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美就業報告 將加速Fed升息(大年初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黃郁婷若敏感不足,梁文傑即粗暴有餘
◆  聯合報黑白集/詹順貴的自問答
◆  經濟日報社論/美就業報告 將加速Fed升息








經濟日報社論/美就業報告 將加速Fed升息


2022-02-07 02:25  經濟日報 /   社論
不僅聯準會(Fed)3月開始升息已是板上釘釘,之後更可能加速升息。圖/路透



美國今年元月就業報告全面強勁,使金融市場近月來對美國就業低迷的憂慮一掃而空;勞動參與率也大幅上升,顯示勞工開始重返職場;工資更加速上升,埋下通膨持續居高的火種。不僅聯準會(Fed)3月開始升息已是板上釘釘,之後更可能加速升息。剩下的問題是 Fed 必須升息多少,才能使強有力的復甦勢頭不致使通膨過高。

Fed 自訂的兩項升息條件,分別是「一段期間內」平均通膨率達到2%,以及達成所謂的「最大就業」。前者早已達成;不僅去年全年消費者物價猛升7%,連個人消費支出核心平減指數年升達4.8%,顯示升息已是刻不容緩。

但 Fed 原本對後者仍有疑慮,因為去年底時就業人數仍比疫情之前減少約400萬人,加上 Omicron 新變異病毒株肆虐,美國疫情再度升高,使12月就業人數增加不到20萬人,市場更看壞今年元月的就業表現。孰料不僅元月非農業就業人數大幅增加 46.7萬人,遠遠超出預估;更令人驚訝的是去年11及12月的就業人數竟然總共上修達70.9萬人,三個月就業人數合計增加逾150萬。再者,目前就業市場待補職缺仍接近1,100萬,顯示勞動供給依然吃緊,就業可望持續增加,達成「最大就業」目標已不是問題。

金融市場已經開始預先反應 Fed 今年將大幅升息。就業報告公布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立即突破1.90%;投資人開始預期今年共將升息6碼,且3月一舉升息2碼的可能性也已升高。

從元月就業報告以及各項通膨指標,皆顯示 Fed 即便從3月開始升息,都已經太遲。首先,貨幣政策迄今依然高度寬鬆,利率維持在0-0.25%超低水準,Fed 也還在買進資產;一旦發生外來震撼,例如俄羅斯─烏克蘭衝突導致能源價格進一步衝高通膨升勢將如火上澆油。

其次,高通膨也不再只是侷限於少數幾種與疫情關係密切的項目,而是擴散到整個經濟體系;各產業部門都急於彌補通膨對本身所造成的損失,連鎖反應儼然成形。

再者,名目工資雖快速上升,但通膨升高更快,過去一年實質工資負成長2.3%;勞工為彌補所得損失,加上就業市場吃緊,今年工資仍將加速上升,而企業新增的勞工成本終將轉嫁給消費者負擔,從而使工資─物價相互增強,形成通膨上升漩渦風險明顯升高。

另外,Fed 決策官員之前一再強調「過渡論」,誤判通膨情勢,貨幣政策已經落後於大勢。基於貨幣政策、經濟與通膨之間,原本就存在著為時不短而且變動不定時間延滯;之前未能防患通膨於未然,如今自然是為時已晚。

抑制通膨,積極的作法是提升總供給,消極的作法是壓低總需求。基於供應鏈瓶頸糾結難解,加上勞工短缺,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的生產水準仍將趕不上名目需求,因此只能藉由緊縮貨幣政策減緩需求成長速度,以等待供給能力逐步回升,並抑制通膨預期。要達到此一目標,Fed 採取的緊縮措施必須使名目需求成長率,減緩到只比勞動力加生產力成長率略高的水準;利率必須升到比市場預期更高的水準,且短期公債殖利率的升幅將超過長債殖利率,這些都是必要的準則。

如果 Fed 在升息時瞻前顧後,謹小慎微,則貨幣政策可能比通膨大勢落後更多,未來可能必須更強力緊縮,屆時將對經濟及金融市場造成更重的衝擊。

總之,通膨升高已是當前全球共同難題貨幣政策正常化已成為各大央行的共識,而美國元月就業報告也確定 Fed 的緊縮時機將更早,速度更快,力度更強。

放眼國內,同樣出現百物皆漲通膨躍動的勢頭,央行亦當知所因應。













聯合報黑白集/詹順貴的自問答


2022-02-07 05:46  聯合報 /   黑白集
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解禁在即,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圖)提出「4問」,質疑「台灣真的準備好開放福島食品了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迫不及待要開放日本福島核食,據稱「絕不會拖到三月」。對此,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提出「四問」,包括如何分級、風險評估、輻射標準制訂及邊境抽檢能量,和日本如何出具產地證明等,問政府準備好了嗎。

多虧詹順貴還記得這些嚴肅的事,即便他此刻已無公職,仍記掛著三年前的「反核食公投七七九萬人投下贊成票,有一定的民意基礎。然而,目前蔡政府的官員,有誰在乎這些「程序正當性」或「七百多萬民意」嗎?

