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聯合筆記/這條「不龜路」

.政治惡鬥、去中國化、分裂社會 台灣奇蹟的殞落!
.士官升軍官 別挖東牆、補西牆
.家戶裝設太陽能 自己的電自己發
.台電沒招 缺電危機還有法寶?
.聯合筆記/這條「不龜路」
.推動母語學習 「四用」扎根
.有氧運動不來電 真小家子氣!
.畫中有話/河漂死魚 颱風後的另類汙染









聯合筆記/這條「不龜路」


2017-08-02 03:27 聯合報  鄭朝陽

綠蠵龜幼龜在台東縣蘭嶼孵化出後,邁向返回大海之路。 圖/程一駿提供



偶然的機會裡,目睹生態紀錄片導演陳進發環島拍攝台灣海岸線的近況,其中一幕真是讓我驚呆了,一隻原本在小琉球海域快樂優游的綠蠵龜,被漁船或觀光船馬達的螺旋槳劈開了龜殼,雖然緊急總動員救傷,仍宣告不治。綠蠵龜垂死的傷痛模樣,看了教人揪心。
光臨台灣及離島的海龜以綠蠵龜為大宗,如果在全台海域做一次海龜戶口普查,小琉球應該是海龜能見度最高的地方。因為遇見海龜的機率超過八成,近幾年成為小琉球最受歡迎的動物明星和最大觀光賣點。
遊客來這座珊瑚礁島享受小島風情,重點是浮潛看海龜、潛水與海龜共游,在地導遊總自豪地說,在台灣其他海域潛水要遇到海龜很難,更別說能如此近距離觀察。
但,警訊出現了。長期追蹤綠蠵龜的研究團隊二○一四年發現六隻母龜在小琉球上岸產卵,去年四隻,今年迄今雖有三隻,但分布在不同沙灘,且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可遇不可求」,夜觀龜媽媽下蛋的生態行程過幾年恐不復見。
其他離島如畫設「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的澎湖望安,從廿年前每年近廿隻上岸產卵,驟減至去年只剩一隻,難怪學者疾呼再不行動顧好「產房」,返台產卵的海龜恐將歸零;唯一「回歸」數量穩定成長的是蘭嶼,只因上岸處是墳場,無人為干擾。
過多的干擾會使母龜無法、並可能永遠放棄在該地產卵,這些干擾包含不當挖掘龜卵、持手電筒觀看母龜產卵,以及挖取海灘沙石移作他用,不當建堤造成海灘流失也算,即使沙灘附近的路燈或建築物發出的強光,也會讓孵化的稚龜找不到回去海洋的路。
岸上環境不友善,海裡更凶險。每年死於誤捕的海龜不計其數,美國為此推廣海龜脫逃器(讓海龜逃脫漁網的裝置),但垃圾汙染海洋,造成海龜染病、誤食塑膠垃圾、被廢棄漁網、釣魚線纏繞四肢或頭頸死亡的,則防不勝防。
綠蠵龜在大海中旅行數千公里,就是為了返鄉傳宗接代,對牠們來說,出生地是永遠無法抹滅的記憶,雖在茫茫大海,總有辦法找到回家的路,就像外出打拚的人們對故鄉的情懷。期待全民一起努力,讓更多海龜順利走上歸鄉路!

政治惡鬥、去中國化、分裂社會 台灣奇蹟的殞落!


2017-08-02 03:27 聯合報  葉明德/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兼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民進黨形塑的離心式政黨政治和社會分裂,正斲傷台灣的社會權力及國家機器的治理效能,台灣奇蹟即將在歷史洪流中消失。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劉學聖╱攝影



