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劉兆玄/王道永續指標—全球永續發展另類座標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兆玄/王道永續指標—全球永續發展另類座標

◆  王健壯/不一樣的蔡英文不如維持原樣
◆  陳亮恭/一線之隔的理念與偏執
◆  洪蘭/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  葉銀華/如何解決企業傳承困擾?
◆  方祖涵/明星游擊手的家暴治療
◆  周行一/好台灣+好文化、好文明、好安全
◆  楊志良/一個問了三十年的問題

◆  盛治仁/勝利站後面 危險站前面
◆  王文華/如果你犧牲一切照顧的配偶愛上別人…
◆  謝哲青/一心多用 反降低工作效率
◆  楊渡/務實的台灣人,才是選舉的贏家
◆  馬凱/當白馬王子親吻睡美人
◆  趙春山/兩岸「關鍵時刻」
◆  劉憶如/「川習會」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

◆  王健壯/蔡英文又一句文青囈語
◆  方祖涵/球場上的戰爭英雄







劉兆玄/王道永續指標—全球永續發展另類座標


2018-12-16 23:25 聯合報  劉兆玄(作者為中華文化永續基金會董事長)
敘利亞內戰使得敘利亞成為一個「可自由濫炸的國家」,圖為敘利亞哈木里亞鎮居民抱著受傷男童離開轟炸現場。 (路透)

過去百年的全球發展呈現出一日千里的變化,科技愈進步、產業愈發達、供需愈複雜、利益愈集中、弱肉更強食、衝突更激烈、戰爭更頻繁。國際政治上,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都造成戰後國際政治勢力的重新分配,霸權之間形成恐怖平衡,弱國小國或各倚靠山,或狹縫求生。二十世紀留給人類最大的問題國際治理失序、貧富差距加大、能源枯竭、生態失衡、地球暖化
上世紀九零年代起,聯合國面對世紀挑戰,提出最重要的策略建議就是Brundtland Commission 所提出的「永續發展」的報告。三十年過去了,在「永續發展」論述中的三大支柱——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正義——中的前兩項,經濟與環保的均衡發展方面有了相當的進展,尤其在一些先進國家中都看到具體的成效;但在「社會正義」(應該包括國際社會)一環則比較乏善可陳,甚至有些方面呈現不進反退的情形
不久前與一位美國教授談到敘利亞,他說:「敘利亞不是一個自由國家」,我語帶反諷地說:「它當然是『自由國家』,它是一個可自由濫炸的國家(free to bomb country)。」朋友無言。想像一下,在一個文化古國的土地上,美國、俄羅斯、以色列、土耳其……想炸便炸,這個國家的經濟如何發展?環境如何保護?社會如何正義?千年文明遭毀,剩下數百萬難民。這樣的國家如何談永續發展?進一步問,何以致之?孰以致之?
不少學者檢討「永續發展」的立論基礎及架構,建議增加第四根支柱:「文化」。而我們認為「文化」其實是整個「永續發展」的基礎。
歷史學家湯恩比認為二十世紀後人類文明的困境要從儒家思想及大乘佛教中尋求解答,如果這個說法成立,我們不禁要問,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文化要如何在人類面臨此嚴峻的挑戰中貢獻它的智慧?
今天中華文化要想對世界作重大的貢獻,需要推動一波「文藝復興」。這個「文藝復興」不是復古,不是回到從前,而是以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與二十一世紀的思潮、文化接軌,為全世界提出新的普世價值
我們試以孟子提出的「王道」思想作為中華文化對應「永續發展」論述的代言我們從王道思想中粹取了「仁政」、「反霸」、「民本」、「生生不息」及「同理心」五個元素;以此五元素為出發點,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為對接標的,發展出「王道永續指標」(WDSI)建立中、英文網站,每年更新,供全球有興趣者參考。期許在永續發展的衡量標準中注入中華文化,使二十一世紀的國家/經濟體在走向永續發展的進程中,有一個新的思維。
中華文化對全人類文化作出更重大的貢獻,此其時矣。當全球的問題日趨嚴峻,以西方文化為基礎的解決之道漸入瓶頸,「向東方找答案」成為世界新潮流,正如孟子說的:「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我們期待透過學術、教育、文化、推廣等管道,使「王道永續指標」系統成為全球社群(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尋求永續發展的一個另類座標,作為中華文化貢獻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