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透視/政教分離 守護無色校園
◆ 大屋頂下/蔡英文撿到三把槍
◆ 畫中有話/不載人的輪椅
◆ 美中修好?貿易戰情勢仍險惡
◆ 若大法官變政黨附屬品…
◆ G20 世界級的解套大會
◆ 「川文八會」與「川文金會」
◆ 漫畫/阿北遇蔡刀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貿易戰暫停火、新冷戰鬥而不破
2019-06-30 00:41 聯合報 楊永明(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9日上午舉行「川習會」閉門會議,川普會後暗示允許美國企業賣設備和產品給華為。 (路透)
「川習會」昨天再度登場,一如預測,中美再度休兵,雙方同意暫緩繼續加徵關稅與反制,並恢復高層貿易諮商談判;略為意外的是川普在記者會上,突然說美國企業可以向華為出售不危及國安產品,華為議題會留到最後再解決。川普再次證明他真的難以捉摸。
中美貿易戰暫時停火,對股市、經濟、川普選舉、以及中美關係是有短期和緩效應,至於華為禁令只是開個小門,後續還要觀察;除非未來雙方談判有大幅退讓,貿易戰和科技戰將持續,中美關係也將進入「鬥而不破」新冷戰的長期對抗。
上次川習會同樣是G20峰會後,去年十二月在阿根廷,雙方首次暫停火,一樣暫緩加徵關稅,進行高層諮商。但今年五月初談判破局,川普下令對二千億美元輸美商品課徵廿五%關稅,並祭出「華為禁令」。談判破局原因,應該是川普政府要價過高,北京寧可面對貿易戰,也不願作無尊嚴的全面退讓。
川普政府的華為禁令,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代表不僅只是貿易戰,「科技戰」已經展開。美國驚覺「中國製造2025」來勢洶湧,華為更是全世界5G技術領先企業,也是全球市占率最高的設備商。
美國領先地位將被超車,必須設下「科技鐵幕」,亦即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科技企業取得美國技術與零件,並防堵中國企業在美國與盟邦的市場,讓中美各自發展科技與競爭市場,使科技全球化,變成「半球化」。
川普談到美國企業在某些情況下可繼續向華為出售設備,但限於不危及國安產品,華為議題會留到最後再解決,這表示他也瞭解華為禁令的重要性。當然,川普的算計是暫緩對三千多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以及對華為開放出售不危及國安產品,不僅可緩解美國企業壓力,也可成為手中籌碼,因此川普以停火拉長談判時間,換取中國更多讓步。
對中國大陸而言,後續貿易談判最多能達成放寬期限與放鬆管制,但也體認到不能再依賴美國技術與市場,必須做到技術自主與市場自主,這需要拉長時間調整與因應,因此願意暫時休兵,避免貿易戰惡化。
對川普而言,貿易戰與科技戰箭已射出,頗受保守媒體與傳統選民支持,短期內不可能退讓,否則會遭對手抨擊。加上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在制衡施壓中國經濟與科技大戰略下,制裁中國已是「兩黨共識」。
很少看到美國外交政策有如此快速形成的兩黨共識,這裡當然有民粹與選舉因素,但這幾年中國大陸在貿易逆差、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在南海島礁、一帶一路等問題上與美國分歧對峙,使美國菁英感受到過去與中國交往政策失敗了,必須採取自保與壓制。
