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466/web/
◆ 川普警告不可輕忽/用選票決定未來 別讓台灣陷戰火
◆ 戰爭與和平的抉擇
◆ 台灣關係法vs.台灣政策法
◆ 選舉亂象多 我們甘願繼續被騙嗎
◆ 解嚴35年 民進黨有讓台灣民主進步嗎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導入數據治理 正直誠信必須同行
◆ 失控的美元 世界的麻煩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導入數據治理 正直誠信必須同行
2022-09-30 00:46 聯合報/ 方元沂(作者為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數據經濟時代,對數據的掌握極為關鍵。正如《經濟學人》所言:「數據之於本世紀,就如同石油之於上世紀:是驅動成長與改變的力量。數據已創造一個新的架構、新的生意、新的壟斷、新的政治,以及最重要的新經濟」。
對企業、非營利組織甚至政府部門而言,「數據治理」是提升營運效能,精準化決策依據的新趨勢。數據治理的過程必須透過法規、組織與技術來發展管理數據資產,並建立數據品質控管準則,用於管理、使用、改善、維護、監控和保護數據,降低數據不完整所衍生的問題,並發展數據驅動的智慧化營運模式。
不過發展數據治理的重要前提是,企業或組織必須建立「正直誠信的文化」,並培養成員對於數據的識讀能力,才能避免數據造假,確保正確性和完整性,建構良好數據治理。
正直誠信的企業文化,攸關數據的正確性。以二○○一年爆發的安隆公司醜聞案為例,由於公司缺乏正直誠信的企業文化,公司薪酬和績效管理體系只重視績效數據,導致員工只求短期盈利爭取獎金,管理階層則為獲得大量的現金紅利和股票期權,在公司財務數據採取寬鬆不實的認定,以跟上公司股價,形成財務數據的美化造假。最後數據造假曝光後,安隆身為世界最大的電力、天然氣及電訊公司之一,卻在數周內倒閉,造成無數投資人和員工的重大損失。
二○一五年爆發的福斯排放測試弊案,亦緣於福斯汽車未重視數據正直誠信的企業文化,大膽使用「減效裝置」,虛構已達到美國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藉此創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假象,讓公司增加獲利,管理階層得到獎金,員工穩定就業。但當廢氣檢驗數據造假被揭發後,不僅股價重挫卅五%,更面臨高達一八○億美元的罰鍰及刑事調查,對消費者的相關賠償高達六十五億歐元,引起廣大消費者不滿,品牌的信任掉到谷底。
近來隨著永續意識抬頭,E(環境)S(社會)G(治理)的非財務性永續資訊和數據,已成為企業、投資人和消費者關切的重要資訊,然而在相關政策和規定仍處過度期的階段下,若企業缺乏正直誠信的文化,很容易選擇漂綠或數據造假,偏離永續的核心價值。
除了要確保數據的正確性,培養對數據的識讀能力,是避免被數據錯誤引導的當代思辨素養,特別要能警覺統計數據的蒐集與呈現,是可被操作用於誤導的,或是以不同觀點讀來進行簡化操弄。心中永保誠實,學習數據的底層邏輯,了解科學的量化包裝術,強化資訊批判思考力,才不會做出錯誤決策。
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情勢,做出更精準的判斷和決定,然而因數據所衍生的問題,如數據造假、解讀不客觀或誤導、數據詐騙,甚至數據監控濫用等層出不窮的爭議,都是數據時代會大量發生的「雙面刃」險境,必須深度處理,謹慎面對,才不至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川普警告不可輕忽/用選票決定未來 別讓台灣陷戰火
2022-09-30 00:00 聯合報/ 張漢平/榮民(高雄市)
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接受訪問時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在烏克蘭或台灣爆發,並指俄羅斯總統普亭威脅要動用核武,這將是極其糟糕且危險時刻。川普雖是卸任總統,但他對國際情勢的觀察與分析,應該有起碼的可信度,台灣有可能成為一個「戰場」,台灣人民願意嗎?
