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政府放火,叫民間救
.經濟日報社論.股市熱錢派對...跳最後的探戈?
經濟∕股市熱錢派對…跳最後的探戈?
2016-08-08 02:3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黑天鵝亂竄,但全球股市似乎愈挫愈勇,近來美股再創新高,歐洲股市亦重回高檔,台股上周五收盤亦創下近來新高。但股市熱絡卻無法遮掩全球經濟成長不斷下修及台灣經濟成長「保1」危機;股市和經濟背道而馳,反映的正是和熱錢共舞的錢潮行情,但全球熱錢退潮是早晚的問題,這一波熱錢派對,是不是全球股市及台股和錢潮共舞的最後探戈?投資人必須提高警覺。
股市熱錢派對的始作俑者是,美國聯準會(Fed)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在六年間祭出三輪量化寬鬆(QE)政策,投入近4兆美元購買債券,穩住美國經濟,同時也帶動全球央行極度寬鬆貨幣政策浪潮,讓全球熱錢亂竄,不斷推高股市投機行情,美、歐、亞股迭創歷史新高,對照經濟復甦遲緩的窘況,兩者背離愈來愈嚴重。
聯準會亦知這樣畸形現象無法持久,故自2014年開始讓QE逐步退場,2015年12月中旬啟動第一次升息,希望結束人類金融史上前所未有、因非典型貨幣政策所形成如怪獸般的巨大錢潮,逐步恢復全球金融秩序。但美國要下轎,其他國卻反其道而行,歐元區、英國、日本、中國大陸紛紛祭出不同版本QE政策,希望抵銷美國貨幣政策轉彎帶來的衝擊。不過,這樣的努力也逐漸走到盡頭,事實證明極度寬鬆貨幣政策解決不了各國經濟問題,甚至帶來很多後遺症。受到各國寬鬆貨幣政策後繼乏力影響,股市金錢派對曲終人散氛圍開始醞釀,近兩年全球股市因而陷入劇烈波動,黑天鵝四處亂竄。今年以來這種不安現象更為加劇,1月陸股暴跌及人民幣貶值,日本銀行宣布實施負利率政策,連續引發兩波股市動盪,人心虛弱更造成上半年全球股市上上下下,如洗三溫暖。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意外通過,全球股市總市值一天蒸發3.3兆美元,市場高度不確定讓股市前景危機四伏。
然而,弔詭的是,每當危機出現,主要國家央行就聯手大規模挹注流動性,讓市場熱錢更為泛濫,而且歐、日央行為穩定人心更陸續宣布擴大QE規模;原預期今年美國聯準會將升息四次,但到8月卻一次也未升息,這些變化讓股市金錢派對苟延殘喘,曲終人散的預期心理被暫時回籠的投機人潮所沖淡,因而股市在危機中反而逆向衝高;日前英國央行降息1碼並啟動700億英鎊購債計畫,全球股市再次上演熱錢行情,美股更衝到歷史新高。
但是,中國大陸經濟持續降溫,日本成長停滯,英國脫歐後經濟風險大增,以及歐洲經濟諸多不確定性,再加上近來全球政治風險升高,這些兇猛的黑天鵝不無可能醞釀出一場股市的完美風暴。即使從短期來看,這輪股市上漲亦已接近尾聲,美國高盛公司即預測,未來三個月美、歐股市可能面臨10%的回檔,金錢派對是否隨之曲終人散,關鍵時刻似乎愈來愈近。
在美國升息延緩、熱錢重返新興市場的短期趨勢下,近來台股亦上演熱錢派對,尤其英國脫歐公投通過後,外資更加青睞台股,買超持續擴大,台股熱錢派對愈演愈旺,上周五台股漲至9,092點,創下近13個月新高,今年累計漲幅近一成,表現優於美、歐股市。但是,台灣實體經濟表現卻每下愈況,國內外機構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大多低於1%,而且愈修愈低,充分反映這波台股升勢純粹是外資帶動的熱錢行情,還能持續多久?多數股市專家都有所保留。
還有,台股和全球股市連動性甚高,全球股市熱錢派對似正演奏最後的探戈,曲終人散氛圍正在逐步升高,因而台股熱錢派對也很難獨樹一幟,自彈自唱。是以,投資人要時時保持警覺,切莫讓熱錢派對沖昏了頭!
聯合∕政府放火,叫民間救
2016-08-08 02:38 聯合報 黑白集
陸客團緊縮,遊覽車首當其衝,兩三千部車突然接不到生意,業者眼看著就要還不出貸款。所幸金管會和銀行公會跳出來幫忙,允諾還款期限展延一年。
看起來像是很有人情味的新聞,仔細一讀,卻是別有滋味。金管會和銀行公會出面,並非出於見義勇為,而是受「立法院長辦公室」之邀前來,只能爽快或不甘不願地應允。問題是,協調借貸關係,何時變成了立法院長的權責?
「立法院長辦公室」出面,是否代表蘇嘉全授意主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邀請金管會和銀行業者前往協商,同時要求他們展延還款期限,這恐怕就大大撈過界了。以前,行政部門這麼做,都會被指為「行政指導」、「干預市場機制」;現在,竟然是立法院長把手伸那麼長,這究竟是覺得行政部門力有未逮,主動幫他們分憂解勞,或者根本忘了五權分立這回事?
