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焦點日漸模糊的國民黨主席選舉
◆ 聯合報黑白集/我確診者康復較慢?
◆ 經濟日報社論/跳出桃機第三航廈兩難泥沼
經濟日報社論/跳出桃機第三航廈兩難泥沼
2020-02-22 01:4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桃機公司日前赴行政院報告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發包改善策略,依照目前的最新進度,第三航廈要延後至民國114年(2025年)才能試營運。由於第三航廈預算、興建進度一直卡關,加上桃機董事長王明德不續任董事長,各方條件都顯示第三航廈興建正陷入發包困難的螺旋,若繼續一路往下,第三航廈將成為蔡總統任內的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是國內有名的政治橋梁,過去每到選舉時就會浮出水面,但拖延了近20年還沒完工。金門大橋是公共工程的負面教材,近年在蔡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才逐步落實,預計在民國110年(2021年)完工。
如今比金門大橋更重要的交通公共建設是桃園機場的第三航廈,卻陷入了另一個比金門大橋更險峻的局面。桃園機場目前兩座航廈早已不敷使用,不但旅客人數超越設計容量千萬人次,地面上的停機坪也不夠,塞人又塞機不是因為我國旅遊業生意太好,而是桃機已嚴重超載,近年旅客大排長龍出國或回國,航空業者苦於停機位置不夠,民怨持續累積。桃機董事長王明德的不續任,第三航廈發包不順未必是唯一因素,但絕對是關鍵因素。
第三航廈的發包受阻有幾個原因,包括得標設計圖的施工難度高,興建經費拉高了投標廠商的門檻,即便行政院已追加預算,但仍趕不上廠商評估投入第三航廈興建的費用,一次又一次的流標,政府與桃機想要修改設計圖,希望減少繁複的設計元素,增加廠商投標的意願,但目前看來進展有限,讓第三航廈的命運更加坎坷。
第三航廈的啟用日期不斷延後,從民國109年(2020年)到目前最新的進度是民國114年(2025年)可以營運,但這只是試營運,不斷跳票的啟用日期,讓各界對第三航廈工程的不信任感不斷累積,以目前的進程來看,即便真的可以在民國114年(2025年)啟用,到時蔡總統已卸任,執政八年卻無法讓第三航廈「浮出」水面,跟20年無法浮出水面的金門大橋,又有什麼差別?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航空與旅遊業首當其衝,但桃機卻可說是另類受惠。從SARS的經驗來看,短期內旅遊與航空業都會大幅降溫,若新冠肺炎病毒不像SARS病毒可在短時間內消失,而成為類似流行性感冒的傳染病,對航空旅遊業的影響時間會加長,預期一段時間內進出桃機的旅客會大幅下滑,桃機可以稍稍喘口氣。當新冠肺炎疫情告一段落後,必然要重新面對桃機第三航廈難產的問題,這不是光靠換一個董事長就可以解決,而是要從頭檢視第三航廈為什麼蓋不起來。
我國絕對有能力按照第三航廈現有的設計圖施工,關鍵在政府打算付出多少成本?政府如果認為我們只要蓋一座平實的機場,不需要造型天花板等亮麗的外型,那就要從合約面著手,從設計圖開始根本解決目前的發包困境。如果政府仍要照現有的設計圖推動興建第三航廈,就必須重新盤點現有的交通預算,從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提撥費用,會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從國家長遠的發展來看,國人自是希望擁有一座美觀又實用的機場,這不但是國家門面,也提供國人進出國家的便利,對推動觀光、旅遊和促進商務都有絕佳的幫助。但從近年第三航廈推動的進程來看,我們擔心從行政院、交通部到桃機公司陷入了魚與熊掌必須兼得的泥沼,要兼顧外觀、功能、合約與經費,不敢痛下決心做出取捨,讓第三航廈的啟用日程不斷的延後。
從使用量與經濟效益等層面來看,金門大橋拖延20年才啟用,或許傷害還沒那麼大,但桃機第三航廈若連民國114年(2025年)營運的目標都沒辦法守住,這張成績單將成為蔡總統執政八年最不想回顧的政績。
聯合報黑白集/我確診者康復較慢?
