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小心通膨就在你身邊\星期透視/防杜黑幫應從制度著眼

◆  畫中有話/要讓每個世代「有感」
◆  名家縱論/小心通膨就在你身邊
◆  大屋頂下/出口或囚室? 中共九二共識兩手策略
◆  星期透視/防杜黑幫應從制度著眼
◆  「我就是大人!」 刷存在感?
◆  多做有意義的陪伴
◆  溫馨佳節不忘被家暴婦女
◆  孝順媽媽只在母親節?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小心通膨就在你身邊


2021-05-09 02:56  聯合報 /   林祖嘉(政大經濟系教授)
今年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2.09%,突破2%警戒線。(本報系資料庫)


日昨,主計總處公布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增百分之二點○九。主計總處認為,因去年同期基期低的關係,且其中因油料價格上漲百分之四十八,加上娛樂服務費上漲百分之四,兩者合計占CPI上漲七成多,認為這只是短期現象,不必太擔心。

問題是,現在物價上漲真的只是短暫現象嗎?如果看看近期國際物料價格變化,及世界上其他國家近期物價變化,或許對台灣通貨膨脹就不會那麼樂觀。尤其是,美國和韓國四月CPI也達到百分之二點六和百分之二點三,其他國家未來可能也類似,值得注意。

去年新冠爆發以來,經濟情勢變化快,先是各國封城鎖國,消費大減,使去年全球GDP下跌百分之三點五,貿易量減少百分之九。但今年來,多國施打疫苗,預期經濟應會大反彈,國際貨幣基金年初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百分之五點五,貿易量則回到百分之八點三。大幅反彈代表短期需求大增,就可能形成「需求拉動的通膨」。

尤其是,為紓解疫情對經濟衝擊,美日歐盟等紛採寬鬆政策,包括美、日寬鬆貨幣(QE)政策。大量貨幣供給,可能造成通膨壓力。到今年三月為止,美國貨幣供給月平均成長率,高達到百分之二五四點八!日本也有百分之十一點五,我國情況好很多,但同期間貨幣供給增加率也達百分之十二點一。

另一方面,先進國大幅擴大財政支出,刺激經濟。去年川普推二點三兆美元紓困方案,拜登上任後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先通過一點九兆紓困方案,又推二點二五兆擴大基礎建設方案,稱「美國就業方案」,後續還會推一點七五兆「美國家庭方案」。現在美國GDP總量約為廿一兆美元,三月時美國累積財政赤字已達到其GDP的百分之一二九,未來加上上述三項支出,國債負擔將高到令人擔心。

大量貨幣與財政寬鬆政策,雖然短期內對美國經濟產生正面拉抬作用,但需求快速增加,如果供給跟不上,是否會造成通膨壓力?如果全球都採這種擴大需求方式,是否會造成全球性通膨?

其實,今年全球經濟反彈以來,我們已看到一些國際性物價上漲趨勢。比方說,機票與海運價格大漲,台灣幾家海運股價一飛沖天,就是最好證明。另外,四月國際糧食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漲超過百分之卅,糖價上漲超過百分之六十,芝加哥近期玉米期貨價格更是超過百分之一○八;另外,四月國際鋼價和銅價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為百分之一二○與百分之八十七。這些重要原物料價格大漲,因國際企業預期反彈,大量備料而拉高。台灣絕大多數原材料來自國外,原料價格上漲,增加廠商成本,推高產品售價,也將造成「成本推動的通膨」,或是「輸入型通膨」。

雖然說這看起來只是一、二年內短期混亂現象,但從長遠角度看,一方面美元數量大增,同時因為美國國債數量太大,聯準會可能不容易以升息方式減少貨幣供給。因三月初美國國債數量達廿八兆,如果聯準會提高百分之一利率,將使美國政府每年利率負擔增加二千八百億,將對財政造成壓力。因此,未來低利率在美國可能會是常態,在美元長期疲軟情況下,原物料價格長期走揚,到時全球性通膨可能也會成常態,政府與企業都需小心應付。










星期透視/防杜黑幫應從制度著眼


2021-05-09 02:49  聯合報 /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蔡英文總統5日公開道歉,表示民進黨未來將落實「排黑條款」。聯合報系資料照