以貿易戰與科技戰促使的「中美新冷戰」,應該是川普鷹派顧問們的大戰略:面對中國崛起與趕上,美國必須要以封鎖技術、隔閡市場、消耗經濟、製造衝突方式,不斷削弱中國大陸經濟科技與政治治理,確保美國領先與主導。
此外,中美新冷戰也延伸到地緣政治競逐。前日川普在與日相安倍、印度總理莫迪舉行三方會面時,預告「將與日本、印度達成『非常大』的貿易協議」,這可能是加強美印日三方經貿合作,強化美國在印太地緣戰略地位,當然也有針對中國大陸意涵。
同時,習近平則在與三個非洲國家(南非、埃及與塞內加爾)元首會面時,批評川普「美國優先」是「霸凌作為」。習近平也向韓國總統文在寅說,他反對保護主義。這是北京刻意釋放的內容,在削弱美國威望,川普一定也看到這些訊息,中美檯面下競爭會更激烈。
潘多拉盒子已打開,無論是貿易或科技,都進入長期競逐與對抗,屬於兩國結構性硬權力(hard power)的消長。因此,這已不是停火談判、甚至貿易協議中止的長期對抗態勢,未來貿易談判與制裁可能談談打打、交錯進行。整體而言,中美新冷戰下的國際社會,會是在鬆弛秩序中充滿動盪與衝突。
(作者為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星期透視/政教分離 守護無色校園
2019-06-30 00:31 聯合報 袁孝維/台大教授
拔管事件後,台大自主聯盟後續發起一系列「新五四運動」,主張捍衛大學自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二十年前,時任中研院院長的諾貝爾獎得主公開支持某特定總統候選人,從此開啟了政治影響力明目張膽滲入學術與教育界。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在其「高等教育怎麼辦」一書中,特別強調「政教分離」,亦即政治一定要與大學的教學、人事、學務、財務等分開,否則一旦政治力介入校園,阻礙大學的自主性與發展,將與國際一流大學的標準更加背道而馳。
七月二日,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將針對台大校長管中閔,因為多年前為周刊寫稿「公審」。不甘心的政府,仍要動用司法權來羞辱管校長,甚至威脅校長職位不保。這一天,將是台灣政教不分的闇黑紀念日,也遙遙呼應去年四月廿七日教育部前部長吳茂昆「拔管」之大學自治死亡日。
回顧過去數年,在台灣學術界發生的政教不分選舉大事,莫過於中研院長及台大校長的選舉案。這兩次的選舉,中研院長案是抹紅在先,然後臨時改變選舉辦法,刻意讓某特定候選人排名在後;台大校長案則是成竹在胸,但是依法卻選出了非上層屬意的候選人,在傾國家五院之力拔除,並折損了三位教育部長後,台大校長最終上任。
提到政教不分,近日台灣大學擬不以高薪續聘退休高齡的美籍外交人員為客座教授,引發評論。有謂此人對台灣言論友善,中美關係當前最為親密,必須予以續聘。
這就是典型政教不分的思維!大學教授的聘任,不應該去考量政治正確或政治上的需要,而是要以教學及研究的需求為重點。
卅多年前,高喊著政黨退出校園,一黨退出之後,卻引進了另一黨。台灣的高教仍然處處充斥著政治色彩,部分學生穿上特定顏色的衣服,儼然成了文革時期的紅衛兵。一年多以來,政治力介入的「台大沒校長」,到現在歹戲拖棚加碼演出的「公審」,台灣的高教龍頭已經禁不起如此的摧殘了。古有明訓「教育是百年大計」,難道沒有常存於這些政治人物的心中嗎?