歷史學家哈濟生(Marshall G.S. Hodgson)總結十四至十八世紀薩法雅、帖不耳、歐斯曼三個回教文明帝國衰敗原因:一、賴以為生的物資竭盡;二、人民創造力衰竭及文化無法屹立於世;三、維持社會秩序的社會權力失靈。思古論今,台灣處境岌岌可危!
先談台灣的資源。台灣缺乏自然資源,但稻米蔬果的改良,輔以越來越開放的進口,台灣人維持溫飽問題不大。政府若能重視水資源質量的提升,不讓極端天氣打亂農作物生產節拍,則人民維生物資應不致無以為繼,造成饑荒,迫使台灣人遷移他鄉。
再談人民創造力與文化。半個世紀以來,傳統中國文化薰陶下的台灣人創造力並不差。隨著國民政府到台灣的大陸菁英投入教育工作,加上國民黨維繫傳統中華文化及其建立的普及教育體系,台灣人乃得以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於科學、藝術、哲學、運動上皆有世界級的表現。
民進黨建立的台灣史觀及去中國化,則是文化革命,會侵蝕台灣奇蹟所附著的傳統中華文化底盤。缺乏傳統中華文化底蘊的「新台灣文化」能否跟其他文明一較長短?能否培養出大格局的科學藝術哲學運動等世界級人物?都不樂觀。缺少深厚傳統中華文化修為,「台灣之光」將只是倏起倏滅的流星,不會是震鑠古今的巨星!
至於社會權力,指的是有效凝聚人才及資源以營造最佳生活環境的統治力。國民黨的統治力及其建立的系統縱有瑕疵,但終究在冷戰格局中締造了世界公認的經濟奇蹟,並給台灣人家家戶戶帶來有史以來鉅額的財富。
但民進黨採取極端的政策,造成了離心式的政黨政治,不僅對國民黨趕盡殺絕,且否定過去國民黨的所有政策,結果不僅未能促成政策的共識,反而導致政策的混淆及不穩定。民進黨的奪權不僅無助於社群意識的形成,反而造成人民的疏離;拿勞工鬥爭軍公教,又拿年輕人鬥爭老人,則是進一步把「政治分裂」推向「社會分裂」。民進黨形塑的離心式政黨政治和社會分裂,正斲傷台灣的社會權力及國家機器的治理效能。
從台灣大勢發展看,以上三點導致文明衰落的因素有兩點正在台灣發生。其一是國民黨建立的台灣奇蹟即將在歷史洪流中消失。新台灣文化孕育下的人民創造力有地方化特點,卻跟不上全球競爭力。最嚴重的是,民進黨的惡鬥已造成社會權力及國家治理能力的急速衰竭;反映在政治上的後果,是降低了公權力制定政策的合理性及執行能力;反映在社會上的效應,則因為人與人互相猜疑疏離,人民向心力減弱,人才加速外流;反映在經濟上的結果,則是經貿政策不明,投資環境不確定,國內外投資及民眾消費都裹足不前,經濟成長停滯!
經濟不斷成長的台灣,才可能在世界上獨立而獲得國際承認;經濟持續不振的台灣,則容易被大陸統一。民進黨的惡鬥,分化社會及去中國化不僅將堵死下一代台灣人的出路,也會讓台灣人的光彩盡失!

士官升軍官 別挖東牆、補西牆


2017-08-02 03:27 聯合報  陳東雄/自由業(台南市)

國防部開捷徑,計畫開放現役士官經過短期訓練就轉為少尉軍官。 聯合報資料照片



國防部為了解決部隊基層軍官荒,針對「士官升軍官」制度進行重大改革,將開放具備大學、大專學歷士官有條件的轉任少尉軍官,希望不再又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之見。
國軍近年歷經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已大量精簡組織人力,又在軍官招募的來源上積極推動專業軍官班、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或指職軍官等多元化方式,現今人力卻仍無法滿足基層需要,關鍵依然是這些管道的招募成效大多不符期待。
世界各國軍官任命概有軍校畢業生、招募地方大學(專)學院畢業生及士官向上升遷等三大體系。綜觀國軍近年為滿足基層軍官來源,朝向多元化招募管道,期使地方大學(專)人才與從軍服役能相結合,現在推動大專以上學歷士官向上晉升軍官,雖可讓有志從軍的基層士官得以在軍隊中長留久用,但也須防範其可能衍生的軍隊衝擊。
其一,這些具有以往軍隊實務經驗的士官,年紀較年輕士兵年長一些,擔任基層軍官應該能夠勝任,與官校軍官相比互有長短,同在基層帶兵可以截長補短,產生互補,對基層部隊官兵而言何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官校軍官是歷經長時間的軍官養成教育,始終是國軍的中流砥柱,在制度改革初期,可能與士官升任的軍官產生的觀念衝突或作法歧異,對基層帶兵官產生的衝擊不可不預作防範。
其次,這種「薦報資審、免試保送」的作法,如是一時之計,明訂規則,尚可為之,若是長久之計,則應慎重考慮國軍軍官的素質與養成制度。軍隊是捍衛國家的武裝力量,而軍官是其命脈,基層帶兵官強調要才堪治民、要不怕死、要不汲於名利、要耐受辛苦,或且暫時可由士官升任的軍官應急充任;但「求將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氣,有智略」《曾胡治兵語錄》,可見將材難得,軍官養成的必要性可見一斑,為解決眼前難題而不斷想方設法降低軍官標準,絕不是百姓樂見。
士官升軍官雖可解決現今部隊基層難題,但仍期待國家給年輕軍官一個值得讓他們期待的服役條件與年金制度,不要只為募兵而偏重士兵待遇,畢竟「兵易募而將難求」,並且改善軍隊基層人少事繁的工作環境,製定一個適合我國社會環境及年輕世代的軍官養成制度,才能根本改善基層軍官不足的窘境,也避免國防部再出招又再次淪為「挖東牆、補西牆」的笑柄。