黨內重要幹部「黑底」曝光,民進黨的整體形象,在過去一周受到輿論與反對黨嚴厲質疑。身兼黨主席的蔡總統,面對民意壓力,不得不公開向全民表示歉意,並誓言將「親令落實排黑條款」,嚴格審查新進黨員。

黑道漂白,或縱橫政壇,非始於民進黨執政;過往國民黨當家,黑幫參與政治的運作便時有所聞。歷經卅年,兩黨政治人物為此道歉不知凡幾,根絕保證也重複多遍,但除了藍綠底色不同,政壇黑影幢幢,改變似乎不大。蔡總統再次作保證,很少有民眾會相信民進黨有可能將黑道隔絕於政壇。

黑道參政,台灣並非民主國家的特例,但要像台灣縣市議會這般猖獗,甚至從政後,仍然明目張膽與幫派往來,倒不多見。問題根源,其實不在主政者排黑決心,而是制度的瑕疵能否改正。制度不變,主政者就算有心排黑,黑道力量還是可能再次滲透,畢竟真正徹底的排黑,主政者也會擔心傷到自己的筋骨。

政治學者常言,憲法決定政府組織,選舉法規則決定誰來操作政府。台灣黑道活躍政壇,其實與選舉法規有莫大關聯。自實施地方自治以來,縣市鄉鎮層級政府便以「不可移轉單一投票制」選舉民代。依此制度,一個選區平均可選出多位民代,但選民只有投一票權利,得票最多前幾名便當選。以雲林為例,一個選區平均選出約七位縣議員,候選人只要取得一成左右選票,約五千票,便足可當選議員。

只要掌握一成選票便可成議員,對許多掌握資源的不肖分子誘惑,當然不小。尤其民間組織內聚力不強(除過去國民黨掌控的農漁水利會),黑道只要串聯宮廟,便不難進入政治廟堂。當選後取得政治奶水,耕耘基層若見成效,不難由黑洗白自成一股勢力。

政黨以其廣泛包容力,過去還能有效壓制地方勢力。但自民主化以來,各方訴求黨內民主,地方所掌控的基層選票,反而成了上位者掌權的法理基礎,無論是在野黨或執政黨,對基層黑道抬頭,均只能抱著視而未見的鴕鳥心態,直到事態發展到必須處理。

根絕這些民主病灶,顯然只有兩個途徑。一是將基層選舉改為西方的單一選區制,分割後的選區就算當選票數與現制相同,但得票比例卻大幅提高到五成,使得候選人形象將更為重要。台中顏家過去在複數選區攻無不克,但在單一選區立委選舉卻敗給一個政治新人,何以失蹄值得深思。

此外,政府也可以思考,採納多數歐洲國家採用的比例代表制。選民投票如果是選黨而非選人,黨領袖當然會更在意黨的整體形象,不待民意壓力便會主動努力排黑,否則因此敗選,領袖須下台負責。台灣目前雖設有不分區席次讓民眾投政黨票,但席次比例僅占三成,遠低於德國的五成與日本的四成,無法對政黨領袖構成有效鞭策。

台灣目前基層選舉制度,很少國家在主要選舉中採行,顯然弊端已廣為熟知。在人民聽過太多改革宣示後,政治人物是否應該由制度面提供民眾更大的改革保證?












大屋頂下/出口或囚室? 中共九二共識兩手策略


2021-05-09 02:52  聯合報 /   黃年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重申「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的對台方針。新華社


綠營及藍營,皆有許多人想把「九二共識」甩掉,卻是莫可奈何。原因是中共不肯丟掉九二共識,台灣就不得不面對這「未完成的答卷」。

中共不丟九二共識,至少有兩個原因:

一、自二○○五年連胡會以來,九二共識就是中共的兩岸論述主體,十八大以後且正式進入兩會報告,習近平並說過「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沒有了就地動山搖」之類的話。事關威信,總不能山沒搖地沒動,九二共識就先消失了。

