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強化三倍券效益 做好二件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3709/web/


◆  聯合報社論/顧好境外生,未來將是台灣重要資產
◆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推薦侯友宜
◆  經濟日報社論/強化三倍券效益 做好二件事








經濟日報社論/強化三倍券效益 做好二件事


2020-06-07 23:11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疫情逐漸緩和,政府開始把政策重心,從紓困轉向振興。日前,社會企盼多時的振興方案總算出爐,未料行政院端出來的竟是一個古里古怪的「三倍券」。
首先,我們不得不佩服政府的創意,從振興「抵用券」、「酷碰券」到正式定案的「三倍券」,就是絕對不用馬政府時期的消費券三字。根據行政院日前公布的內容,振興三倍券7月15日上路,每人支付1,000元購買3,000元「禮券」,使用期限至12月31日止,預算總額逾500億。其運作方式分紙本、信用卡、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等四種,發放對象為全體國民加上有居留權的外(陸)配都可領取,沒有排富。但是,只限在實體店消費,電商網購並不適用。
其實,這次疫災把蔡政府在意識型態下的財經治理能力,完全暴露於民眾面前。經濟理論告訴我們,遭遇疫情肆虐,紓困應該普發現金,以補貼民眾生活急難為先;面對疫後重建,振興應該廣發消費券,以提升民眾消費力道為重。前者,行政院做得雜亂無章,終至爆發「萬元之亂」的民怨;至於後者,三倍券幾經反覆修改終於定案,但尚未上路即搞得民眾暈頭轉向,莫衷一是。尤其是該三倍券方案的複雜、矛盾以及其經濟效益的誇大不實,更引起輿論的廣泛質疑。
行政院堅持不直接發現金或消費券的理由,乃是擔心民眾會不用於消費或替代原有的消費,而致影響刺激消費的效果。這個顧慮的確存在,且也是一個棘手的困擾,但重點是三倍券的設計並未能解決此問題。從表面上看,因為民眾得先拿出1,000元來消費,政府才額外加碼2,000元,合併創造出3,000元的總消費,所以政府似乎就不必擔心所花的錢會被儲蓄起來或被拿來替代原有消費。
然而,民眾消費行為複雜多變,並不是簡單的加減算術習題而已。三倍券的發行數量,決定於民眾的購買能力與購買意願。如果民眾只需出500元換1,500元,三倍券是否會賣得更好?如果民眾用1,000元買到的是政府加碼4,000元的「五倍券」,是否民眾購票意願會更強?當然,這些變化都會牽涉到政府的預算以及其預期達成的效益。只是,我們從來沒有看到政府對這些不同的設計考量,做任何專業的分析與說明。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大約從今年第1季開始。去(2019)年第4季的全國總消費金額約為2兆5,200億元,該期間人口數約為2,360萬人,亦即疫情前台灣每人每日消費約為1,200元。由此可知,三倍券要求民眾先出1,000元,遠比民眾平均每日就會有的自發性消費金額還少,所以並沒有創造出「超額」消費的效果。至於,政府所支付的2,000元,由於金額不高,除非它只能用於非經常或必要性消費,否則民眾很容易以之用來替代其原本(二天)的自發性消費,從而亦大大削減了其「邊際」效益的發揮。這其實才是三倍券最大的盲點。
然事既至此,已難回頭。行政院應趁尚有近一個月的「準備期」,亡羊補牢做好二件事:其一,現行辦法中,有削弱民眾消費力道疑慮之不合理規定,應斷然予以廢除或修正。例如,電商網購是現代流行通路,為振興擴大消費,政府鼓勵猶恐不及,怎可以其已受益於疫情之謬論而將之排除在外。
其二,提振消費者信心是解決民眾替代性消費之最有效方法,歷經疫害創傷,民眾亟需領導者的撫慰與激勵。例如,蔡總統在三倍券實施前夕,對全國民眾舉辦一場溫馨的「爐前夜話」,並發起「全民消費救國運動」,鼓勵民眾多「超前」消費,此當能發揮預想不到的信心效果。
以民進黨政府的作風,很可能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但為了國家,我們還是要說。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推薦侯友宜


2020-06-08 00:47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罷韓之後,民進黨下一個要打的敵手是誰?台北市長柯文哲(中)拿新北市長侯友宜(右)出來擋箭。 (中央社)


