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形塑新經濟策略 因應內外變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4898/web/

◆  聯合報社論/意外的大勝,又激發了國民黨內鬥基因?
◆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快變成「世襲」了
◆  經濟日報社論/形塑新經濟策略 因應內外變局







經濟日報社論/形塑新經濟策略 因應內外變局


2018-12-17 00:1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潰敗, 社會各界從不同角度對執政問題進行廣泛檢討,大家最有共識的部分,就是經濟施政悖離民眾生活現實,不能照顧廣大人民的利益。相信執政當局在完成府院黨人事重新布局後,必然會大幅調整經濟施政的方向和各項政策,期能貼近民意脈動。另一方面,國民黨在地方版圖大幅擴張後,必然運用地方執政優勢及資源,全力拚經濟,以讓這次選舉戰果能延續到民國109(2020)年大選。
不過,就執政黨而言,政策大幅改變不僅要付出短期調整成本,而且要在短短一年內讓人民有感,並不容易。而國民黨在勝選關鍵「韓流」引導下,各縣市都以「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為重要施政目標,希望藉此振興地方經濟,但是,兩岸政策係中央主管,經濟整體發展又很難從地理界限區分,故而國民黨各執政縣市有何良策突破經濟困局,也逐漸受到選民關注。
外在經濟變數大幅升高,則是中央和地方必須共同面對的另一個挑戰。首先,國際金融及經濟情勢已開始逆轉,明年台灣出口、投資及經濟成長都很難看好,尤其是對製造業依賴高的縣市可能受衝擊最深。其次,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經濟長短期影響日益顯現,今年第4季出口明顯感受到壓力;更須注意的是,近來中國大陸經濟受貿易戰等因素影響正急遽放緩,最新總體數據顯示,大陸這波經濟放緩可能是民國97(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兩岸經濟唇齒相依,台灣不僅會受到連帶衝擊,而且國民黨執政縣市想靠大陸觀光客及對台採購等兩岸紅利扭轉經濟的期待,也將大打折扣。
在民進黨選舉潰敗,但仍在中央主政,相對上國民黨又掌握地方執政的巨大優勢下,中央經濟政策將不斷受到挑戰,甚至動輒得咎。而外在經濟風險不斷升高,整合內部、因應變局,更是朝野不能須臾耽擱的重責大任。我們認為,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內外變局,台灣需要形塑一套新的經濟策略,來凝聚內部,共同面對接踵而至的經濟挑戰。
新經濟策略之所以稱「新」,關鍵就在於須改變多年來的經濟政策思維,要從企業角度來思考經濟問題,改為以民生為依歸,兼顧企業發展需求。在這樣的思維下,未來中央和地方應建立共識,優先推動和民生最為攸關的內需產業,特別是和生活品質及人口結構變遷相關的民生服務業發展;政府公共建設及資源分配,也應作配合調整,少強調利用率已偏低的交通運輸等大型建設,多用在關乎民生的軟硬體設施及給予基層家庭的支持。這樣的改變不僅回應九合一選舉的廣大民意,也可逐步降低對出口依賴,緩和美中貿易戰可能帶來的衝擊。
在出口策略上,面對美中貿易戰的直接和間接衝擊,政府首應思考未來對台灣最有利的產業布局及結構,而不是一味採取獎勵措施或降低外勞等門檻,促使受貿易戰影響的大陸台商遷廠回台,造成產業走回頭路,延誤經濟轉型升級。所以,若不讓台商回台投資變成短多長空,政府當務之急,就是要拿出一套可供檢驗、中央地方共同支持的產業投資及發展策略。
至於兩年多來蔡政府推動的各項改革,包括5+2產業創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綠能政策、勞工政策、社會住宅、都市更新、長照2.0、新南向政策等等,也都應該做務實的檢討調整,讓這些改革能夠跟改善人民生活做更有力的連結,而不是以決策者為中心,堅持改革不能停頓、不能走回頭路。
我們必須提醒蔡政府,改革的成敗,不是由政府、而是由人民來定義,九合一選舉結果就是一次民意的嚴格檢驗;要推動可長可久的改革,就必須調整改革方向和步調,才能重新取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快變成「世襲」了


