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7日 星期五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破壞性創新 蔡應宣示碳中和雄心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4438/web/ 

◆  重回世衛 不能只靠口水戰
◆  從避戰出發 追求台海和平
◆  肇事後飲酒的法律對策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破壞性創新 蔡應宣示碳中和雄心
◆  一場沒什麼台灣人在意的戰爭
◆  一葉扁舟突破台海防線
◆  跟騷法 防治性別暴力最後拼圖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破壞性創新 蔡應宣示碳中和雄心


2021-05-07 04:59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所兼任教授)
目前至少有110國宣布實施碳中和,但蔡總統的表態依然不清晰、不明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二○一八年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TPCC)《全球暖化攝氏一點五度特別報告》,呼籲各國落實巴黎協定,但若以目前暖化持續速度,可能在三○至五二年間暖化會達到增溫攝氏一點五度。若要把暖化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途徑,二氧化碳排放需要於三○年前降至一○年水準之百分之四十五,並於五○年達到碳中和。
目前至少有一一○國宣布實施碳中和,同時歐、美、中、日、韓等國,均由國家領導人正式宣布實施碳中和雄心;國內儘管環保團體、媒體呼聲不斷,但蔡總統及蘇院長的表態依然不清晰、不明確。

實施碳中和需要面對各種改變的強大挑戰,導致決策者常猶豫不決。因此決策思維及模式必須改變。根據哈佛大學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教授在一九九七年《創新的兩難》一書中提出「破壞性創新」理論,或可提供政府因應碳中和決策參考。

過去政府部門處理氣候變遷議題,不論是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或是調適氣候變遷衝擊,均係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但往往受限各部門本位主義,難達共識,雖偶有「持續性創新」作為,但事實證明這種由下而上的方式,絕對不足以因應實施碳中和的大幅減碳要求。

克萊頓所提「破壞性創新」概念,就是建議在面對如此嚴峻危機時,決策者必須盤點各種未來可能作為,加以整合,宣示推動決心。而這些作為或許目前不具市場性,但如能提早開始著手規畫,就可能在未來獲得突破性發展。

例如,全面推動電動機車,禁止燃油車,社會民眾及機車企業集團一定會反對,必然遭致批評壓力。但若政府能夠堅持決策,及早布局,可想像卅年後台灣一千二百萬輛機車汰換為電動機車的減碳及環境效益有多大。

其次各國全力發展氫能,列為無碳能源,而我政府能源政策為避免影響既有再生能源市場,鮮少見到氫能規畫,使減碳工具少了一個最重要選項。

破壞性創新規畫,勢必衝擊既得利益者,引發反彈,甚至存在可能失敗風險,導致相關部門官員產生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的保守心態。要實施碳中和,不要期待過去由下而上決策模式,決策必須要從上而下。呼籲蔡總統明確宣示實施碳中和雄心,並展現承擔勇氣,藉由破壞性創新手段,激發全民認同,這樣才有可能找到台灣的碳中和路徑。













一場沒什麼台灣人在意的戰爭


2021-05-07 04:56  聯合報 /   陳孝平/亞洲大學兼任特聘教授(台中市)
英國經濟學人封面故事,把台灣認定為「地球最危險地區」。圖/經濟學人


英國經濟學人封面故事,把台灣認定為「地球最危險地區」,以其在國際言論市場分量,形同替國際領袖級人士、智庫、乃至軍方對台海開啟戰端的評估與擔憂,做出總結式認證。

總統府照例發出一篇文青回應,而台灣人仍然股照炒、房照囤、夢照做,一副匕鬯不驚的樣子,令許多人疑惑不解,其實是因許多類人不在乎戰爭結果。

第一,二○一六年前,對岸有「一中」可安心、可交代,我方有「各表」可透氣、可騰挪。但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天天撩撥兩岸,裝睡的人既然不願意醒,對於可能的台海戰事,只能強作鎮定,妄想有人會來相助。

第二、民進黨側翼在網路上嗆中國惟恐不狠、霸凌意見不同的人惟恐不毒,既然「草螟弄雞公」已成為其工作,只能繼續色厲內荏,怎能表現對戰爭的憂心?

第三、民進黨人既然曾說出「八二三砲戰是國民黨的戰爭」這種言論,除民進黨人外的其他台灣人自然也可說「下一場台海戰爭是民進黨的戰爭」,作壁上觀即可,何必在意?

