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經濟/中國主導TPP 可能成真

.聯合報社論..失控的黨產會,變調的轉型正義
.聯合報黑白集.政委放言「安那其」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主導TPP 可能成真








經濟/中國主導TPP 可能成真


2017-02-22 03:1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會受邀加入TPP嗎?──這是一個台灣必須儘早準備面對的新形勢。
中國外長王毅不久前訪問澳洲,和澳洲外長畢夏普商談,對畢夏普重申邀請中國加入TPP,王毅未作正面回應,只說中國會加快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談判及積極推動中國主導的亞太自貿區(FTAAP)前此,加拿大、紐西蘭及智利等國也都曾邀中國加入TPP,以填補美國退出而出現的空缺
眾國盛邀,中國並未拒絕,也未作正面回應,估計是在觀察與評估兩個形勢,一是國際,二是國內。先看國際。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之後,即宣布退出TPP,這不僅在美國內部引發爭議,也使另外11個TPP準成員國頓失龍頭,為避免TPP胎死腹中,一些國家寄希望於中國接手領導,自在情理之中,但或許有兩個例外,一是日本,二是新加坡
日本看重TPP,不僅是單純經貿動機考慮,更有地緣戰略,與美國及亞太國家聯手遏制中國的考慮,因此極不願見到美國退出,更不願見到中國加入填補並成為新龍頭。如今美國退出已是既定事實,那麼退而求其次,也是日本接替而非中國。日本此等意向,或許還會受到新加坡表面不出頭、側面打邊鼓支持。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當然不願淌這個混水。
至於國內形勢,則與美國接手主導TPP動機有關,美國動機是以高標準的遊戲規則(主要在勞工、環保及智慧財產權等領域)讓中國知難而退。如今美國退出,但此一門檻仍在,並已基本形成11個準成員國的共同規範,中國欲加入,如何面對此一形勢?
全球一盤棋,主要博弈者無非美、中。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任內,窮八年之力,構建亞太再平衡遏制中國的大戰略,TPP即為其在政治與軍事之外的核心內容,沒想到就在最後一刻,被接任者川普以保障美國就業此一似是而非的理由斷然叫停,這固是美國自毀長城,也是中、美兩國氣勢國運消長扭轉的另一關鍵契機。所以,從全球戰略的角度,中國沒有不接手TPP的理由,中國接手TPP,必將進一步加劇中美兩國氣運消長的勢頭。那中國又將如何面對如上所云的兩個形勢?
就外在形勢而言,時間或將對中國有利。日本雖欲補美國空缺,但無論以實力或威望而言均有所不足。美國決定退出後,日本提出幾減一的概念,但似乎效果不彰,仍有越南等國叫停了國會中的審議,不排除退出,這是威望不足。就實力而言,日本GDP雖排全球第三,但已降到全球第二中國GDP的一半不足了。所以,對日本而言,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沒有中國加入,這個場撐不起來;二是放下身段,聯同其他成員,共邀中國入夥。果真如此,中國要思考的問題就只剩規則標準了。
其實,規則與標準也是一念之間的事。不能否認,美國用高標準來「要求」中國,是為了保障美國自身利益,因為在低標準之下中國產業競爭力太強了。但換一個角度,中國持續維持在勞工、環境及智慧產權各領域的低標準,除了可以享有短期「透支」的競爭力外,又有什麼長期可持續的好處?把長久以來在勞工、環境及智慧產權所規避的社會成本矯正過來,不就是習近平主政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內容與方向,何不藉加入TPP,借用外力,形成「倒逼」改革?
任何國家的改革開放,從來就可以有兩種力量,一部分自發,一部分來自被動(倒逼)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就是對中國開放進程的一種倒逼,事後證明是正確的。如今加入TPP,何嘗不可看做是對中國改革進程的一種倒逼?
綜合以上分析,中國受邀加入TPP並非沒有可能,形勢也將朝有利的方向發展。對台灣執政當局而言,這是一個必須儘早做好心理準備面對的形勢了。

聯合/政委放言「安那其」


2017-02-22 03:1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安那其」什麼東西?無政府主義(anarchism)是也。一般民眾可能霧煞煞,而鄙視體制、強調個人自主性、追尋心靈自由的知識分子特別喜歡談這個。唐鳳最近在網路上暢談無政府主義,還說「安那其思想無國界」。以其向來作風這並不奇怪,但她頭頂政委頭銜,倒頗反映出當今民進黨政府特定的風格和毛病。
民進黨在野時間較長,抨擊當權者成了習慣,幾乎成了職業病,反正罵人不必負責。而今天自己執政了,一方面悠遊於執政權勢,享盡好處;另方面卻忘了我是誰,每當挨批,就習慣性推給前朝,彷彿一切與我無關,假裝不知「有權力就有責任」的道理。
多少民進黨高官,一面罵十八趴,一面領十八趴,假仁假義莫此為甚。高層口口聲聲正義、改革,但執行起來黨同伐異、用人唯私,絕對當仁不讓從黨產會到年金改革到司法改革,每次引爆爭議,都是最明顯的例子。也難怪民眾不信任感日增,蔡政府民調滿意度已瀕臨崩盤的地步。
唐鳳可謂林全內閣用人一個大膽、有創意的例子,畢竟是民間人才出身,如果掛心「政治有救嗎」而深切自我期許,未嘗不能像先前馬政府用張善政一般,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但如果唐鳳也像她的民進黨同僚一般,明明已進入「食人民俸祿」之列,卻又鼓吹無政府主義而面不改色,會不會也有點「忘了我是誰」
朝政百廢待興,此刻夸言「安那其」豈不離奇!

