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9日 星期五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Clubhouse看社交網絡影響力

udn 論壇報初八 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2043/web/ 

◆  2021 金牛或灰犀牛?
◆  是時候為水庫減壓了
◆  萬一大停電 我能應變嗎?
◆  防缺電 核延役 推動新能源政策
◆  畫中有話/水情又告急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或決策災難?
◆  派正名海巡艦護釣島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Clubhouse看社交網絡影響力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Clubhouse看社交網絡影響力


2021-02-19 03:59  聯合報 /   方元沂(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語音社交軟體Clubhouse。 路透社


「我有兩個邀請碼,#誰要」看到這個 hashtag,不舉手就慢了。臉書上被開房間討論發文不斷洗版,Clubhouse 平台正炙手可熱,獨特的邀請碼制、即時語音互聊加上名人加持,在全球掀起「」熱潮。

Clubhouse 是去年四月發布的多人線上語音聊天App,目前只適用 iOS 系統。語音聊天「房間」(virtual rooms)可設公開或私密,但不能傳送影片或文字,也沒有錄音回放功能使用者有三種權限,做主持人可決定誰發言、當來賓可參與對話,當聽眾則可「舉手」申請發言。

全球被疫情籠罩,社交距離拉遠,Clubhouse 來得正是時候。日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開房間,跟線上金融服務公司 Robinhood 執行長 Vlad Tenev 大談 GameStop 事件,更把 Clubhouse 推上流行話題頂端,半年間就累積二百萬高黏著度又活躍的使用者。

過年前,朋友提供邀請碼,也加入 Clubhouse 當新鮮人,發現「邀請制」果然有趣又有效,用手機就能選擇感興趣的主題,想說話可舉手,隨時安靜的離開也行;當聊天室關閉,對話也跟著刪除,降低使用者的參與壓力

前幾天,我加入英國創投教父隆納德.科恩爵士影響力革命房間,一邊聽他跟來賓暢談理念,一邊在自家附近社區散步,感受到被邀約參加俱樂部的興奮,卻又毫無壓力的體驗

除了參與,Clubhouse 也有「線上號召」功能。每個聊天室最多可容納五千名參加者,可跨越疫情帶來的阻隔,成為線上脫口秀、Live音樂會、大型演講或商演的跨國新平台。

由於對法規敏感,我也觀察 Clubhouse 設下的法律防線使用者限制為十八歲以上,採實名制。服務條款和隱私權政策要求使用者對所有上傳或發表聲音、影像、資訊及內容等「自負責任」,並且不應侵害他人權益、歧視、散播仇恨等非法或不道德行為。為確保信任與安全,會臨時錄製加密音頻。一如其他網路社群平台,使用者自律和業者守門,將是它未來的成敗關鍵。

另值得一提的是,Clubhouse 目前是免費加入,沒有廣告,商業機制是與「核心創作者」合作,獎勵定期舉辦活動的創作者。但從服務條款觀察,不排除用戶個資可能在未來商業模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Clubhouse 有其獨特魅力和功能,可開展新的網路社群經營。不過就像其他社群媒體一樣,過度依賴會造成現實生活的干擾,一旦濫用也會衍生法律爭議。如何幫助人們進行尊重、同理、包容、真誠溝通,是社交網絡想發揮影響力時,不可或忘的倫理核心。













派正名海巡艦護釣島


2021-02-19 03:32  聯合報 /   張健常/軍退(新北市)
海巡署艦艇塗裝在現有「R.O.C. COAST GUARD」上方,增加醒目的「TAIWAN」。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海巡署將船艦塗裝新增 TAIWAN 字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證實是總統的指示,面對灰色地帶衝突的應對TAIWAN 的塗裝能讓海巡艦艇有更清楚的辨識、更安全的執法

不想,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中國實施「海警法」後不排除在釣魚台用武時,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釣魚台列嶼是台灣固有領土,任何其他各方採取的片面主張及行為,均無法改變此一事實;政府一貫堅持擁有釣魚台列嶼主權,絕不退讓,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堅定不移。

其實,之前日本早不甘示弱,日本共同社報導十七日海上保安廳長官奧島高弘表示,若海保廳在釣魚台「領海」警備時遭遇對方動武,「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遵從法律原則,不排除使用武器。」真是一個島嶼各自表述

蔡總統於視導國軍部隊慰勉官兵辛勞時,曾多次重申「國土主權、寸步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國軍教戰總則第一條也寫著:「凡有侵犯我領土主權及妨礙我主義之實行者,須全力掃除而廓清之。」既然外交部強調釣魚台係「台灣固有領土」,不妨派遣漆上 TAIWAN 的海巡艦前往該海域宣示主權,用具體行動展現國土主權寸步不讓的決心,否則只是大內宣,且讓列強繼續在自己國土領空耀武揚威。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或決策災難?


