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貨物稅應兼顧產業與財政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6794/web/

.聯合報社論/請蔡總統用耳傾聽,徐國勇管好嘴巴
.聯合報黑白集/可笑「人民的總統府」
.經濟日報社論/貨物稅應兼顧產業與財政






經濟日報社論/貨物稅應兼顧產業與財政


2018-05-15 01:2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立法院正在審議立委提出的九個貨物稅條例修正案,清一色都是租稅減免,最多的是車輛類,包括幼童專用交通車免稅、三年內購買新車減稅、柴油大型車汰舊換新減稅等等;其次為電器類調降稅率,對飲料類取消貨物稅徵收。如何在產業發展,以及節能減碳國民健康和稅收衝擊間尋求衡平,值得深入探討。
貨物稅屬於一種特種銷售稅,是基於特定的政策目的,而選擇性地針對部分貨品(或勞務)課徵。因此應當因時制宜,配合經濟、產業和環境的變化,不斷地檢討課稅項目和稅率。例如,十年前的「奢侈品」,可能會隨所得水準的提高而變為必需品,因此不合時宜的課稅項目如果僅為財政收入考量也應取消;反之,也要因應環境變化,配合國際趨勢,例如重視節能減碳、降低汙染和維護國民健康,也應及時納入新的課稅項目。
目前我國貨物稅課徵的七種貨物,油氣類(包括汽、柴、煤油、航空燃油、燃料油、溶劑油及液化石油氣)是透過以價制量的方式來促進節能減碳和降低空氣汙染。對車輛類課徵則是為了反映民眾開車造成的空氣汙染等社會成本,並支應道路興建維修等需要。但對低底盤、天然氣、油電混合動力、電動等公車、復康巴士免徵貨物稅;電動車及油電混合動力車減半徵收,此外還有油氣雙燃料車、小客車、小貨車、小客貨兩用車,乃至大貨車汰舊換新定額減徵等等,優惠措施多達六個條款。
飲料類則與國民健康有關,希望民眾減少含糖飲料的消費,以免青少年過度肥胖或引發心血管疾病,只對稀釋天然果蔬汁和碳酸飲料等其他飲料品課稅,但合於國家標準的純天然果汁、果漿、濃縮果汁及純天然蔬菜汁免稅。
至於水泥、玻璃類、輪胎徵收貨物稅則類似資源稅,因為使用的礦物原料是耗用自然資源,甚至影響能源消費、空氣品質和生態環境。但考量產業競爭力,也對專供太陽光電模組用的玻璃免徵貨物稅。電器類的徵收,早期具有奢侈稅的概念,於今則有減少耗能的考量。
此外,菸酒稅其實也是一種特種銷售稅,性質接近貨物稅,課徵目的是為了民眾少抽菸喝酒,以免傷害健康。菸品還另外加徵健康福利捐,挹注全民健保,是基於抽菸容易引起肺部及其他多種疾病,增加健保負擔,具有代位求償而由增加健康風險者繳納,並專款專用於健保的醫療支付上。
國際的特種銷售稅制,課稅範圍主要為油氣、車輛和菸酒類,和我國貨物稅課徵目的相同。比較特別的情形為,日本對煤課稅,也課徵電源開發稅,英國對煤、油、氣和電力徵收氣候變遷捐。南韓課徵項目則極為眾多,包括「奢侈品」的珠寶、鹿茸、皮草、香水等等,以及對冰箱、冷氣、洗衣機和電視等電器課徵貨物稅,還課徵運輸能源環境稅。美國則另對醫療保險、油氣課稅。愈來愈多的國家或美國的部分州政府則對含糖的碳酸飲料課徵肥胖稅或糖稅,以促進國民健康。
因此,我國針對油氣類不但應該保留,甚至應考慮對空汙排碳的最大來源的燃煤納入能源稅制,對稅率做合理調整。車輛類的租稅減免優惠已經過多,不應再擴大減免。飲料類則應維持,甚至應設法把飲料店製作的飲料也納入課稅範圍,才算公平。至於其他項目,仍應就其耗用能源、資源等社會成本情形全盤檢討。若提不出具體的政策目的或理由,則建議逐漸調降稅率,長期予以廢止,以免造成稅收上的重大衝擊。
此外,應當結合能源稅制的實施,擴大油氣類的貨物稅範圍或稅率,以擴大節能減碳降汙效果,也可用於彌補廢止部分貨物稅項目造成的稅收損失,行政院應提出具有高度的全盤規劃,才能兼顧財政穩健與產業發展。






