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氣候金融 全球對抗暖化關鍵角色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1344/web/ 

◆  能源轉型不正義 聽不見海哭的聲音
◆  台電能騙總統 難騙電鍋
◆  民主峰會 中共場邊參與
◆  送報至偏鄉 共讀無負擔
◆  錯誤的教育政策 台灣半導體世紀布局的破口
◆  昂貴又不環保 環島遊輪為了什麼?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氣候金融 全球對抗暖化關鍵角色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氣候金融 全球對抗暖化關鍵角色


2021-12-15 04:19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退休教授)
隨著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登場,氣候變遷、淨零碳排、再生能源、ESG等衡量國家進步與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成為市場熱門關鍵字。路透



全球要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達到淨零碳排放,將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國到底需要多少資金,錢從那裡來?根據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表示,到民國 139 年(二○五○年)實現淨零排放,英國每年所需經費約在五百億英鎊以上,占國內生產總值(GDP) 的百分之一到二。德國要在四五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總投資金額約須六兆歐元,相當於每年平均投資二,四○○億歐元,約占德國 GDP 的百分之七。

有關全球實現淨零碳排放成本,有許多不同的分析報告,從一百兆美元到一百五十兆美元不等,甚難精確估計。因為從現在到五○年間,發展的新技術可能會徹底改變。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最新估算,要實現「巴黎協議」中將氣溫升幅控制在一點五攝氏度以內目標,全球從現在起到五○年需要花費一百卅一兆美元。

目前全球遭新寇肺炎肆虐,衝擊各國經濟發展,已發展國家承諾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給脆弱國家的氣候資金一再跳票,顯示籌措氣候資金面臨挑戰。

由於邁向淨零碳排放涉及新技術研發,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此初期各種研發,應由政府編列預算推動。其次已經具有商業發展潛力之技術及建設,則可由政府資金投入帶動民間投資,創造政府資金的槓桿效益

前述政府部門所需之資金,可以藉由碳定價Carbon Pricing),包括徵收碳稅排放交易兩種方式,使減碳政策具有彈性,政府既可籌措資金,企業減碳成本亦可降低。

最後應對氣候暖化非常需要金融資源合理的投資全球金融業聯盟在 COP26 上已承諾將在決策過程中,要把碳排放納入主要考量。使得未來氣候融資管道增加,包括銀行貸款、風險投資、私募、共同基金、捐贈基金、購買股票或債券等,這些管道可以引導資金流向既有助於碳減排,又可盈利的投資項目。

此種承諾雖然是自願性,但更加具體和具有變革性,可以為低碳能源生產商提供廉價而充足的融資,並使化石燃料生產商籌集現金付出更高的成本,氣候金融(Climate Finance)將在全球對抗暖化扮演關鍵角色

我國金管會於今年十一月發布本國銀行氣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國內銀行業者應自民國 112 年(二三年)起揭露氣候相關風險財務資訊顯示金融單位已經關心到氣候危機。建議金管會宜盡速參考國際金融組織已經具有高度共識規範加速訂定永續分類標準,提供國內金融業投資低碳技術產業參考,引入民間資金,加速我國邁向民國 139 年(二○五○)淨零碳排放的動力。
















昂貴又不環保 環島遊輪為了什麼?


2021-12-15 04:20  聯合報 /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台北市)
探索夢號獲准復駛,林右昌:明年遊輪展覽和城市博覽會。記者游明煌/ 攝影



在立委多次關切下,交通部說停航七個月的遊輪已獲防疫中心同意再啟航明年元月起先行駛環島航線春夏季節再轉為跳島遊輪。民意所盼,政府努力達成,是民主制度的落實。問題是,輔導這樣的旅遊,目的是什麼?有沒有代價?

