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給我們菜,不要口水
.經濟日報社論.科技預算分配 別忘了服務業
經濟/科技預算分配 別忘了服務業
2016-10-23 02:42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決定從明年度的1,078億元科技預算中,切出100億元支持科技旗艦計畫,以大力推動「5+2」產業政策,並鼓勵跨部會攜手和產、學、研合作,極大化產業和社會發展效益。基於此,各部會共提出了270億元的計畫需求,搶奪這塊預算大餅。行政院科技會報將尋求多位專家協助審查,並在月底「放榜」。
在有限的政府資源中,如何讓預算發揮最大功效,一直是朝野關切的課題。科技預算的運用,長久以來無論政黨如何輪替,大體上都已定型。雖然是由相關部會所屬的研究單位或智庫,負責整合學術及研究機構,透過部會向行政院提出計畫爭取,但哪個機構能獲得多少預算,事涉該機構的穩定性或發展性,基本上變動不大。若有機構在某一個大型計畫失利的話,該主管必得使出「渾身解數」來獲得其他計畫填補,否則將會因「表現」不佳而遭內外負評,嚴重者甚至可能去職。
如果這種競爭性的計畫委託模式,可以促成良性循環,使得計畫獲得者能提出最佳的規劃和執行效果,當然是好事一樁。然而,計畫的評分設計,是由主管部會設計的;若原來的評分設計就出現問題而不自知,審閱的專家學者卻必須按照有問題的架構去評分的話,就可能讓獲選的方案效果無法極大化-即使計畫執行率達到百分百。這正是目前我國科技預算分配模式的問題所在。
目前,科技部大概對所有的計畫案都會要求「科技含量」,並要求「技術移轉」的成功輔導案例。這些選案設計用意良善,希望要有較高的科技內涵,以符合「科技發展」的規劃初衷,也希望有成功的培育案例,來達成示範效果。但是,執行的結果,受青睞的方案卻是極大比例都屬於製造業方案,服務業方案受到的支持有限;而在受支持的服務業方案中,也都是利用製造或資訊科技之業者才能獲得。其結果是,極少有技術整合方案可以獲得支持,致使整廠輸出之奢望難以落實;而服務業少數企業的技術雖然有些發展,但普遍服務水準卻仍然低落,乃至於一般服務薪資無法提升。
這種科技發展選案產生相當嚴重的後果:一方面,為了確保輔導示範案例的成功,讓執行率或計畫目標達成,在製造業方面,受委託機構經常尋找原來就已在進行類似研究、有高成功機會的廠商為合作研發或技轉的示範案例,這其實會讓政府的研發資源只有降低廠商研發成本的「錦上添花」效果,沒有真正的額外創新效果;甚至衍生出政府人員和廠商關係不清,離職後和廠商結合之案例。在服務業方面,雖有極少數獲計畫支持的成功案例,方案的執行率或達成率普遍極高,但服務業的服務水準卻普遍低落,有無政府方案的結果並無顯著差異。就以一般最常見的飲食業而言,別說「服務科技化」有無顯著提升了,就連最簡單的衛生條件,無論是廚房內或外部呈現的,都經常離譜至極、沒有多少店家是讓消費者完全放心的。
該是將這種「錦上添花」式的科技輔導模式,調整為「百花齊放」模式的時候了。也就是,政府的資源應至少有半數是用在能將企業的服務水準轉化到讓消費者普遍接受的輔導架構,並在政府的「認證」下,讓消費者能放心地隨意入店消費。以餐飲業而言,至少必須是「衛生」且「可口」的-既然有法國米其林的星級差異化推薦,就可以有「認證」和「不認證」的激勵性機制。
類似機制若推廣到其他行業,就可以促成這個最大產業的生產力普遍提升,消費者樂於擴大消費,薪資和就業自然同時增加。政府科技資源分配模式必須大刀闊斧的變革,以造福更多企業。
聯合/給我們菜,不要口水
2016-10-23 02:42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菜價居高不下惹民怨。 聯合報系資料照
颱風都過了兩星期,菜價還居高不下,民眾怨聲載道。許多人問: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在哪裡?政府在幹什麼?
市場小販說,過去不是沒颱風,在馬、扁時代,菜價漲三天,就會緊急進口菜蔬或釋出庫藏補充現貨,讓價格回降。現在連漲十幾天,政府還拿不出平抑措施;等抓到菜蟲,老百姓已經倒了大楣。
確實如此。菜價已經漲了那麼久,連根莖類都飆升,政府卻後知後覺,最後才四路齊發,派出農委會、公平會、消保處、地檢署等單位聯合去大賣場查價,這不嫌太遲嗎?在過去,區區一個經濟部「物價督導會報」已足以應付這些工作,知道要如何平衡供需,防止不肖「菜蟲」炒作。現在,要閣揆震怒,各部會才大陣仗組織動員,當成弊案來辦。看來,政府末梢神經已壞死,才會使簡單的行政作業淪為三不管地帶。
最荒唐的是,民進黨立刻加碼上演「抓鬼」戲碼,把箭頭指向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認為柯文哲和張榮味聯手把持董事會,才會讓菜蟲無法無天哄抬價格。但試問,一家農產運銷公司就能左右全台菜價嗎?而政府可以做的,諸如緊急開放進口、掌握貨源、調度有無,中央又做了什麼?主管農糧的曹啟鴻,更是從頭到尾不見人影,令人納悶。
都到了民眾「食無菜」的地步,民進黨還要見縫插針,爭搶農產運銷公司的職位。這樣的執政黨,真的會在乎民生和民意嗎?給我們菜,不要給我們政治口水!
