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經濟/新經濟下法規的因應與調適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的舞台必須急改版
.聯合報黑白集.我們心疼中研院
.經濟日報社論.新經濟下法規的因應與調適




經濟/新經濟下法規的因應與調適


2016-05-12 02: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根據報導,最近發生多起Uber會員人在台灣,其帳號卻分別在巴黎及北京遭盜用扣款的情況,消基會批評,Uber會員遭盜用帳號案例愈來愈多,資安問題嚴重,呼籲拒用。但同時也有民眾透過媒體寫給小英一封公開信,建議開放Uber競爭提高乘車品質。究竟應該拒搭,還是開放競爭,至今仍充滿爭議。
爭議雖然未解,但因資訊科技不斷進展,行動商務、社群網路、虛實整合方興未艾,許多新興的創業幾乎都在這些領域內發生,機會看似無限,但政策與法令若無法配合,新舊產業衝突不斷,也讓共享經濟這個名詞尚未普及,就罩上一層陰霾。
以Uber為例,贊成開放者認為其可促進計程車業的競爭,提升整體服務品質,而其營運模式創新,提供彈性就業機會,讓計程車司機不須加入車隊也能生存,因此認為法律應該因時制宜;但反對的一方認為,該公司未申請營業執照,營運模式不合法,具有安全隱憂、與嚴格監管的計程車產生不公平競爭,尤其台灣計程車供過於求,損害正職車輛的利用率,而且現行法令早已開放個人以閒置資源加入車隊彈性就業,並非其規避對員工勞動和保障責任的理由。
整體而言,共享經濟這類的新營運模式有幾個需要解決的結構性問題。首先是法規面,這包括新經濟與傳統業者的界線及規範的差異、平台的營運許可、課稅與社會案件防制,以及各部會管理職責劃分的議題。
其次是分享者與使用者面臨的互信難題。包括分享者的評價認證及管理、使用者的身分驗證及隱私保護,以及對共享相關業者及使用者的持續性驗證等。
舉例而言,以資訊媒合平台為定位的共享經濟業者,通常需要蒐集、處理與利用服務供給方與需求方的聯絡資訊等個人訊息,才能營運業務。在其模式運作時,車主可以透過平台得知哪位乘客在何時何地有乘車需求。乘客相關的個人隱私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業者所蒐集與利用。若任何一方的資安防護出現漏洞,讓有心人士截取車主或乘客的相關個人隱私資訊,則會產生資安問題。例如搭車時間地點、移動路徑之規律,可能被惡意人士偽裝成車主,前往搭載乘客而有綁架勒贖等安全威脅。
以中國大陸為例,為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其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於2015年10月公告《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就將利用網路建構服務平台提供非傳統之職業駕駛或營業車輛的運輸服務類型(如Uber等),納入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管制範圍。
而在資安方面,其規定平台伺服器必須設在當地;業者業務相關數據和資訊,應於境內儲存、傳輸、使用和管理,且不得違規蒐集、利用和洩漏;並應設立安全專項資金並落實網路安全防範措施等。
最後是共享經濟效益與發展層面上的問題。新經濟來勢洶洶,不僅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也提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政策上應如何調整才能最大化共享經濟對平台、分享者、使用者及整個社會的效益,降低其對既有產業的衝擊,以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另外,是否能有效融入傳統模式,如將共享汽車結合大眾運輸,並協助新創共享業者持續發展等,都是產業政策上需要考量的面向。
事實上除了汽車之外,食衣住行育樂等領域的共享經濟也都正在發酵,對於新模式所帶來的法律衝突,應建立一套能快速反應的SOP系統,加速政府與業者的溝通。此外,在管理方面,某些領域適合業者自律由市場機制決定,例如停車位共享;而若牽涉到人身安全、公眾利益,如醫療或金融體制穩定的創業領域,政府則需有效開放積極管理,才能讓新經濟在國內成長茁壯。

聯合/我們心疼中研院


2016-05-12 02: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研院長翁啟惠捲入浩鼎案,加上新院長遴選因臨時修改辦法引發爭議,
讓中研院形象大傷。 聯合報資料照片
中研院在浩鼎案及遴選醜聞的籠罩下,院內有一股敢怒不敢言的濃重抑鬱,整個社會對此最高學術殿堂的淪落,則有一種愛莫能助的失望。
面臨如此大是大非,何以中研院竟然顯得無力自清自救,難道真是士節淪喪、斯文掃地?而整個社會坐視中研院墮落至此地步,也顯現出一種難喻的冷漠與疏離,難道真是事不關己,聽之任之?
中研院內的無力感與中研院外的落寞感,其實是整個社會的心靈共業。這顯示中研院內已說不出話來,整個社會亦緘默以對。此時,應當想到胡適說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聯合晚報》用七個版編採刊出中研院的故事,這是真正心疼中研院,此中有兩大意義:一、中研院內的聲音應當鳴出來。二、社會大眾的聲音不能默下去。在如此大是大非下,沒有聲音的中研院及沒有聲音的社會,都是病了,且病得很重。
翁啟惠必須去職,這是理所當然。此時,中研院的改革,首須有一個清白中立的行政中樞,而翁啟惠已根本失格。當下,必須釐清整個遴選案的是非,則是一切改革的根源,理當交給七月的院士會議自己去辯證是非、療傷止痛。
此時,馬英九及蔡英文都不宜再在遴選案上有何決定,也就是應由中研院上下決定如何處理此一遴選案。若不讓中研院自己弄清楚此次遴選案的因果是非,那就是強以政治力剝奪了中研院自清自救的生機。
七月,給中研院一個機會。