去年初全世界受疫情所困,台灣長時間掛零,有旅遊人士以「類出國」為名,推出到公海的遊輪航線,一時喧騰,宣稱是全球國際遊輪復航第一聲。官方和媒體一同幫船商站台,七月首航初期號稱班班客滿(設計容量三千六百人,為防疫限定一千八百乘客),其後因日本不同意該航程進入琉球海域,還原為純國民旅遊,熱度漸減,去年七月到今年五月共一九○航次,總載客約九萬人,每船約四七○人,僅銷售容量的廿六%,設計容量的十三%

這樣搭載率,為什麼船公司還要請民意代表爭取復航呢?除了船已經在台灣,不動也要燒錢,乾脆開船營業以外,當然有我們從載客數船票收入以外的利益。例如船客可以買免稅商品,可以加入賭場會員,享受國境內沒有的刺激性娛樂。乘客即使不多(因此防疫反而容易落實),卻都有住宿以外的花費目的常見慣性高消費群,船公司當然要擁抱這群豪客,外國船東當然樂見台灣立委出力「促航」!

船東的算盤這樣打,從去年就積極促成的政府機關怎麼看這件事?「國際遊輪首發復航外宣牛皮吹破,旅遊主管機關就改口鼓吹跳島旅遊,說會替離島創造商機。結果因為七點五萬噸大船難以入港靠岸,連澎湖都要靠小艇多次接駁,遑論金馬。尤其外島住宿餐飲容量沒辦法應付大遊輪來客,到島上匆匆來去的船客很難在地消費。這是什麼海洋旅遊政策?這是什麼跳島旅遊商機

遊輪有如海上遊樂園適合親子和銀髮族,有它市場上的特性,也確實有產業價值,台灣的地緣和消費力也確實有搶進這個市場的本錢。但是它實在不是平民消費得起,海上樂園耗能和空汙十分驚人!是最不環保旅遊方式!不應該被當作國民旅遊來鼓勵。

為了急著推海上安心旅遊,去年也許考慮不周全,經過一年,瞭解了現行遊輪大而難以結合外島特色,許多乘客志不在室外風光,那就應該對再復航服務務實檢討

例如,是否應該多開放不同航線、不同船型?是否應該要求船公司有更多對我國的貢獻,如補給、食材、台籍服務員等?是否還要對遊輪繼續給予停泊優惠?更根本的,我們還應該用國旅券來貼補遊輪客嗎?

近來敢做夢好像等於敢提政策,建設和服務只要扣上「環島」,馬上就光環加身顯現宏觀和遠見。交通部王部長強調環島高鐵公共運輸,是國家民國 139 年(二○五○)淨零大目標必然手段。可是同為公共運輸的遊輪可沒人說它是環保交通,請不要當作另一個環島夢。有商家願意經營環島遊輪,是他們的眼光;但是從旅遊特性環境影響,政府不應該花納稅人的錢再補助公司,補貼船客。做夢之外,請先做對的事!














錯誤的教育政策 台灣半導體世紀布局的破口


2021-12-15 04:20  聯合報 /   段心儀/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台北市)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台灣半導體協會在李國鼎逝世廿周年之際,舉辦紀念論壇台灣半導體,世紀新布局」。當天半導體界重量級人物幾乎全數到場,共同追念李國鼎當年引進、護持半導體業的點點滴滴。李國鼎積極落實劍及履及大事著眼小事著手親力親為的精神,才成就台灣半導體業今日的輝煌。

他們不約而同都提到李國鼎這句話:「科技的創新要靠人才,人才的產生必須來自教育」。台灣紮實的理工教育,提供了優秀的研發人才;格致誠正的人文素養,養成篤實堅毅的工程師性格;學長學弟間的傳承提攜合作,更鞏固了台灣半導體這條產業鏈。因此他們樂觀看待未來:架構創新,軟體硬體與系統的升級已做好準備;行走在摩爾定律這條隧道的旅程已近出口,但隧道外存在更多可能,未來十年將是黃金時代。但他們也提出共同的憂慮:教育破口。

少子化加上錯誤的教育政策造成從高階到基礎工程師稀缺,半導體界早已啟動自救措施,除了搶人大戰提前到大一,又在各校籌備半導體學院,以突破僵化的制度與預算。但一○八課綱賜以最新一擊:擊中三年,自然四學科總學分數只有十二,扣除跨科目主題式探究與實作的四學分,物理、化學、生物、地科,每一學科分配二學分。因為能安排的教材極其有限,教學又得由淺而深,所以重要的概念如物理學的力學、熱學、波動、光及聲音、電磁現象、量子現象等,都只能放進選修,學測不考。但通過學測申請入學的名額,占了大學總名額近八成,於是,一個怪異的現象將發生:大多進入理工科系的學生沒有學過自然科學重要概念,半導體學院未必招收得到合適的學生,學生也可能進去後,才發現自己不適合這領域,雙輸。

