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薛承泰/大選是球賽還是戰爭?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大選是球賽還是戰爭?
◆  葉銀華/論泛公股金融機構董總的改派
◆  【重磅快評】郭台銘考慮選總統,藍綠怎接招?
◆  周行一/美國能強大多久?

◆  洪蘭/AI時代 人文素養更重要
◆  楊志良/社會福利該不該排富?
◆  嚴震生/盧安達種族滅絕25周年的省思
◆  王文華/為什麼閉關、放空、沉澱沒長效?
◆  沈呂巡/台灣關係法40年,助選總統嗎?
◆  馬凱/「自由貿易經濟特區」是什麼?
◆  劉維公/在城市坐下來的基本權利

◆  王健壯/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
◆  葉銀華/為保戶得罪股民?
◆  方祖涵/運動賭博商機與危機
◆  薛承泰/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
◆  盛治仁/NCC罰媒體…God bless Taiwan
◆  黃介正/《臺灣關係法》四十周年
◆  陳亮恭/長照可否共享經濟?







薛承泰/大選是球賽還是戰爭?


2019-04-18 00:14 聯合報  薛承泰(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民進黨總統初選蔡賴之爭,雙方陣營矛盾加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民主發展的歷程,「從半個多世紀前的威權快速地走向民主化」。其實這一句話並不精準,因為人們的判斷多是依據所謂的「總統民選」。選舉能代表民主嗎?從最近兩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過程來看,誰都不敢大聲說是符合民主程序。然而,何以多數人(黨員)會任其發展?乃因在「勝選」的目標下,來做一些改變或權宜,有什麼不可以?
如果拿相同的邏輯來看過去的威權時代,當時台灣從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以來至少長達卅年,從兩岸的軍事衝突,退出聯合國,經歷兩次石油危機,美國和我們斷交,…這一連串衝擊對於當時的領導人來說,為了「台灣安全」的大目標,所以採取了「威權統治」,而確實保障了台灣且發展至今。我們不須去合理化過去,而應去避免過去的「不當」與「不幸」!
換句話說,我們不能以今非古,而只能以古鑑今,人類在歷史上才會進步,何況當時國際潮流與領導者的思維並不同於今天人們對民主的理解。對過去的詮釋,若能回歸到當時的歷史脈絡與情勢,或許會領會到,今人未必比古人高明。人類的愚蠢往往發生在自以為比古人高明,而忽略了今人會有進步是因為站在古人的肩膀之上
許多人說,馬英九執政的八年「溫良恭儉讓」。「溫良恭儉」大家可以接受,但是「讓」卻成為許多藍軍的痛。也許馬英九對於政黨的競爭視為是一場球賽,他的「溫良恭儉」表現在遵循球賽的規則,而 「讓」就會讓他的競爭對手食髓知味,反正做一些小動作,裁判看到不一定會吹哨;可是一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球隊,卻被吹犯規,還讓對手有了罰球機會!
蔡政府執政三年了,顯然她並不把政黨的競爭當作球賽,而幾乎是當作戰場!因為沒有球賽是邊打邊改規則的,其目標就是要對方輸,不只是輸,還要對方永遠退出賽局!因為自己的球隊是「改革者」,對手是「反改革者」。
她似乎不知道自己是歷史的過客,也不知道曾為過客的歷史;君不見,歷史上「專制」的產生不都是自以為是「改革者」,別人則是「反改革」,為了改革急需剷除「反改革」,這樣才是對國家最好,也可以名垂青史。
最近有一本由米蘭達.弗里克所著知識的不正義」,作者不談什麼是「正義」,而是舉出兩種「不正義」。一為證言不正義,另一為詮釋不正義,前者就是台灣政黨間存在的普遍現象。簡單地說,只要認定誰是「反改革」,那個陣營就被打成是黑金、貪汙,再不然就是賣台,當然所講的話也就「不足採信」,是屁話!即便實際狀況正好相反,還是有人會相信,因為就算是自己人黑金又貪汙,那是為了累積實力,把手伸入媒體,是為了掃除「假消息」,如此才有力量完成「轉型正義」!
如今這樣的思維,也摻入總統提名過程中,不論藍綠白,究竟是把未來這場總統大選當作球賽,當作戰場,還是嘉年華會?在聲稱是民主的台灣,頗值得去觀察並為歷史作見證。筆者相信,幾個月後當候選人都出爐時,每一位都會標榜自己是「改革者」,大家都必須睜亮眼睛,因重點在於,他們要如何證明對手是「反改革」,是「賣台」或「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