不妨回憶一下馬英九和蔡英文主政下的兩岸關係,馬主張「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政策,給兩岸帶來交流、對話、合作的和平雙贏局面;蔡則一意孤行「反中,抗中,仇中」的策略,看到的是共軍持續性機艦繞台、演訓威懾、導彈穿越台灣的軍事進逼與挑釁,難道這就是川普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在台灣爆發的前兆嗎?
一個有為、負責任的政府,對國家的治理應該站在人民的立場,去思考如何才能為國家帶來最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如何才能為人民創造最大幸福?絕非一味地憑藉高強度意識形態的治國理念,將國家推向可能成為戰場的萬丈深淵。
俄烏戰火已延燒七個月,烏克蘭境內到處都是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斷垣殘壁的慘景,歷歷在目;就算最終烏國取得戰爭勝利,但已死亡的將士和人民可以復生嗎?已遭摧毀、破壞的家園復原更是遙遙無期,這些戰爭慘況絶對不是台灣人民想要的。
台灣當然不想步入烏克蘭的後塵,我們就必須先探究,發生俄烏戰爭的主因為何?許多國際媒體、專家都直白的說,不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在戰爭發生前給予烏國加入北約可能的訊息,讓烏國果敢付出行動,導致俄國強烈感受到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進而發動戰爭。
俄烏戰況發展到現在,美國從「背後支援」到「主動軍援」,其戰略企圖無非是要藉「代理人」的戰事,達到拖垮俄羅斯的目的。若然!美國早已將中國崛起視為維持霸權的最大挑戰者,台灣又是能夠被輕易掌控,且可拖垮中國的最佳籌碼,甚至是戰爭代理人,依此邏輯推論,豈不是正好呼應川普日前受訪表示,「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在台灣爆發」,不是嗎?
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國家,人民有絕對權利選擇過什麼樣的日子,但是這個「選擇」必須透過每一次選舉來決定。
呼籲所有人/選民一定要睜大眼,看清楚,想明白,選擇一個和平穩定、幸福美好的未來。
戰爭與和平的抉擇
2022-09-30 00:42 聯合報/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台北市)
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左二)的記者會,找來近年積極宣傳「認知戰」的沈伯洋(右二),表示自己推動的強化國防主張,要由沈的「黑熊學院」來負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中常會邀請黑熊學院發起人沈伯洋專案報告「全民防衞」。蔡英文聽取簡報後表示:「全民國防」必須透過全體國民參與,「中央和地方一起努力」、「展現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和能力」,「讓每個人都能為家園盡心力」。
這話聽來十分動人。可是,曾擔任國防部長的台大前校長孫震,卻以八十九歲高齡,在台大召開一系列「戰爭與和平」研討會和課程,參與者包括曾任國防部長、國安局長、國安會秘書長的將軍們。針對美國會議員推動的「台灣政策法」,他們認為:這是美國人希望以「國內法」方式,替台灣政府擬定「國防計畫」,包括「本土防衛」。
對於這樣構想,參與的退役將領沒有人表示認同。他們認為:前任參謀總長李喜明出身海軍,不懂陸上作戰。他寫的書看起來言之成理,卻完全沒有可行性,是「寫給美國人看的」。
更清楚的說,所謂全民防衞、本土防衛云云,根本就是美國人想要把台灣人民推上火線,替他打代理人戰爭的「陽謀」,本質就是「詛咒給別人死」「別人的孩子死不完」。蔡英文的心態不難理解,怪異的是曹興誠的轉變。
曹董是我建國中學的前後期同學。扁政府時期,我們還上過電視,呼籲兩岸和平。他移民新加坡後,變得財大氣粗,丟六億元,就想組織並訓練「黑熊部隊」,替美國人打「代理人戰爭」。這個做法固然讓蔡英文「撿到槍」,未免把台灣人民的生命,看得太不值錢。我現在很想發起「和平論壇」運動,大家一起來別別苗頭,看看「戰爭與和平」最後那方勝出?