2020-02-22 00:1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已痊癒出院的患者,為第一例武漢女台商和第十例武漢男台商。前者住院十六天,後者住院十四天。以中國大陸的統計,扣除湖北,大陸康復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是九天多,湖北則是廿天。以此標準看,我國兩名出院患者的住院天數恰在兩者之間,少於湖北的平均天數,高於其他各省的平均天數。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前十例確診者中尚未痊癒的八例,住院天數已分別達到廿二至廿八日不等,仍未傳出康復的好消息。這點,當然與每個人的體質、年齡、健康因素有關;但如果其他國家或地區有更好的治療方式,能使患者病情早日趨於穩定,應值得我們取經。畢竟,一旦進入社區感染,我們必須有更有效的治療方式來抗疫。
觀察大陸的疫情,近幾天單日治癒的人數,已超過當日確診的新增病例。以廿日為例,當天治癒者二,一○九人,新增確診則是八九二例。目前大陸累計治癒者已一萬八千多人,應可提供不少有用的經驗。
台灣醫療資源充沛,醫技精良,值得自豪。但以我國廿六例只治癒兩例看,治癒率不到八%,僅略優於日、韓。若比起星、泰、馬、越,乃至美、英、澳,都遠遠不如。請再加把勁!
聯合報社論/焦點日漸模糊的國民黨主席選舉
2020-02-22 00:1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主席補選政見會,候選人郝龍斌(左)與江啟臣(右)會後握手致意。
距離國民黨主席補選僅半個月,但外界看到兩名候選人郝龍斌、江啟臣在政策面的辯論並不多;看到更多的,反而是黨內不同勢力在政治操作和程序爭議的立場對立。這一方面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的影響,使選情被邊緣化;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這場選戰雖以「改革」為主軸,但實際攻防仍未跳脫國民黨的傳統思維和運作。
以近來討論頗多的「傅崐萁恢復黨籍」和「人頭黨員」問題為例,前者竟成國民黨內戰的引爆點。一開始,國民黨中常會跳過地方黨部,直接決議處理傅崐萁恢復黨籍案,確不符程序正義;但在地方黨部考紀會補正程序後,從制度上看,似乎就該讓這項議題列入議程討論。然而,部分人士跳出來反對,認為國民黨應考量社會觀感,畢竟傅崐萁仍有案在身,一旦定讞,對國民黨的形象將再度造成衝擊。另一派觀點則認為,國民黨影響力江河日下,能聚攏所有願意加入的力量,都應該歡迎。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並不是沒有討論空間。
但令人不解的是,如此必定會招致輿論質疑的決定,國民黨中央竟然在主席代理的情況下企圖強渡關山,於是造成第一波衝突。接著,持不同立場的人馬又都堅持己見,各自向不同立場者貼標籤,使得討論空間極度壓縮。尤其,是否支持傅崐萁恢復黨籍又牽扯主席補選運作,讓事情更千頭萬緒。
終至兩派對決,考紀會流會,國民黨再度陷於內鬥陰影中。
至於人頭黨員的問題,主要是國民黨黨員數近期增加了近兩萬人。事實上,比起三年前的主席選舉,就算加上新增人數,國民黨黨員數已呈大量減縮。而且,根據去年國民黨修訂的內規,黨員的投票權原本從入黨四個月後起算,如今已延長為一年;由此觀之,人頭黨員的問題似乎被誇大了。
進一步看,藍營真正的問題其實不在黨員數突然增加,而在黨員結構與人口結構和實際民意嚴重脫節,許多是由地方派系或政治主張較激進者所掌握。由於主席是由黨員直選,面對黨員結構失衡,黨主席候選人一方面雖高喊「改革」,一方面卻又投鼠忌器,避免自己的改革主張觸怒那些「基本盤」。如此一來,候選人的改革主張當然不如預期。
在這種情況下,外界所期待看到的國民黨改革路線辯論,即遲遲沒有出現。大家一再看到的,圍繞在兩個軸線上:其一,是兩名候選人還在打傳統式的選戰,頻頻拜會大老、派系,爭取支持;其二,則是繼續炒多年來反覆提出的冷飯,如兩岸路線調整、世代交替與年輕化、組織改造等,卻無法深入觸及行動面及戰略面。試問:如果主席是靠著應「被改革者」而當選,未來能做出甚麼真正的改革?
這次補選的主席任期約僅一年多,其間不會遇上重大選舉,無涉選舉提名問題;因此,當選者的任務相對單純。當選者的主要任務有幾:首先,重建黨內由下而上的溝通管道,讓黨中央成為改革的平台,而非定於一尊的決策者。其次,積極扮演「有力的在野黨」,將掌握過半的地方政府和國會戰力發揮到極致,重新爭取民心。第三,把握機會改革,將中常會的代表性荏弱、黨內選舉機制僵化、黨員結構不利等問題,一一修正。
長遠看,未來一年,國民黨更應強化的是「正當性論述」基礎。諸如「九二共識要不要改」、「黨名要不要換」,都須討論,但未必是主軸;至於「加強網路經營」或「大數據分析」,都是要做,卻無須爭辯的事。重點在,國民黨不能僅有一個主席作為大腦,要有更多人群策群力貢獻腦力。國民黨不妨「以敵為師」,但切不可忘記自己的從政初衷,以免落得「邯鄲學步」的下場。否則,改革不成,可能弄到連自己是誰都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