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 拚實力還拚命?
.茲卡沒病癥 防疫須在流行「前」
.網壇生波 全因「自家人」
.有任何委屈 用成績證明
.難道被拍桌就一定無辜?
.中美鬥而不破 兩岸何必弄僵
.酷經濟/公共建設,就營建也就經濟
.法問接矛盾【原基 法只是騙票】
酷經濟/公共建設,救營建也救經濟
2016-08-05 06:08 聯合報 林建甫
主計總處通過下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草案,歲出一兆九千九百八十億,只成長一.一%。然而在這景氣低迷,貨幣政策降息也無力救市之際,發展經濟需要擴張性財政政策,尤其是做公共建設。
國發會日前通過下年度政府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先期作業審議,金額一千九百六十九億元,占政府歲出近十%,創五年來新高。其中,中央公務預算一千八百一十二億元,加上治水特別預算一百五十七億元,前者中的軌道運輸需四百四十二億元,占比達二六%,其次為公路的四百廿六億元,占比二五%。兩個合起來就已過半。
這是目前政府能做的極限。主計總處基於財政紀律考量,力行額度制控管、零基預算精神,業務費通刪十%、預算員額通刪一%,軍公教也不調薪,讓債務、赤字不再擴大。這種避免債留子孫的思維是對的。但還可以思考引進民間的財源,做沒有爭議的公共建設,來提振經濟,福國利民。
營建業是建設的火車頭,因為可以帶動鋼筋、水泥、裝潢等相關行業,乘數效果顯著對振興經濟很有幫助。但當前市場因為買賣雙方價格歧異相當大,造成交易量凍結。辦理公辦都更可以拉拔營建業,一舉數得。
大陸的朋友到台灣,覺得台灣到處都好,可是市容像是大陸二、三線城市,不像國際級的大都市。一般都更礙於眾多地主整合困難及嚴格的法規,目前執行並不容易。但眾多公共建築,因為地主是政府單位,或部分與民間共有,重新改建,並不是那麼困難。尤其一些舊大樓,像愛國西路的財政部、福州街的經濟部,或是復興南路的能源局,甚至分支機構眾多的國有金融機構行庫、郵局等等。這些如果辦理都更,經濟效益宏大。
問題是,尊重財政紀律,不願舉債,避免債留子孫的思維,錢從哪裡來?台灣錢淹腳目,例如保險業可投入公建資金有兩兆元,目前只投入兩千億,未來可投資空間就高達一.八兆元。
導引保險業等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以及全面盤點可以公辦都更開發案,解除環評等障礙,是當務之急。立法院八月若要召開第二次臨時會,應設法爭取排入,加速鬆綁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