光看萊豬進口就知道了:政府拒絕標示產地,說會有「歧視」問題,引發對手貿易報復;邊境檢查都是黑箱進行,然後宣稱「全部合格」。既不標示又不透明檢查,豬肉儀表板的公告也是虛應故事,民眾誰知道自己吃到什麼?政府以萊豬搞對美外交,拿民眾健康來賠;如今再用同一手法炮製日本核食,民眾只能認吞。這就是蔡政府的霸王硬上弓手法,公投有沒有過都沒差。

難得詹順貴學術良心未泯,記得叮囑政府應該依法行政。相形之下,同是學界出身的農委會陳吉仲,就比他更精通為官之道,知道哪裡該鬆,哪裡該緊。也因此,人家的官運就一路順遂亨通,少了無謂的內心掙扎。至於詹順貴的四問,就只能當成「自問自答」了,就像他護藻礁之役最後選擇向政治妥協一樣












聯合報社論/黃郁婷若敏感不足,梁文傑即粗暴有餘


2022-02-07 05:48  聯合報 /   社論
波波漫畫


北京冬奧開幕,我國女子競速滑冰選手黃郁婷今天將登場比賽,其表現是否受到「制服風波」的影響,仍有待觀察。身為國家代表隊成員,黃郁婷卻穿著對岸選手贈送的中國隊服練習並 PO網,應是對兩岸的政治敏感認知不足所致,顯不妥當。然而,比起網友的激烈討伐乃至要求取消其資格,民進黨議員梁文傑甚至說出「不管她得第幾名,都當作不存在」,政治人物對待運動員粗暴才更可議。

國人對於冬季奧運關注度一向較低,主要是滑雪、溜冰是寒帶國家選手專長,台灣因缺乏這類場地和運動文化,選手難與他國好手一較高下。這次出席北京冬奧的四名選手,唯有黃郁婷是參加過上屆平昌冬奧的老手;這與其父經營溜冰鞋工廠並擔任溜冰教練有關,黃郁婷自幼即接受相關訓練,迄今表現不俗。對於這樣一名運動員,要用一次制服事件對她無限上綱地打擊和否定,既不公平也不符比例原則

試想,如果黃郁婷那天穿的是美國、挪威或其他國家的制服,會引起這麼強烈的批評嗎?顯然不會,許多人可能還會讚美她好帥、會交朋友云云。換言之,黃郁婷以「運動無國界為自己辯解時,她輕忽了許多台灣民眾對此事的觀感;以其國手身分,穿著繡有對岸國旗的制服顯然並不合宜。相對而言,抱著反感批評她的民眾,恐怕也不了解一名運動員追求卓越的心情;至於那些以「商業利益」醜化黃郁婷動機的人,則是用自己的政治信仰踐踏運動選手努力與光榮

也因此,當梁文傑說出「不管她得第幾名,都當作不存在」時,他不僅在評論這個制服事件,他是用一己的政治立場剝奪黃郁婷人格否定她的存在。一個政治人物發表如此冷酷而粗暴的意見,是合適的嗎?民進黨新潮流「大老」段宜康一向長於「言語殺人」,用一句話就要置對方於死地;現在,這個角色難道由梁文傑接手了?黃郁婷是國家選手,是中華代表隊掌旗官,民眾期盼她有好表現都來不及,梁文傑憑什麼把一名選手當成空氣?再說,如果把黃郁婷逼到下屆冬奧代表對岸出賽,是誰想看到的結局嗎?

愛國主義如果無限上綱為仇視,在小小的地帶不斷區分敵我,就會有這種危險。日前,歌手蕭敬騰央視春晚的一席「回家論」,也曾引爆不小的批評火花,遭譏「賺錢有數,尊嚴要顧」。當然,當兩岸關係進入彼此猜忌的階段,藝人在面對政治敏感議題時,必須要更謹慎地處理,避免留下後遺症。然而,對於還有遠親近戚在對岸生活的人,「回家」這樣的呼喚其實是很自然的事;硬要強加曲解並予譴責,才是違反人性

如果台灣民眾對於在兩岸和平地帶工作努力的人都要不由分說地撻伐,那麼,就會逼出更極端的情況。例如,資深藝人方芳上月接受陸媒訪問,竟說出要大陸「出手教訓台灣」、「掌兩巴掌」的話來;另一藝人黃安則在微博諷刺台灣發生「蛋荒」,而民眾竟還能忍受,民進黨實在「太爽了」。這些言論,都極偏頗,但不都是兩岸網民在長年的叫罵嘲諷中所激化的?如果人們不希望黃郁婷、蕭敬騰等人變成方芳或黃安者流,我們對待這些在兩岸交疊地帶工作的人是不是可以理性些,不要只剩滿嘴酸言酸語

教育部體育署本來宣布我代表團不出席冬奧開幕典禮,後來在國際奧委會溝通後改變立場,是明智的決定。台灣選手要承受的兩岸壓力極大,政治人物再火上加油,未免太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