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簡立峰:AI掀起的新一波學習革命\星期透視/卡管翻盤只是剛好而已

◆  「中國製造2025」轉彎?中美新冷戰 台別站颱風尾
◆  韓國瑜的「奇藥」行銷
◆  蔡英文背水一戰的底氣
◆  掉點顏色 總比掉芝麻好
◆  從張藝謀的「影」看政治背叛
◆  今年第一大新聞 韓流的深層解讀
◆  拉倒內心的吳鳳銅像吧
◆  CPTPP生效/全球供應鍵將重組 台灣可別脫隊
◆  星期透視/卡管翻盤只是剛好而已
◆  漫畫/該不該跳車
◆  名家縱論/簡立峰:AI掀起的新一波學習革命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簡立峰:AI掀起的新一波學習革命


2018-12-29 23:17 聯合報  簡立峰(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Google今年3月啟動「Google智慧台灣計畫」,持續以人才、數位經濟、建立生態系,協助台灣以人工智慧(AI)與全球經濟與科技趨勢接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一兩年包括Google、微軟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都在台灣大舉投資人工智慧AI),希望培育在地AI人才,許多業界大老闆甚至親自參與學習。AI不僅帶動新一波產業革命,也可能開創新一波知識學習革命
最近觀察到學生學習AI的方式,比我過去在學校便利太多。越來越多資訊領域學術論文,在發表同時,也會開放程式碼與實驗資料。透過這些程式碼及資料,學生可以在前人基礎上繼續突破,更快完成更高複雜的事情。AI與雲端使得學習門檻變低、學生成就感也大幅提高。未來即使是校園內學生的作業,也可能產出世界級成果,例如更準確醫學影像自動辨識、即時空汙預測、假新聞偵測、消費者意見自動分析等
從這個角度出發,AI不僅本身發展對產業帶來驚人影響,連帶也掀起人類學習方式的革新。在AI時代,學習勢必會用到網路資源及雲端,對學習者是一種原生的網路學習模式,並且本著「取之於網路、回饋於網路」精神,這個時代知識發展,將是在巨人肩膀上快速堆疊知識累積變得越來越簡單,真正進入「知易行易」時代
舉兩個國外例子,首先是少量人力即可處理全球服務。以Snapchat這家從事圖片分享軟體的矽谷獨角獸公司為例,團隊只有十人,就能高效率服務全球上億使用者。如果是台灣從事傳統資訊服務的業者,會想像要處理這樣龐大資料業務,需要數百人以上工程團隊,管理眾多伺服器與開發各種程式。然而真實情況是,Snapchat團隊大部分都使用網路上現成開放源碼程式,及利用現有雲端服務儲存、處理資料。他們將心力集中在瞭解消費者、做使用者介面及數據分析,只運用極少數人負責資料中心、雲端及網管這類工程工作
另一個接近場景,是創新可透過前人成果快速堆疊這出現在史丹佛大學的乳癌自動辨識研發團隊他們是純醫學背景,只透過網路上應用在視網膜病變偵測的機器學習開放源碼,就能輕鬆自行完成AI程式開發這說明AI時代資訊科技門檻已大幅降低,各領域專家可透過學習AI技能,自行發展專業應用所需要的程式系統
可預期的是,這樣的AI發展,將刺激與加速各種領域突破。AI時代或許會扼殺不少工作機會,但應該也會產生很多新工作機會。可以想像未來跨領域人才將更加重要。各領域專家,包括醫學、農業、生技等,都可輕易使用雲端、大數據、資料分析等工具做AI研究。以前大家用Excel試算表只能做資料蒐集、整理和簡單統計;未來透過機器學習與AI數據分析,說不定能簡易進行預測與決策工作,學生只用Excel就可管理與預測台灣各地PM2.5數值變化,探討空汙議題。
更進一步舉例,農業如能結合AI,如透過無人機影像處理能力,透過即時空拍廣泛調查並精準掌握耕種現況,或可協助解決如高麗菜過剩產銷問題;此外,自動駕駛車在一般道路或許還有不少挑戰,但在農業領域立刻能派上用場,發展自駕農耕機將可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諸如此類的跨領域研究價值很高,可惜過去電腦資訊人才沒有進入這些領域,未來如果農業人才能跨領域學習AI技術,將可在農業領域發揮長才。
隨著跨領域學習AI需求浮現,也應一併思考未來教育體制應如何調整。過去台灣為發展資通訊產業,幾乎都以培養資工、電機等科系人才的資訊能力為主,但在少子化趨勢下,不可能一味擴張這些領域,而應該把不同專業人才擺在一起,才可能創造科技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有鑑於此,台灣教育制度真的不能將數理與人文社會學科太早分流,尤其是資訊技能應跟英語學習一樣,成為國民基本技能,在國中小階段就納為重要基礎學科
台灣產業現況,一直是硬體進步、資訊應用卻相對落後,資訊人才過度集中在資訊領域,其他跨領域跟資訊科技離得太遠,導致許多有價值應用沒有被開發出來。在AI翻轉學習的新知識時代中,未來在雲端借力使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趨勢一定日益明顯。台灣在推動AI產業同時,也要把握AI對教育所帶來的學習革命。







