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范疇/「第三勢力」是錯誤的過時觀念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林中斌/妙齡女創造科學怪人
.陳亮恭/長照,你的答案是產業思維
.葉銀華/公股金控真的表現比較差?

.王健壯/台灣轉型正義四不像
.嚴震生/川普執政下的美國KKK政治
.蘇蘅/震撼廣告 真是不敗的公關操作?
.沈呂巡/「八二三」六十年的外交啟示
.黃介正/強權博弈一甲子後的台海
.薛承泰/八二三的最後記憶
.趙春山/當那杯咖啡「變味」的時候

.陳立恆/台灣走出去,也需要一個好「禮」由
.方祖涵/波利泰尼的網球夢
.盛治仁/好好張開眼睛,迎接AI新世界
.李清志/享受寧靜與孤獨的旅行
.王正方/政治要為體育服務
.周行一/試著寫一篇論文吧!
.林中斌/美國選舉:多數服從少數

.王健壯/兩岸都該踩一下煞車
.葉銀華/促進股東行動主義
.洪蘭/誠信崩解 再多美德也換不回
.王文華/要當老闆?先打電玩!
.盛治仁/當了父親,更能體會父親的愛
.馬凱/川普畫虎 可比雷根?
.施振榮/台灣產業發展新策略

.黃介正/難如登天 易如反掌
.趙春山/台美軍事交流的政治意涵
.嚴震生/川普,同性戀?不,是同性社交!
.陳亮恭/正是時候定義老
.方祖涵/數據時代的新規則







范疇/「第三勢力」是錯誤的過時觀念


2018-08-30 00:03 聯合報  范疇(跨界思考者)
柯文哲被認為是第三勢力的代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的各式民調,除了那些明顯政黨屬性的,都一致指向一半或過半的選民對國民黨民進黨失望,而期待「第三勢力」的出現。很自然的,目前聲勢如虹的柯文哲陣營,被影射為「第三勢力」,也有人期待時代力量或社民黨甚至綠黨。

本文認為,把「過半選民對兩大黨失望」和「出現第三勢力」這兩個命題合在一起談、甚至建立因果關係,乃是一種慣性的邏輯謬誤,反映的是一種長期控制台灣社會的落後思維模式。
先談個人觀察的幾個結論:
一、在(如台灣)一個兩極分化的社會生態中,即使過半選民對兩極都失望,也沒有產生「第三勢力」的可能。道理在於,一個社會會分化為兩極,一定是民眾的思維模式就是兩極式的,這種慣性思維模式就會將任何「第三勢力」謀殺於嬰兒階段。
二、「第一勢力、第二勢力、第三勢力」的思維模式,還是「老百姓等著被明主拯救」、「一人一票選包公、媽祖、濟公」的中國式慣性價值;換句話說,在台灣期待第三勢力,反映出選民還未由「百姓」進化到「公民」。
三、「第一、第二、第三…」是線型思考,而人的意識、人的行為、社會變遷屬於非線性範疇;打個比喻說,「第三勢力」的觀念就像是牛頓物理學範疇中的物體概念,而事實上,「勢力變化」比較屬於非牛頓的流體力學或量子力學的思維範疇。
在十年前的社會生活型態下,採用「第三勢力」這觀念來分析台灣的未來展望,還比較有意義,因為那時的台灣政治,不論是掌權的國民黨還是爭權的民進黨,還是依賴嚴密組織性在運作然而今天,在信息去中心化的數位生活下,民眾的意識和行動力,已經不能依賴嚴密的組織來控制影響了國民黨因沒看到這點而失敗,現在看來民進黨也將因為對此盲目而失敗當然,任何其他方,若還在想著通過組派系、組剛性政黨來成事,也必將鎩羽而歸
政治,就是權力及利益的分布秩序在今天及未來,任何企圖用「權力、利益中心化」方式來從政的人或團體,必然會因為落後於時代潮流而消失;「第一、第二、第三」都是中心化的思維,被困在這種思維下的人和社會,是無法跳出盒子思考而掙脫困境的。
那麼,什麼才是合乎現實、合乎潮流的觀念和思維模式呢?「生態」 和「演化」和「自組織催化器」(Self-Organized Agent)應該是三個不錯的觀念。
在「過半選民對兩大黨不滿」下,許多人因為「看不到夠格的第三勢力」而擔憂、焦慮。其實不必,因為「第三勢力」只是個過時的觀念,用來分析今天台灣、展望未來台灣是用錯藥了。在過半選民對兩大黨不抱希望的背後,顯示了過半選民還有追求,還有生命力。在生態演進的觀念下,凡是生命必然會自我找到出路,而解決方案往往是不依賴帶有高度目的性的組織的,而往往是自生聚集的。
台灣應該停止寄望於出現一位包公、媽祖或濟公帶領什麼「第三勢力」,而應該寄望於在當前社會生態環境中,因為大量人民的不滿意、不服氣、不服輸而產生出的生命力量,自我催化而成國家公民意識。新生的台灣,不應該是「百姓」與第幾勢力之間的關係,而是「公民」與政府體制之間的關係:權力與權利之間的制衡,利益與風險之間的對等
讓我們用「生態力」、「演化力」、「自生力」來分析台灣的未來,不要再期待「第三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