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大麥克告訴我們什麼?
.方祖涵/認識世界,是奧運的真諦
.高朗/正視投資不振的非經濟因素
.黃介正/軍無遠見,則有近憂
.洪蘭/還給警察應有的尊嚴
.方祖涵/拒絕活在二流電影
羅智成/尋找戰馬—完成度是實現夢想的指標
2016-08-07 03:11 聯合報 羅智成
幾天前BBC報導了三具「戰馬」的戲偶要拍賣的消息。這齣英國有史以來最賣座的舞台劇,一方面已從去年起在大陸展開為期五年的巡演,一方面今年初在倫敦光榮落幕,留下許多驚嘆、啟示與傳奇。
「戰馬」改編自Michael Morpurgo的少年小說,描述一戰年代人與馬之間的真摯情誼。由於故事極其生動感人,史蒂芬.史匹柏又把它拍成更為人熟知的電影。不過,讓「戰馬」成為傳奇的,還是舞台劇裡頭那些飾演馬匹的皮偶。
的確,要在舞台上完成這個動人的故事,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呈現與人類靈犀相通的馬,牠的動作、表情甚至心情?真正的馬演不出來,人類演員也裝不出來。但是在南非有豐富經驗用戲偶來表現動物的Adrian Kohler和Basil Jones(可以看看他們二○一一年在TED的演講和示範)以最為細膩、神奇的方式解決了這個難題;藉由靈巧操作幾具栩栩如生、維妙維肖的皮偶,讓台下觀眾涕泗縱橫、驚嘆不已。
這樣的效果當然需要大量的時間、觀察、想像、技術與心力的投入。問題是,製作者對於呈現這個故事帶著何種想像,才會以這樣的態度來完成一齣舞台劇?
每個人想像中的表達或演出都不相同,要呈現到什麼程度才算完成一部作品?每個人的標準也不同—如果某個電影故事有三分鐘的戰爭情節,是要勞師動眾、全力去重現一個壯烈的戰爭場面,還是輕描淡寫,甚至透過象徵或旁白手法一筆帶過?
這當然牽涉到必要性的判斷。包括:電影的訴求重點、付出與加值成不成比例等,我感興趣的,則是創作者對完成度的認知。
藝術創作的主要特質,就是透過各式媒介最大可能的表現,讓觀賞者體驗心靈與官能的刺激或震撼,進而進入你所傳達的訊息裡。無論是聽是看,創作者的任務就是呈現引人入勝的景觀。我喜歡在影視或表演藝術裡去尋找、感受創作者在實現構想、呈現內容的過程中那種投入、耽溺、苛求與突破的狂喜…《哈利波特》、《神鬼奇航》、《星際穿越》或許多災難片、科幻片,那些動人的視聽效果,既是想像力的饗宴,也是作品內容本身。
以此來看,不免覺得我們許多影視作品比較不重視,或沒有能力去追求完成度;我們重視訊息或故事內容,但不太介意在表現或呈現上是否有更好的成就。舞台劇看不出職業與業餘元素的差別;有些電影的視覺現成到跟紀錄片差不多,而紀錄片偏好感人的故事,和劇情片也差不多…
完成度不足或不受重視,我相信市場不大、資金較小是主要原因(但我曾看過一部不輸給《變形金剛》的印度片,資金也不如台灣大片),這也導致技術不足的惡性循環;也可能是美學立場與態度,像現代主義裡的象徵手法或寫實主義裡的素樸本色,他們的共同點是都不喜歡太資本主義的工具理性與專業世故;這樣的態度也細膩積累出台灣當代文化中特有的文青情調。
我想提醒的是,這種「完成度」不足是否也投射出某些台灣文創產業的現狀:專業度不足、呈現粗略、門檻較低、容易被複製、超越、拋棄…
(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