二、「共謀統一/一中原則/一中各表」,是九二共識「三元素」。其中,「共謀統一/一中原則」中共在什麼地方都能說,但「一中各表」只有在「九二共識」裡面才有。中共丟了「九二共識」,就也丟了「一中各表」;沒了「一中各表」,台灣就沒有出口,兩岸關係就絕無回復的可能性。反過來說,民進黨要甩掉「九二共識」,其實就是要丟掉「一中各表」。中共如今警覺這個出口萬萬不能堵上,所以「九二共識」不能丟。

面對九二共識,中共進退兩難,因此出現了兩手策略。一手是設法開闢「出口」,將台灣引回「一中各表/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另一手是民進黨若仍抵拒九二共識,作繭自縛,中共只要逆向操作,抓緊九二共識四字不放,就能使九二共識成了民進黨自囚的囚室。如此就成了進退兩可。本文嘗試談一談中共這兩手:

一、將九二共識當作出口:整個胡錦濤時代,皆可見到「出口論」。當時中共主張「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求同存異是九二共識的真諦」。中共說的「求同存異」,就是馬政府說的「一中各表」。這就是九二共識的出口。

但是,到了蔡英文執政,中共不但壓制台獨,且也將「一中各表」列為禁忌語,不再提「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而改稱「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至「元二談話」又變成「共謀統一的九二共識」。出口堵住,遂形成今日變局。

如今,中共正在「搶救九二共識」,例如在對台論述下架了「一國兩制」,並重申「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一中各表)。在在可見,中共已經警覺,正在試圖回復九二共識的「出口」。

現在,民進黨已經不說「根本沒有九二共識」,而稱九二共識已被「加註」,或「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沒有中華民國存在的空間」。這意思是說,如果要回到「九二共識」,那麼就先要回到「一中各表」。

可見,雙方都知道,九二共識的出口在一中各表。若連「一中各表」都沒有,就更別談「一中原則」及「共謀統一」了。

倘若雙方的爭議是在「一中涵義認知不同」,則其實中共已經給了「出口」。只是中共說不出「一中各表」四字,而民進黨則對中共種種「脫加註」的表態假裝看不懂。

相對而言,陸委會自邱太三接手後,也一再表述「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尊重一九九二年兩岸會談…秉持求同存異思維…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等等,但是民進黨自己也說不出「一中各表」,也說不出「憲法一中/一國兩區/九二共識」等潛台詞,所以中共也佯裝看不懂。

也就是說,中共與民進黨雙方,其實都在嘗試為對方開一出口,但迄無一方從對方的出口走出來。

二、將九二共識視為囚室:如果民進黨能回應中共的「脫加註」,且北京也願表達對邱太三「潛台詞」的理解,則雙方就有可能找到出口。但是,如今卻是明知對方在文字及語言上皆有迴旋的困難,卻仍不肯鬆手;這非但是讓對方沒有出口,其實也是各自作繭自縛。這固然對中共欲緩和兩岸關係不利,但對於民進黨來說,九二共識也就成了自囚的囚室,而這也許正是中共的另一手策略。

只要中共不丟掉九二共識,歷史的這一頁是翻不過去的。亦即,使民進黨以「九二共識」自囚,無法脫身,其實是中共所樂見,亦是中共反向操作的設定。

九二共識究竟是出口或囚室?因此成為民進黨面對的選擇。

民進黨的根本心結在台獨。如果是走中華民國路線,則當然應力爭「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視九二共識為出口。民進黨今欲向中共力爭「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沒有中華民國存在的空間」,那麼,民進黨為何不先明明白白回到中華民國,回到一中各表?