家戶裝設太陽能 自己的電自己發


2017-08-02 03:27 聯合報  尚君璽/東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中市)

台中市政府頂樓太陽能光電板,提供市府綠能供電。 記者黃仲裕/攝影



尼莎颱風造成花蓮和平電廠輸電鐵塔倒塌,引發限電危機,政府機關中午關冷氣,並呼籲民眾節約用電。然而反核的供電缺口,加上夏季用電量增加以及其他電廠因颱風的耗損減產,使得不合時宜的燃煤發電還要變本加厲地持續下去。
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中區民眾每一口呼吸都充滿了危機。等到風向隨著季節改變,這些汙染物很可能與其他大型汙染源的廢氣產物結合,毒害整個中南部的民眾。北部或因地形屏障,對這霾害幾乎沒有感覺。而這一切戕害中部民眾健康甚劇的發電決策,全是由天龍國裡無感的政客做成,在地人求告無門,連自由呼吸的權利都失去了。
事實上,台灣這種由大型發電廠發電、再透過高壓電線一一分送給遠端使用者的做法,已經是落伍的思維。本世紀初就有研究人員發現與其無上限地擴大發電廠的規模,造成供電成本的浪費與無止盡的環境汙染,不如在用電者周圍就近建立發電系統,降低發電運輸成本,並提高供電穩定度,達到自給自足的目的。這就是分散式發電,也叫做去中心化發電。
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在社區家戶樓頂裝設太陽能板,供應家戶所需,還可將多餘的電賣給政府或其他需要的單位。這套做法在德國、瑞典等先進國家已行之有年。
很多人質疑太陽能發電成本較高,其實因電池製造技術突破,太陽能發電成本已大幅下降,品質提升許多;台灣也早已有許多平台與民眾參與,「自己的電自己發」已非癡人說夢。
很多人誤認為煤炭發電成本最低,擔心其他發電方式的電費會上漲。先不論煤炭的國際價格逐年增加,光是這些發電機組每年的維修成本、傳輸電要蓋的變電所、高壓電塔、變電箱、電纜線等,都是可觀的經費支出,但是在發電成本的帳面上是看不出來的。還有電力運輸過程會有相當比例的損耗、降壓時造成的電力散逸,更別提線路損壞而漏失的能源,都大幅降低了煤炭供電量的效益,形成可觀卻無謂的浪費。
供電危機使社會大眾特別是工商界承受莫大的限電壓力,這絕非政府機關拍拍胸脯說中午不吹冷氣就可以解決的。最重要的是人體經年累月受到PM 2.5、戴奧辛…的傷害是不可逆的,一旦生病,家庭的痛苦、健保的龐大支出、國家整體人力質與量的下降…都是隱藏在火力發電後面的長期社會成本,必須由絕大多數無辜民眾買單,非常不合理!
與其利用電塔倒塌恫嚇民眾,不如思考台灣能源政策可長可久的前瞻性。就像越來越多的人現在不裝有線電話,直接人手一機;同樣的,越來越多的開發中國家,例如印度、孟加拉也考慮跳過火力發電階段,直接進入各家各戶自給自足的太陽能源供應系統。這是世界趨勢,或許可能帶動另一波台灣再生能源相關產業的發展!這確保了人民的健康與環境的永續,是政府應該優先考慮的政策方向。

台電沒招 缺電危機還有法寶?


2017-08-02 03:27 聯合報  羅欽煌/台北科大電機系退休副教授(台北市)

