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能夠超前復甦?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948/web/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能夠超前復甦?
◆  聯合報黑白集/蒸口罩強過快篩試劑?
◆  聯合報社論/想想:華航改名,對岸會有多高興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能夠超前復甦?


2020-04-16 00:04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從石油到銅到煤炭,中國大陸龐大的大宗商品市場正同步發出信號,顯示這個率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經濟體,愈來愈接近恢復正常。

根據彭博經濟研究,近期大陸復工率已達90~95%,包括煉油產能從3月的每日1,200萬桶提高到1,300萬桶,接近去年每日平均的1,340萬桶;就用電量來看,沿海地區發電廠日燃煤消耗已達2月的兩倍。另外,銅市也出現復甦跡象,由於銅在建築和輸電領域使用很廣,是反映經濟的一個敏感指標,上海期交所倉庫庫存,已從接近創紀錄的水平連降三周。

另外,台灣3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微減0.6%,比預期好。其中,銷美下滑,對陸、港回升(年增3.4%);3月自陸、港進口也創下歷年單月次高,主因是大陸生產與物流逐漸恢復秩序。

綜合各方面跡象,或可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暫時做出幾點研判:第一,未來經濟趨勢是「V」還是「U」,目前難以判斷,但出現「L」型的機率看來不大了。換言之,儘管第1季的增長率會明顯下降,但下降勢頭很快就被拉住;第2季跟去年同期比,增長未必理想,但出現轉機已無懸念。

第二,基本上可以排除爆發金融風暴的危險。由於貨幣紀律鬆弛,金融監管不嚴,中國大陸的金融形勢存在許多隱患,這次新冠疫情突如其來,衝擊之猛超出想像,令人擔心形勢持續惡化或將引發金融危機。眼下實體經濟開始回穩,有利於舒緩爆發金融危機的壓力。

第三,迅速的復工也有助於緩和就業形勢。如果疫情持續,或復工效果不佳,對就業市場都是巨大壓力,特別是暑期將屆,逾800萬大學畢業生投入職場,就業形勢之險峻難以想像。目前巨大壓力雖減,但整體形勢仍難謂樂觀,有賴包括AI、5G、大數據等「新基建」在內的重大復甦工程來積極因應。

第四,全球疫情仍在持續,經濟前景黯淡,中國可能再度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希望,但與民國97年(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情況有兩點不同,其一,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當時為第三);其二,全球疫情所導致的經濟災難,較金融海嘯時覆蓋面更廣,衝擊力更強,破壞力更大。因之,極有可能如季辛吉所言,「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中國居間或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與擁有更重要的地位。

中國大陸的經濟形勢所以能出現讓人審慎樂觀的表現,可以有四點解讀:首先,在疫情第一階段,政府採封城封路強制手段,導致供應鏈全面斷裂,但未久即在研判疫情可望獲得初步控制下,斷然決定積極復工復產,以趕在企業熬不住而倒閉之前,保住元氣。

其次,大陸決策當局決策明快、清晰,執行力到位,市場信心恢復很快。再者,中國經濟結構已從外需導向轉變為內需導向,對外依賴度也小於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度,換言之,中國經濟已有很大的自體循環能力。最後則是中國適時開始推動本已蓄勢待發的「新基建」工程。

這次新冠疫情對全球的影響不僅是劃時代,也是顛覆性的,其中一大顛覆即表現在中國與西方各國家的因應能力上。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中國首當其衝,形同被襲,被襲之初,情況未明,明顯犯了錯誤,但未久即加以矯正,為其他國家爭取到至少一個月的應變期。

可惜西方各國自大鬆懈、隔岸觀火、落井下石於前,反智因應、進退失據、荒腔走板於後,中國已從突襲戰打到了陣地戰及反擊戰,西方國家還沉湎於口水戰之中。最早被西方國家譏笑的封城、方艙醫院及戴口罩,曾幾何時,都成了各國仿傚的對策。時下的一個防疫概念叫「超前部署」,撇開偏見與成見,中國大陸率先行動部署應變,無怪乎最有可能出現超前復甦的也可能就是中國大陸。









聯合報黑白集/蒸口罩強過快篩試劑?


2020-04-16 00:04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陳時中日前教大家如何蒸烤口罩重複使用。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抗疫第一天起,台灣便鎖定口罩防疫,彷彿只需往臉上一罩便國泰民安。如今,口罩不僅保安康還拚外交,國際媒體宣傳台灣防疫成功,讓蔡政府揚眉吐氣。於是滿朝文武蹭口罩搏聲量,不惜形成「口罩黑洞」,防疫其他重要功課都不練了,更別提救經濟。

疫情重創景氣,市井倒聲不斷行政院為平民怨,學起疫情指揮中心每天開記者會,不是叫人民借低利貸,就是發購物券掏百姓錢,愈開愈動搖民心。與其找陳時中客串拚人氣,高官該捫心自問:如何使百姓安心上班消費?光靠口罩,能讓人免於被無症狀者感染的恐懼嗎?