星期透視/卡管翻盤只是剛好而已


2018-12-29 23:21 聯合報  戴遐齡/台北市立大學校長
教育部前部長葉俊榮宣布同意讓管中閔上任台大校長,並遞出辭呈獲准,圖為教育部為葉俊榮(中)舉辦歡送會,許多校長到場力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校長選舉,不幸演變成卡管案;一年多的僵局,不只是台大陷入群龍無首的困境,教育部長也在短時間內,陸續陣亡三位。台大師生、海內外校友,莫不義憤填膺,而且對於民進黨政府高層,不顧後果、漠視嚴重影響台大長期發展的台大校長卡管困境,大多表示驚訝與不解!
因此,當葉俊榮教育部長,以記者會方式宣布勉予同意,並立即發出台大新校長管中閔聘書新聞,人民的初步反應,多半是正面肯定的態度!
但是,不少人針對民進黨高層蔡、賴二人,令人不解的曖昧態度,與教育部長葉俊榮突然施展的強硬霹靂手段,改變教育部的立場,讓人不禁懷疑,是否還有尚未公開的秘密
沒想到,葉部長竟敢公開挑戰政治倫理,選擇在預定召開記者會二小時內,才以簡訊方式通報行政院長;且全然不顧院長對召開記者會的質疑,毅然召開記者會、止血卡管案。
而蔡總統好像核心圈外的路人甲,事先毫無所知,事後又拿不出有效手段的解決方案,如此荒腔走板的民進黨高層溝通模式,一旦面對衝突性更嚴重的挑戰,又如何能做到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態度?
針對教育部長的奇怪作為,院長卻沒有勇氣直接面對挑戰,要求記者會暫緩,甚至立刻報告總統,並採取緊急措施、化解危機!相反的,對於可能衝擊原已十分脆弱、殘缺不全的內閣,蔡、賴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以全力穩定內閣,避免突發更糟的情況,反而笑罵由人,這不是很奇怪嗎!
更令人不解的是,葉部長召開記者會,教育部兩位政次隨侍在側,難道不會循自己的政治連結,向上呈報這次大地震嗎何況其中一位,長期任職教育部政次及地方教育局局長,有可能被葉部長牽著鼻子走,毫無政治敏感度嗎?若這二位政次,真的配合、支持葉部長的主張及操作方式,現在必須隨著部長辭職,負起政治責任,否則繼續戀棧官位,真可直追五代史的馮道了尢其是出身學界背景的政次,難道真的天真地以為連續三次代理教育部長,是屬於一種「光榮事蹟」嗎
不論這次葉部長反戈一擊,是出於善意的幡然悔悟,還是純粹炒作短期利益,而缺乏針對台灣民主政治核心價值的堅持,我們都樂於見到葉俊榮部長,在卡管案中最後正確的選擇!
卡管風波,對台大及管中閔所造成的傷害,該由誰來埋單?然蔡總統與行政院賴院長的低調處理方式,讓人感到非常失望!其實多數民眾根本不會相信,蔡、賴二人對於葉部長的放管記者會毫不知情。此次「放管」已埋下伏筆及未爆彈,未來民國109年(二○二○)總統大選時,民進黨內外存在著舊事重提的風險!趁著這次內閣改組,一次說清楚,免得未來再失控,代價更高!
在此慎重提醒民進黨袞袞諸公,千萬不要存有秋後算帳的算計,因為人民不過就是希望民進黨早點順利下台,不要再自以為是亂「改革」。