民進黨自囚於台獨,因此才會自囚於九二共識。

本文希望,中共及民進黨皆能以「求同存異」為雙方在九二共識的出口。中共勿將九二共識設想為使民進黨自囚的囚房,民進黨更不要用九二共識作繭自縛,而要力爭「九二共識必須包含求同存異的一中各表」來破繭而出。

本文認為,只要中共能解釋民進黨「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沒有中華民國的空間」的質疑,民進黨即應設法從自己闖開的「求同存異/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中走出來。民進黨若能爭到「一中各表」,就是為台灣及兩岸立了大功,因為中共也需要「一中各表」這個出口。

中共則應回到「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及「雙方各自相關規定(憲法體系)符合一個中國原則」(憲法說)。因為,中共反台獨,那是反獨派;但若反「求同存異/一中各表」,那是反中華民國,反二千三百萬台灣人,不能「心靈契合」,兩岸均無出口。

這個出口,萬萬不能堵住。

問題可能卡在文字上。例如,民進黨若說「尊重一九九二年兩岸會談求同存異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中共就不用非要逼出「九二共識」四字。又如,北京既已一再重申「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並對台下架了「一國兩制」,民進黨就不必再說什麼「被加註」。重要的是先解開心結,嘴巴上不必強人所難。

畢竟,二○一六年十二月,據信周志懷是傳達中共意念曾說:「九二共識的文字表述可被新建立的共識取代。」其實,現在雙方皆在嘗試找出可以取代的文字表述。

確實,如國台辦說,「關鍵是在承認歷史事實,認同核心意涵」。中華民國正是比「九二共識」更無可抹煞的「歷史事實」,因而「核心意涵」就是求同存異。如前文所述,胡錦濤時代就說「求同存異是九二共識的真諦」,當年的國台辦主任王毅應當還記得。

不必死抱幾個令對方不能迴旋的文字,抱櫝還珠。












畫中有話/要讓每個世代「有感」


2021-05-09 02:59  聯合報 /   記者曾學仁
記者曾學仁/攝影


少子女化衝擊嚴峻,為搶救「世界倒數第一」的生育率,行政院釋五大利多盼扭轉劣勢,再造人口紅利;但高房價、物價及低薪,讓年輕世代遲遲不敢生養兒女。

隨著社會多元化,根據政府統計發現,熟齡離婚率亦出現飆高趨勢;對高齡少子化問題叢生的台灣,無疑雪上加霜。提高生育率的前提,或是讓每個世代對未來生活有憧憬、有感,才是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我就是大人!」 刷存在感?


2021-05-09 02:40  聯合報 /   黃聰哲/自由業(雲縣西螺)
蔡英文總統。聯合報系資料照


「這個家裡不是沒有大人,我就是大人!」小英在民進黨黨部主委會議喊話;「大人」一詞當然張力十足,沒人否認小英是大人,但從怒斥這個家裡不是沒大人,大人一詞是褒義還是貶義,應已明矣。

如果小英德位相配,黎民百姓應是奔相走告,何需怒斥?如派系傾軋,拉幫結派,不能以德服人,而以威勢逼人,腐自內生,黑由內向外暈染;令人驚訝由綠轉墨綠到黑,時間變化如此快速,讓「清廉、勤政、愛鄉土」招牌蒙塵。

先從心理分析,「我就是大人」是權力宣示。小英行事風格,自己權當主機角色,以命令主導分機,收割成果,若遇重大缺失,也可推諉避責。如今黨字尚黑,派系過度政治操作,為求選票不計後果,權力漸被浸蝕,最難堪的是被黑、黃、貪所染,是可忍,孰不可忍?

另一方面,民進黨內初呈腐敗現象,小英有危機意識,急呼她就是大人,宣誓權力存在感。

就現實政治而言,「我就是大人」是種封建家父政治觀念,且是一種極危險的政治意識。試想小英已集府、院、黨大權於一身,尚覺不足,還要嗆聲她就是大人,未來是否由集權更走向專政?在「小英大人」心中,人民頭家似乎已成歷史灰燼。

台灣已被視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國軍不畏戰、不怕戰,最擔心的是主政者不知戰。「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左傳)戰爭猶如玩火,不知止戰,就會回燒自己。














多做有意義的陪伴


021-05-09 02:38  聯合報 /   張健常/環教志工(新北市)


閱名人堂讀到王文華送給媽媽的禮物,竟然是「洗頭」,極為尋常日常卻是某些臥床母親難得的奢侈,說是幸福嗎?又未免太廉價,但能換來媽媽滿足笑容,相信就是最好付出。想到數年來每天伺候失智老母,偕妻每天照料餐食飲水用藥就醫,陪同推輪椅散步是生活日常,偶爾還要應付精神狀況異常,付出何止「洗頭」一項?

