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柯文哲與民眾黨

◆  【專家之眼】夏立言反諷陸委會 誰有理?
◆  【專家之眼】房貸灰犀牛迫近還在扯有無「限貸令」
◆  【專家之眼】柯文哲與民眾黨

◆  【專家之眼】政府隱藏了哪些債務?綠能,你我不能







【專家之眼】柯文哲與民眾黨


2024-09-03 07:00  聯合報/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中)因涉京華城弊案遭控貪汙收賄、圖利遭檢察官聲押禁見,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無保請回,柯文哲感謝法官扛住所有壓力。本報資料照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是醫生出身,毫無行政經驗,更無政治歷練,因而在市長任內出現各種無知的錯誤,如今因京華城案被聲押也並不令人意外。至於民國一O八年(2019年)組織民眾黨之後的帳目不清問題,都是因為建黨之初制度不明,再加上來者不善,均想分一杯羹,而柯又求才心切,才會治理不當,尤其識人不明,以至於金流與帳目混亂造假。再加上多次選舉每一票三十元的政府補助,以及選民的捐款數額上億,逼使柯與民眾黨高層必須處理,以至於浮報濫報,從中牟利

相信柯在從政之初確實沒有貪念。但日後必定被心腹欺瞞,因而被上下其手而無法阻止,以至於上梁不正下梁歪,整個黨的領導高層沆瀣一氣,貪腐成性,虛報假帳,中飽私囊。最後柯也隨波逐流,成立木可公司,又假兒子的名義成立公司,都有斂財之嫌,以便準備未來選舉經費而觸法,因為法律規定這些資金不得私用此乃極為符合所謂黃炎培定律,亦即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乃至一國,初時精神會聚,但日後精神渙散,直到風氣養成,已無法扭轉補救。

如今,民眾黨支持者紛紛跳船,黨內也相互指責,鬧成一團,已面臨泡沫危機。而該黨八位立委也都沒有在第一時間挺身為柯來辯護,而目前在法院門口的抗議,也顯得有氣無力。對於外界的各種質疑,柯辦人員更是愈描愈黑,無法提出有力證據加以反駁,可看出事態的嚴重性。再加上柯妻陳佩琪還有意購買豪宅,更顯示公然公款私用,儼然同林鳥將各自飛,以圖自保。

但因民眾黨每年還會獲得政府一億多的政黨補助,立委的陣容也未變,若能在後柯時期洗心革面,未必不能止損回春。從鄭文燦案到柯文哲案可以看出,這都是前總統蔡英文縱容的結果,當前賴清德總統雖然因此而支持度上升,但這也難免物極必反,惹火燒身。
















【專家之眼】房貸灰犀牛迫近還在扯有無「限貸令


2024-09-03 07:15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新青安房貸引爆房市熱潮,央行祭出房貸的「限貸令」,緊急為過熱的市場降溫。本報資料照


近期不動產貸款暴增,引發央行關注,央行總裁楊金龍親自出馬邀請三十四家國銀和信合社高階主管「喝咖啡」,希望業者們自主管理,而有「限貸令」之說。惟行政院長與總統罕見的前後公開否認有限貸令的存在,漠視迫在眉睫的金融風險

自去年下半年起房市火熱,房價飆漲,房屋貸款激增,依據中央銀行統計,本年6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升為37.4%,接近歷史高點之37.9%顯示銀行信用資源集中不動產貸款情形有待進一步改善

帶動本波房市狂飆的主因,就是去年財政部8月推動「新青安」貸款,將貸款最高額度由過去的青安貸款方案的最高8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貸款年限也由30年延長至40年;寬限期亦由三年延長至五年;利息補貼則由原公股銀行減半碼,再由政府額外補貼一碼,共計1.5碼優惠,補貼三年

引用財政部8月20日公布新青安房貸7月統計資料,核貸戶數與核貸金額雙創次高,7月單月核貸戶數7,876戶,核貸金額新台幣623.32億元,自去年8月開辦累計一年來,新青安核貸戶數達7.3萬多戶,累計核貸金額也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5,472.3億元

有「銀行不動產放款天條」之稱的銀行法第72-2明文,除有例外規定外,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之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之和之30%。引用媒體報導,金管會7月底統計,全體銀行平均比率是26.61%,占比28~29%者有五家,27至28%則有八家,等於占比逾27%者有13家,已經逼近放款上限各家銀行為避免牴觸上述規定,已開始嚴格審查貸款人資格或是提高貸款條件如推升房貸利率);甚至已有銀行停止收件,藉此限制房貸的總數,此舉已嚴重干擾房貸申請,許多購屋者被迫選擇延後交屋,而且已波及建商融資

府院堅稱沒有限貸令,並批評金融行庫因應過當了。為緩解申貸問題,政府有意優先讓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以及推動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社會住宅等配合政府政策相關取得貸款,要求銀行持續放貸。業界指政府開啟「人道走廊」,但此舉治標不治本,因前者就是新青安也是貸款驟增的最大原因其餘都更、危老、社宅的土建融金額也相當可觀,相信各家銀行很快就會觸及放款天條

若要解決房貸困境,政府有幾個選項。首先,提升該法第72-2條中分母金額,也就是增加銀行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然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可能性極低

