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提高老人疫苗覆蓋率 當務之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有這樣的外長,我們還需要什麼敵人?
◆  聯合報黑白集/王美花推台積電入火坑
◆  經濟日報社論/提高老人疫苗覆蓋率 當務之急







經濟日報社論/提高老人疫苗覆蓋率 當務之急


2022-04-02 04:48  經濟日報 /   社論
疫苗接種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新冠疫情急速升溫,昨天本土確診新增104例,是今年以來最多,境外移入新增也多達132例;而且多點連環爆發,連金門也淪陷,傳播鏈多達20多條。雖然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應繼續做好個人防護,並減少不必要活動或集會,但清明長假的到來,可能讓疫情再惡化。

值得重視的是,Omicron雖然重症少、死亡率低,一般人都掉以輕心,但傳染力強,對老年族群衝擊較大。有專家發現,韓國70歲以上老人雖只占確診者的7%,卻是死亡人數的80%;而老年族群的疫苗覆蓋率(含第三劑)超過90%,才使其致死率只有美、英的四分之一,英國的研究也指出第三劑可降低八成的死亡率,可見得老人打第三劑是影響致死或重症的關鍵因素。政府面對疫情失控,不論是否放棄清零,改為與病毒共存,現在起就應將防疫重點放在對老人族群打第三劑疫苗,以降低傷亡人數。

問題是,台灣老人的疫苗施打率偏低,且已半年多未見起色,75歲以上的144萬人之中,一劑都未打的有33萬餘人,未打第二劑有42餘萬人,約有76萬劑疫苗缺口,65至74歲的疫苗缺口將近69萬劑,如果把65歲以上未打第三劑的也計入,則目前的老人疫苗缺口為287萬劑。

諷刺的是,就在疫情升溫的3月底,高達72萬劑疫苗(占疫苗缺口的四分之一)銷毀,浪費4億多元,還有不得國人信任的高端疫苗,有300萬劑也將銷毀,浪費30多億。有老人想打第三劑,卻因1922預約平台維持限時預約,逾時不理的高姿態,4月起預約平台關閉,更讓想打疫苗的老人不得其門而入。

而老人施打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打疫苗會產生副作用,甚至死亡的高風險。站在老人的角度,看到疫苗接種後發生不良事件的通報案共18,530件,死亡達1,414人,比染疫死亡的853人,多了66%的數據,一定會認為打疫苗造成死亡的機率,遠高於不打疫苗又染疫的死亡率。尤其慢性病患者,看到打疫苗讓慢性病「急速惡化」的案例層出不窮,心生「打疫苗更接近死亡」的恐懼,而更排斥接種,恐怕是易陷於「專業盲點」的醫界,所難以體會的恐懼。

再追根究柢,就是「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審議辦法」有諸多問題,無法補償打疫苗而傷亡的損失。截至3月底止,有4,485件申請救濟,僅完成審理351件(8%),其中,只有13%(47件)判定「相關」或「無法確定」而獲得補償,總救濟金額約1,217萬元,扣除一位無慢性病史的中年人士獲600萬元的補償之外,等於每一受害者只獲13萬元的區區補償。而判定「無關」的304件(87%),雖然有些獲得醫療補助或喪葬補助,金額約1,112萬元,平均每人只獲得3萬多元。難怪有專家直指疫苗救濟制度,有「求救無門、申訴繁瑣、審查塞車、判定太難、補償太少」等諸多問題。

因此,要提高老人打疫苗的意願,應從改善救濟制度開始。因為COVID-19疫苗強制性很高,和已使用數十年的常規疫苗大不相同,各國都是以緊急授權方式接種,不良反應的風險較高,也無大量的實證資料證明受害的相關性。其救濟在性質上屬於感謝或鼓勵民眾配合政府政策,冒著很高風險的「犧牲小我」行為,實現群體免疫的公共效益等「完成大我」的具體貢獻,給予善意的「補償」,而非追究政府或藥廠有故意或過失責任的「賠償」,不應拘泥於狹窄的醫學判斷。

總之,我們建議衛福部應該多編列特別預算挹注救濟基金,審議小組也要跳脫醫界的專業盲點,從人道的高度,深入瞭解「補償」的初衷,從速、從寬審議疫苗救濟案件,補償金額更要從優,才能提高老人打疫苗的意願,降低疫情升溫後可能再飆高的傷亡率。












聯合報黑白集/王美花推台積電入火坑


2022-04-02 05:31  聯合報 /   黑白集
台積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參院通過《美國競爭法案》,包括提供五二○億美元的補貼給美國晶片業者,以扶植本土供應鏈。台積電為此投書美商務部,認為補貼僅針對「總部設在美國」的企業,對跨海赴美設廠的台積電並不公平。同樣處境的韓國三星,也呼應此說。

