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報社論/化解快篩之亂 政府應免費提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5514/web/ 

◆  聯合報社論/前方吃緊,後方緊吃:權與錢如何毀掉防疫
◆  聯合報黑白集/把老百姓當橡皮筋?
◆  經濟日報報社論/化解快篩之亂 政府應免費提供







經濟日報報社論/化解快篩之亂 政府應免費提供


2022-05-13 03:22  經濟日報 /   社論
無症狀者快篩陽才可PCR,民眾冒雨撐傘買快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急遽惡化,台灣確診數躍居世界第一,而國內快篩劑嚴重不足,各地出現民眾排隊搶購的人潮,很多人因買不到而無法上班,「自主應變」從國外網購或請親友採購寄回,未料全被卡在海關,還被要求補上文件,並繳交數千元規費,讓「快篩之亂」繼續蔓延,再添深沉的民怨。

疫情持續二年半,衛福部及防疫指揮中心從未「充分儲備」各項防疫之藥品、器材及防護裝備,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基本責任,竟連民眾自力救濟、自費應急的防疫物資,還恣意阻擋,實在荒謬。難怪立委批評,這是政府無能、官僚殺人。食藥署雖勉強同意立委提案,但已卡在海關的仍不確定能否進來;未來民眾或可從國外限量郵寄政府核准品牌的快篩劑,指揮官陳時中竟說要等到6月底,屆時疫情恐怕已過高峰,醫療體系早已癱瘓,多少寶貴性命被犧牲,政府這種慢郎中的態度與速度,實在令人憤恨。

由此可見,政府無能、失職之餘,還敢嚴格管制,民眾實在忍無可忍。指揮官一邊說快篩劑數量不夠所以很貴,一邊又嚴苛管制進口,又把訂單交給有關係卻不健全的企業,還搞特定品牌的配給實名制。背後最關鍵的心態,就是以指揮之名,行管制之實,根本就是只想做官,而非為人民的安全福祉做著想。

財經理論與實證研究指出,貪汙的最主要溫床就是政府做不必要的管制,包括須經政府許可才得進口,複雜的審核法規,冗長、不透明及未說明期限的審核程序等,因為國家可透過法規、制度或行政手段的限制,介入資源的分配,使得官僚的裁量權擴大,而產生貪腐的機會。同樣的,若政府用看不見的手,干預市場造成不完全競爭,不僅會使企業獲得超額利潤,也會使官僚獲得分紅包的機會,官僚的權力愈大、市場競爭程度愈低,貪汙的機率就愈大。

以上述財經觀點來剖析官僚行為,就不難理解指揮中心以及食藥署,自疫情爆發以來的種種不合情理的作為,包括防疫物資老是準備不足,因而製造奇貨可居的機會給關係人;以扶植國內產業為名,對特定人採購疫苗但效果不彰,少人問津;用實名制限量配給,創造關係人超額利潤的空間。種種這些作為,也就可以理解為何政府排斥民間捐贈疫苗,阻擋人民自力進口快篩劑等。

更可怕的是,民眾的第四權,也就是透過媒體監督政府的權利,在政府管制媒體之下,已形成「順官者生,逆官者亡」的生態,甚至成了政府行政權的附屬品,幫政府辯護或掩蓋真相,人民只能用好久才能行使一次的投票權,來約束或導正官僚的行為,但整個國家、社會已付出慘重代價。

因此,要減少官僚貪汙或倒行逆施,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人民要大聲地向政府施壓,要求解除快篩劑的管制,開放民眾可以自行進口快篩劑,就像民眾可以自由從國外採購或寄回溫度計、血壓計、維他命等物資一樣,因為這些都沒有「安全」的顧慮。

第二步就是,政府用納稅人的錢進口的快篩劑,應該免費供應。8,400億防疫特別預算中,真正防疫只占了17%。而已經支用的7,000多億中,快篩試劑竟然只花5,000萬而已,充分顯示政府從來就沒有要超前部署。現在要花納稅人的錢100億,緊急進口1億劑,將來還要向人民收取1劑100元,等於是剝人民兩層皮,更證明政府只想超「錢」部署,賺取100億的收入。6月底即將到期的特別預算,還有1,300億元並未支用,政府應該亡羊補牢,展現決心,為「快篩之亂」解套,現在不用來採購防疫物資,還想要求延長一年適用,怎對得起人民?











聯合報黑白集/把老百姓當橡皮筋?


2022-05-13 03:40  聯合報 /   黑白集
波波漫畫



昨天確診人數六萬五,若算上黑數,實際八、九萬都不止。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委員李秉穎應邀到民進黨中常會報告,稱五月中下旬疫情會到高峰,屆時國內醫療量能將不堪負荷,可以緊縮防疫措施,把目前「三加四」的隔離改回「十加七」。

這就奇怪了!半月前政府改採「三加四」新制時,陳時中說,因為病毒潛伏期只有三天,縮短居隔可以避免人力不足。當時地方和專家都認為太躁進、衝太快,可能會造成輕症或無症狀者趴趴走,徒增黑數。現在果然疫情狂飆,李秉穎立馬說可改回「十加七」;這是把老百姓當橡皮筋嗎?