「中國製造2025」轉彎?中美新冷戰 台別站颱風尾


2018-12-29 23:20 聯合報  郭永興/臺中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陸慷接受NHK專訪表示,中國會根據自身發展與國際形勢的變化,不斷對未來發展規劃做出符合實際的改進。 圖/取自大陸外交部網站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日前接受NHK專訪時表示,「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只是規劃,不是正式的產業政策。這段談話是否意味著中國政策可能轉彎,值得我們關注。
首先,「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民國104年(二○一五年)推出的明確十年產業政策,選定十大關鍵技術領域用力發展,預計到民國114年(二○二五),中國要從「製造大國」升格為「製造強國」。此次陸慷的發言,是顯示中國今後可能修改「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的彈性。
為何要修正國家領導人揭開的製造業產業升級政策?這是因為眼前的中美貿易戰,已經演變成美國對中國充滿敵意的「新冷戰」;在這新冷戰中,「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是一個引起美國敵視的要因。
美國副總統潘斯十月初在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敵視中國的長篇演說紐約時報撰文表示,此演說是中美之間進入冷戰的前言,潘斯直言中國正透過竊取美國的科技來成就「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奪取美國的經濟霸權。
潘斯說:「現在,通過『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中國共產黨試圖控制全世界九十%的最先進的工業,包括機器人、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為了贏得廿一世紀經濟的領導權,北京指導其工業官員和商界以任何方式獲取美國的知識產權這是我們經濟領導力的基石。」
既然美國政府已講明厭惡「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而中國亟欲走出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造成的陰影,加上由美國副貿易代表吉里希Jeffrey Gerrish為代表的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將在一月七日於北京舉行,中國外交部這時釋放出要修正「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的訊息,可視為製造友好談判氣氛的努力。
觀察今後「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政策修正的重點應在於,中國政府到底會不會堅守發展十大關鍵技術領域: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選定上述十大關鍵領域,要強力突破發展但其中有半數以上是關係國家軍事霸權的軍民兩用科技,如果中國繼續敲鑼打鼓,以全國之力發展,恐怕美國的敵視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而且事實上,美中之間在十大關鍵技術已是近身肉搏戰。美國在今年八月通過的民國108年(二○一九年)版國防授權法第八八九條明文規定,民國108年(二○一九年)八月起美國政府禁止採購包含華為與中興等五家中國企業產品;民國109年(二○二○年)八月起使用這五家公司產品的企業,將被禁止與美國政府機構簽訂契約。
美國新年度的國防授權法就是擺明封殺「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跟全世界的企業講明,誰要是購買使用華為與中興的產品,有助於中國發展十大關鍵科技,日後就不要跟美國政府做生意。這種全面開戰的態度,美國政府恐怕只會越來越明顯,台商要小心審度形勢,避免在中美新冷戰中受波及。







CPTPP生效/全球供應鍵將重組 台灣可別脫隊


2018-12-29 23:23 聯合報  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30日正式生效,總統蔡英文日前接見日本「自由民主黨青年局」局長、日本眾議員佐佐木紀時表示,希望日本支持台灣加入CPTPP,也期盼反核食公投結果不影響台日合作關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本等十一國成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卅日正式生效。距美國退出其前身「跨太平洋夥伴協定」還不到兩年,由當初幾乎瓦解到迅速到位,顯示各國積極投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決心
台灣等多國均表態願意加入,未來成員應仍會擴充。特別是因其快速自由化,衝擊到美國的出口,美國國內也有重返的聲音,未來它的重要性還會持續增加。
CPTPP正式成立後才會展開新會員申請加入,不過由於日本官方表態,認為台灣公投結果仍禁日本核食進口,將使台灣加入的難度大幅提高。台灣除努力爭取加入外,亦應妥善因應它生效後對台灣的影響。
台灣約有兩成多出口集中在CPTPP,在快速降稅下必然會排擠到台灣的出口出口是近年來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預估明年全球景氣會趨緩,連帶衝擊到出口,再加上成員國對台灣的出口移轉影響,相關提振出口的措施宜再強化。
近年來台灣受到多類供應鏈興起的影響。中國大陸推動進口替代,強調自主生產下的紅色供應鏈;川普政府主張美國優先,推動製造業回流下所形成的美國供應鏈; 以及未來所形成的CPTPP內部供應鏈。上述以中、美、日等三國為主軸的供應鏈會互相競爭,主導未來國際產業分工;再加上美中貿易戰也會促使投資區位移轉,進而驅動供應鏈變化,均會影響到台灣產業國際分工的地位。
未來在全球供應鏈大幅重組的情況下,台灣千萬不能脫隊,應針對各產業的國際分工及競爭概況,做一有系統的盤點,由創造更高附加價值,強化核心技術,以及發展最終產品等方向來鞏固供應鏈地位,才能有效因應此波供應鏈移轉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