學術界之所以能夠成為社會的良知,就是因為知識分子的風骨,不媚於世,不昧本心。
明年的大選,不管是哪個政黨執政,請讓我們一起守護無色校園,唯有政教分離,台灣的高教才得以自由之名追求真理,邁向國際一流。
大屋頂下/蔡英文撿到三把槍
2019-06-30 00:34 聯合報 黃年
蔡英文總統日前表示,香港「逃犯條例」有侵害人權的疑慮,同時也侵害中華民國主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她改變了初選的期程與規則,在拖延的兩個月中,以時間換取空間,翻轉了情勢。
二、在去年十一月廿四日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後,蔡英文撿到了三把槍。
第一把槍,一國兩制。習近平在元月二日《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談話》,將「九二共識」與「共謀統一」連結,並強調「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又主張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蔡英文在同日第一時間就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綁在一起,並宣示「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因為北京所定義的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
當天的媒體標題就說:蔡英文撿到槍。
自此,反一國兩制就成了蔡英文及民進黨的每日問候語。總統府、外交部、陸委會幾乎每天翻新一個花樣來撥弄它。六月十二日香港立法會原訂對《逃犯條例》修正案進行二讀,引爆百萬人遊行抗議事件,終於將一國兩制的爭議推向新的高點。此時正是民進黨初選民調期間。郭正亮說:蔡英文撿到了原子彈。
第二把槍,賴清德加入初選。三月十八日賴清德突然登記參加初選,對蔡英文確實是嚴重衝擊。但後續兩個月的發展卻證實,這是蔡英文又撿到一把槍。這種演變,當然是賴清德及蔡英文始料所不及。
賴清德反覆強調「我會贏,只有我能贏」。但如今初選已結束,卻仍然完全看不見賴清德表現出任何他應當取代蔡英文的理由。
如今證實,賴清德加入初選,最重大的效應,是促使蔡英文提早進行了黨內流派的整理,並與初選同步提前了面對大選的操作。
關於整理黨內。這次初選,原是「內殺型台獨」的一個鬥爭指標。但賴清德在台獨理論的反而退縮及獨派支援力量的如此衰弱,都是大大的出人意表。在整個初選階段,獨派的動作呈現的是破碎化、邊緣化、孤立化及膠囊化,在綠營內部完全看不到感染力,在社會層次更可謂到了秋毫無犯的地步。作為「內殺型台獨」的一次鬥爭指標,此次初選對民進黨下面的路程應有啟示作用。
再說面對大選。初選的五個民調工作組居然好像刀切豆腐一般整齊地皆得出蔡英文在三角督大勝韓、柯的結果(阿扁死都不相信)。不論這些民調沒有動過手腳,皆可見蔡英文在藉初選提前打大選。
第三把槍,郭台銘加入國民黨初選。賴清德是認為蔡英文贏不了,所以才投入初選。但郭台銘則是在四月中旬舉國皆認為韓國瑜極有可能為國民黨贏得大選的輿論巔峰時際,突然跳出來想要「攔胡」。郭為什麼認為在此當下自己應該攔胡?及郭為什麼認為在這種情勢下自己有實力攔胡?這個答案只有郭自己知道。但問題是:民進黨的「自癒力像妖怪一樣」,有能力處理賴蔡鬥爭;而國民黨卻儼然出現「急流半渡易馬」的危機,已陷「韓已受重傷/郭氣候未成」的困境。對蔡英文來說,站高山看馬相踢即可。
當然,由於國民黨初選的紛擾,正好也掩蓋了民進黨初選內亂的尷尬。輿論認為兩黨烏鴉一般黑,也就未便對任何一黨作文章。民進黨初選在國民黨初選的掩飾下,也平白減輕了輿論的壓力。
這三把槍,習近平給的一把,提供了蔡英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辣台妹論述架構。賴清德給的一把,使蔡英文提前整理門戶,已然成為民進黨的共主。此時的蔡英文,確如賴清德所說的已經是「二.○版」。郭台銘提供的這把,則將國民黨原來一盤棋掀翻,遂使原本焦頭爛額的蔡英文,已成以逸待勞之勢。
出現這個局面,藍綠紅如何因應?
北京應當幡然改變「又要台灣維持中華民國,又要滅亡中華民國」的戰略矛盾。這次大選,是「台獨捍衛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捍衛中華民國」的大火併。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先生多年來說過多次,「如果我們(大陸)不能留住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會給了台獨」,現在已然出現了完全真實的場景。
北京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必須在此次大選中設法改變。北京幫台獨消滅「中華民國」的內涵,台獨就只須留下「中華民國」的外殼就行了。
在今天這種局面下,大陸有些智庫竟仍在悶著頭討論「兩制台灣方案」。這對中共中央的兩岸政策,到底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這種矇住眼睛、只知向上向內交代的交差主義,膠柱鼓瑟,難怪有人在問:國台辦還有沒有人在上班?