2018-12-16 23:5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這次地方選舉,逾兩成候選人有政治家族背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綠柯合」破局後,雙方各推人選角逐北市立委補選無獨有偶,朝野三方推出的人馬都是政治家族:柯營推的是曾任台聯立委的陳建銘之女陳思宇,綠營推的是前立委薛凌之子何志偉,藍營推的是陳重光之子、陳玉梅之弟陳炳甫
這種現象並非純屬巧合,而是反映了台灣政治發展的「家族化」及「世襲化」傾向。以剛結束的地方選舉為例,在所有候選人中,有兩成八具有政治家族背景,比例相當高。政治一旦淪為世襲,權力、人脈與利益的結合就會更緊密,寒門或普羅出身者問政之路即越窄縮,社會的不公就越不容易受到糾正。這才是值得擔心之處
四年前的選舉,柯綠聯手以「政二代」的汙名打敗了連勝文;這次代表柯營出征的陳思宇又故技重施,指控其對手為「連勝文們」。諷刺的是,她似乎渾然不覺,自己就是「連勝文俱樂部」的一員。更仔細盤點的話,從其祖父算起,她其實已是「政三代」。陳思宇以為披上「柯家軍」戰袍,就可以自稱是「白色力量第一代」,這是天真世代的切割法。
何志偉的情況不遑多讓。他剛以「返校進修」為由,將原本的議員選區「禮讓」給其嫂鍾佩玲。鍾佩玲剛剛當選,何志偉馬上又出來角逐立委,足見其家族勢力之大。陳炳甫也一樣,剛剛連任市議員,立刻因「基層實力」被推出來角逐。
政治傳承不是壞事,但藍綠白同時出現「政二代」,就讓人嘀咕。







聯合報社論/意外的大勝,又激發了國民黨內鬥基因?


2018-12-16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九合一大勝,藍營內有意角逐總統大位者「盛況空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地方選舉意外獲得壓倒性勝利,國民黨民國109年(二○二○)重返執政似乎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選後至今,國民黨並未給外界煥然一新的感覺,反而立刻開始了新一波的權力爭逐。一場突如其來的勝利,似又激發了國民黨內鬥的因子,外界卻看不到它改革圖強的氣象
僅就幾個較具份量的泛藍陣營人物而言,直接、間接表態可能參選總統的,多達四、五人。先是尚未加入國民黨的張善政,明確表態考慮參選;即將卸任新北市長的朱立倫,也將在卸任後說明;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稱「隨緣」,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雖未直接表態,但志在大位也是預料中事,他即將展開謝票「感恩之旅」目的便在試水溫。至於青壯代,則有羅智強和孫大千先後表態,目的則在挑戰黨內運作規則
由於角逐者眾,國民黨內的聲音目前迄未表現在政黨改造,反而集中在總統初選應採用什麼制度。在激進的一端,主張應用「全民調」決定人選,並主張在確定總統候選人後,即由總統候選人擔任黨主席。在保守的一端,如黨中央則持反對立場,稱「全民調」未必是最好的制度,例如上次全民調的結果就是「換柱」,而此次高雄市長選舉未採全民調初選反而獲勝。
持平而論,這兩派說法各自言之成理,也各有利弊。例如,全民調的盲點是,只能找出現有人選中「聲勢最高」的人,卻可能忽略了其他人的潛力或爆發力。另外,民調可能受到的干擾或精準度,也都是問題。至於徵召或協調,則可能流於主觀、內定、不透明。簡言之,兩者各有利弊;重點在,什麼樣的方式能夠推出最強的候選人,爭取最大的勝選機會
國民黨必須捫心自問的是:這次縣市長選戰,無論民調或協調,都是基於「最大勝選考量」來決定人選嗎?恐怕不然!國民黨有過半縣市是採用民調來決定人選,但若干縣市卻選出了相對弱勢,以致輸掉了原本可能勝選的機會。黨中央堅採全民調的做法,不過是為了避免紛爭,或避免得罪人。即使如此,桃園、嘉義市、澎湖等地都免不了出現「同室操戈」的局面。包括在新竹縣原已拍板採用民調,中途又驟然改為「徵召」,險些讓局勢演變成「黨內互打」。最後雖險勝過關,仍不能掩蓋當初決策的粗糙。黨中央說「全民調未必是最完美的制度」,固然沒錯;但前提是不論如何提名都必須摒棄私心,以「找到最強棒」為第一考量
目前看來,無論是國民黨中央或若干青壯派的主張,其實都只是為特定對象量身打造的說法。主張應該提早初選、採取全民調的,是為聲勢居於領先者搖旗吶喊;主張不應太早決定,並力陳「全民調」弊病的黨中央,則只是在幫掌握黨機器的人固守城池罷了。這些基於護航或各為其主的發言,其實已為國民黨的提名埋下了惡性競爭的火線。掌握黨機器者若已心有定見,自然難以訂出足以服眾的遊戲規則;有特定支持對象者,則以世代交替之名行黨內鬥爭、逼宮之實。無論何者得勝,最後國民黨都必定是千瘡百孔,難再整合。
與四年前相較,這次藍營內角逐大位者「盛況空前」。其直接原因,是九合一大勝使得藍營行情看漲,因此大家爭先恐後表態。但這也不禁令人想問:在國民黨低潮時,為何這些藍營菁英多只願躲在舒適圈納涼,拒絕承擔責任?更何況,這次選舉是選民對民進黨的否定遠大於對國民黨的肯定,不可錯誤解讀
亦即,儘管「討厭民進黨」是全民最大黨,不代表「支持國民黨」是唯一的選擇。藍軍菁英若只以私心為出發點,面對孱弱的民進黨,也未必能獲得選民認同,何況還有白色力量虎視眈眈。若不改掉「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習性,國民黨再起之夢恐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