台灣關係法vs.台灣政策法
2022-09-30 00:45 聯合報/ 馮寄台/前駐日代表(台北市)
美眾院接力,共和黨議員28日提出提台灣政策法案,以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美國國會正在討論「台灣政策法」,號稱是自一九七九年修訂「台灣關係法」以來,美國對台政策最全面性的調整;引起台灣各界熱烈討論。
這事讓我想起當年的一段往事。
一九七九年美國與我國斷交時,我在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國會組擔任最資淺的三等秘書,主要工作就是與美國國會聯繫。當時卡特總統突然宣布與我斷交,國會充滿對我們的同情,在這種氛圍下,兩院相繼討論訂定台灣關係法。按照美國法律,參眾兩院出爐的法案必須一致,才能送交總統簽字。兩院法案分別通過後,國會組了兩院聯席委員會,由曾任太空人,在政壇地位崇高的約翰葛蘭參議員擔任主席,主導台灣關係法一致化;我經常跑國會,受到葛蘭主席助理幫忙,開會時被安排坐主席正後方。
聯席會一開始,就有議員表示,美國已經與中華民國斷交,所以要在法案中稱呼我們為「台灣」(Taiwan);這個提議當場獲得多位議員支持,但國務院官員持反對意見,認為正式稱呼我們為「台灣」,有影射台灣獨立疑慮,建議以「在台灣的人民」(people on Taiwan)稱呼,這又引起友台議員的反對,當場展開辯論。
就在雙邊激辯之際,葛蘭主席忽然轉過頭來,直接問我:「馮先生,你們會希望哪一種呢?『Taiwan』,還是『people on Taiwan』?」瞬間所有參眾議員、國務院官員都靜下來,全場目光都看向我這個台灣來的小秘書。當下我嚇得冷汗直冒,面對如此重大的決定,只能緊張地回:「請主席待我回去請示後,明天向您報告。」會議結束衝回辦公室,馬上發電報,台北當天晚上就下達指示。
隔天會議一開始,葛蘭主席就當眾問我,「你的政府決定了嗎?」我向他說:「Yes, people on Taiwan」,葛蘭主席向我眨眨眼,笑著說「I thought so(我就知道)」。
一九七九年四月,美國總統簽署並頒布「台灣關係法」;其中第一段就提到「…between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eople on Taiwan…」美台兩邊一個用了代表「國家」的「of」,一個用了代表「地名」的「on」;雖然只是一字之別,但意義重大,從此「中華民國」變成「在台灣的人民」。
四十三年前美國為了拉攏中共,背棄了「中華民國」訂定「台灣關係法」;今天美國為了打擊中共,又要為「在台灣的人民」訂定「台灣政策法」;此案表決時,參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四十三年前葛蘭參議員職位)馬基參議員投下反對票,他說:「美國不應將台灣置於日益增加的險境中。」
我們「在台灣的人民」該何去何從?天佑台灣!
