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7847/web/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古意?蔡主席真的太謙卑
.聯合報黑白集/教育部留名青史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商白皮書看台灣的挑戰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商白皮書看台灣的挑戰
2018-06-12 01:3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商會已公布2018年美商白皮書,此一白皮書每年度發布一次,行之多年,主要內容是台灣美國企業對政府的建言。雖然有些建議是美方一廂情願的看法,但美國和台灣經貿關係密切,有許多美國企業或跨國企業在台投資,而且白皮書也會送交美國政府參考,所以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本年度白皮書稱讚政府在改善商會去年所提問題的處理成果,以及展現的改善效率,並對解決問題比率為近年來最高的水準,也給予很高的評價。相較於去年以近似嚴厲口氣指責政府一項建議也沒有改善,今年算是有長足的進步。
但是政府在欣喜之餘也應該思考一下,有一些基本的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更加惡化。這些問題若是一直沒有獲得改善,即使未來台灣在產業面或是執行細項持續進步,對於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助益仍然有限;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台灣在國際競爭力排比名次持續下滑。
「供電問題」可說是白皮書所提出最重要的一項問題,這項問題在去年已經列出,但提出不久即發生815全台大停電,外資企業記憶猶新。今年供電似乎有愈來愈惡化的情況,尚未進入夏季,已經持續發生跳電,顯示問題雪上加霜。如果政府仍然堅守非核家園政策,並對用電大戶採取懲罰性電價來強迫節電,只會使得台灣投資環境再加上一個負項。而且,未來即使企業被迫節電,若是備轉容量率仍在5%以下盤旋,如何讓企業安心在台灣投資。
美商訴求的重點,是要求有一個完整可行的能源政策,而不是挖東牆補西牆、竭澤而漁的措施。企業所關心的並非仰賴何種電力來源,而是能有穩定、充足以及合理價位的電力,這絕非僅是在及格邊緣打轉、時時面臨缺電風險的投資環境。事實上,以目前政府大力推動的各項產業政策、振興投資方案,以及規劃的經濟成長率目標,未來電力供應若不到位,是很難實現的。
其次是「兩岸問題」。白皮書中要求政府放寬對大陸商務人士來台的限制,否則將不利於台灣吸引外資動能。由於近來大陸不斷地壓縮台灣的國際發展空間,使得兩岸關係更為緊繃;政府則是以經貿措施反制大陸的不友善作為,對陸資來台、大陸人士來台採取緊縮態度。白皮書中直指,跨國企業在台灣投資營運目標,是為了服務包括中國大陸的亞太地區所有客戶;限制大陸商務人士來台,不但陸資不會來,也會降低外人來台投資或是設立營運總部的意願。
政府對此問題迅速做了澄清,表示並沒有增加限制大陸商務人士來台。但是,觀察兩岸最近的氣氛,的確已經影響到經貿互動。台灣必須面對現實,若以對大陸經貿緊縮的方式來報復中國大陸的外交挖牆腳,可能損人不利己。即使政府最近已整合吸引外人投資資源,準備成立台灣投資事務所,積極準備招商引資,但若不在源頭上矯正,也將會是事倍功半。
「加速金融業改革」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白皮書中除了就政府對於私募基金的繁瑣規定有所質疑,對於台灣有關國際金融市場規範,以及國際債券利息課稅等問題仍未有進展,亦有抱怨。台灣目前不但在吸引外人直接投資的成績不及鄰國,在吸引金融性的資金方面也遠遠落後,政府不可輕忽此問題。
白皮書中也提到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中所面臨的困境。由於「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可能在明年生效,台灣能否在第二階段加入,充滿不確定性。白皮書中更提及,萬一台灣無法加入這個區域性組織,台灣的貿易地位以及在全球許多重要供應鏈的關鍵角色所受到的衝擊程度,令人憂心。特別是在兩岸關係不佳下,中國大陸必定會全力阻撓台灣的加入,未來台灣如何突破,將更棘手。
聯合報黑白集/教育部留名青史
2018-06-12 00: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吳茂昆執行「拔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的另類場景,先是學生畢業證書上沒有正式校長落款,由「代理校長」郭大維署名。所幸證書上沒有教育部長的欄位,否則教育部長也是代理,將更滑天下之大稽。其次,郭大維在致詞中,直指台大因拔管案而陷入巨大危機,引來學生如雷喝采。