第四、許多陪同中華民國走過艱難歲月,從無到有、從希望到驕傲的國民,眼看「這個政府」每天橫柴入灶,對於台海可能戰事,也會高唱「時日曷喪,吾與汝偕亡」,自然也不在乎。

古往今來,弱國的民眾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絕對是憂心忡忡,徨徨不可終日;台灣人冷眼面對大家都認為會發生的戰爭,是極為特殊的情況。理當團結人民追求和平的總統,嘴巴喊團結行動極盡撕裂之能事,把一場原本不需要發生的戰爭,撩撥到非發生不可,還侈言「有能力控制風險」,難怪許多人只好抱著「看熱鬧」心態,氣定神閒坐看雲起霞落。













一葉扁舟突破台海防線


2021-05-07 04:49  聯合報 /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一名男子自稱從大陸福建開橡皮艇到台灣要投奔自由,日前在台中港碼頭被發現。記者游振昇/翻攝


過去常聽到,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可短短幾年,竟成經濟學人雜誌地球最危險地區封面故事,政府鬆散致破口叢生。

提出這一警訊,雖可在國際舞台增強抗中戰略地位;然若真爆發戰爭,縱有萬座護國神山亦無法保國衛民,政府應慎防中美兩強對抗,台灣被踐踏、摧殘、蹂躪。

強化台灣防衛作戰獨立性,購買滿坑滿谷彈藥,讓台灣淪為「火藥庫」,會重蹈越南覆轍。人民期望賢明政府能開啟「避戰」智慧,莫讓台海緊張升高,而是讓兩強都能來確保護國神山供應鏈安全,讓世界共享台積電的產品。

近日陸客從福建駕橡皮艇直奔台中港上岸被工人發現,不可思議。去年漢光演習陸戰隊突擊舟艇在港內訓練翻覆,而今大陸客竟然可以駕橡皮艇,獨自橫渡台灣海峽,沒被浪湧席捲失事,與岸際水平雷達、熱像儀和警戒、岸巡人員發現,值得研究。

「一葉扁舟」突破台海防線,「台灣是地球最危險地區」非浪得虛名,要讓護國群山安全,政府不能再鬆散,國防、疫情、黑道、毒品、車禍、缺水等破口處處,會加速讓「護國神山」消失。

















跟騷法 防治性別暴力最後拼圖


2021-05-07 04:31  聯合報 /   陳慈幸/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主任(嘉縣民雄)
行政院會通過跟騷法草案,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圖/取自ingimage


討論多時的「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終於在立法院初審,保留協商條文中,跟蹤騷擾行為定義是否需要「與性或性別相關」,迭有爭論。謹從立法初衷及社會期待,並參考日本經驗,提出看法與建議。

跟蹤騷擾,是針對特定人反覆或持續的侵擾,並非隨機挑選犯案對象,其行為成因很多,可能為錢財利益,如討債集團;可能為知名度流量,如媒體跟拍;可能因政治立場不同,如網路酸民留言洗版;可能因生活習慣不合,如鄰居糾紛檢舉等。其中,因追求不得而跟蹤騷擾類型,行為人往往執拗不願放手,甚至有玉石俱焚心態,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風險,不亞於其他犯罪,加上國人對這類跟蹤騷擾往往認識不足,不了解過度追求可能成立性騷擾,仍存有「一往情深、誠意感動天」的認知偏差,更讓潛在風險加深。

從歌手蕭敬騰遭愛慕粉絲騷擾、世新女大生遭單戀男子砍殺,再到屏東女店員遭擄殺命案,共同點是追求者源於愛戀及想要占有對方,其情緒及手段隨著時間愈發失控,無論性別均屬對他人性或性別平權與自主意識缺乏尊重。類似事件屢上新聞版面,防治性別暴力也是立委及民間團體倡議立法的初衷,所以行為定義採「與性或性別相關」,應較切合社會大眾實際期待,至於其他原因的跟蹤騷擾(如討債、媒體跟拍等), 應按情節輕重適用現行刑法或循民事侵權求償程序。

日本立法同採聚焦設計,並限期檢討,值得借鏡。日本「纏擾行為規制法」立法背景是一女大生遭前男友殺害的「桶川事件」(我國亦曾發生宅王張彥文殺害前女友案件,因此增列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六十三條之一,俗稱恐怖情人條款),將行為人限定於「以滿足對特定人之戀愛感情、其他好感或該等感情無法滿足時之怨恨為目的」所為之行為,便是希望對國民的影響能限縮在最小範圍內,避免勞工運動、市民運動、新聞媒體採訪等成為法律約制的對象。我國立法採「與性或性別相關」設計,可防制的行為包括性報復或性勒索等,保護範圍已較日本更寬,另可於附則加上限期重新檢討的作法(日本訂為五年)。

