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經濟/日歐盟EPA 揭露區域整合新趨勢

.聯合報社論..明天的電力,發不動今天的冷氣機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管到燒香
.經濟日報社論.日歐盟EPA 揭露區域整合新趨勢









經濟/日歐盟EPA 揭露區域整合新趨勢


2017-07-21 04:0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日本及歐盟共同宣布日本—歐盟經濟夥伴協定(日歐盟EPA)達成協議,可說是從英國脫歐,美國退出TPP,反全球化聲浪達到最高峰後,區域經濟整合最重要的進展。日本與歐盟的結盟雖然對台灣衝擊不算大,但是日歐盟EPA對未來全球區域整合發展的影響,值得台灣注意。
日歐盟EPA是一個高品質的自由貿易協定,涵蓋範圍廣,開放程度非常高;特別是在日本被視為鐵板一塊的農業部門,對歐盟有大幅度的開放,也不低於TPP的水準,未來對於歐盟農產品的出口將是一大利多。例如豬肉是歐盟對日本最重要的出口農產品,而日本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豬肉進口國,進口量約占國內消費量的一半,所以對豬肉保護程度相當高。這次日本對歐盟開放幅度很大,更引起美國豬肉產業的關切。雖然在日本豬肉進口市場中,美國豬肉的市占率仍高居第一,但是已逐年下降。在TPP中日本對豬肉有大幅開放,美國在日本豬肉進口市場原本可以擴大優勢,但美國已經宣布退出TPP。反觀日歐盟EPA後發先至,未來日本自歐盟進口的豬肉必會對美國進口豬肉產生排擠效應。因此,美國豬肉生產協會已要求美國在退出TPP後,應儘速展開與日本FTA的談判。其他可能受到衝擊的美國出口業者也有同樣的要求,力主美國在區域經濟整合中不應該缺席。
另外由於歐盟是美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美國與日本在歐盟市場競爭程度也不低,所以美國國內也有要求加速推動在川普上任後幾乎已經停擺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即美國與歐盟FTA的聲音。
川普政府認為美國以往的自由貿易協定,使美國門戶大開,進口產品造成美國工作流失及產業受到衝擊;相對較少強調自由貿易協定對出口創造的效益。川普政府主張以公平貿易的角度,確保就業為前提,削減貿易赤字為目的,來推動雙邊貿易協定。美國已經重新啟動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及美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甚至還以影響國家安全的理由,對進口鋼鐵產品展開調查。
川普此種過度強調進口損害而忽略出口效益的貿易政策,在美國引起不少反彈。主要反對意見是這種矯枉過正的方式,必然會引起貿易對手國的反感,甚至會展開報復行為,最後有可能兩敗俱傷。另一方面美國若不積極建構FTA,出口利益會大幅減損。而在日歐盟EPA所引發美國出口產業的要求下,敦促未來美國在推動FTA時,必須更加重視產業出口創造的效益。特別是川普近來受到「通俄門」洩密事件以及健保法案受挫影響,民調持續走低,未來有可能調整此只論損害而輕視效益的立場,在外貿政策上尋求突破。所以美國不但不會降低參與區域整合的力道,反而會加速推動與日本及其他重要貿易夥伴FTA的進展。各國之間的合縱與連橫,會使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競賽更加白熱化。
由日本參與TPP以及和歐盟建構自由貿易協定的歷程,不但顯示日本開放保護程度最高農業的決心;更可看出未來全球FTA會走向高品質,廣度及深度會不斷強化,必然會高過台灣過去所簽署的FTA。台灣若是沒有做好自由化的準備及開放決心,FTA之路會倍加艱辛。
更重要的是台灣在推動加強與各國經貿關係時,不可只著眼於本身的利益,更不能存在「只想自己走出去,卻不讓別人走進來」的保守心態。例如台灣目前與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歐盟及日本等,仍然存在一些市場開放的陳年問題。其中有一些是因為台灣的規定沒有跟國際規範一致;另外台灣在若干法規制度上,也沒有與國際制度接軌。使外國對台灣推動自由化決心,產生強烈的懷疑。未來若是這些問題不能解決,台灣所承受壓力不但會愈來愈大,更不可能在全球經貿版圖中開疆闢土。

聯合/小英管到燒香


2017-07-21 04: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圖/季青



民間宮廟不滿政府的封爐、滅香政策,發起「你禁香,我進香」的串連抗議,相邀七二三前往總統府「進香」。蔡英文為此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大為光火,質問說,對這樣的謠言,「為什麼內政部長不出來澄清?」還說「政府會被害死!」
看得出來,小英這回真的生氣了,氣這個內閣溝通能力太差,更氣政府形象老被拖累。老實說,連燒香這種議題都要告到總統面前,要她主持公道,蔡英文不累死才怪。然而,內閣裡「豬一樣的隊友」那麼多,愚昧的決策那麼多,光靠澄清救得回來嗎?
燒香議題是環保署惹出來的禍,蔡英文遷怒內政部,恐怕怪錯對象。環保署本意是要「減香」,說重了,聽者就覺得是「滅香」。再官威十足地喊「封爐」,聽在信徒耳裡,最後訛傳成「滅教」,也就不意外。問題就在,民進黨斬黨產、砍年金都下了凶狠的重手,幾乎予取予求;這看在宮廟宗教團體眼裡,當然會害怕鬥爭的矛頭轉到自己身上,尤其怕被當成去中國化的目標。
老實說,環保署從空汙和環保的角度,請民間宮廟少燒點香,大方向並沒錯。事實上,知名寺廟如台北市行天宮和龍山寺早已主動實施,以盡宗教團體的公民責任和睦鄰之道。問題是,環保署要在全台推行,必須提出可行計畫,俾讓民間有所討論和遵循,而不是以為下達一紙公文就能達陣。
政府不敢碰汙染嚴重的汽機車排廢,卻要求宮廟禁香,自難怪惹民怨。