少子化危機,如同海嘯般席捲而來,人口老化更是人人終將面臨的難題,趁行有餘力時做有意義的陪伴,及時行孝,勝過送禮物或去餐館一次性消費。












溫馨佳節不忘被家暴婦女


2021-05-09 02:37  聯合報 /   吳宏信/自由業(嘉縣水上)


今天母親節,是個溫馨的節日,或忘了躲在社會陰暗下被家暴的母親,也該是我們關心的對象。

擔任醫院志工十年,見到受暴婦女,多數遭丈夫拳腳相向,甚至被前夫施暴;鼻青臉腫、全身瘀青是常事;更惡質的還追到急診室,凶狠的模樣令人恐懼。

這種人是家庭惡霸,只敢「牛棚內惡牛母」,非男子漢大丈夫的行徑,令人不恥。

有婦人從年輕被打到老,主要是家醜不外揚,經濟受控制及維持完整家庭的假象,忍耐多年才到醫院驗傷並申請保護令,問她為何能忍受那麼久,她回答「已經習慣了」,讓人聽了十分難過,想不透她們是怎麼忍受過來的,或許是「為母則強」吧!

母愛世間最偉大,無私無怨的恩情,「高如須彌山,深過四大海」,為子女犧牲奉獻一輩子,理應受到尊重和保護,祈願天下慈愛的母親,在溫馨的家庭裡,不必擔心暴力恐怖,不需躲在黑夜飲泣,更不必憂心失眠,年年都過快樂的母親節。













孝順媽媽只在母親節?


2021-05-09 02:36  聯合報 /   卓瓊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台南市)


繁忙的五月課表提早結束,終於可稍微放鬆一下,但上課因示範一個跳躍動作,不小心拉傷足底筋膜,上完課趕緊貼上貼紮保護,幸好不需一跛一跛前往物理治療中心治療病人,不然就糗大了!

到了中心,學生問我要怎麼慶祝母親節,我的回答一如往常:到處餐廳都是人擠人,沒有必要去和別人普天同慶,破壞防疫。其實母親要的不多,如果周末起床要準備早餐時卻看到早餐已在桌上,下班回家本想整理髒亂的家裡,卻看到地板煥然一新,母親就會覺得心情很好。這種身為母親的小確幸,可能只有在母親節前夕看得到。

我在職業健康促進這門課,常會提到利用工作分析來避免職業傷害。母親這門工作,分析起來其實好像很簡單,其實必須身兼多職。包括保母、廚師、清潔員、司機,孩子長大了還要當家教,青春期有情緒困擾還要當心理諮商師。國內有研究計算出母親的工作如果是有給職,月薪大概是五萬三,比許多上班族薪水都還要高。對全年無休不支薪的媽媽,先生和小孩要多多幫忙且要心存感激,不是只有母親節一天才幫忙家事,家事本來就是全家人的事。

最近少子化議題很夯,大家都在討論為什麼女生不想結婚生小孩。其實女生為了媽媽這份工作真的要放棄很多,不管是學業上的更上一層,或是工作上的升遷,母親身分就像事業上的絆腳石(或是甜蜜的負荷),影響我們的職涯。

有次我很客氣地問一位來系上演講的男性特聘教授,怎麼有時間寫出這麼多論文?那位教授很誠實說:我花非常多時間在專業研究上,因此很感謝我的老婆,因為小孩都是她在帶的。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女性研究人員身上,先生應該幫助有限;幸運一點的話,可能有阿嬤(另一位母親)當我們的救火隊。

我的研究專長有一部分是累積性傷害。母親的工作因為要育兒、做家事,很多是重複動作,再加上女生肌力本來就較男性弱卅%,所以母親很容易得到累積性傷害。因此,如果家人不要只有母親節的時候,才想到要幫忙,她就不會因為重複的傷害而造成身體痠痛或提早退化。母親其實很容易因為貼心幫忙而感到滿足,好好呵護你的母親,不論你長到多大,只要還有母親在,你就永遠是母親的寶貝,而母親也會永遠做你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