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597/web/
◆ 聯合報社論/「南韓北柯」現象給藍綠兩黨的棒喝
◆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把藻礁變小了
◆ 經濟日報社論/貿易戰常態化下的生存之道
經濟日報社論/貿易戰常態化下的生存之道
2018-10-16 00:3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貿易戰一開始,有人認為是美中兩國貿易失衡,引發美國要求「公平貿易」的爭議;只要中國做出某種讓步,或川普的共和黨期中選舉失利,就會收手讓貿易回歸正常。但目前戰況急轉直下,幾乎確定明年初會演變成全面大戰,且將進一步發展為美中長期經濟戰,這種變化確實跌破不少專家眼鏡。
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最新景氣預測,美國發動的貿易戰若擴張到汽車部門,且影響金融市場穩定時,將拉低中國經濟成長率達1.6個百分點,成長率有跌破5.0%的可能,而美國自己也將降低1個百分點;明年全球成長將下滑0.2個百分點,而若投資衰退加上市場不安,更可能衝擊達0.8個百分點。日前「日本經濟新聞」針對中國經濟學家調查,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成長率今年為6.6%、明年6.3%,後年6.2%;也就是中國經濟會稍受貿易戰影響,但IMF的最新預測更顯悲觀。
雖然北京口頭上對美國態度堅硬、不懼威脅和挑戰,但已對貿易戰正在進行政策調整,包括對人民幣貶值、放鬆貨幣供給,及擴張政府支出來刺激消費和投資,抵銷貿易戰的負面衝擊。最新行動是本月15日調降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率1%,釋放人民幣7,500億元流動性到市場,顯見中國其實形勢嚴峻,故而嚴陣以待、動作頻頻。
美國除要求北京消除兩國間的巨大貿易失衡外,還要求承諾不得挾市場規模壓迫美企移轉技術、不得竊取美國科技、保護美國智慧財產權,不得大量補貼國企在國際進行不公平競爭,甚至要中國停止以不透明的發包、提供大量貸款為第三世界打造基礎建設,但卻經常為「受援國」創造難以承受之債務,淪為中國禁臠的「一帶一路」計畫。
為消除貿易失衡,川普總統已祭出、且會追加高額進口關稅、恫嚇美企回美生產、脅迫已和美國簽署貿易協定者修改協定來「圖利」美國。美國也在和歐、日代表諮商修改世貿(WTO)規則,試圖約束成員國大量補貼國營企業的「不公平」競爭行為。和加、墨修改「北美自貿協定」後的「美墨加貿易協定」中,增加了「排中條款」─若成員和「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貿易協定,其他成員可退出協定,準備應用到未來的貿易協定中,以全面封殺中國的自由貿易版圖。北京當然不會束手就擒,正全力和27國加速或更新貿易諮商,以緩和美國的封鎖威脅。
可以想見的是,中國從美國等先進經濟體獲得科技的途徑,將逐步遭到封鎖;雖然早晚會趕上、甚至超越,但短期內必然受到衝擊。國營和類國營企業的國際貿易會受到相當限制,無法充分利用世貿的較低關稅出口,特別是對美國,來獲得快速成長。美、日在爭奪亞洲第三世界盟國上會付出更大心力,如美國日前通過600億美元、為海外基本建設融資設立新機構。日本剛結束「非洲開發會議」部長會議,重申將提供非洲國家顧及財政、人才培育和就業的基礎建設援助計畫。這些發展,對不同國家和企業都將產生深遠影響,例如,日本松下電器剛剛分別設立了中國和美國公司,運作模式和日本總部相同;台灣除鴻海之外,研華、廣達、台塑、義聯等都在美國設廠或擴大投資和生產。
台、日幾個大企業的反應,已說明了未來在相當期間內,除了初級和低階產品以外,中國和美國會逐漸分屬兩個不同的大市場,彼此的直接貿易將會相對萎縮,無法繼續以中國生產、出口美國的模式來供應美國市場,反之亦然。如何在此大趨勢下掌握市場、布置生產鏈和管理,是所有企業和國家必須面對的難題;但無法掌握趨勢的企業將被其他競爭者淘汰。這對嚴重依賴中國大陸的台商所造成的挑戰尤其巨大與嚴苛,台灣準備好了嗎?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把藻礁變小了
2018-10-15 23:4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環團帶著小朋友前往總統府旁的車道上抗議,手拿蔡英文總統當初「藻礁永存」的承諾,希望總統不要背棄諾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以「觀塘換深澳」後,蔡總統五年前一紙「藻礁永存」的留言也被民眾翻出來,說她背棄承諾。總統府對此答覆得很巧妙,說當初蔡英文參加的是「觀新藻礁」活動,這個區域不在「觀塘接收站」範圍內;言下之意,蔡總統希望永存的不是「大潭藻礁」。
以正常人的邏輯,總統說了「藻礁永存」,就是宣示保護整片藻礁,而不僅指其中一小塊。更何況,當地人士都以「大潭藻礁」稱呼這片海域;但蔡總統卻說她要保護的是「觀新藻礁」,而非「大潭藻礁」。那麼,大潭藻礁難道不是藻礁?或者觀新藻礁該保護,大潭就可割可棄?