上月廿六日實施「三加四」時,本土確診數是六千二;李秉穎說可改回「十加七」之次日,確診已飆上六萬五。短短半月,驟增十倍。問題在,居隔規定事關民眾生活及社會運作,政府說放就放、說收就收,就算民眾的韌性和耐力再大,禁得起政府對人身自由的拉拉扯扯嗎?

再說,決策需要的是理性,必須綜合衡量社會、醫療及病毒的衝擊與容忍度。地方早就有縮短居隔的呼聲,中央不理不睬;最費解的是,政府忽而從「十加七」暴衝降為「三加四」,竟是政治掛帥的蘇貞昌拍板。這麼會衝,顯然是沒謹慎考慮後果吧!

要疫苗沒疫苗,要快篩沒快篩,要藥物沒藥物,政府把民眾當空氣。現在居隔忽短忽長,民眾變成橡皮筋。












聯合報社論/前方吃緊,後方緊吃:權與錢如何毀掉防疫


2022-05-13 03:41  聯合報 /   社論
衛福部首度核准唾液快篩試劑進口,幸運的進口商「福又達」竟被揪出是高端的關係企業。民眾驚呼,「怎麼又是你」;陳時中答:「那有什麼關係?」 記者陳秋雲/攝影



防疫決策最近一路失靈,「與病毒共存」恐成無可奈何的選擇,關鍵防疫物資也從疫苗變成「快篩」和「藥物」。面對疫情猛燒,指揮官陳時中說,「要怪就怪病毒」。但檢視目前快篩准核及採購的種種亂象,摧毀台灣抗疫防線的其實不是病毒,而是蔡政府利用防疫「搶權」與「搶錢」的徇私心態。

民眾現在求一劑快篩而不可得,顯然非關天災,而是人禍。其遠因,是蔡政府兩年來為了「蓋牌」,將廣篩和普篩視為洪水猛獸而嚴控。近日,「小吃店變生醫」的高登公司竟獲得高達十六・五億元快篩標案,其背後「金主」又是民進黨總召柯建銘之「顧問」,快篩背後的權與錢的「合流」之說遂逐漸浮出檯面。

無獨有偶,高端大股東「福又達」在進口唾液快篩獨家拔得頭籌,讓官商勾結的疑雲愈發濃厚。福又達提出申請才兩周,就獲得核准通過;衛福部先辯稱「沒人申請」,後改口承認另有四家申請,疑竇重重。而根據立委日昨爆料,去年下半年有四十家廠商申請進口,卻全遭食藥署以「資料不全」而石沉大海。福又達是第四十一件申請案,輕騎過關,迅獲政府核准。試想,獨家壟斷的唾液快篩市場有多肥?而衛福部「四十取一」的作為又有多可議?

根據《特定藥物核准製造及輸入辦法》,進口藥物所需檢附的資料並不複雜,去年四十件申請案「全部被打回票」,若要說所有廠商都交不出完整資料,顯不合理。若說是政府對唾液快篩疑慮,因此一律擋下;但對比福又達案的獨家火速核准,又顯非如此。尤其,福又達進口的同款韓國試劑,去年就有廠商申請,何以去年刁難、今年卻開綠燈,厚此而薄彼?何況,這個品牌並未拿到韓國的授權許可,亦未獲准在美販售,衛福部卻因福又達申請而屬意於它,豈不奇怪?

對此質疑,衛福部反覆強調「秉持專業審查」,「絕無偏袒圖利」。對福又達售價太高的質疑,陳時中則說「如果覺得價格不合理,就不要買」。合理的懷疑是,衛福部不僅「偏袒」,且是不顧當下疫情暴升而試劑供不應求,仍刻意用行政手段排除其他廠商,讓友好企業獨占市場。果真如此,則衛福部的居心,令人難以想像。

這類偏私行為,兩年多來屢見不鮮。以「疫苗之亂」為例,政府不顧民眾需要疫苗孔急,對鴻海等民間團體捐贈的BNT疫苗硬是層層卡關與刁難;但對高端疫苗,則是違規為它開綠燈。這次的快篩之亂似乎又是歷史重演,仍是蔡政府利用相同手法圖利綠友友,並協助打壓其商業競爭者。

依規定,防疫物資的進口、製造、販售須經政府專案許可,其用意是在減省不必要的行政流程,讓緊急必要的物資能在兼顧質量的前提下到位。然而,蔡政府卻把這個特許權當成「施恩自己人」的便門;外界當然要追問,蔡政府是否為結合「金權」來鞏固自己的「政權」,形成牢固密實的政商關係版圖。受到壓迫的企業因不敢得罪政府而噤聲,至於各種關鍵資訊不是私相授受,就是以「機密」為由連立委索取都不提供;如此一來,「防疫產業鏈」不變成臭不可聞的「防疫金權鏈」才怪。

最可議的是,正當全台人民面對疫情的洶洶威脅,在這樣的時刻,衛福部官員似乎又在那裡玩「私相授受」的政商遊戲,把疫苗、試劑、藥物的准駁當成掌權者的禮物送給友好企業。危難當頭,最怕「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偏偏在今日台灣公然上演。當「超前部署」變成「抄錢不數」,台灣的防疫注定要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