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王文華/「不看新聞,在台灣可以過得很好」?

.王文華/「不看新聞,在台灣可以過得很好」?
.嚴震生/父親節想起父親總總
.羅智成/尋找戰馬—完成度是實現夢想的指標
.馬凱/大麥克告訴我們什麼?
.方祖涵/認識世界,是奧運的真諦
.高朗/正視投資不振的非經濟因素
.黃介正/軍無遠見,則有近憂





王文華/「不看新聞,在台灣可以過得很好」?


2016-08-09 01:52 聯合報 王文華



英國脫歐、川普獲得共和黨提名,共同原因之一,是選民認為體制內菁英的政策,造成他們薪資下降,甚至丟了飯碗。
人們對菁英的態度改變了。
經濟好時,我們尊敬菁英:那些在學業、事業、專業方面表現優異的人。我們聆聽他們的見解、遵從他們的做法,夢想有一天成為他們的一員。
但經濟一旦差了,老百姓開始質疑菁英,然後發現:
很多菁英不道德。看看二○○八年的金融危機!
他們在學業、事業、專業的成就,不代表能解決現實世界的複雜問題。
當問題惡化,他們不受影響,而老百姓付出代價。金融危機讓那麼多人傾家蕩產,華爾街只有一人坐牢。
於是反菁英的情緒發酵。
反菁英的情緒慢慢演變成民粹,影響著一個社會思考的邏輯、決策的方式,和投票的結果。
這樣看,不只是英國和美國,台灣也走到這一步。
走到這一步,怎麼走下去?
首先是認知到沒有菁英了。過去只要履歷表漂亮,講話就大聲。但今日世界的問題都超過單一領域,學業和事業成功不保證什麼都在行。每個人都得持續學習,站在同樣的立足點,真槍實彈來證明自己。沒有人會自動獲得肯定。
其次是不能說教了。行動上網的時代,每個人都能即時獲得資訊、形成看法、表達看法。於是容易用傳教士的心態和姿態,把自己的價值觀灌輸給別人。如果別人沒反應,或看法不同,就搖頭感嘆,或在網路上酸。感嘆或酸,都沒有細膩的推理和辯證,本質上也是說教,只能暫時「解脫」、不能長久「解決」問題。
要解決問題,必須先去體驗問題。跟年輕人溝通?先跟他們過一星期,感受兩三萬的薪水在台北怎麼生活。關懷身障者?坐輪椅在台北忠孝東路四段走一圈,了解上上下下多不方便。覺得對方不可理喻?先瞭解他的動機和邏輯。暸解的方法不是會議室的PPT,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設身處地。
就算問題一時無解,還是持續對話。很多有想法的朋友,因為看法不符社會的主流,乾脆保持沉默。他們說:「只要不看新聞,在台灣可以過得很好。」
可惜!因為進步社會需要多元、智識、深入的對話。否則我們就集體退步,直到有一天不看新聞,也過得不好。
我們是人,所以有紛爭。因為我們都有人性的弱點:不善於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
我們以為自己的成就都是靠聰明和努力,看不到家庭、社會、時代,甚至運氣的助力。也就無法體恤不那麼幸運的人。
我們也以為自己的不幸都是因為別人,看不到自己的缺失。當然也就不能學習讓別人富裕的正當原因。
人生很困難,世界很複雜,錢越來越難賺。不管社經地位如何,要在這樣的時代活著,就得面對這些弱點。
不看新聞容易,不看自己很難。
(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