業者更發現,社會多元發展,學習門檻高又難賺快錢的數學理工科系,漸失青睞。或許這也與課程規畫失當,造成學生程度低落,視數理為畏途有關。為挽回頹勢,連台積電都施展出渾身解數,徵才專車開進了高中校園,可見情勢之嚴峻。但我們只看到政府靠台積電買疫苗、拚外交,但當台積電受困於人才不足時,卻未有任何關切與作為。業者已經放話,若不能解決人才破口,又不開放國外人才來台,離去將會是最後的選擇。

錯誤的教育政策誤國已成事實,由文史公民到數理自然逐一沉淪。當危機迫在眼前時,更讓人追念當年李國鼎劍及履及、親力親為解決問題的科學家精神。台灣半導體業成於教育紅利,也將敗於教育?















送報至偏鄉 共讀無負擔


2021-12-15 04:20  聯合報 /   鄭健立/退休教師(台中市)
願景工程基金會日前推出「翻轉閱讀弱勢」專題,點出弱勢家庭閱讀資源不足。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專訪時表示,正規畫從五大面向強化閱讀。記者胡經周/攝影



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願景工程」專訪時,針對閱讀弱勢,喊出五大面向強化,報導中提到:學校教育是縮小弱勢生閱讀資源落差的關鍵管道。至理之言,我想有識者從來就不缺如此說法。前清大校長梅貽琦就曾說「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 。」

而今想說的重點是在「偏鄉學校」(和弱勢家庭義近),另外的「五大面向」,我想在第三、四項的資源共享、自主學習上聚焦,有一得之愚,敢獻曝一二。我知道有不少基金、社會慈善團體常年捐書, 各鄉鎮圖書館且不乏行動書車下鄉的排期活動。但至今,我們看到的閱讀成就評比,城鄉差距仍大,績效不彰,叫人心憂。

記得多年前在金鼎獎典禮上,聽到新聞界前輩趙滋蕃先生說:「你給我十元,我給你全世界。」將報纸之能,說得鏗鏘有力。君不見報紙內容繽紛多采,有旅遊、財經,有生活,更有文藝副刊!我有個想法,不如將各方大家讀的報紙,定期收集送往偏鄉;學生在學校推動的「晨讀十分鐘」内,可以就「性之所近,力有所勉」的讀即可。沒負擔,不需考試,更不會有閱讀偏食的問題。我想這是知易行也不難之事。小學六年加國中三年,「真積力,久則入 」,閱讀能力啟發與提升可預期,城鄉差距或將大大拉近。
















民主峰會 中共場邊參與


2021-12-15 04:20  聯合報 /   張雅君/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副研究員(台北市)
中國4日上午發布《中國的民主》白皮書。(中新社)



為反制美國總統拜登召開的民主峰會,中共四日發布長達二萬多字的「中國的民主白皮書,強調自身實施「全過程民主」的優越性。又於六日發表「美國民主情況白皮書,批判美國徒具投票形式的資產階級民主,以及美國內部種種社會政經問題。中共亦邀集一百多國家參與其主辦的「民主論壇」與美國打對台。在民主峰會結束後,中共外交部又於十三日再度批判美國,人民日報更指責民主峰會是一場攻擊抹黑把戲,係「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並嘲笑其慘澹收場。

這一連串密集性作為,凸顯近年中共「戰狼外交」特質,即針對美國一切以中國各領域為目標的批判與競爭作為,毫不客氣立即以攻勢回擊,但另方面也顯示民主峰會確實對中共構成壓力。