清明連假時,政府看人潮發解散令,百業得配合做快閃生意。收假後,採檢量井噴,顯示疫情危機四伏。陳時中說,要等疫苗和快篩試劑俱全,才能放鬆管制;顯示人們短期難以恢復正常生活,大家還有歹日子要捱。

公衛學者一再呼籲採行普篩快篩,指揮中心宣稱無此必要最近行政院推出防疫中心七年計畫開發疫苗和試劑,才讓大家發現原來不是不必篩,是沒能力篩。政府沒能力,也不整合民間力量突破難關,更沒打算花錢買,國家隊只會作口罩嗎?

德國韓國仍在與病毒奮戰,卻能同時利用抗體快篩建構正常生活環境,兼顧抗疫經濟復甦。蔡政府愛講超前部署,試劑有七年計畫,當下卻讓人民蒸口罩,延長使用天數。但憑再多口罩,能讓人民安心逛夜市喝珍奶?









聯合報社論/想想:華航改名,對岸會有多高興


2020-04-16 00:0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台灣捐贈國際口罩,竟演出「華航改名」議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向國際社會送暖捐贈口罩,竟演出「華航改名」乃至「中職改名」的議題,真是令人驚愕的插曲。主張將「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改名為「台灣航空」(Taiwan Airways)的人可能沒想到三點:一、「台灣航空」的名稱已被登記過,商標權屬於立榮航空;二、更名後的航權、航約重新談判的代價有多大;三、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會很高興華航把China的名稱拱手讓給他們,因為屆時「台灣航空」將和海南航空、四川航空一樣,更像中國旗下的地方航空了。

「送口罩」竟變調為「送掉華航招牌」的戲碼,除了躁動,也是本末不分所致。根據一些綠委的邏輯,華航運送貨時掛著China Airlines的布條,容易讓人誤以為這些物資是「中國」所贈送,讓台灣白忙一場,因此華航必須改名。事實上,物資箱上明明寫著台灣能幫忙的英文大字,受贈國若還傻傻分不清,那就是台灣駐當地使節工作不力何況,要避免誤解,將物資改交長榮航空運送即可只因送幾趟口罩要華航改名,稱得上尾巴搖狗」。奇怪的是,交通部長林佳龍立刻呼應這種主張,他有什麼航空專業?

先從最重要的一點談起:為什麼華航改名反而稱了中國大陸的心意?中華航空比對岸的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早卅年成立,早早建立了良好的服務形象,向全球通航的城市也多於中國國航。因此,華航的China Airlines標誌能保存至今,也擁有極佳的識別度,國際社會一直知道華航是「自由中國」台灣的航空公司。換言之,華航的標誌是台灣的重要航空資產,如果我們拱手把China割給中國大陸,其實是削足適履的自殘之舉,對岸豈有不高興之理?

再者,目前台灣和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國籍航空器註冊編碼,都是編在B的首碼下,台灣後面為五位數字,中國為四位數字。即使華航改名為「台灣航空」,在國籍編碼不變的情況下,台灣的航空器在形式上會變得更像中國的地區性飛機,落到等同四川航空、上海航空、澳門航空的等級。亦即,華航和國航的英文名稱雖易於混淆,但至少代表了兩個中國」,雙方是對等的如果我們連這個對等位置都不要,改名的結果極可能自貶為中國台灣」,絕對得不償失

面對中共的威嚇,台灣當然不能輕易示弱或妥協;但是,愛國主義切不可流於天真,尤其不可流於形式主義。許多人以為改名就是「護主權」,其實那只是形式主義,是腦殘者的盲動,一點也無助提升台灣的國力。再說,華航這塊招牌,是許許多多人積六十多年的努力打造而成的品牌,包括航權的談判、航線的開拓、服務的口碑都是寶貴的資產,這些,絕對不容許那些信口雌黃的政客,為了自私的理由將之葬送,而他們根本沒提出更好的方案。

有趣的是,把「台灣」當航空公司的名字,並非始自今日。民國76年(一九八七年),即有人向經濟部登記了台灣航空這個名稱,但人們已不記得它的樣貌。民國87年(一九九八年),在一波合併潮中,台灣航空大華航空一起被併入立榮航空。廿多年後,有人要把華航改名「台灣航空」,使之變成國家代表性航空;這個主意說新不新,但名稱不能決定命運,這從已消亡的「老台灣航空」身上已獲印證。

無論是閣揆或交通部長,官員決策不能以譁眾取寵為能事。華航要不要改名及如何改,請先好好研究過,再作出宣示和決策。蔡政府明明宣示兩岸具有對等主權,也說「中華民國台灣」是國人最大共識,但對華航擁有「中華」和「China」的名稱卻抱著「可割可棄」的態度,這不矛盾嗎?前立委沈富雄說,政府若能把華航的梅花換成國旗」,這才是真本事。確實如此,用「改名」的方式宣示台灣主權,只是鴕鳥主義,是不戰而降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