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重磅快評】中正紀念堂轉型 走向共生或撕裂地獄?

◆  【重磅快評】中正紀念堂轉型 走向共生或撕裂地獄?

◆  【重磅快評】韓總別再把「信口開河」帽子往頭上戴
◆  【即時短評】敗選仍鞏固領導中心 綠2020大選恐告急
◆  【重磅快評】無力的中繼投手 賴神讓人心驚肉跳
◆  【即時短評】賴揆下車前不忘尊蔡 為轉身留下漂亮身影
◆  【重磅快評】貪汙變戰俘 高志鵬刀捅司改呼叫陳師孟
◆  【重磅快評】引進陸資買房 要北漂青年如何南漂呢?
◆  【重磅快評】越南團集體跳機 拚南向拚出的難堪真相
◆  【重磅快評】即使是錢坑 國造潛艦預算也不宜大刀砍
◆  【即時短評】嘉市府會新局 藍綠各擅勝場 好戲在後頭
◆  【重磅快評】除了倨傲 普悠瑪家屬耶誕夜得到啥交代?
◆  【重磅快評】葉俊榮當戰犯處理?英德莫非想自爆
◆  【重磅快評】柯P拔林洲民 大巨蛋就不爛了嗎?
◆  【重磅快評】未收韓國瑜就職請柬,許立明該不舒服?








【重磅快評】中正紀念堂轉型 走向共生或撕裂地獄?


2018-12-30 17:26 聯合報  主筆室
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受關注。圖為觀光客與中正紀念堂合影。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民進黨執政後,大推轉型正義,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光是選擇性限定國民黨執政的民國34年至81年(1945年到1992年)檢討,就已讓整個轉型正義計畫公信力盡失。文化部昨宣布已將中正紀念堂轉型建議案簽報行政院,據了解主要朝概念性主題的展覽空間規畫,不會像促轉條例那樣鎖定特定時期與事件,希望有更開放多元的人權議題討論與功能,倘若中正堂轉型真能超越政治清算、給歷史空間更寬廣的新意,也不失是一種前進。
中正紀念堂當年成立,是為紀念前總統蔣中正過世。早年台灣檯面上對蔣一面倒讚揚,解嚴後各種聲音並陳,認為蔣中正在白色恐怖及228等事件得負一定責任,蔣中正在台灣歷史的定位,不再只是光輝燦爛,即使是國民黨內部,也認為蔣功過皆有。以此檢視,中正紀念堂猶如將蔣高放神壇崇拜的方式,確有討論空間;唯此,也才能直面批評蔣之過的聲浪,弭平相關受害者的怨怒。
然而,民進黨政府之前處理蔣相關事件,一如促轉條例及促轉會的轉型正義做法,都只出自鬥爭清算心態,並非要帶領社會一起走下去。促轉會猶在考慮模仿進東歐前共產國家的「除垢法」,一一追究228或白色恐怖加害者責任;民進黨政府碰到蔣,則一律描述為萬惡不赦的大魔頭,相關符號都恨不得盡去如此仇蔣程度,一如早年威權社會對蔣的神化,都是政治力介入下的極端做法,既不客觀,更嚴重的後果是加大不同族群裂痕。
台灣歷史充滿不同族群與觀點的矛盾衝突,這是為何中正紀念堂一路以來,有人對蔣獻花痛哭,有人潑漆怒罵。文化部也因意識到此衝突,特從去年底起舉辦12場願景工作坊,邀請不同立場公民討論中正堂轉型。如今文化部稱收攏各方意見的方案,似乎走出批鬥特定人士的老路,但是否真能同等接受仇蔣、讚蔣聲音,乃至以全面眼光,平等審視台灣史上不同族群衝撞時發生的不公義,將是綠營政府擺脫遭指過度針對性、展現智慧的時機。
促轉會主導的轉型正義大戲,已因主事者的狹隘心態玩殘;檯面上由文化部主管的中正紀念堂轉型,有否可能走出新路,表現引導不同族群共生而非繼續對立的格局?若中正紀念堂轉型案最後也墮入政治泥沼,恐證明文化部大張旗鼓辦的公民審議、願景工作坊終只是虛幻口號如此引領台灣社會走入更深地獄的轉型正義,恐也只會在史上留下不堪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