至於滿手撿到槍的蔡英文及民進黨,不能將當前各種利多的暫時聚匯,視為長期的兩岸戰略憑藉。濫用短多,未來可能承受不起長空的重傷。
此次初選可說是「軟獨」與「硬獨」的首次攤牌,硬獨的斤兩已完全呈現,因此民進黨不應容它再有超乎其比例的影響,而使蔡英文及整個黨繼續淪為「台獨的囚徒」。
兩岸關係是台灣與大陸極其深奧的歷史博弈。如上篇《大屋頂下》所言:蔡英文勿因爭取川普的一通祝賀當選連任的電話,而放棄了若連任仍可爭取蔡習會的可能性。
國民黨必須迅速脫離初選中出現的自殺性動作。今天,居然「用台獨捍衛中華民國」的論述,有可能贏過「用中華民國捍衛中華民國」,這真是國民黨的恥辱與悲哀。
以一國兩制來說。自蔣經國起,國民黨就高擎反一國兩制的旗幟,如今反一國兩制卻成了民進黨及蔡英文的標誌。而中華民國為了守護台灣、守護民主自由、守護主權,流血犧牲了七十年,如今卻任人一筆勾銷,只相信民進黨及台獨在守護台灣、守護民主自由、守護主權…。
今天的國民黨,若發現自己連扛起「中華民國」四個字都不如台獨,會不會太過無能?是不是太過不知恥了?
試問國民黨的巨頭們:你們如何對得起在大雨滂沱中手持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中華民國支持者?
畫中有話/不載人的輪椅
2019-06-30 00:25 聯合報 文/杜建重
圖/杜建重
一位長者推著輪椅,緩緩走在正整修的人行道上,路人來去匆匆,沒人注意到輪椅上的資源回收物。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處處可見獨居老人;步履蹣跚的老人,原本該坐在輪椅上,但為了生活,輪椅卻成了載運拾荒工具。
人們常說,政客喜歡把錢花在看得見的政績上,至少有憑有據,有利選舉宣傳連任。
但,踽踽獨行老人,佝僂的身軀令人印象深刻,有權力者是否該投注更多人力資源,改善社會安全體系;別因看不見,就忽略了弱勢者的身影。
當大法官變政黨附屬品…
2019-06-30 01:14 聯合報 翁履中/德州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蔡總統提名的四位大法官人選,全獲立院同意通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民進黨立委強力護航下,四位大法官提名人全數獲得立法院同意,由蔡英文總統提名大法官人數超過釋憲門檻,也等於正式宣告,行政、立法和司法權盡數納入綠色執政體系。可是,應保有司法獨立的大法官沾上政治色彩,真的沒問題嗎?
從公告提名人選到立法院行使同意權,短短不到一個月內完成,執政黨不讓社會大眾對大法官候選人有太多認識。可是連候選人究竟符不符合資格,是不是曾有過不當言行都無法置喙,證明吃定一般民眾對大法官關注有限,所以敢將大法官提名視為政治任命,以政治正確作為提名標準。
根據憲法,大法官應扮演制衡行政和立法機關的中間力量,即將成為大法官的蔡宗珍在審查期間也公開表示,自己的憲法沒有顏色,可是,過去表達過政治立場的準大法官們真做得到?事實上,大法官們很難維持中立,他們的判決也往往都會變成帶有政治立場決定,甚至會因大法官政治立場而更偏頗。
美國政治學者曾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解釋美國大法官帶有偏見決議,研究發現大法官們無法超然於政治紛擾外的主因,除自己原有意識形態外,也因希望獲得他人認同,特別是自己所處社會菁英階層的評價。換句話說,如果大法官們全都有類似政治立場,同溫層內聽到的意見和政治氛圍,極有可能左右他們決定。
因此鉅細靡遺審查每位大法官資格,盡可能挑選過去沒有強烈政黨立場的擔任,是維持司法獨立性最重要防線。如今,執政黨提名有明顯政治立場的,加上用多數迫使同意案快速通過,令社會大眾很難不對司法獨立性失去信心。
客觀說,民進黨政府有機會提名過半數大法官,是因包括國民黨執政時期在內,藍綠兩黨執政都沒有落實大法官提名應避免任期高度重疊的原始規劃。另外,現行不得連任的八年任期制,也促使法律人為政治服務的背後原因。每位大法官都只有八年,且不得連任,雖然這設計可確保大法官的流動性,不至於像美國大法官因終身制無法擺脫不適任者;卻也導致許多法界人士不惜背棄司法獨立信念,選擇投入能為自己帶來機會陣營,爭取躋身最高殿堂的希望。當任期制讓大法官職位不再遙不可及,甚至成為執政者酬庸的資源,想期待未來大法官們作出公正判決,似乎只能祈禱法律人在關鍵時刻堅持是非,保有最後一絲道德良知。
在掌握行政和立法權後,民進黨政府更進一步透過大法官提名取得釋憲權力,如果選民沒有在大選中透過選票,對被政治侵害的司法獨立性表示意見,任由獨立司法淪為執政黨的附屬品,可預見大法官們將無法再扮演中立仲裁者,必須在政治惡鬥遊戲中選邊站。
當大法官司法獨立性也成空談,台灣究竟還剩下多少互信基礎?