2021-02-19 03:59  聯合報 /   李清潭/中山大學企管系特聘教授(高雄市)
世界富豪比爾蓋茲出版新書,探討如何避免氣候災難。路透


近期比爾蓋茲接受採訪,談及氣候變遷、新冠疫情、核電技術等議題;蓋茲預警氣候變遷可能釀成大災難,甚至比新冠疫情更致命。關於科技與氣候,及能源未來,蓋茲為人們提出新視野與課題,是值得討論的新年前景。

首先,是對新科技正面效應,「開放」既是態度更是政策,運用新科技對氣候與環境的改善尤屬關鍵。傳統觀念下,人們為求經濟不斷發展,犧牲社會和環境健康安全是必須忍受的惡;而新科技與高資本集中,具有濃厚的社經剝削傾向與劣行。

依此邏輯反推論,如為求取社會和環境健康和安全,則新科技與高資本能源產業是值得捨棄,使用舊科技能源即可。因而,燒煤碳排成了必要的容忍,在認定新科技與高資本剝削前提下,燃煤發電取代核能發電。如今,蓋茲卻獨排眾議,致力發展第四代核電技術,期盼各界能以開放態度看待。他提出的科學問題,將挑戰朝野對於運用新科技對氣候與環境的決策模式嗎?

蓋茲認為氣候問題至為重要,因此需尋求所有可能性,以擁有綠電;但台灣對此可曾「尋求所有可能性」?空汙依舊空汙,霾害還是霾害,如何開放決策求證核電也是一種潔淨能源,甚至第四代核能技術安全性,將不同以往?當核能技術變得更先進,其潔淨、成本和安全性能成為台灣產業政策的一部分嗎?蓋茲提出新的視野,工業的升級與自然氣候的改善,彼此不必然要被犧牲。台灣朝野以為然乎?

其次,是對新科技的積極角色,「科學」既是精神更是政策,啟用新科技對氣候與環境改善不容停滯。一些國家可提供綠電,但日本和台灣受氣候限制很難完全自產能源,發展太陽能等綠電怕受天氣影響,這就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原因。就未來言,蓋茲支持核能,以及太陽能、風電等能源,卻也主張需要創新科技,以有效解決安全、氣候等問題;就燃氣,他主張運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也需科技創新以降低碳排放。

但是,台灣氣候與環境改善,還有很深的「反科學」精神與政策。至去年止,霧霾夾帶的 PM2.5 引發的疾病,如腦部、心血管、肝臟、膀胱、呼吸道與子宮等重大疾病與癌症,每年奪命超過六千人,連續四年用愛發電政策卻未見任何檢討或改善

最後,應當思索蓋兹提出新的視野與課題。他認為,為求削減碳排,各國政府應對發展各種潔淨能源,持開放態度。而這開放與科學兩者,在台灣眼下「意識形態治國」的霧霾裡,何時可以找到?











畫中有話/水情又告急


2021-02-19 03:34  聯合報 /   記者黃仲裕
記者黃仲裕/攝影


春節假期剛過,歡樂氣氛未退,中部鄉間農婦背起女兒就急於巡視田地。不想水情告急聲又起

回想去年底因無颱風,桃竹罕見超前部署停灌。而今水情更嚴峻,中南部水情急,乾旱每幾年就要重複一次,對看天吃飯的農民而言,情何以堪。












防缺電 核延役 推動新能源政策


2021-02-19 03:58  聯合報 /   王伯元/創投業(台北市)
面臨台灣電力課題,政府除確保既有發電機組穩定發電,加速腳步落實新能源建設的完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比爾蓋茲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致力發展第四代核電技術,希望能以更創新安全方式解決能源與氣候雙重問題。他談到很多國家都追求綠電,但像日本、台灣等地因受氣候限制,發展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等綠電時,常因天氣影響而不穩定。相較下,核電在供電穩定及潔淨能源上,其實是很好的選項