選舉亂象多 我們甘願繼續被騙嗎
2022-09-30 00:44 聯合報/ 金彥斌/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媒體人周玉蔻。本報系資料照
近日,年底九合一選舉,台北市選情幾乎圍繞在一位名嘴身上。民視新聞台決議取消聯播,引起「蔻粉」不滿,至民視臉書留言力挺,認為周護台灣有功不該如此被對待,甚至稱民視為「中共同路人」。
一名嘴竟能掀起劇烈又荒謬風暴,除懷疑NCC審查能力外,或許該思考整起事件反應的,是台灣社會對於過去歷史既不正視,也無共識,「抗中保台」、「愛台灣」只是空殼,僅以愛之名去塑造過去歷史產生的只有惡,沒有善,偏頗的歷史最終也證實近年的轉型正義成為空話。
但是偏頗歷史,加上八卦、血統議題,卻輕易讓媒體人撩撥,隱含的是台灣某些族群,對於部分歷史的恨、蔣氏家族的恨,甚至對國民黨的恨,根深柢固。再加上部分人士確實經歷那段被不公正對待的歷史,就更容易陷入掌權者、公眾人物煽動的仇恨中。
這次選舉的論文、陳年緋聞亂象,若不是余正煌透過律師發出聲明,並親自面對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查、不是張淑娟聲淚俱下控告媒體人,恐怕讓人真以為,真相的定義,是各說各話,民主自由下選舉,只剩下討論人設總是粗製濫造的參選人與八卦;對國家有貢獻團體因與當道論點不同,就是「中共自己人」;選舉選賢與能是「笑死」。
此事件首當其衝的,是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雖然提「三不」作為「類切割」,卻隱含「一沒有」,即沒有表態對於名嘴行為評價,僅對張女士遭遇表示遺憾,以「戰略模糊」帶過,但選民更希望能依賴一位,能明確表態必須要遏止這樣行為的政治人物。
雖然,選民大多選擇仇恨值較低者,但參選人、掌權者,以虛假訊息塑造對手的惡質以對照自己正義,不僅是上述的余先生、張女士成為無辜的受害者,甚至讓人憶起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皇家牛肉麵事件,皆一再出現國家機器或手拿麥克風者,試圖脅迫、誤導百姓認知,但正如美國前總統林肯說:「你可以一時之間欺騙所有的人,也可以永遠欺騙同一個,但是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
這次選舉亂象,我們還甘願繼續被這些拿著麥克風、任意操作以愛之名、自由民主之名行仇恨、欺騙行為之實的人騙嗎?
解嚴35年 民進黨有讓台灣民主進步嗎
2022-09-30 00:42 聯合報/ 黃映溓/文史工作者(屏東市)
季青漫畫
九二八是民進黨黨慶紀念日。民進黨創立時曾帶給人民無比希望、信心、鼓勵和勇氣;民進黨之於台灣人民,絕對具有其殊勝的歷史意涵和劃時代的使命。遺憾的是,民進黨,正重蹈以往「黨外時代」極力批判的國民黨覆轍,踏上一黨獨大、黨政不分、權力失衡的危機。
卅六年前,在台灣威權體制即將走入歷史前夕,民主進步黨正式誕生。民進黨卅六歲了,總統蔡英文說,卅六歲的民進黨要做最挺年輕人的政黨,引來網路熱議,網友怒嗆:根本是年度笑話,狠酸「現在年輕人最賭爛的就是民進黨」。
媒體觀察,近兩個月來,蔡英文總統網路負面聲量飆高的三事件,包括:下令民進黨黨公職力挺涉及論文抄襲的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美國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共機圍台軍演,及九一八花東大地震重創東台灣,蔡英文毫無情感的讀稿挨批冷血,後續還投入輔選不勘災。引發負評不斷,嚴重衝擊政黨形象及選情。
一個多月前的棒球賽事,打出十二億天價的新竹棒球場場地嚴重缺失;近日一場地震,震垮桃園羽球場天花板,不禁令人質疑,綠色執政的這兩大工程,當初究竟是如何通過主管機關驗收的?其中,是否涉及工程弊端或人謀不臧?亟待檢調單位徹查究辦。
從護萊豬、擋疫苗、開放日本核食進口、保證不缺電跳票,民進黨總是顛倒黑白,幾乎沒有下限,長期迷信政治權力可克服萬難,反正「頭過身就過」。蔡總統博士論文和疫苗採購可以保密封存卅年,至於林智堅的「論文門」,涉及學術倫理,道德良知,考驗人性良善,台灣人民硬是不埋單,終讓民進黨踢到鐵板。
十九世紀英國艾克頓爵士曾經說過:「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二○一六年蔡英文總統在勝選之初曾以「謙卑、謙卑、再謙卑」自我期許,證諸民進黨完全執政以來,卻充分暴露出「傲慢、傲慢、再傲慢」的自大狂妄。
民進黨創黨之初,高舉「清廉、勤政、愛鄉土」大纛,風起雲湧,蔚為風潮。時至今日,從扁朝執政到英派革新,兩度中央執政,民進黨創黨所秉持的初衷,如今安在哉?