聯合/明天的電力,發不動今天的冷氣機


2017-07-21 04: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全台熱爆,19日用電量再破3600萬瓩大關,寫下歷史第三高的用電量。台電「供電警戒」亮橘燈,隨時都可能發生限電危機。 記者黃仲裕/攝影



酷暑連續創下卅七、八度的高溫,台灣正進入入夏以來最熱的一周。由於天氣爆熱,周三全台用電量再飆破三千六百萬瓩的大關,創下史上第三高,使得備轉容量率降至四.六一%的「橘燈」警戒,隨時都可能發生限電危機。我們要提醒台電公司:必須全面繃緊神經,不要讓「狼來了」的風聲成為事實。
經濟部上周發布了「目前電價沒有上漲壓力」的消息,聽起來似乎讓人寬慰;但是,民眾不必高興得太早。其一,請注意「目前」兩個字,意味不漲價的保證只在十月新電價公式上路前有效,承諾的效期僅三個月。其二,以目前台灣供電吃緊的狀況看,更令人擔心的,其實是會不會電「不夠用」的問題,而不是電價該不該漲。遺憾的是,經濟部此時還在散發不漲電價的「安慰劑」,其實只是為轉移民眾的關注焦點,聲東擊西罷了。
檢視近期各公民營電廠的運轉,可謂狀況頻頻。僅看七月以來的問題:位於花蓮的民營和平電廠,十日因一號機設備漏油,必須緊急停機檢修;兩日後,同是民營的台塑麥寮電廠一號機,因為煤灰系統故障,頓時減少了六萬瓩的發電容量,使尖峰備轉容量率降至四%以下的緊急狀態。為此,台電只好緊急啟動大林電廠的三、四號備用機組,作為調節。大林三、四號機組美其名為「緊急備用」,其實是因燃油排放不符環保署的新排放標準,去年已被迫停機。試想,連這類不符標準的停機機組都被推上陣幫忙發電,台灣供電吃緊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再看,台電為了因應核四封存後的供電短缺,年初即全力推動林口、通霄、大林的電廠更新,並加速推促燃氣的大潭電廠機組提前加入發電,甚至不惜耗費上億經費租用巨無霸運輸機,將機組「快遞」來台。誰料,計畫趕不上變化,原訂七月投入發電的大潭七號機的一、二號機組,連續碰上安裝工程的吊掛「滑移」,再加上連續豪雨影響試運轉,原訂十八日併聯發電的承諾已經跳票。這套機組裝置容量達六十萬瓩,由於它的併聯進度延誤,也為七月底前的用電高峰帶來最大變數。台電人員形容當前情況是:「限電風險如影隨形」。
今年夏天的酷熱,其實是全球性現象,並非台灣所獨有。然而,台灣面對酷熱引發的用電危機,卻似乎顯得更手腳失靈,難以因應。原因無他,蔡政府高倡的「非核家園」政策固受到許多民眾認同,但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執政黨對於電力供需兩端的平衡,其實缺乏真正務實、理性的認識與評估;也因此,當核四封存後,工業與家用的龐大用電需求,即不知要如何與高調的環保口號取得平衡。
正因如此,人們除了看到政府調度電力的手忙腳亂,也看到了目標與行動矛盾的現象。例如,第一,為了緊急讓大潭電廠七號機上陣,原本環保署要求該電廠「重做環評」的結論竟被一夕推翻,直接讓它過關,環保規章直接被踩踏而過。第二,雲林縣府原本以台塑麥寮電廠「生煤額度用光」問題,要對它停止發照,卻在經濟部說項下,讓該電廠繼續運轉,以彌補供電量的不足。這如同自打耳光。第三,蔡政府一邊宣示廢除較新的「核四」廠,一邊卻又在六月間重新啟用相當老舊的「核二」一號機及「核三」二號機組;這種作法不僅矛盾,也與「非核家園」的目標顯然背道而馳。
簡言之,看似神聖的「非核」承諾,事實上卻是要靠著老舊核電廠、更汙染的火力電廠、乃至昂貴的天然氣電廠來共同粉飾和支撐。其間,除了要犧牲環境、犧牲空氣、犧牲成本和安全,更要民眾承受可能缺電、限電的代價。美好的口號,承諾的是不確定的明天;問題是,明天的未知電力,能發得動今天的冷氣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