總統府不僅對藻礁圈地,還說桃園縣政府民國102年(二○一三年)把觀新藻礁劃為保護區,即證明總統兌現承諾。但抱歉得很,民國102年(二○一三年)是國民黨籍縣長吳志揚劃設的保護區,當時民進黨在中央和桃園都仍未執政。別人做的事,能自己攬功,說自己「兌現諾言」嗎?如此搶功,也未免太便利。
明明意圖混淆視聽的是總統府,但總統府反過來指控「部分人士」混淆,也是罕見之事。府方說,以此指控總統背棄承諾「令人遺憾」,彷彿蔡英文曾宣示支持「藻礁永存」是假新聞。但製造假新聞的,難道不是現在說「大潭藻礁非藻礁」的總統府?
承諾跳票,也許是能力問題;但承諾跳票卻用政治話術硬拗,就是欺騙。至於反控批評者混淆事實,則是「做賊的喊捉賊」,惱羞成怒了。
聯合報社論/「南韓北柯」現象給藍綠兩黨的棒喝
2018-10-15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柯文哲(左圖)與韓國瑜(右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選舉最受矚目的現象,無疑是「南韓北柯」;在「素人崛起」的情況下,老態畢露的政黨政治顯得了無生趣。柯文哲的聲勢因「柯綠分手」而逆勢上漲,支持者進而大喊「選總統」;這個現象,是民進黨不得人心的鐵證。而韓國瑜單槍匹馬在高雄的綠營鐵票區闖出天下,這種「一人勝一黨」的氣魄,也讓怯懦的國民黨汗顏。
與四年前相比,柯文哲的「素人」魅力已大不如前。他在台北市長任內的政績,其實也乏善可陳:難以善後的大巨蛋仍丟棄在那裡,內科的交通死結依舊沒有打通,首都也沒有看到新的建設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柯文哲的人氣依然凝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的「兩岸一家親」主張,見證了蔡總統兩岸政策的狹隘;二是他維持著靈活而自由的個人風格,不受政黨或官場陋習的框架。
試想,如果柯文哲是民進黨員,他必須一切唯黨命是從,因此只能擁護「蔡賴體制」的領導。如此一來,他不可能有自己的不同主張,當然也就不可能維持並表現其個人魅力。換言之,柯文哲的魅力主要來自他身為「墨綠」卻敢唱綠營反調,在民進黨執政不得民心的情況下,更凸顯了他的獨特。此外,柯文哲因為沒有政黨奧援,所以能採取「群眾募款」、「不設競選總部」等獨樹一幟的作法,讓選民感到耳目一新。
民進黨之所以決定和柯文哲分道揚鑣,一則是缺乏氣度,無法容忍不同立場;二則是以為權力在手便能生殺予奪,既要一舉殲滅柯文哲於灘頭,又要阻絕他前進民國109年(二○二○)大選之路。未料,因選民對蔡政府的兩岸政策反感已深,對民進黨的霸道更感厭惡,「柯綠分手」後,柯文哲的支持度不跌反升。簡言之,蔡政府該反省自己的兩岸政策卻不反省,反要強逼柯文哲歸順、強逼選民選邊;結果,是民進黨自己遭到選民唾棄。
再看韓國瑜在高雄的異軍突起。他以高雄「又老又醜」的評語戳破綠營執政廿年的神話,藉此呼喚「北漂青年」返鄉投票改變高雄宿命,不僅在短短數月內聲勢直逼綠營對手陳其邁,最近其網路聲量更超越柯文哲。韓國瑜的崛起,恐怕是這場選舉最值得紀錄的現象。韓國瑜從來不是藍營政治明星,事實上,他被國民黨冷落了廿年。而今,正值國民黨「又老又窮」,黨產全遭凍結,藍營高雄老將全都卻步;韓國瑜在缺乏資金及人脈奧援下隻身南下應戰,竟能靠著誠意和口才在綠營鐵票區開出藍軍花朵,稱之「奇蹟」並不為過。
從「韓國瑜現象」,反觀國民黨在這場選戰的布局,便大大令人失望。例如,多個縣市仍淪於地方派系之鬥,思維老舊令人反感;黨中央卻無力調解,遂造成內鬥相爭不下,自敗選情。有些縣市的提名則流於老套與平庸,既無法呼應社會的需要,也未能考量戰鬥力而埋伏奇兵;也因此,若干選區打得死氣沉沉,激不起選民熱情。國民黨如果不能學會深耕,作長期培養人才之準備,至少要有調兵遣將、善用奇才的眼光;否則,失去政權卻不砥礪意志,只想要過太平時光,那要如何重獲選民青睞?
「南韓北柯」現象,說穿了,正是台灣政黨政治衰落的表徵。執政的民進黨一意孤行,不斷揮霍台灣的民主資產,卻不以人民的福祉為念,因而讓民眾看穿其「嗜權」之本性。在野的國民黨則缺乏制衡的智慧和能量,既不培養人才也不積極改革,以為靠著對手爛就能贏回政權,這也讓選民對其「喪志」感到失望。當兩顆蘋果開始「比爛」,失去激情的選民,也只能把眼光投向沒有政黨束縛或政黨色彩較淡的人選。
民進黨內的「一言堂」現象,已超越國民黨;它的「威權化」及「行政獨裁」更直逼兩蔣時代。這些,民眾都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