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馬凱/大麥克告訴我們什麼?

.馬凱/大麥克告訴我們什麼?
.方祖涵/認識世界,是奧運的真諦
.高朗/正視投資不振的非經濟因素
.黃介正/軍無遠見,則有近憂
.洪蘭/還給警察應有的尊嚴
.方祖涵/拒絕活在二流電影
.王健壯/八十二小時能做什麼





馬凱/大麥克告訴我們什麼?


2016-08-06 01:21 聯合報 馬凱


經濟學人的「大麥克指數」指出,新台幣對美元低估逾四成。專家各有解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連中央銀行也特別有所評論,可見這不是小事一樁。
如此受到注意,是它捅到了一個馬蜂窩,觸及國人最關切的幾個問題。但它代表什麼意義?或者進一步,政府該如何對治這些關乎人民福祉乃至國家發展的問題?卻有如一個大謎團,各方主張背道而馳,讓主政者如同父子騎驢。
大麥克指數正如央行所說,評估方式太過草率。因其目的在消除各國物價水準差異所造成的真實購買力的失真;但比較基準只有麥當勞的大麥克售價一項參考基準;遠不如拿一籃子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售價作為比較基準的購買力平價(PPP)指數來得準確。
近年來依PPP調整的台灣平均每人所得,遠高於直接以美元計算者;因而國人所得其實名列前茅,不但遠高於南韓,甚至日本也在我之下。
這樣的評比,首先扭轉了國人對平均薪資水準的浮面看法。十六年來真實薪資水準不斷倒退,我們都認為台灣是一個低薪國家,不但比不上日本,連南韓也瞠乎其後。但平均薪資與平均每人所得高度相關,都深受各國物價差異的影響;因此,以PPP計算,台灣的薪資也相對高於日、韓等國;就相對購買力而言,其實台灣是個高薪國家。
然而不論如何,用PPP計算終非正辦。最好能讓它與美元換算趨近乃至保持一致,國人才真能揚眉吐氣,高薪資的事實不會被掩蓋,年輕人也無需辛苦奔赴「低薪」國家打工賺錢。
但該以何種手段讓兩者趨同?也就是說,如何讓購買力平價計算的每人所得,直接等同於以美元計算的水準,就出現父子騎驢爭議。有一方的主張是,台幣嚴重低估既是造成歧異的關鍵,則直接將台幣對美元的匯率升值三至四成,問題立刻解決—我們的每人所得不是兩萬美元,而是三萬美元左右,平均薪資也會水漲船高,立即躋身高薪資國家之列。
不過熟稔經濟實務者則期期以為不可。因為深知台幣大幅升值為禍之烈,將使整體經濟大受挫折,每人所得不進反退,薪資水準也會一落千丈;最後PPP與美元兩種計算方式的結果,或趨於一致,卻會比原先下滑數成。
反之,若以不傷經濟,甚至可激勵經濟成長的方式,讓平均物價水準與大麥克售價穩步提升,兩種計算方法也能獲得一致結果,而平均所得將比上述的三萬美元更勝一籌。
如何可達此目的?一個手段是,首先要拋棄堅持低物價的迷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能源幾乎全賴進口,又被認定是缺水國家,我們的電價、水價卻是全球屬一屬二的低。若去除低價迷信,政府用不降低人民所得的方式,將電價、水價調整到國際平均水準,平均物價即會顯著上升,而提振企業投資意願,乃至員工薪資,形成良性循環。
另一個手段,就是台幣貶值。貶值有擴張經濟作用;但最顧忌的,就是會帶動物價上升。如今物價偏低既是要解決的問題,則貶值這個兩面刃的矛盾即泰半去除;經過一段時間,上述不一致即可緩解。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