這些荒謬的場景,始作俑者正是教育部。郭大維感嘆,台灣的高等教育出了問題。事實上,何止高教出了問題,拔管案就是政治介入教育,也是掌權者濫權的最壞示範。這場畢業典禮宛如一面照妖鏡,映照出政府踐踏大學、羅織罪名的嘴臉,而拔管「劊子手」吳茂昆的昭彰惡行更難遮掩。教育部付出了昂貴的代價,整個國家也付出了代價。
遺憾的是,教育部歷史留名雖稱空前,卻非絕後。對於拔管,蔡政府迄無懸崖勒馬跡象。在訴願乃至未來可能的行政訴訟,甚至釋憲聲請程序中,明年的台大畢業典禮,恐怕仍將歷史重演。也許得等到下次政黨輪替,歹戲才可能收場。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古意?蔡主席真的太謙卑
2018-06-12 00:2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還記得「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承諾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最近對假新聞很感冒,她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兩度以主席身分指示反駁假新聞。一次是在縣市黨部主委交接典禮上,她感慨年底大選情勢艱困,說民進黨是一個比較「古意」的政黨,「忙著做事卻沒有大聲說出成果」,要求黨部啟動闢謠行動。第二次是她力挺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再次強調吳會做事,只是不善應對,要求行政院各部會和黨部都要針對假新聞做出澄清。
蔡英文一聲令下,「古意」的府院黨果然火速動員抓假新聞,並提案修法。農委會直指國民黨南投縣黨部的文宣貼圖錯用相片,造假傷害農民。總統府則跟進痛批,假新聞不僅傷害農民,更操弄社會的不信任與對立,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精明的農委會立刻跟進政治攻防,隨手把蕉價暴跌、蕉農受傷的責任全都推給政治對手,彷彿供需失調和農政單位毫無瓜葛。
這種以打假為名、行反撲之實的把戲,美國總統川普正是箇中高手。川普一向善於鼓吹民粹、操弄媒體,藉此換取選票。「通俄門」與「劍橋分析」透過網路影響大選的醜聞仍疑雲重重,川普不僅自己利用假消息炒作形勢,更動輒指控主流媒體散布假新聞,甚至動員親川普的地方頻道、網路媒體、政治團體反撲華府主流媒體。在川普帶頭下,全世界民粹主義和威權主義領導者都群起仿效,利用「打假」來打擊並反制媒體的監督。馬來西亞執政黨為了打壓在野黨,今年四月在大選前通過了《反假新聞法》作為利器;如今政黨輪替,新政府準備要廢除這項專門為「打擊異己」而設的法律。
「假新聞」是網路時代的新問題,由於網路和「自媒體」快速散播的特性,今天謠言的散布速度往往比事實真相傳播得更快、更廣。然而,「假新聞」不是今日所獨有:當年美國有人用煽情新聞炒作美西戰爭,成為後來新聞學「羶色腥新聞」的教案;陳水扁時代為了逃避國務機要費追查,總統府利用親信媒體記者散播其編造的「南線專案」訊息,更是「假新聞」的經典。謠言與謊話永遠是政治鬥爭少不了的工具,重要的是,社會要靠言論自由與新聞媒體來揭穿真相。
以鬧得沸沸揚揚的吳音寧事件為例,當初若非民進黨新潮流系硬指韓國瑜為菜蟲菜霸,硬將他鬥下台,今天北農總經理哪裡會成為需要總統關注的職位?如今風水輪流轉,換成吳音寧要承擔韓國瑜受過的罪,這些都是政治角力。問題在,民進黨要拉人下台時,就自稱是「改革」;當外界要檢視吳音寧是否稱職時,就指控別人「政治鬥爭」,這合理嗎?諷刺的是,農委會吹捧吳音寧績效良好,說她業務推廣費平均廿一萬元,這個數字和北農自稱是廿六萬元的說法都兜不攏;請問,這是農委會或是北農在製造假新聞?
民進黨必須理解的是,今天社會民怨四起,絕非政府「古意」話說太少,而是官方「幹話」說太多,實際解決的問題卻太少。民進黨上上下下哪位不是俐齒伶牙,在媒體上興風作浪的本事要比沒聲音的在野黨強太多了。且看,蔡政府一次次發動拔管、抄黨產、查陸資、追陸客甚至查大愛電視下架新劇的強勢作為,卻容不得民眾在網路發表或轉傳不滿與質疑的訊息;這波「打擊假新聞」的緊密戰鼓,又怎麼不讓人擔心這又是一波追殺異己、箝制言論的攻擊號角?
蔡主席一席「古意政黨」的談話,正反映了她昧於現實的心態,執拗地堅信不是自己做不好,而是民意遭到誤導。也正是蔡英文這種堅拒認錯的性格,忘了自己「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承諾,忘了「要為人民解決問題」的誓言,看不到民眾苦難,更聽不進民意呼聲。這種缺乏自省又自我感覺良好的政黨,怎能不民調滑坡,選戰艱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