現在離民國 114 年(二○二五)不到五年,但檢視進度再生能源發電量僅占約六%,距離目標還有大段距離。而燃氣也因缺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比率無法提升,以這個時程看民國 114 年(二五年)是否真能達成非核家園還難說。美國商會去年中發布的台灣白皮書就表明對缺電的疑慮。這也是很多專家學者及民眾擔心的。

當然,再生能源發電是世界趨勢,綠能低碳是無可規避的。但是不免擔心核電廠如期退役後,供電缺口是否真能補足,萬一不行,台灣是否會陷入缺電危機?經濟部去年八月公告修正限電辦法,新增因「政治、經濟、戰爭、天災或其他重大因素」,導致「國內電力供應預期發生嚴重不足時」,中央可以啟動緊急限電,可見其風險。

高科技產業,是台灣命脈,占產業用電量三成以上。近年又有很多新投資案,就以台積電新建三奈米廠來說,一年將用掉七十多億度電,遠遠超過台南市一八八萬人口一年民生及商業用電,接近全台灣用電量三%。

另外,通訊產業從4G邁入5G,基地台數目比 4G 多二至三倍。一旦 5G 全面推行,用電量必增。許多新設立的大數據中心高度電量使用者,更不用提電動汽車、機車越來越受到歡迎,數量持續攀升。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電力需求比現在增加很多,目前規畫的供電成長速度是否能配合?一旦供需間有了很大缺口,如何因應將是大挑戰。

近幾年大陸積極發展核能發電,目前營運中的機組計四十八部,僅次美法興建中有十一部,保持全球第一位置。而台灣擁核、廢核早成政治問題,但事實上台灣周遭核電廠林立,單單沿海地區就有八座,最近的福建福清核電廠距我們僅一六四公里,因此反核人士追求的「非核家園」,在現實上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面臨台灣電力課題,政府除確保既有發電機組穩定發電,加速腳步落實新能源建設的完成,亦應重估及調整能源政策,或許可考慮在滿足安全和運營條件下,讓核二核三廠延役,使再生能源接替更順暢。甚至如蓋茲所言,以開放態度來看待核能新技術,重估我們的能源政策,除為台灣民生及產業的長遠發展做最有利考量,也為全球潔淨能源氣候目標盡一份心力













萬一大停電 我能應變嗎?


2021-02-19 03:53  聯合報 /   盧展南/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高雄市)
暴風雪造成德州大停電,沃斯堡市16日用輸電塔支撐電線。法新社


一月八日,酷寒致西歐電力需求激增,一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聯絡斷路器跳脫,連同多個輸電系統設備發生跳脫,及再生能源併網等因素,致歐洲電力系統分裂成兩大部分,瀕臨停電狀態。幸運的是,當時有一點七 GW 可瞬停之輔助服務卸載,及時把電力系統救回。

無獨有偶,本周因猛烈的暴風雪侵襲美國德州地區,致使電力需求猛增,由於供氣及發電廠事故,加上再生能源停止運轉及電網限制,美國德州和奧克拉荷馬州數百萬用戶十六日停電

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加州能源委員會最近公告,去年八月中加州獨立系統運營商兩次輪流停電的最終根本原因分析,造成去年夏天輪流停電的三個主要因素,與極端天氣條件電源充足性規畫流程,及電力市場運作實務有關

由於氣候變遷,世界各地冬季與夏季最高用電量屢創新高,台灣法定十五%備用容量率規定,必須於每年預估尖峰用電基準線上,再多準備十五%備用電力。若持續在現有廠址增建更大更多使用相同燃料的發電機組,會不會有電源及輸電線過度集中的風險

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八月十五日一個天然氣供氣系統事故就使大潭電廠六部複循環機組跳機,造成全台大停電殷鑑不遠。歐洲今年一月發生的電網事故,與台灣民國 88 年(一九九九年)因台電興達電廠開關場匯流排分段斷路器跳脫,台灣台南以北大規模停電事件,有異曲同工之處,只差當時無準備足夠的低頻卸載容量來救回系統

面對高科技廠對電力供應量足、質優、價合理的殷切需求,及環保人士對碳中和期待,我們需要對極端氣候變化引起的天氣事件,及電力系統設備數量不斷擴充、綠能大量併網,造成的運轉挑戰做更好準備。接在電網的風力機或太陽能電池板,無法實現旋轉電機的慣量儲能功能,大量間歇性電力造成的區域電力潮流、頻率電壓變動及電網設備老化,必須能夠妥善應對。

