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 RCEP上路,順利否?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 RCEP上路,順利否?
◆  蘇益仁/中共廿大後 新冠防疫的政經演變
◆  林中斌/反中蕭茲轉向北京
◆  劉維公/故事暴力
◆  羅智成/東方與西方的治理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 RCEP上路,順利否?


2022-11-04 04:46  聯合報/ 辛翠玲(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歷經十年談判共有十五個會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於今年年初生效,是當前規模最大的巨型自由貿易協定。在將屆滿一年的此時論其效應,仍言之過早,但有些發展值得討論。

一、開放與保護的路線之爭
該開放市場為重,還是保護國內優先,一直是自由貿易談判最常見爭議,RCEP 也不例外。以印尼為例,官方相信 RCEP 可讓印尼未來五年內提高百分之十出口量增加百分之廿外來投資;反對者則主張先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再談開放;擔心大企業與外資壓境下,農民與勞工權益保護不足,將更加依賴國外市場。特別是有近兩千萬就業人口產值占全球六成棕櫚油產業

正反勢力拉鋸下,印尼國會直到八月底才批准加入。至於菲律賓國會則遲未核准。菲律賓缺席,使 RCEP 尚未能全區生效。此外,泰國、馬來西亞亦有類似爭論。此議題對東南亞各國政治影響是未來觀察重點之一

二、政治分歧下的經濟合作
RCEP另一特點是,十五個會員政治立場意識形態差異大,在美中角力中,甚至分屬對立陣營。不少看法直指 RCEP 是中國地盤;中國官方也確有各種寄希望於 RCEP 言論,並欲透過RCEP、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多管齊下,擴大與 RCEP 成員經貿往來。不過此能否轉換為戰略工具,變數仍多。至少在生效後的第一年裡,尚無明顯事例可佐證其對中國戰略地位影響

不過各國政治歧異難避免,緬甸問題是一例。雖然緬甸是 RCEP 簽署國,但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二月緬甸軍事政變鎮壓民主;取代的軍政府向東協秘書處遞交 RECP 批准書時被拒,紐西蘭、菲律賓也宣布不接受緬甸加入。相對地,第一個接受緬甸批准書的是中國,中緬貿易自今年五月起適用 RCEP 規定。至於其他國家則仍未有清楚表態。無論是大戰略或緬甸問題,觸及的是會員間根本的立場分歧。政治態度不同的各國如何在差異中持續深化經濟合作未來觀察重點之二

三、自貿協定與區域內供應鏈
RECP 有何用,是另一常被質疑的;尤其會員間大多早有雙邊自貿協定,東南亞十國間更有區域整合。針對此,雖然 RCEP 被歸為傳統型自貿協定,不少雙邊自貿協定關稅優惠也優於 RCEP,RCEP 的存在還是有其意義。

一方面,會員間藉 RCEP 補足自貿協定空缺,例如,中日韓三國間自由貿易機制因此得以架起。其次,將各個雙邊自貿協定內規定各異細節統整為一,其中影響最為直接的是 RCEP 原產地規則。按此規定,原物料在會員間加工增值採累積計算,只要增值達四十%,即可取得 RCEP 原產地證明,適用優惠稅率。這樣的計算方式,對於廠商將供應鏈設於 RCEP 成員國內是一大誘因。以日本為例,在 RCEP 生效後半年間核發 RCEP 原產地證明即從六百件迅速增為九千多件,中國、韓國亦皆有類似現象,RCEP區域內供應鏈是否持續成長未來觀察重點之三

RCEP第一年,穩定中前進;現有十五個會員外,香港亦可望於明後年取得會籍。台灣除關注各種可能影響外,老生常談的是政府需有對策,並規劃與 RCEP 的互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