台灣解嚴卅五年,民主並沒有進步,而是走回頭路,這無疑是台灣民主最深沉的無奈與悲哀!
失控的美元 世界的麻煩
2022-09-30 00:00 聯合報/ 沈石/投資金融業(屏東市)
美元升值趨勢方興未艾,吸引資金流入美國,卻吸乾其他市場的流動性。 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多次宣示: 不惜犧牲經濟成長也要壓制通膨決心。堅持激進升息作法,不但讓美國股市全倒,也讓其他國家貨幣軟腳。英鎊兌美元曾經觸及一.○三四九美元,跌破一九八五年創下的歷史低點;歐元也出現廿年來,頭一遭與美元一比一平價水準,也跌到歐元歷史新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更是跌破七.二,創二○一九年來新低。強勢美元,挾帶Fed鷹派立場支援,升值幅度銳不可擋。但如果我們對失控美元升值不加警惕的話,有可能反而遭受到池魚之殃。
首先隨著美元指數飆升,以美元計價大宗商品對於多數海外買家來說更昂貴,更多國家無力負擔,加大其財政壓力(據國際貨幣組織統計,全球大約四成交易都以美元進行)。低收入國家尤其擔憂,因食品和能源價格高企阻礙,這裡增加的生活成本對最脆弱群體來說,帶來的是饑荒威脅。
為了應對持續走強的美元與不斷疲軟的本國貨幣匯率,今年以來新興經濟體每天平均有廿億美元外匯存底被消耗,但依然無法阻擋美元升值腳步,這使一些新興國家蒙上「拉美化」的陰影。外匯存底是各國用於抵禦經濟危機的儲備,但美國通過貨幣戰瘋狂吸血,一面從利息大幅上漲中獲利,一面榨乾各國外匯存底。各國不僅要面對危機,且因外匯存底乾涸或將失去挽救能力,只能任美國宰割;後期不僅優質資產被美元廉價收割,同時國家經濟與金融主權也將讓渡華爾街大行。
而本國貨幣突然貶值,許多國家可能被迫削減醫療、教育等開支,償還債務。為因應美元強勢升值(今年比索對美元匯率下跌近卅%),阿根廷將利率提高到七十五%,就是為了遏制加劇的通膨並保衛比索。
同時期發達國家也不好過。由於俄烏衝突持續,再加上歐洲能源危機愈烈,愈多跡象表明經濟正放緩,通膨壓力日漸上升。另外,在能源和食品等價格持續上漲推動下,歐元區通膨繼續走高。經濟疲弱加通脹高企,加大歐洲經濟陷入滯漲風險,歐元持續走弱。由於美元指數中過半權重為歐元,歐洲經濟疲弱為美元指數進一步走高提供有利條件,促使美元再升值。
此外,最近日圓大跌,令日本在債券與匯率兩大市場面對危機。如果日本央行不能穩定日圓匯率,日圓不僅將徹底失去國際避險貨幣角色,同時還將遭受國際資本圍獵,日本大機率將爆發危機,即使日本央行能夠穩住市場,也要付出慘重代價,日本的外匯存底將快速流失。
Fed利率調整,對全球資本流動產生巨大波動,形成所謂美元「潮汐」現象。每當Fed進入降息周期,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全球資本會在局部區域製造經濟騰飛和資產價格繁榮假象。例如,上世紀七○年代拉美國家,八○年代亞洲四小龍均屬此類現象。當美元進入新的加息周期,美元潮汐開始退去,這些曾一度繁榮均遭巨大衝擊,上世紀八○年代初「拉美債務危機」和一九九七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均屬此類現象。挾持著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與世界最大買家國,「美元永遠是美國的貨幣,但卻是世界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