跟騷法在朝野多年努力下,終現曙光,實屬不易;更應透過本次立法,讓大眾認識跟蹤騷擾此一性別暴力犯罪,彰顯政府完成性別暴力防治拼圖的決心。
















重回世衛 不能只靠口水戰


2021-05-07 04:37  聯合報 /   徐勉生/對外關係協會前常務理事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交部長會議5日發布公報,表達對中國大陸與俄羅斯諸多作為的不滿。 法新社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五日發表公報,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論壇及世界衛生大會。公報指出:「我們重視台灣海峽和平及穩定的重要性,並且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同時強調,強烈反對任何可能升高緊張情勢,傷害區域穩定的片面行動。

G7 集團成員,是除俄中外,世界上最先進國家,對國際局勢影響不言而喻。外長公報關注台海和平,及台灣參與世衛議題,對台灣而言,應屬喜憂參半。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及外交部表示,公報首度列入台灣,顯見國際社會對台灣抗疫成就肯定,以及對區域和平穩定的高度關注。然而,外交辭令真實意涵,通常要由反面解讀。

外長公報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潛台詞就是認為台海和平正受到嚴重威脅,瀕臨戰爭邊緣。充分印證經濟學人雜誌最新一期指稱「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地區」的封面報導。台灣受到國際關注原因,是身處險境,應該感到慶幸,還是憂慮?

外長公報鼓勵兩岸議題和平解決,就是針對目前兩岸官方往來中斷,且關係不斷惡化,提出嚴正警告。公報稱強烈反對任何可能升高緊張情勢的片面行動,一方面是針對中共近來的各項軍事行動做出回應,另一方面也是呼籲台灣加強自我節制,千萬不要做出被中共視為挑釁的行為。

四月廿五日台灣國家聯盟舉行「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探討台灣國家正常化,並建議台灣應該正名為「台灣共和國」;副總統賴清德不但應邀參加,還公開致詞。在兩岸關係緊繃之際,此舉無異於火上澆油。

台灣重返世衛大會議題,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固然可喜,證明世界主要國家對於台灣被排拒於世衛大會之外的不公平現象,不以為然。但是兩岸關係未見改善,台灣恐怕仍無法獲邀參加本年世衛大會。

過去四年,台灣未能獲邀參加世衛大會,不是因為沒有國際支持,而是大陸反對。世衛組織有一九四個會員國,其中一八○國與中共有邦交。由於中共在第三世界具甚大影響力,只要中共持反對立場,台灣參與案就無法得到世衛過半數會員國贊同。

台灣在二○○九至一六年,連續八年獲邀參加世衛大會,是因為當時兩岸建立共識,促使會員國一致同意邀請台灣參加。蔡總統就任後否定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一夕丕變,對於台灣參加世衛大會共識,也隨之雲消霧散,迄今無法重返世衛大會。

世衛會員國都深知,台灣要重返世衛大會,唯一途徑是先與對岸協商,訂出雙方皆可接受的方案。如台灣執政者不肯面對現實,刻意規避問題核心,不去經營兩岸關係,卻每年發動大量國際人士為我執言,結果只是淪為口水戰,也辜負了國際輿論對台灣的關切與支持。














從避戰出發 追求台海和平


2021-05-07 04:49  聯合報 /   王伯元/ 創投業(台北市)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封面故事稱台灣是全球最危險的地方,建議美中努力避戰。記者曾學仁/攝影


經濟學人雜誌以台灣是地球最危險地區做封面故事,為台海危機做註解。事實上,二月時美智庫即發布〈美國、中國與台灣:一項預防戰爭的策略〉報告,指台灣可能成美中及其他大國戰爭引爆點。上個月美前國安顧問麥馬斯特也在「中國有多危險」討論會表示,台灣正處於「極限危險」時刻,隨時有可能升級成衝突,而近期彭博商業周刊也有同樣看法。

這些軍事外交專家警告,凸顯台海危機已是不容輕忽的。相較於各國的緊張,國內反顯淡然,或許是一般大眾「習慣成自然」,並沒太多反應。也有人認為即使開戰,美國絕對不會坐視,一定會出兵。

萬一兩岸真開戰,以台灣軍力,是否如政府所言有足夠準備?同時,美國又真的出兵相助嗎?今年二月芝加哥對外關係委員會曾針對美國的中國政策進行民調,結果五十五%美國民眾反對美國為台灣出兵;最近國務卿布林肯接受NBC專訪時,也迴避美國是否會出兵助台問題。因此我們不可太過樂觀。即使美國真出兵,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到台海,台灣逃不過淪為戰場的命運。

當戰爭結束後,不管是誰取得勝利,是被統一還是走向獨立,台灣都將滿目瘡痍,傷亡慘重,產業停擺,社會失序。試問我們是否可以承受電影上所看到的戰爭畫面,成為舉目所見的現實?我們是否願意幾十年來的成就,毀於一旦?