「川文八會」與「川文金會」
2019-06-30 01:33 聯合報 金達/教(台北市)
川普透過推特向金正恩表示,30日可在板門店會面。圖為首爾街頭歡迎川普來訪的旗幟。 (美聯社)
最高興的莫過於南韓總統文在寅。自從河內「川金二會」破局後,金正恩不甩文在寅,甚至五月初兩次試射飛彈,好像把三次「文金會」建立的「兄弟情」,與簽訂的兩次《宣言》一筆勾銷,讓文在寅一下子從天堂掉進地獄。
為了解開僵局,四月十一日文在寅匆忙跑了一趟華府,舉行「川文七會」,卻只見到川普二分鐘,不僅受到川普冷冰冰待遇,並且川普拒絕接受文在寅提出的「先經援、後棄核」案,兩人不歡而散,讓文在寅十分難堪。
此次,文在寅用九牛二虎之力,請川普返美前「路過」首爾。一方面商討如何解決北韓核問題,另一方面讓金正恩知道文在寅的「真心真意」,為兩韓關係發展努力以赴。早日恢復舉行「川金會」及「文金會」。
顯然,川普訪韓有備而來,告訴文在寅和金正恩願意在板門店「見個面」。另趁機找三星等大企業老闆催促擴大對美投資,間接逼迫文在寅表明立場,美國和中國到底「愛」誰?
目前看來,「川文八會」能否促成「川文金會」或「川金會」是一回事,對川普和文在寅來說即將來臨的選舉,是否加分才最重要。
G20 世界級的解套大會
2019-06-30 01:26 聯合報 曹瑞泰/國安會前研究員、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高雄市)
大阪G20峰會昨天閉幕。 (歐新社)
G20短短兩天,成就非凡,讓日趨緊繃且擺盪於對立與對抗間的剛性國際關係,得以重回軟性競合關係,讓國際市場慶歡騰。蘋果公司在G20中美峰會決定重啟談判不加關稅後,傳出將新款手機iPhone XI改名,準備扳回中國市占一哥地位。
時下立場甚為艱難的主辦國日本,對令和第一位國賓川普極盡禮遇,更派出準航空母艦陪著美國艦隊航行南海,以及停止對中採購與出售精密元件等措施;川普政府依然處處放話施壓。川普參加G20前還指出,美日安保對美國不公平,逼得日本不得不趕緊澄清,為了國家利益也只能忍氣吞聲。
前面派艦陪美艦航行南海,後面加緊邀習近平參加G20,並在習近平到日本第一天就舉行領袖峰會,並獲得十點共識,表達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日中關係,確保其長期穩定發展;並邀請習近平主席明年春天來日本進行國是訪問等。
由於歷史因素與當代國際關係格局,日本要與中國維持和諧與合作關係原屬不易;又因美日同盟結構不得不陪同美國,以強硬態度對付中國,讓中國很感冒。為控管川普引發的負面效應,又要進一步改善中日關係,日本有智慧且巧妙對中協商,成了重中之重。
經過中日美等多方折衝與努力,G20為日趨限縮中的世界自由市場與國家間對抗,暫時解套;雖然後續仍須待相關國家能否持續共同努力與和諧發展而定,但主辦國日本為化解紛爭、為和平盡心盡力的貢獻,值得肯定與讚賞。
其中,中美自制與諸參與國盱衡國際大局的理性態度,均值得台灣借鏡與警惕。民進黨以多數暴力,強行立法限縮人民言論自由,視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不僅將兩岸關係也將人民從對立趨向對抗。若不適可而止,引火燒台將罪無可逭。
