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經濟/拓展新南向商機 要無中生有

.聯合報社論..台灣民主吊在政客生涯的車尾
.聯合報黑白集.不管庫克來不來
.經濟日報社論.拓展新南向商機 要無中生有








經濟/拓展新南向商機 要無中生有


2017-08-09 03:0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新南向政策是小英政府的重中之重,但推動一年後似乎方向感不明,成績並無亮點。近期傳出將針對衛福、教育等五個領域推出旗艦計畫。這些「旗艦中的旗艦」能否讓新南向重回正軌產生效果,取決於正確的方向與定位。
自去年8月發布「新南向政策」綱領至今正好滿一年。按行政院的周年自我評估,對新南向國家貿易成長超過一成,來台訪客增長三成,似乎已頗有成效。但是若以產業界關心的出口表現來看,今年1至5月對東協十國確實成長了15%,對印度也有10.4%的增加,但同一時期對紐西蘭出口增加15.5%、對中國增加20%,對韓國增加24.5%,對俄羅斯更高達38%,因此新南向國家的成長並不特別耀眼,是虛的指標。反觀來台訪客的增長,隨著對東協國家開放免簽證及其他推廣工作後,人數增長顯著;過去一年中觀光客就增加了25%,僅次於韓國,是貨真價實的成效。
這二個指標的虛實之間,凸顯出兩個問題面向。第一,新南向不應再犯「以政府力量引導市場走向」的老毛病。東協國家確實經濟高速成長,但數據顯示俄羅斯更符合大力拓銷的條件及滿足市場分散的目標。重點是,新南向國家前景看好,無需政府政策產業界早已勇往直前,但政府資源只搭順風車、只看新南向時,固然容易展現政績,卻無可避免對其他機會產生排擠效應。
第二,政府未將排除政策法規障礙,「刮自己鬍子」的工作當成新南向重點。東協國家來台訪客高額成長的主因之一,在於我國免除了觀光客簽證要求,降低了來台的不便及不確定性。以泰國為例,自從去年8月給予15天免簽後,訪台觀光客便出現倍數成長;開放之初每月尚不滿5,000,一年後今年5月時泰國觀光客已突破1.8萬人。這種因法規政策調整所帶來的新南向商機,效果可能比業者本身的促銷推廣更強,才是新南向政策的優先事項。換言之,加速盤點排除台灣對如人才、教育、投資其他方面的政策及法規障礙,可能跟要求對方降低限制一樣重要,可惜政府總是習慣看對方的問題,並未將「刮自己鬍子」當成重點。
事實上,即便訪客成長倍增一事值得肯定但也不能沾沾自喜。日本於2013年給泰國觀光客免簽時,當年僅有40餘萬泰人訪日,2016年時已將超過90萬,而2017年5月單月訪客就有8.8萬,相較於此,台灣是小巫見大巫。
總結以上,凸顯出新南向政策中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的根本問題。基本原則是政府要改變「錦上添花」的思維,必須納入更多「無中生有」的工作:一是市場能自行達成者盡量少碰,聚焦在處理產業無法做到的議題;二是不能只看台灣的利益增加,多思考如何新增對方的好處。
從這個角度觀察,目前政府有意推動的「新南向五大旗艦計畫」,包含產業人才培育、醫藥衛生合作與產業鏈發展、創新產業合作、區域農業發展及新南向論壇與青年交流平台等,雖然尚未公布內容,但似乎更為貼近這種「無中生有」的性質。例如在醫衛合作議題上,規劃透過當地醫療人才代訓、建立防疫體系等軟實力合作為基礎,再以此兼顧我國醫療產業的連結與拓展,就是滿足市場機制無法運作、有利於對方下兼顧台灣利益的方向,值得肯定。我們期待這五個計畫不要淪為只是搶預算的名目,而是真正能使新南向更有方向感,更契合新南向政策綱領想建立台灣作為本區域「創新者、分享者及服務者」角色的旗艦。

聯合/不管庫克來不來


2017-08-09 03: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0月舉行30周年慶,原先邀請蘋果執行長庫克來台參加論壇演講,不過庫克由於行程問題,不便出席。 美聯社資料照片