首項壓力在於中共憂心新冷戰氛圍的深化。儘管美國否認美中競爭可能會造成新冷戰,但中共顯然認知民主峰會以「對抗威權」、「打擊貪腐」、「促進對人權的尊重」等價值聯合與國,顯示美國將持續以意識形態圍堵中國;此極可能導致新冷戰的實際形成。而中共亦不信任拜登在與習近平視訊峰會時宣稱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的說法。易言之,中共發動一連串以批判美國民主為重點的反制攻勢,在於削弱拜登主辦民主峰會在意識形態上的正當性,並以自身「全過程民主」實踐之宣揚,凸顯自身制度優越性與一黨專制政權的正當性。

次項壓力在於當前中共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以及一帶一路戰略明顯面對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挑戰。拜登已試圖聯合歐洲與國,向發展中國家推動優質的基礎建設方案,更試圖以強化與非洲國家政經關係,來削弱中共在非洲的影響力。固然拜登不忌葷素,大肆拉攏甚至民主紀錄不良的國家參與民主峰會招致批判,但拜登目的亦在於提供一個擴大與民主紀錄不良國家進行民主對話的平台,從而促進這些國家民主實踐的提升。此明顯對一向將廣大亞非拉發展中國家視為其政經影響力的中共構成壓力,也迫使中共必須不斷闡述「各國民主道路應由本國人民自主選擇,而不應從外部強加」,「民主或不民主,人民說了算」,更大肆批判美式民主對他國內政的干預,以及所造成的動盪災難。

中共的一連串反制,顯示固然中共未受邀,但仍以場邊參與者身分與美國領導的民主峰會競爭話語權和影響力。其就民主理論和實踐提出的若干詭辯仍足以引發吾人深思辯證,例如其論述民主與國家治理具有密切關連性,指出「好的民主一定是實現良政善治的,一定是推動國家發展的」。中共更以近年來自身國家治理成就作為其成功實踐民主的佐證。問題是:威權專制實踐,尤其是以人權、言論自由喪失作為國家治理的代價,可稱為民主或善治嗎?這種情況下的國家治理能長治久安嗎?對正常民主國家而言,民主、人權、言論自由、國家治理實則都是重要價值,缺一不可。換言之,民主國家亦必須經常檢視民主制度實踐的完善,正如同拜登在民主峰會開幕致詞時表示「民主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每一代人都必須更新它」。
















台電能騙總統 難騙電鍋


2021-12-15 04:20  聯合報 /   梁清一/退休人士(台北市)
外界懷疑台電11月間曾夜間降壓供電,可能因此造成電器損壞。台電台中區處表示,台電公司供電電壓均控制在正負3%以內,此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直聽說台電在供電吃緊時,會偷偷降壓節電,我總嘀咕:台電真會那麼笨嗎?昨日民意論壇汪志雄教授說的電功率公式,相信台電應該是懂的,如果不是腦袋還停留在大同電鍋上市的年代,便是掩耳盜鈴—明知偷了鈴鐺,鈴鐺一定會響,所以就將主子的耳朵給塞了起來。

大同電鍋上市一甲子,算是古老的電器產品,屬電熱電器。凡電熱產品都有一特性:電壓愈高電流越大,也越吃電,所以只要將電壓降一點點,就可以省很多電。這一點接上電錶可以完全獲得驗證。

可是啊!蔡總統、蘇院長還有王部長,大同電鍋都活了六十年了,還老當益壯,出國必攜,一點都不笨。一一○V一小時煮一鍋飯,降到一○七V至少多煮五分鐘,這是即時負載看不到的。大同電鍋真的並不笨,而且相信台電人也真的不會那麼笨,為即時減載而降壓,只為圖個官位糊口飯而已。總統、院長、部長大人,你真的被騙了。說煮飯您可能還是聽不懂,因為您大概也沒煮過飯。但是說手機充電一安培充二小時、○點五安培就得充四小時這您應該懂吧。當然你也可以在晚上睡覺時充電,管它充多久!台電人絕不會跟你說:管你在什麼時候充電,發電廠的煙囪都在冒煙,而且冒一樣多的煙。