聯合/蔡英文的舞台必須急改版


2016-05-12 02:2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主舞台設計被批「太醜」,
目前正在努力修正中。 圖,中央社提供
五二○總統就職典禮的舞台設計圖公布,遭致種種批評,甚至有人說,以消災禳禍的「建醮」為發想是「犯忌諱」。設計團隊已決定急改版,時距典禮登場僅九天。
此時,蔡英文的舞台設計尚難定案。其實,不止是就職典禮的舞台仍待改版,她七天後將在典禮舞台上發表的就職演說,由於涉及是否接受「九二共識」等懸念,各方亦有改不改版的爭議。典禮舞台只用一天,但以這篇就職演說所搭建的國政藍圖,始是她未來四年執政治國的真正舞台。
目下,各方對這篇講辭的「設計圖」已有想像。蔡英文將盡量靠近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她說「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又說,「理解並尊重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所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但是,她或許不會說出「九二共識」四個字。因此,有一種「改版」的意見認為:
一、蔡英文不必將心力用在否定「九二共識」四字上。因為,萬一在五二○後國共雙方仍堅持使用這四個字,蔡政府必將不堪其擾、疲於應付,甚至因而失去兩岸走向的主導權。正如二○○五年連胡會後,陳水扁執政,但兩岸關係的主導權落在國共之手。
二、蔡英文應將心力用在爭取對於「九二共識」的詮釋權上,藉勢鞏固「一中各表」在「九二共識」的地位。如果蔡對「一中各表」暫難啟齒,則可以王毅的「憲法說」為出口。
三、蔡此際很難公開接受「九二共識」四字,卻必須設法明說:她並未否定「九二共識」已是兩岸政府正式使用八年且舉世皆曉的標題,但自己則寧可使用「九二會談/九二函電/九二文件 」等替代詞彙。不過,她必須說清楚:你們說「九二共識」,我說「九二文件 」,這兩個名詞所指涉的是同一主體。這樣的嫁接,就可能給未來留下了餘地。
四、以上只是過渡性的策略,蔡團隊最終仍須以自創的「九二函電」等名詞,回頭再著落到「九二共識」上。因為,蔡英文絕對不能輕冒的風險是:她若丟掉了「九二共識」,而國共雙方若都堅持不放,那對蔡政府就後患無窮。蔡若用「九二函電」代換了「九二共識」,暫時形成「一詞各表」,即是自留了以後回到「九二共識」的餘地,不可再作繭自縛。
蔡團隊如今這種堅決否定「九二共識」的舞台是撐不住的。此次WHA邀請函事件,蔡團隊居然吞下了框限兩岸關係的總根源《二七五八決議文》及一中原則,卻竟然仍欲否定意在突破此一框限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即暴露了蔡團隊在「憲法/外交/兩岸」立場上無可饒恕的自相矛盾。試問:蔡團隊究竟是反對「九二共識」這四個字,還是反對「一中各表」的戰略架構?此種左手打右手的政策,如何可大可久?
兩岸關係是一切國政的根源,而九二共識又是兩岸關係的根源。蔡團隊不接受九二共識,將被解讀為欲用兩國論來維持兩岸政治關係,再用新南向政策的「新戒急用忍」來操作兩岸經濟關係。這將牽涉到憲法、外交、兩岸、經濟、文化、社會的翻盤改造;而台灣的憑藉,若只在否定「九二共識」四字,這樣的舞台,蔡英文站得穩嗎?
退一步說,若搞不定兩岸關係,且不必說到地動山搖那種危言聳聽的地步,只要三不五時鬧出像WHA這樣的事件,就可使整個台灣搞到心神不寧、藍綠反目的境地。即使就目前看,五月二十三日WHA的變數仍在,六月二十六日巴拿馬的懸念未解;蔡政府五二○開局的光燦,若迅即掩沒在這類不定時爆發的兩岸角力上,能不精疲力盡?這樣的舞台,蔡英文罩得住嗎?
蔡英文就職典禮的舞台與執政治國的舞台,皆有急改版的必要。希望這兩件事得自蔡團隊的回應都是:「有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