前兩年美國晶片供應告急,便運用外交壓力迫使台積電赴美設廠,據稱建廠成本高達台灣之數倍,招工也是難題。去年底,美國商務部更要求台積電和三星交出客戶名單等機密資料,等於要台積電把脖子交到別人手上。經濟部長王美花非但未幫台積電力爭,還說這是「自願性質」,等於把護國神山的祕密雙手奉上。

如今,美國「請君入甕」的目的已達,便開始撒錢補貼扶植自己本土企業。對台積電而言,亞利桑納的廠也開始建了,商業機密也交出去了;現在美國只補貼本土企業,還可利用機密資料來對付它。如此一來,台積電面臨的,就是不公平的競爭。

國內半導體分析師鐵口直斷:台積電要小心,別變成競爭者的「職業訓練所」。言下之意,台積電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可能很快會被對手挖角;畢竟,美商享有政府鉅額補貼

蔡政府逼台積電赴美設廠,又任美方巧取豪奪營業機密,把我國優勢拱手讓人。如今,王美花不出面對美交涉,對得起台灣嗎?











聯合報社論/有這樣的外長,我們還需要什麼敵人?


2022-04-02 05:31  聯合報 /   社論
外交部長吳釗燮。報系資料照片


外交部長吳釗燮除「斷交政績」驚人,也不斷顛覆民主政治責任倫理。媒體披露,駐美代表蕭美琴抱怨外交部洩漏機密電報,影響美台互信。立委就此質詢吳釗燮對連串機密外洩之處置,他的答覆竟然是:因為無法查到確切洩密對象,所以沒辦法懲處。這樣的答詢邏輯,把外長職責定位為「懲處部屬」的上位者,卻完全沒有領導統御的上位反省。

這次洩密案的原委如下:《我們的海洋》大會今年在帛琉舉行,因帛琉是我國友邦,政府希望藉友邦地利之便派「總統特使」參加,以便在會中彰顯主權。但美方不贊成此作法,不希望因我方的特殊安排刺激中共反制動員,反而在大會中損及我方及盟友的接觸管道。美方上述立場透過我駐美代表處以機密電文傳回,卻遭外洩流出;美國的外交考量遭曝光,除影響台美互信,華府揹上「孬種怕事」印象自有其嚴重性。若是尋常駐外官員,洩密之事大約只能打脫牙和血吞,根本不敢反映;而以蕭美琴與蔡總統關係之密切,也只能「表示不滿」,難以追究外交部責任,此事只有不了了之。

吳釗燮領導的外交部洩密,這已非第一次。立法院前院長蘇嘉全出訪、沒人打的高端疫苗贈送友邦等,都是外交部洩密之例。這些案例,外交部有懲處誰嗎?沒有!其理由,應該也是「無法查出洩密對象」,無法懲處。此一情景,就如三年前的駐日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自殺案,分明是不堪外交部上級壓力所致;但因外交部「找不到施壓者」,因而無從懲處,也不了了之。

在吳釗燮眼中,「責任」似乎永遠是部屬的,自己不需要負領導統御責任;但所有管理學理論都不是這樣論述的。若把部會比喻為一家公司,部長就是董事長兼總經理,在組織內課予部屬職責,依其績效施予獎懲。但不論事前職責規範如何周延,事後總是有難以歸屬責任衝擊;此時,通常就由總經理承擔剩餘責任。在公司治理理論中,經理以下幹部只負責「可以名狀」的確定業務不可名狀不確定剩餘衝擊,則完全由董事長與總經理承擔。這些,幾乎是管理學的ABC,但吳釗燮渾然不放在心上。

吳釗燮出任部長以來,儘管頭頂「斷交部長」的難堪帽子,在外交部耍官威卻虎虎生風。他要求一級主管加入通訊群組,號令屬下莫敢不從;前領務局長只是周末返鄕回覆訊息稍遲,就被要求隔日遞上辭呈從此外交部內風聲鶴唳,一級主管連洗澡都把手機放在旁邊,成為中華民國的部會奇譚。吳釗燮要求部屬嚴厲若此,卻無法阻止機密外洩;從《我們的海洋》洩密案可知,若非外交部螺絲鬆掉,便是部內同仁故意要讓上級難堪,或者洩密者是吳釗燮袒護愛將。無論哪一種情況,吳釗燮都是最該負責任的人。如今,他以一副「找不到人懲處」的姿態迴避自己責任,令人反感。

吳釗燮擔任外交部長四年多,政績主要有三一是斷交、二是洩密、三是搶功;但只要部長職位不變,一切過失都對他免疫。他一向的政策發言主軸有三一嗆老共、二駡中國、三挑釁對岸不斷僭越陸委會及國防部職掌,也爭搶嘴炮抗中護身符。他在部內的領導統御精髓亦有三一是壓制部屬、二是推卸責任、三是逢迎長官,日積月累,乃有今天蕭美琴的埋怨。

這次洩密案,老美火大老共暗爽駐美代表處士氣受挫。有這樣的外長,我們還需要匪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