美中修好?貿易戰情勢仍險惡
2019-06-30 01:22 聯合報 郭永興/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
川普與習近平在G20峰會碰面。 (新華社)
在日本大阪舉辦的G20高峰會昨天閉幕。這場高峰會開始前,全球皆關注於廿九日登場的中美領導人會談,是否可為五月破局的貿易談判帶來生機。結果出來,全球金融市場至少鬆了一口氣,美國暫時停止增加三千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的懲罰性關稅,同時雙方願意重啟談判。另外川普也在記者會表示,會解除部分美國企業商品出口華為禁令。
然而必須指出,儘管在峰會時,雙方都在營造和諧氣氛,習近平提起了四十八年前的中美乒乓球外交,川普也稱讚中美關係非常好,但上述談判結果,只能說是讓中美貿易戰在懸崖邊暫時挺住,卻無法保證,未來中美貿易戰不會惡化,讓世界經濟掉下懸崖。
首先,川普提出的貿易重啟談判是有條件的,川普說「中國會很快的,幾乎是立即的,購買大量的美國食品與農產品」。這意味著,在貿易談判重啟的開始階段,美國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都還沒撤銷,中國就要買入大量的美國農產品,這是中國很大的讓步。
照川普說法,中國必須大幅讓步,貿易談判才會進展。那中國方面說法呢,廿九日下午近五點時,環球時報網站貼出一篇名為「鬥爭後迎來談判恢復,更要有平常心」社評,這篇社評的基本論調,是讚揚中國挺住了美國壓力,然後也歡迎恢復談判。至於中國讓步作為談判重啟條件的川普講法,文內一字不提,加上標題強調「平常心」來看,至少中國方面是可能低調接受美國條件,讓談判能順利下去。
如果未來以中、美「各自表述」方式,順利重啟,那世界經濟至少離懸崖邊遠了一點。但是如果日後雙方對於重啟條件,發生衝突,或者談判過程,雙方間有無法妥協的重大差異(今年五月就發生過),那世界金融市場會立刻掉下懸崖。
實際上,下一波三千億美元商品懲罰性關稅,從七月初起川普就可隨時開徵了。根據美國法規,美國政府要開徵懲罰性關稅前,國會必須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意見。這個聽證會已在六月十八日開始,走完整個程序約兩個禮拜,因此七月初,川普隨時就可用這個毀滅性貿易手段。
從過往經驗觀察,川普為達目的可以反覆無常。例如川普在五月下旬以國賓身分訪日,日本用盡心思去討好川普,甚至為川普設立相撲專門獎項,讓川普過足四天三夜訪日旅遊。沒想到這次川普前往G20峰會前,卻透過媒體放話說,美國在美日安保中太吃虧,以突如其來方式,同時也以日本國家安全根基的美日安保為威脅,施壓正在進行的美日貿易談判。
以此來看,關於貿易談判重啟條件,中國是否會願意吞下?日後,川普三不五時在推特上威脅,他隨時可以施用三千億美元商品報復關稅,中國又會忍氣吞聲?更重要的是,五月才發生過的談判破裂,雙方如果沒有一方願意退讓,那重啟的談判很快就會再度破裂,然後面對總統大選來臨,嘲笑民主黨候選人對中國軟弱的川普,為了凸顯其對中強硬,可能就會下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