還有一件事,台電騙更大。您說終結核電後,台灣的能源配比是燃氣百分之五十、燃煤百分之卅、再生百分之廿。在風和日麗時,也許可以如願,但別說太陽會下班,就一片烏雲蔽日,一大片光電農場立刻愁雲慘霧。此刻台電人怎麼辦?降壓降載等雲過天青嗎?諒你也沒這個膽,所以還是得開火力,不是燃氣變七十就是燃煤調五十。總之燃氣+燃煤設備容量必須是一百,而且必須百分之一百開著等。當然你也可以賭,但天有不測風雲,賭的結果,就是大停電、大爆炸。

台電人啊!你還要繼續騙到幾時?若只為糊一口飯還情有可原,怕的是為圖個一官半職欺上瞞下繼續騙,總有一天徒有大同電鍋也煮不了飯。對大多數的電器而言,被騙走的都會被要回來,還可能是加倍,可是對台灣人啊!你被騙走的,就永遠消失了。













能源轉型不正義 聽不見海哭的聲音


2021-12-15 04:20  聯合報 /   王醒之/無黨籍基隆市議員、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基隆市議員今天提案要求市府與市長林右昌應明確拒絕協和火力發電廠填海造陸,要求研議替代方案,守護外木山海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以「守護外木山海岸行動小組」為名的民間團體聯盟在基隆市各大公共場所推動連署,因為台電協和火力發電廠即將在一級海岸保護區、也是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的外木山海岸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簡稱四接)。

連署訴求林右昌市長應明確反對此案,搶救基隆市僅存最長一段自然海岸線與海底七萬餘株高緯度珊瑚免於活埋,並要求台電確實評估替代方案。目前連署人數近萬,基隆市議會過半數議員提案通過要求基隆市府應出席下個月的環評專案小組會議表達反對立場,議題發展方向與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類似,頗有朝向下一個全國性公投的可能。

跟三接遷建的訴求類似,基隆市民多贊成協和火力發電廠由燃燒重油轉型為燃氣,但四接以填海造陸破壞生態為「唯一方案」,讓大部分基隆人難以接受。能源轉型也是一種開發行為,但如果把破壞環境視為「必要之惡」,那就是假能源轉型之名行開發主義的老邏輯,總是逼人在環境與經濟中二擇一,不但毫無轉型正義可言,還四處製造「綠色衝突」。

其實不論公投在即的三接藻礁、核四重啟,或逐漸引起關注的四接珊瑚,都緊扣著全國人民「缺電」恐懼,但順藤摸瓜最後其實是指向電力需求端。白話說,就是台灣到底需要多少電呢?又是誰的需求呢?

根據經濟部電力供需報告,我國總用電需求將從民國 99-109 年(二○一○至二○二○年)期間的每年平均成長百分之一點三四,激增跳升到民國 110-116 年(二○二一至二○二七年)的每年平均成長百分之二點五,等於每年要增加八一三MW超過一部林口燃煤機組八百MW);到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時用電需求將比現在增加四 GW,接近一座林口燃煤電廠(二千四百MW)和一座麥寮燃煤電廠(一千八百MW)的總和

三接、四接的規畫,主要是立基於這種「以需求決定供給」的邏輯,改善中南部空汙是執政者其次考量。台灣蕞爾小島,還玩得起能源吃到飽的遊戲多久?就算蓋了核四核五核六、五接六接七接八接,恐怕也不夠用。

若要認真改善空汙、提升環境品質,政府首先應舉起產業轉型大旗,揮向在農地上製造汙染的違章工廠,力行斷水斷電;揮向鋼鐵、石化等高汙染、高碳排產業,不讓他們過度耗用寶貴水電與其他資源,只為了跟國外競爭已殺成紅海的鋼材、塑料市場;甚至生產一大堆用過即丟的產品。削減這些不利環境健康的產業,就削減了水電需求,同時減輕垃圾危機。

這些產業宛若需索無度的媽寶,躲在能源轉型背後,何時才能調整體質?台灣持續提供廉價的水電與勞動力,更在制度上讓成本外部化,導致特定產業巨嬰化。面臨民國 139 年(二○五○)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政府應以「用電零成長」、「以供給決定需求」的能源轉型模式協助高耗能產業「轉型塑身健康化」,才能讓台灣走出飲鴆止渴短線操作,朝向能源轉型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