聯合報黑白集/可笑「人民的總統府


2018-05-14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有台大學生將於6月提出訴願,請教育部盡快核定管中閔為台大校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接見國際得獎的海軍儀隊上兵蘇祈麟時,兩歲小孩滿場亂跑。有人對此有意見,但這當然不是孩子的錯,兩歲孩子怎麼強求言行規範?至於父母的責任,教養原則見仁見智,「民主派」、「放任派」、「嚴格規範派」各有所本,難有定論。
這本是花絮一則,網友各抒己見。但總統府發言人硬要狗尾續貂,不但事後說總統不以為意(果真不以為意,還需要特別發文嗎?),更強調「小朋友覺得舒適就好,總統府是人民的總統府」。這不但矯情,還硬要夾帶「人民的總統府」之政治文宣,有必要這樣媚俗嗎?
其他人說「人民的總統府」也就罷了,偏偏總統府自身,怎麼好意思說這話?忘了蔡總統是史上首位要將總統府周邊架設鐵欄杆的元首嗎?忘了她被稱為「拒馬總統」?讓博愛特區周邊被網友譏笑「正在舉行國際拒馬大展」,其中包括近身見血的刀片拒馬,不都是小英執政未滿兩年即已留下的傑作嗎?
太陽花學運分子撤告時,大概自認可贏得「人民的總統」稱號;但換成自己執政,何以針對陳抗團體研擬專訂「襲警法」?邀星戰迷進府貼著憲兵拍照,或可自誇「人民的總統府」;但想像一下新五四運動的學生憤怒,當權者可曾聆聽,可曾考慮溝通?
台灣的政治語言何其多元,「小朋友覺得舒適就好」又添佳句。且看此話的教育示範意涵,且看此話對太陽花學運與新五四運動學生能否一體適用





聯合報社論/請蔡總統用耳傾聽,徐國勇管好嘴巴


2018-05-14 23: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面對基層不再禮讓柯文哲(右)的強硬,顯示民進黨如何決定與柯文哲競合,發球權已回到主席蔡英文手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校務會議再度拒絕接受教育部的踰法處分,要求教育部應依大學法等規定盡速發給校長聘書;但教育部則漠視台大的抗拒,堅持該校應重啟遴選,補正瑕疵。面對此一僵局,前副總統呂秀蓮和前行政院長張善政罕見發表共同聲明,要求教育部「回歸法治」,依法聘任管中閔,不要毀掉藍綠和解的機會。
呂秀蓮和張善政對許多問題的看法或許不同,但兩人對於拔管的立場卻是一致的。原因很簡單,無論從法理或事理看,教育部都在硬拗,這是一般社會大眾也了然於胸的事;但呂、張二人共同出面呼籲解決,則具有跨藍綠的意義。事理只有一個,法治不容信口雌黃,蔡政府以為可以利用行政權強改台大的正當遴選程序,但它忘了台灣並不是民智未開的社會,繼續硬拗只是凸顯掌權者的野蠻與霸道。
表面上看,這是教育部對台灣大學的欺壓;實質上,這卻是一個自詡民主進步的政黨露出鴨霸面目,對國家的民主法治公然凌辱。這點,不僅是台大師生所不能接受,也是台灣社會所不能容忍的行為。也因此,台大拒絕接受教育部的獨裁決定,這是一所大學對教育部的「不服從運動」;社會上的有識之士也應該共同支持台大的反抗行動,直到教育部收回成命為止。否則,今天蔡政府敢粗暴踐踏台大,明天它就能無理整肅任何團體或人民,予取予求。
拔管事件已經沸沸揚揚四個多月,要說蔡英文總統或閣揆賴清德不知道或未與聞此事,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其中可能狀況有二:其一,蔡英文和賴清德並非事件的主要指使者,卻有密切接觸,因此早應估計此事將對政府形象有害,做好適時進行損害控制或危機管理的準備。然而,他們至今未做收手的打算,導致事態惡化至此。其二,是蔡賴兩人一開始即抱著見獵心喜的心情參與此事,但後來事態發展逐漸變味走調,變得難以收拾,甚至造成潘文忠請辭;總統和閣揆仍不肯罷休,邀請人品更滋爭議的吳茂昆出任拔管劊子手。到如今,恐怕也就更難以回頭了。
以上兩種可能,不論何者更近事實,都顯示了蔡賴政權的一意孤行,失去了貼近社會、聆聽輿意的能力。他們選擇迎合深綠的嗜血口味,不顧民主法治的平衡原則,以為拔管是更能討好深綠基本教義派並凝聚選票的招數。也因此,當柯文哲脫口而出批評拔管是「白癡的決定」時,蔡英文即疾言批評他跟民進黨「不同心」,隨即以民進黨在台北市要自提參選人逼他改口表態輸誠。蔡英文難道不知道:你可以逼一個人改口稱臣,卻無法強迫他改變心中的想法嗎
在教育部決定拔管後,蔡英文接受媒體訪問,她卻要求大家接受教育部的「專業決定」。試問,這種踰法濫權的決定,用兼職獨董的時序來否定遴選委員會的民主程序,真的稱得上「專業」嗎?蔡總統何不去翻翻《大學法》,看看教育部是否有資格否定大學遴選出來的校長?行政院也一樣,賴清德力圖避免與此事直接沾上瓜葛,但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一再公開叫嚷,宣稱管中閔在簽訂「產學合作」契約前即出任台灣大董事是「違法」,他不知道台大的內規改變的只是審查流程嗎?政府發言人握有大支麥克風,就可以信口雌黃嗎?
拔管案發展至今,證明政治力介入之深之惡,這是整個政府的集體意志,所以賴揆才會說「我自一口真氣足」,非拔管不可。民進黨行事,向來沒有「退讓」這樣的選項;但蔡政府必須評估,台大僵局持續發展下去,不僅教育部的施政將因各界的抵制和不滿而陷入崩垮,政府濫權形象日惡,社會不滿情緒日升,終將成為衝擊選情的一大變數。我們呼籲,蔡英文傾聽民意,徐國勇管好嘴巴,聽聽社會的心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