政策制定者電業管制機關,應提供更多誘因,鼓勵自願性快速反應用電卸載,和各種形式的電能儲存,及開發輸出電力調節,且起動快速的分散式中小型發電機組,強化電網的彈性與韌性,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大量再生能源併網的挑戰














是時候為水庫減壓了


2021-02-19 03:50  聯合報 /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
南部最大的曾文水庫目前蓄水量不到兩成,從空中俯瞰已經快要乾到見底。記者季相儒/攝影


春節後股市開紅盤大旺,但水情告急。一般民眾或許無感,但工業用水大戶要搶單又要節水,心情肯定十分複雜。

去年無颱風襲台,旱象就令人擔憂。民國一○八年,全國水庫有效容量近廿億立方公尺,供應農業、生活、工業用水卻超過七十億立方公尺;十八座重要水庫即使水庫滿庫,也只保證未來幾個月用水無虞,一旦水情不佳,就可能缺水。現在春雨幫助有限,燈號轉往橙、紅,乃是必然,接下來要看梅雨了。

水庫常遭批評不環保,但水庫卻是台灣命脈若要持續穩定供水,就必須為水庫減壓,其方法有二。一是增加水庫蓄水空間,包括水庫清淤、水庫加高,甚至新增水庫、人工湖、埤塘等。另一種方式是增加河川直接取水、地下水、再生水、海淡水,減少水庫供水,讓水庫運轉率小於一,甚至更低,則水庫蓄滿一次可用一年以上,就較不易受枯旱影響。但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有的是土地,有些是能源,都要建設經費。況且枯旱時,河川水可能涓滴全無,地下水也受影響,甚至抽汲太多地層下陷。

面對枯旱,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項主軸都不可偏廢,一期作已休耕,節流只能從工業與家用再加強,調度與備援工程持續進行中,開源通常不討喜或經濟效益較低,但也不能放棄。

期望國人能了解台灣多雨卻不均的自然條件,體會水資源建設重要,則水情雖嚴峻,相信未來能免受停水之苦。













2021 金牛或灰犀牛?


2021-02-19 03:46  聯合報 /   佘通權/中華工商研究院副教授(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表示,台灣經濟在疫情下逆勢成長,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2.98%。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台股新春紅盤大漲,牛氣沖天;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台灣因防疫有成,經濟成長率近三%,不只是開發國家中表現最優者,還首度超越大陸,締造傲人成績。

股市因各國政府因應疫情釋出大量紓困資金,央行實施 QE,期企業快速復原;但多數資金未用在實質投資,改買股票,股市衝高是資金寬鬆效應,缺實質經濟做支撐。目前已進入超漲階段,台股股價淨值比與股票本益比,雙創十年新高,一旦熱錢退場必受重創。

年初傳出車用晶片等關鍵零組件缺貨潮,台灣各地水庫鬧水荒,若再進一步限水,恐讓供需失衡問題更加嚴峻;其次,日本福島十三日強震,致豐田汽車零件供應中斷,暫停半數產線;緊接著十七日美南德州遇冬季暴風雪,大規模停電,以上三起事件,造成半導體與車用晶片缺口雪上加霜

據調查台灣近七年累計金融帳淨流出超過新台幣十兆以上,多半與投資有關,指標企業鴻海、台塑集團近年陸續投資海外,致資金快速外流;此外,五缺問題至今未獲解決,外人投資成長停滯,海外生產占比高,不僅產業形成空洞化,也加速人才外流,使得台灣勞工薪資水準與七年前相當換算物價上漲率,等於待遇調降一成。要解決「缺人才」問題,唯有營造良好投資環境,讓企業獲利,廠商為員工加薪,當薪資水平高於大陸時,海漂人才才可能回流。

中國主導亞太十五國去年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但台灣無法加入,受創較大的石化、紡織、工具機等三產業,因沒有關稅豁免,將我國出口將受排擠;其次,經濟部想以加入 CPTPP 來替代 RCEP,但要認清兩者成員國重疊高,若老共不點頭,加入可能性不高,台灣恐被邊緣化。

我與他國多未簽訂 FTA,也未加入上述區域自貿圈組織,再加上台幣匯率升值,導致在台外銷企業營運成本上升,傳統製造業就業人數占全體製造業七成,絕大多數勞工還在過苦日子,政府不應讓外銷產業「輸了關稅又輸了匯率」,否則對我工業發展極為不利。

去年黑天鵝(新冠疫情)未遠離,今年開春水荒又接踵而至,若無法有效控制,是會再來一頭灰犀牛,一波波衝擊台灣經濟,執政者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