聯合/美國何以潑我「自主國防」冷水
2016-10-23 02:42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圖為國造沱江艦。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政府上台後,「自主國防產業」的口號震天;蔡英文並走訪相關廠商,強調要在北中南基地發展資訊、航太、造船產業,要自製潛艦及高級教練機。但美方最近卻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對這股「自主國防熱」大潑冷水,五角大廈資深顧問海大衛(David Helvey),公開質疑自製潛艦與教練機政策;華府親綠智庫「全球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出身的安大維(David An)最近也警告,「完全自製潛艦」對台灣是不切實際的誘惑。
早在卅多年前美國與我斷交並限縮軍售時,蔣經國總統就裁示自製二代兵力。在參謀總長郝柏村八年任內,政府砸下重金研發戰機、軍艦、戰車、飛彈等武器,到九○年代逐一開花結果,使國軍實力大幅提升。但自此之後,裝備更新卻呈現遲緩趨勢,主力戰艦、戰機等兵器又落到必須外購的境地。
當年不惜砸巨資的成就,如今難以為繼,主因是主事者雖有自立自強的雄心,卻缺乏產業永續經營的觀念:一心想著汰換舊武器,卻未考慮新裝備入列後生產線如何維持。中共六四事件後,美法等國大幅放寬對台軍售限制,國軍獲得先進的F-16、幻象兩千等戰機;不料,卻也使得經國號產量慘遭腰斬。更糟的是,所有新裝備同時換裝,不僅造成使用單位壓力大增,也面臨未來同時屆齡汰換的難題。
倡議自主國防產業,必須先釐清:「自主國防」與「國防產業」之間並非等號關係。所謂「自主」,其實只是自製程度之別,武器市場幾乎不存在「純國產」;即使是美國,武器裝備的零附件也未必皆為本土製造。亦即,把「自主」當成神主牌,其實毫無意義。重要的是如何獲得最迫切需要的武器裝備,以滿足國防的需求。同時仔細盤算,為獲得某些武器裝備所付出的投資,是否有帶動本國產業發展的作用。
檢視目前國軍兩大「自主」計畫:在潛艦方面,美國已多年不生產柴電動力潛艦,根本沒有現貨可賣;歐洲各國忌憚北京壓力,更不可能軍售台灣。面對此情況,國軍以現役荷蘭劍龍級船體設計,搭配美國的戰系、兵器等「內裝」,堪稱是無奈的選擇。可以斷言,即使國造潛艦成功,「性價比」也必偏低。但潛艦的戰略價值非其他武器所能取代,即使咬牙吞血,也只能勉力一拚。
至於高級教練機,並非無法購得的絕密技術產品,就不該「何必曰利」,而須先從產業角度出發。其中最需注意的,就是規模經濟問題:國人自製戰機等先進武器,受限外交情勢難以外銷,本身需求數目有限,以低產量負擔研發開銷,成本必定居高不下。因此,為了區區六十六架的需求量,去研發一架新機,是否合算,便必須仔細斟酌。
另一方面,現代武器愈來愈貴,役期愈來愈長,戰機艦艇動輒使用廿、卅年以上,所使用的各種零附件也必須在壽期內都保證無缺。如果產量愈少,零件愈可能斷貨,就愈容易在服役中期後,淪為後勤不繼的「孤兒機」,嚴重影響戰力與操作安全性。
要落實國防工業「產業化」,必須捨棄「全自製」的誘惑,而要盡最大可能融入全球產業鏈,才能夠建立足夠的經濟規模,並替業者找出可行的獲利模式。只有確認能永續經營,業者才可能力爭上游,按部就班提升其國際合作的參與度。只有在少數絕對必要的項目上,才須忘記經濟面的優先考量,應不計成本地「強攻山頭」。
近年中共軍力突飛猛進,戰略天平日益對我不利。也因此,蔡政府喊出自主國防,可以獲得相當程度的輿論支持。但當局仍務須記取教訓,在獲得新武器與建立國防產業間,須找到適切的平衡點,更不可容許商人或政客趁機「發國難財」。若以一時民氣為障眼,趁機攫取國防資源,造成國家得不償失,將罪無可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