家政局需要穩定,這點毋庸置疑。但是,說非要蘇揆留任才能「穩定政局」,則是接錯線,根本邏輯不通。試想,這次民進黨之所以大敗,正是因為人民不滿蔡政府的執政表現。一個有因應能力的政府,當然應該調整陣容,改進缺失,力求精進以挽回民心。現在,蔡總統給外界的印象卻是:有可能為了穩定政局,所以執政團隊的陣容不能調整;果真如此,難道是教民眾繼續失望、憤怒到心死?

或許,蔡英文必須和蘇貞昌繼續綁在一起,其原因只有一個:捨不得放下手中權力,即使其他黨內同志也不能隨便分享。美其名為「穩定政局」,其實旨在鞏固自己的權力,卻無意改變他們治理國家的心態和模式。四年來,人們眼睜睜看著執政團隊的「小圈圈決策」誇張運作,少數人交頭接耳即拍板定案,多數官員唯唯諾諾毫無專業自主意志,廣大民眾的願望被輕忽及踐踏。現在,蔡總統怎好意思說為了穩定政局,所以請大家繼續容忍他們的霸道囂張?

民進黨敗選至今,外界不曾看到府院黨有什麼誠懇檢討。即使有關「還稅於民」的決定,蔡總統先利用「國安高層會議」將決策權收納在自己手中,四千五百億元僅釋出一千八百億。元旦談話,她一度示意收回發錢承諾;隔日,蘇貞昌放話發現金,她卻又隨後跟進。府院間的關係,看起來既緊張又合作,甚至連此事決策權誰屬都已混淆不清。這樣的「蔡蘇體制」,如何健全行政,造福民眾?

如果總統以穩定政局為由而維持現狀,大家要問:你在穩定「誰的政局」,人民又被放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