聯合/失控的黨產會,變調的轉型正義


2017-02-22 03:1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黨產會打著正義之名,行政治打手之實。 本報資料照片


一如預期,黨產會將手伸向婦聯會和救國團等組織。婦聯會雖宣布將捐出七成資產,但黨產會仍將召開聽證會,判定婦聯會是否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從先前的例子看,這種「未審先判」的作法,其結果不問可知。
黨產會清查國民黨黨產及其附隨組織至今,約略可以分成四大塊核心部分,是直接屬於國民黨的資產,如中投、欣裕台、現金存款以及名下之不動產等以此向外輻射的第二圈,則是國民黨出資設立的基金會,如民生基金會等第三圈,則是過去曾為「黨營事業」,如今已經轉手的民間企業,如中廣。第四圈,則是黨產會認為可能是國民黨「附隨組織」的民間組織,如婦聯會、救國團等。
先撇開《不當黨產條例》本身違法違憲的疑問不談,綜觀黨產會清查的這四大塊嚴格而論,只有第一圈的直屬黨產,以及第二圈由國民黨成立且仍在運作中的基金會,稱得上是「黨產」至於第三圈、第四圈的民間企業和團體,大抵只是政治「株連」而已
如果黨產會清查黨產,真的是為了「轉型正義」,那麼查察的對象就不應有任何黨派、立場之別;但目前的實際情況,顯非如此。以第二圈「國民黨成立的民間組織」為例,「民生建設基金會」目前仍在國民黨掌握中,但同為國民黨成立的「世界基金會」,則由親民黨掌握;但黨產會只查前者,卻不查後者,這就明顯具有黨派針對性
第三圈「已經轉手的黨營事業」,也有類似情況例如,原國民黨投資佔最大宗的企業,近年已落入民進黨大老吳乃仁控制的「台苯」,以及由劉泰英、李登輝人馬掌控的「中興電工」,其易手過程疑點重重,卻不見黨產會想要調查的跡象。
至於第四圈「可能是國民黨附隨組織」的民間企業或社團,黨產會更擺明選擇性辦案例如,婦聯會或救國團,是當年因應國家政策需要而成立的組織,也發揮了可觀的社會服務功能,本質上與黨產沒有直接關係,卻遭到黨產會嚴查。然而像「台灣綜合研究院」,是在李登輝擔任黨主席時期藉由中廣土地買賣而成立,其「不當黨產」的色彩更鮮明,且形同落入個人之手,黨產會卻視而不見黨產會面對自己的「不公不義」,如何自圓其說?尤其素無政治立場的「血液基金會」,也被戴上「附隨組織」帽子,主事者何其冷酷!
可見,黨產會追查黨產,不僅是「雙重標準」,而且黑白不分。救國團、婦聯會或中廣被查,無非是被當權者認定「親藍」至於掌控世界基金會的是親民黨,掌控台苯、中興電工的是親綠人士,掌控台綜院的是李登輝,黨產會即視而不見把轉型正義說得冠冕堂皇,其實唯一標準只是分藍綠
血液基金會被指為「附隨組織」後,董事長葉金川立即請辭,黨產會馬上打住由此觀察,黨產會把手伸向救國團、婦聯會等組織,目的未必在追查「不當黨產」,而是想要派綠營自己的人馬進駐,才算完成任務在轉型正義的大帽子底下,掩蓋的是「綠化」的私心
黨產會查國民黨黨產至今,除了造成該黨資金調度困難、黨工領不到薪水外,在法定程序上,仍一無所獲。如此大費周章,明年選舉前若看不到具體成績,恐怕會如民進黨總召柯建銘之預言,變成「民進黨大巨蛋」。而顧立雄急著「趕業績」的結果,就是讓其株連追殺、雙重標準赤裸裸地搬上台面,讓人嘆為觀止。
不當黨產條例賦予黨產會超越憲法及司法的權力,使它打著正義之名,行政治打手之實。而內政部等相關部會則反似成了黨產會的下屬機構,拚命為它蒐羅抹黑材料。失控的黨產會,斲傷整個政府的形象;變調的轉型正義,則踐踏了民主法治價值,這就是民進黨當局所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