圖/季青



尼莎颱風吹倒和平電廠電塔,頓失一百卅萬瓩供電能力,台灣進入供電紅燈警戒。為達經濟部長和總統「今年不限電」的保證,行政院下令,公務機關兩周內下午一點到三點關冷氣,台電表示「所有口袋都掏光了」。
台電的口袋裡到底有何法寶呢?一、將大林發電廠屆齡除役老舊機組延役兩年應急。二、核電廠的柴油緊急發電機發電應急。三、所有發電機「短時超載」發電應急。五、大用戶契約用電減用補償金(類似農田休耕補償金)。六、與美商合作建構虛擬電廠降低尖峰負載。
這些措施都救不了缺電危機,政院才會下令關冷氣。
其實入夏以來,電力進入供電橘燈已是家常便飯,兩周前和平電廠一部發電機故障,喪失六十三萬瓩電力,台電預測燈號已經亮出四個紅燈,十分鐘後隨即改成橘燈,台電說是系統故障,內行人說是替經濟部長擦粉。
依據台電公布的電廠除役時間表,五年內將有四百廿萬瓩老舊機組將逐年除役。可是新的可靠發電廠,除了大潭天然氣發電廠之外,就只有「規畫中」的離岸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遠水救不了近火,屆齡除役的發電機組已經迫在眉睫,規畫中的綠能發電還遠在天邊。
「非核家園」是民進黨的神主牌,不可能輕易退縮,但沒有核能發電,台灣電力的未來何去何從呢?電力科技沒有錦囊妙計,一步一腳印、不能偷吃步,限電危機「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推動母語學習 「四用」扎根


2017-08-02 03:27 聯合報  黃世鈺/中華幼兒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高雄市)

圖為國小閩南語教學觀摩會,老師念台語,小朋友上台比出正確的羅馬拼音。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鄭超文攝影



文化部公布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明定保障學齡前幼兒國家語言學習之機會,規定中對國家語言的定義是: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
為何需要勞動相關部會慎重其事、大張旗鼓制定法規,責成各級學校推動執行呢?要因在於家長讓孩子接受母語教育的意願不高,遂致推動不易、成效不彰。
通常,父母前瞻孩子未來,會選擇盡早讓孩子學習主流語言,以利學習成效、助益孩子前途。此所以,儘管三令五申幼兒園和補習班不得教美語、學習注音符號,送孩子上美語學注音比比皆是。父母希望孩子及早學會國際語言的動機更甚於本土母語。
從國小制式教育的母語學習推動成效不彰,已顯示事倍功半的徒勞。在語言基模善未成熟的幼年、在有限的童年成長時光裡,學習多重語言所導致的語音混淆、與扎根學習主流語言與文字、奠定日後學習的基礎相較,孰優孰劣?家長自有判斷與選擇。所以,對學前教育倡言所謂保障孩子語言學習機會、多增加一種選擇的說法,實在莫明所以。
總之,推展母語學習要從「實用、合用、通用和時用」的務實措施多元交互進行:
匯集族群在生活上實際用到的語言、整理在日常溝通上合於使用的語彙、選擇在人際間適合流通的語辭,以及用心摘取符合時潮的語句,才能讓孩子樂學願學並學有所用。
文化部需要扎根的做法是:有計畫、有系統地透過數位與科技,持續進行各族母語正音原音的錄存工作,建立各族母語資料庫,展列於圖書館、博物館免費提供研究、教學及推廣使用,並同步定期循環開設不同級別班次,推廣學習。
教育部可落實的做法是:結合生活應用,規畫生動有趣、操作簡易的母語數位動漫,透過媒體、社區活動,從家庭教育和樂齡教育雙管齊下:教導父母如何輕鬆怡然的把握孩子的學習特質,在家庭中自然使用母語和孩子溝通;教導祖父母,如何在陪伴孫子女的照顧中,隨時運用母語和孩子愉快互動。中小學以上透過社團、幼兒園就以在地母語為核心,納入日常活動,透過節慶、親師相聚,在各項輕鬆自然的日常活動中實用與合用的流通母語,或能更收實質效益。
母語無文,除善用行政執行力用心留存各族各式語音外,就讓母語在家庭、族群與社區中,在實用合用下自然流用,自然存留;若加以文創巧思賦予時潮的夯語,更能彰顯母語原貌的現代性,並能啟發新生代自主樂學母語的動機。

有氧運動不來電 真小家子氣!


2017-08-02 03:27 聯合報  胡坤仲/志工( 南投市)


參加「社區據點種子教師的有氧運動」的研習。縣府地下室有冷氣,即使有一百多人,早上倒還算舒坦;誰知,中午十二點冷氣關掉了,有人開始喊熱得受不了。
休息到一點半,課程開始,還是沒冷氣,需要活動的有氧運動,一百多人的熱氣不斷上升,地下室通風又不是很好,大家叫苦連天。
原以為是冷氣壞掉了,經探詢才知,是行政院下命令,三點以前不准開冷氣。不少人慘叫:快要窒息了。
直到三點,開了冷氣,才鬆了一口氣。不禁想:我們又不是公務員,要受這個限制嗎?地下室通風本就較差,不能通融嗎?這樣小里小氣的節電,能省下多少電呢?徒然增加大家不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