傳言蘋果執行長庫克要來台灣,參加台積電三十周年慶祝活動。果粉們聞之興奮,還有人言之鑿鑿說,這是庫克以行動力挺台積電。新聞僅熱鬧了不到一天,台積電由發言人否認了這項消息,說庫克另有行程無法前來。
蘋果市值富可敵國,台積電對台灣經濟產值也可謂牽一髮動全身。想像如果張忠謀和庫克同台對話,很多人當然會振奮不已。但話說回來,台積電穩健布局,一場慶祝活動中是否見得到庫克身影,也不必誇大其影響力。
事實上,此刻張忠謀心心念念的,難道是庫克來台與否這等事?今年酷暑難捱,台電又接二連三出狀況,如今最「熱」的話題就是全台用電吃緊。
張忠謀曾謂,「不能一分鐘缺電」,才是產業命脈之所繫。籠罩在此隨時可能發生的缺電風險中,台積電雖自備發電系統,但直言只是暫時性措施,並非長期解決方案。影響所及,台積電三奈米新廠計畫或恐考慮投資於美國。政府急得跳腳,全力挽留,並稱盡力協助。但如今缺電風險嚴峻到連公務機關都被迫在午間禁開冷氣,經濟部自身難保,如何向台積電提保證?
小英政府夸夸其言「非核家園」,話說得何等漂亮。如今不過是連續暑熱,看政府應變措施,卻止於每天關冷氣兩小時這種小兒科等級行動。氣候變遷若繼續發威,台灣陷入「水深火熱」不是不可能發生,好說大話的政府要如何應變?產業存續命在旦夕,誰管庫克來不來!

聯合/台灣民主吊在政客生涯的車尾


017-08-09 03:2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和林全私人交誼深厚,放著政務窒礙難行不管,內閣遲遲不作調整。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曾吉松/攝影



許多人注意到台灣民主政治越來越走向政黨「偏私化」:取得執政權的政黨,一味追求自己的利益,卻忽略了國家社會的平衡發展和整體利益。大家較少注意的是,台灣民主政治的「個人化」現象:民眾把希望放在少數政治明星身上,以為他們能帶來救贖,卻忘了從不同領域追求民主的深化,而政治新星卻一次次讓人民失望。這兩點,都是台灣民主多年來無法提升的主因,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第二點。
從最近政壇的戲裡戲外,都可看到這類政治「個人化」現象。例如,早已運作困難而應改組的內閣,卻遲遲不作調整,原因只是蔡英文和林全私人交誼深厚。放著政務窒礙難行不管,卻拒絕改組內閣,這其實是以私誼害公務,消耗民主。再如,內閣多位閣員去年即遭各界指責顯不適任,林全卻因這是自己「班底」,始終無意調整人事,而放任政務擺爛。這不也是以私害公?
再如,賴清德是否應北上參選,或者應先進入中央政府增加歷練,他擁有許多為政治效力的機會。但賴清德卻遲疑再三,擔心自己像朱立倫那樣為職務所困,幕後原因是,敦促他直取二○二○總統大位的勸進恐怕更誘人。簡言之,賴清德對政治生涯有更遠大的企圖,在通往權力大位的進路上,他不想被無謂的職位牽絆。如此,把自己謀取大位的盤算置於大局之上,是用個人得失去打量民主政局,但許多輿論居然也苟同其選擇。事實上,朱立倫兩年前反覆其行,因而演出「換柱」戲碼,不也是個人權力考量多過對大局的思考所致?
民主政治變成政治明星的競技場,並非台灣獨有的問題。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總統川普是打著「反華府」的旗幟而當選,在競選期間,他不少言行甚至也跟共和黨唱反調。儘管川普反華府、反民主的腔調在選舉中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但殘酷的是,他當選後,其各種反民主施政寸步難行,更導致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角色岌岌可危。
反觀台灣,我們的民主制度仍缺乏深厚根基,五權分立及權力制衡的意識仍然薄弱,民眾過度崇拜政治明星的結果,只留下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撇開陳水扁不論,且看最近的政治氛圍,蔡英文上任僅十五個月,聲望已急速下墜。然而,朝野及政論節目所熱烈討論的,卻不是台灣應如何挽救這個國家泥淖之局,讓政治回歸軌道,卻反立即將眼光投至下一場選舉,討論民進黨誰可取而代之,在野黨由誰出馬最有勝算云云。遺憾的是,一般大眾對於這樣的論戰推演似乎也津津樂道,人云亦云。試想,政治若只是停留在「把誰選上去、把誰選下來」的洩憤模式,民主最後除只剩一堆爛蘋果,還有什麼?
一般台灣人對民主有三個迷思:第一,以為人民可以投票直選總統,就是莫大的民主成就;第二,以為台灣曾經締造三次政黨輪替,就是偉大的民主典範;第三,對於表現欠佳的政黨或民代,下次選舉可以用選票制裁他們,這就是民主的真諦。這種以為「投票等同民主」的想法,其實膚淺而消極。投票作為一種政治參與,其實只是民意授權的基本形式;然而,當政治人物獲得政治授權後為所欲為,不再聽取民意,甚至為禍國家社會,人民卻找不到約制之道,那才可怕。
回顧台灣近廿多年的變化,民主政治淺薄到只剩選舉,選舉被淘空到只剩少數明星,明星被炒作到只剩民粹口號,這其實是很嚴重的事。當民主政治等於被吊掛在政治人物生涯規劃的車尾,只能隨轎夫的腳步進退,這根本是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台灣三次政黨輪替的「民主成就」,如今只換得國家認同的分歧,經濟元氣的耗怠,和社會民族情感的撕裂。對這種政治「個人化」的現象,我們能不警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