最近有人問柯文哲,罷韓之後,民進黨下一個要打的敵手是誰?柯文哲嘻嘻哈哈說,「我推薦侯友宜」。
柯文哲嘻嘻哈哈,不表示他心裡沒嘀咕,以為自己很安全。民進黨善於「切香腸」,一段一段切下去,大選頭號戰犯韓國瑜切掉了,接下來馬上輪到柯P。二○二○大選柯文哲逃過一劫,但他放話要參選下屆總統,民進黨必定會提早打他、整他、滅他威風,不會讓他好過到二○二四變成大患。
事實上,柯妻陳佩琪連日來三嗆陳時中,連民進黨市議員都跳出來迎擊代打,批評陳佩琪有辱市府團隊形象;這些交手,就是民進黨和民眾黨「超前開打」的預演。有一說,陳時中遲遲不肯宣布防疫解封,讓民眾脫掉口罩,主要就是民進黨要推他角逐下屆首都市長,很需要這個舞台。由此看,陳佩琪連槓陳時中,絕非沒由來。
柯文哲「推薦」侯友宜出來擋箭,當然是聰明之計。一則可轉移敵人的注意力,二來可借刀殺人,在柯文哲而言,反正都是無本生意。再說,侯友宜榮登柯P「推薦榜單」,也非浪得虛名。防疫期間,侯友宜在新北幾項超前部署作為都跑在中央前面;但若以為蔡政府會欣賞地方首長如此積極有為,恐怕就想太多了。
所以,柯文哲才會很放心地說,最近自己「民調很差」,民進黨不會太在意他。其中機關,賴清德應該知之甚詳:重點不在你是好是壞或有理無理,重點在你有沒有擋路。









聯合報社論/顧好境外生,未來將是台灣重要資產


2020-06-08 00:4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境外生返台就學遙遙無期,境外生權益小組日前赴教育部門口遞交陳情信提訴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美國總統川普下令驅逐具共軍背景的大陸留學生之際,蔡政府也對境外生來台喊卡。其理由,除了國際疫情外,更不諱言境外生議題涉及中港澳政治及國安考量,因此不擬解禁。陳時中原本說,由教育部決定時程規畫;後來改口說要再觀察,「很難訂下時程」。可見,疫情因素已屬次要,在兩岸敵意與國安大帽下,境外生的生涯規畫、大學的國際聲譽,甚至台灣高教產業的生存發展,都已變得無足輕重。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教育領域也受到嚴重衝擊。尤其各國封城鎖國、關閉學校的措施,不僅影響本國學生受教權,更讓許多國際學生無法到校上課,一些仰賴國際生源作為重要財源的大學都嚴重受創。國際化原是許多大學努力的目標,也是吸引國際學生的學校特色,國際人才流動更有助於全球化的融合。但在疫情影響下,國際化程度愈高的大學受創愈重,各國大學都出現了「去全球化」的現象。
川普把美中衝突從貿易戰、科技戰打到教育戰,如此極端的例子若不足為訓;那麼,澳洲作為最早封閉邊境的國家之一,國際學生一夕從搖錢樹變成不受歡迎者,其後果更值得警惕。
澳洲的國際生,尤其是以中國和印度為大宗的亞洲留學生,每年為澳洲經濟貢獻超過三五○億澳元(約七千三百億台幣)。但疫情期間,不僅亞洲留學生常遭歧視,澳洲總理莫里森更宣布,沒有財力撐過疫情的留學生應該「回去自己的國家」。澳洲媒體估計,今年澳洲教育產業收入將銳減卅億澳元(約六二五億台幣),並導致該國兩萬多個職位流失。澳洲留學市場可能因收入劇減、學者流失和國際學生不來,而永遠無法恢復。大學人士也擔心,如果今年失去國際學生,那麼第二年、第三年,接下來的幾年也都不會再有境外生來。
「斷一年,接著會斷三年」,這同樣也是台灣高教的憂慮。台科大校長廖慶榮擔心,多年累積的國際化成果將毀於一旦。台大校長管中閔也說:境外生和國外學校會用台灣在困難時期能否照顧境外生,作為判斷學校國際化程度的依據。目前國內每七位博士生就有一位是境外生,當境外生因台灣不友善的境管政策而卻步,將影響台灣學術研究人力,有些研究所部分課將開不成,有些研究將停擺,大學的國際學術聲譽和世界排名也可能下滑。
境外生來台卡關,真正原因未必是因為疫情,而是因為政治考量為先所致。教育部原規畫分階段先少量地開放,設定「疫情輕微國家」及「學位生優先」的解禁原則,本來被認為可行;誰知卻不敵高層一句「國安」考量,二萬六千名境外生來台之路就此卡住。政府所謂的「國安」考量,其實顢頇而霸道,以教育部的方案,依「少量」及「安全」原則試行,是合理的作法。疫情指揮中心提出分批、分校、分年紀逐步解禁的辦法,兩者也可並行不悖。包括境外生提出的暑假分批分校返台的計畫,根據檢疫床位數及境外生來源地疫情逐步解封,這些論理都狠狠戳破「國安」的託辭。
「小明」的故事已說明:在官員心中人道一斤幾何?至於境外生提出個人生涯規畫受挫,包括入台證到期、在台租屋到期、無法畢業、就業或升學等問題,從八百名陸生的連署信到境外生的陳情信,在國安的殘酷大帽底下,都顯得好卑微!
境外生是台灣高教發展的重要成果,此時若可以幫台灣說一個「防疫模範生,顧好境外生」的好故事,未來將可成為台灣在兩岸與國際關係的重要資產,難道我們竟要將之拋棄?疫情造成各國大學的「去全球化」只是短期現象,面對疫後的高教競爭,台灣更應「超前部署」。只因川普對大陸留學生擺臉色,蔡英文就不敢對境外生開綠燈,國家自主性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