全民皆知,陸客不來,遊覽車攬客量不足,完全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縮緊所引起。政府不從源頭尋求解決之道,卻硬要遊覽車業者挨餓受凍,又叫下游銀行去幫忙強撐。這種作法,和自己放火、卻叫別人去救,有什麼兩樣?再說,暫時展延還款只能苟活一年,如果政府政策不變,情況無法改善,又能靠展延撐多久?
「立法院長辦公室」出面,是否代表蘇嘉全授意主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邀請金管會和銀行業者前往協商,同時要求他們展延還款期限,這恐怕就大大撈過界了。以前,行政部門這麼做,都會被指為「行政指導」、「干預市場機制」;現在,竟然是立法院長把手伸那麼長,這究竟是覺得行政部門力有未逮,主動幫他們分憂解勞,或者根本忘了五權分立這回事?
全民皆知,陸客不來,遊覽車攬客量不足,完全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縮緊所引起。政府不從源頭尋求解決之道,卻硬要遊覽車業者挨餓受凍,又叫下游銀行去幫忙強撐。這種作法,和自己放火、卻叫別人去救,有什麼兩樣?再說,暫時展延還款只能苟活一年,如果政府政策不變,情況無法改善,又能靠展延撐多久?
遊覽車業者提早過寒冬,立法院權力溢出界限,說明政府政策方向和權力行使的偏差。而這只是開始,接下來,當衝擊擴至旅館和餐飲業,又要如何?
聯合∕因應中梵建交,勿重蹈南海誤判覆轍
近日盛傳北京和梵蒂岡已就主教任命問題達成諒解,並將簽訂「建交前期協議」;若傳聞屬實,雙方進一步邁向建交即為期不遠。對此,外交部急忙澄清,聲明我與教廷「邦誼源長穩固」;但無論如何,在教宗方濟各急於推動大陸地下教會地上化的情況下,此事必然會加速推進。對此,我方必須做好各種因應對策,不能再重蹈南海仲裁案輕信誤判的覆轍。
台梵關係之所以重要,原因有三:一,梵蒂岡是我國目前在歐洲僅存的唯一邦交國;二,台梵關係的存在,直接反映了中共打壓宗教自由的事實,這是雙方「邦誼源長」之關鍵;三,台梵關係多少延續了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遺緒,顯示這與我國其他邦交國的本質截然不同。
換一個角度看,近年台梵關係「生變」的傳聞不斷,卻始終未曾真正發生,這種「狼來了」現象,久而久之也可能導致我國在外交因應上變得懈怠、公式化甚至輕忽。事實上,中梵「建交」的阻力一直不在教廷,而在北京;因為中共一直堅持主導中國境內的主教任命權,而不願接受教廷任命之主教。過去多年,中共數度自行任命所謂「愛國教會」的神父為主教,均被教廷宣布為「非法」,甚至將神父從教會除名,也因此導致雙方的關係僵持。
三年前,新教宗方濟各上任後,即不斷透過各種方式向中共示意,希望改善中國境內天主教徒的信教自由。例如,他將曾負責與中方談判建交的外交官帕羅林調回國務院,擔任其左右手。再如,今年春節他接受媒體訪問,更讚揚中國具有「偉大的文化」和「無窮的智慧」,卻避談教徒自由遭限制的問題。外界臆測,這意味他將加速與中共改善關係;然而。此舉也引發西方宗教界的批評,認為這是教廷「現實主義取向的極端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六月,教廷唯一主張對中國強硬的韓大輝總主教,被教宗任命為兼任關島阿加尼亞總教區的宗座署理;為此,香港教區前主教陳日君曾發文暗諷:「雜音被充軍了,現在大家同唱一支歌了,多麼好啊!」孰料,香港紅衣主教湯漢隨即發表長文對陳日君作出不點名批評,指責他發出詛咒與謾罵質疑教廷與教宗,違反教會原則。可見,中梵關係的發展,已引發香港方面的熱議,對宗教與政治的關係出現激烈辯證。反觀台灣,對此卻似乎毫無聲音,這難道只是低調所致,或者竟自視為局外人,才會沈默至此?
以目前的進展看,中共和梵蒂岡在主教任命上,可能借鏡「越南模式」,採取雙方都能同意的折衷方式。所謂「越南模式」,是由梵蒂岡提出數名主教人選,由越南官方從中圈選一人,最後再交由教宗任命;越南自二○○五年起,皆由此模式產生主教。而目前中梵雙方的協議方式則可能不同,是由中方提出主教人選,交由教宗任命。如果雙方同意此一作法,這將是創下主教任命的「中國模式」,至少意味著習近平政權對於中國境內宗教信仰的一項變通或讓步。至於這對中國境內信徒將是福是禍,仍有待現實考驗。
中共願意放寬對大陸人民的信仰管制,從人權和民主的角度看,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事。但是,中梵主教任命權的解決,會不會演成台梵「斷交」的危機,則是我們必須審慎面對的問題。梵蒂岡任命越南教區主教已長達十餘年,但雙方迄未建交;可見,任命主教與建交邦交可以分別對待。對北京而言,其實也是如此:透過某種形式接受教廷的主教任命,有助於改善中國的人權形象,這與雙方建交未必要完全連結。當然,除非兩岸關係惡化到某種程度,中共有意出手打擊台灣,這就將是一項利器。
簡言之,形勢已經出現基本的變化,但台灣也並不是毫無使力之地,請讓人民看到政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