翻開歷史,台灣曾兩度幸運掠過戰爭邊緣。一次是二戰末期,美軍選擇菲律賓執行「跳島戰術」,台灣躲過淪為戰場命運。另一次則是韓戰爆發,中共決定抗美援朝,撤回原本預定攻打台灣部隊,化解台海危機。以上兩件事,決定權都不在我們,卻在冥冥之中避過戰禍。

中共是否會武力犯台,主導權在對岸,但我們並非沒有作為空間;不要低估大陸貫徹國家統一的決心,也不要高估美國護台的承諾。事實上台灣夾在中美兩強間,很容易成為美國牽制中國的戰略棋子,當我們過度「親美抗中」,以美國馬首是瞻時,就可能被大陸視為挑釁,即使未有「謀獨」之實,也可能因「倚美」而成箭靶,因此以模糊戰略增加應對空間方是自保之道。

雖然我們還是會購買軍備、強化國防,但政府應以「避戰」做最高原則,任何政策或官方發言都應謹慎,不要輕觸中共敏感神經,增加不必要的怨懟或衝突。事實上,兩岸間並不是非黑即白,還是有很多合作空間,雙方透過互助增加互信,避免兵戎相見,讓台灣永遠是寶島,讓人民同享和平紅利,才是明智之舉。















肇事後飲酒的法律對策


2021-05-07 04:29  聯合報 /   張升星/法官(台中市)
台中市方姓美髮師駕車撞死媒體人黃暐瀚的母親,犯後還跑到超商買酒喝,被認為是有意藉此閃避酒駕罪責。圖/讀者提供


名嘴母遭酒駕撞死,然而肇事駕駛拖行被害人七十公尺後,卻先到超商購買啤酒飲用,宣稱是要壓驚!這種舉動普遍被視為意圖干擾是否「酒駕肇事」的認定。按照法律規定,一般車禍死亡事故,構成「過失致死」罪,應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若係酒駕肇事致死,構成「不能安全駕駛」罪,應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兩者刑度輕重懸殊,因此肇事者心存僥倖,主張肇事後才飲酒而避重就輕,自可想見。

面對這種干擾「酒駕肇事」調查的脫法行為,雖可採取回溯行車軌跡,或者再命飲酒模擬測試而揭穿其伎倆,然而上述調查仍然有時而窮,必須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換言之,除非監視影像「完整還原」,而且警方「當場查獲」,否則按諸往例,許多酒駕肇事都發生在深夜凌晨,等到警察上門調查肇事責任時,最快也要相隔數小時之久,結果發現駕駛人正好整以暇地酣然入睡,宣稱其乃睡前飲酒,目的係為養生助眠。這種讓人恨得牙癢癢的醜行劣跡,司法實務不乏其例。

執法機關對於上述酒駕肇事的「作弊」手法,除了司法機關「事後」耗費大量資源追查反制,進行個案補漏之外,立法政策上,能否採取更有效率,正本清源的「事前」對策?值得法律工作者深入思考。

北歐挪威關於反酒駕的法制規定獨樹一幟,值得引介。依據挪威「道路交通法」規定,如果駕駛人「合理知悉」未來將有酒駕責任之調查程序,而駕駛人於停止駕駛「之後」六小時內飲酒者,即屬違法。這種奇葩的立法體例,不但禁止「酒後開車」,甚至禁止「開車後酒」!依據目前查得資料,應是全球唯一,絕無僅有。

上述立法體例看似突兀,甚至可能引發剝奪個人自由的憲法爭論,不過從法學理論角度分析,挪威法律禁止「開車後酒」規定,與其說是交通法規,毋寧說是訴訟法理。因為涉案駕駛人在「肇事後,調查前」喝酒,等於是被告「故意」汙染、混淆最關鍵的證據方法—即「血液內之酒精含量」,因此其本質和湮滅罪證沒什麼差別!所以對於被告「妨礙司法」行為予以禁止,目的就是基於保全證據之必要。保持靈活的法學思考角度,就不能輕率地否認挪威立法體例的正當性。

酒駕肇事,造成的家庭悲劇一再上演,從台大醫師、消防女警,到名嘴之母,被害人失去寶貴生命,家庭成員被無情地剝奪親情,社會輿論則是感同身受地咒罵公幹,擲石洩憤。行政部門和立法機關為了迎合民意,一再修法降低酒測違法門檻,同時加重刑罰。然而,「立法從嚴,執法從寬」向來就是台灣司法的普遍病灶。徒有嚴格反酒駕法律,但卻忽略執法過程中,脫法僥倖的可能性未予排除,即使青天再世,恐怕也要黔驢技窮。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