另一個可能就是透過修法放寬30%的上限,銀行貸款就可順利解套。然而,該條立法意旨係為避免銀行之資金,過度集中於建築放款,致發生資金排擠效果,以適應產業發展所需,亦避免銀行因為不動產市場價格波動,進而影響其經營穩健性。恣意提升門檻將使金融業的風險大增,修法乃是下下策。

美國學者米歇爾Michele M. Wucker創造灰犀牛一詞,指顯而易見且高機率發生,卻被視而不見的既存威脅。央行已見到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貸款,且這隻灰犀牛即將釀成大禍,並提出警示且邀集金融業關注。執政黨高層卻置若罔聞,還在瞎扯沒有限貸令其實他們並非看不到該風險,而是居住正義政見跳票,只好用補貼購屋的新青安來安撫人民

本文以為,問題的最佳解方,就是廢除新青安補貼房貸政策,不但讓房貸問題解套,還可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不過此顯然不是執政黨考慮的選項。



















【專家之眼】夏立言反諷陸委會 誰有理?


2024-09-03 07:21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對於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提到,九二共識是台方提出中方接受,成為兩岸行之有效的共同政治基礎,台陸委會深夜發布長文回應與批評。本報資料照


最近賴清德政府又跟國民黨吵起關於九二共識議題。搭配最近兩岸事件,其實可以反思誰講得有理。

起因是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日前與中台辦主任宋濤會談時,提到九二共識是當年由我方政府主動提出,被大陸接受後,成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自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兩岸達成辜汪會談以來,藍營指出,歷史經驗顯示,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立場,台海就能維持和平穩定,反之,台海就會陷入動盪不安。這是兩岸各方無法忽視的客觀事實。

陸委會8月29日深夜回應表示,夏說法罔顧事實,竄改歷史。官署主張,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兩岸代表並未就兩岸定位問題達成任何共識;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辜汪會談更未觸及政治性議題;而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後,由國民黨所提出的九二共識,早已被中共視為併吞台灣的一個中國原則;民國一O八年(2019年)中國領導人發表習五點後,九二共識更等同於一個中國、一國兩制;陸委會強調,今年4月一份民調顯示近八成台灣民眾不認同中共堅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下,兩岸才能恢復對話的主張,反映台灣主流民意早已拒絕九二共識。

國民黨也很快再有反應:支持夏的敘事遵照歷史事實,也符合我憲法及增修條文精神。並且回應民意說法,指出當前台灣民意,是希望追求兩岸和平安定繁榮,在台灣過著自由民主和免於恐懼的生活。政府職責是守憲依法、降低緊張情勢,保障兩岸民間合法正當交流權益

夏則在陸受訪,簡要回了三點:一、陸委會「竄改歷史」之說,「正好是相反的。我們在陸委會工作過,如果沒有當年的九二共識,哪裡來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辜汪會談?」並點出辜汪會談本身政治性之高,是兩岸分治以來第一次有代表見面;二、「陸委會要我顧慮到台灣多數人,我們就是因為台灣多數人的想法,希望和平、希望安定,所以我們才會到這邊來進行交流活動,這是大家希望的事情」;三、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差別在:(一)、時序:九二共識內涵是李登輝政府提出,一國兩制是蔣經國時代中共的訴求;(二)、本質:九二共識是兩岸互動基礎,而一國兩制是中國大陸方面設計「如果」統一後的安排。

本以為爭論到此為止,但本月媒體公開賴清德總統受訪時又稱,台灣絕對不能夠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因為一旦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等於讓渡台灣的主權。

系列爭論,誰講的比較有理?應先指出的是,「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兩岸有沒形成共識」的爭論吵嚷至今,本身就有荒謬性。因為現代民主政府行事理應有公文紀錄、媒體監督。當然此事有特別之處:兩岸從熱戰到冷戰,雙方再決定坐下來談而不是回到過去,靠的就是可以各說各話對內交代模糊性共識。民進黨的陸委會用去脈絡化方式稱沒有共識,真正考驗的,其實是台灣公民教育對於求真求實尊重,以及能否分清尊重事實與認同差異

其次,雙方雖都有未見之處,但誰較具合理性還是看得清楚。陸委會稱,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兩岸並未達成任何共識、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辜汪會談未觸及政治性議題。夏直球對決稱如果沒有九二共識,哪來隔年辜汪會談?而事後看來,當年辜汪二老見面,對於場合、稱謂、參加者等諸多對等安排,本身就反映並實踐了九二共識背後折射出的政治意義。大家試想,如果兩岸代表始終未就定位問題達成共識,那為何是以民間團體名義組織,而非有談判經驗的外交官相見?國際談判場合常見的政治圖騰背景,為何也看不到?會談所顧及各種談判細節,共通點又彰顯了什麼?

至於綠營幫中共認定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個中國、一國兩制,恐怕連中共都不能全然同意。除了夏提到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差別外,中共表述一中雖有變化,但亦可引用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論述對台工作的談話內容「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如果兩詞是同一意涵,中共就不會做此表述了。而藍營指出台海會陷入動盪不安的原因,若真讓多數人民有感,可能有更多人願意面對九二共識?

第三、相對於有九二共識時期,兩岸會談折射出對等尊嚴政治意義,外界應該好奇,不認九二共識時期的兩岸對談,是什麼形式?這讓我們進入對賴說法的反思。兩個直覺的疑問是,馬政府接受過上述共識原則,中華民國讓渡過台灣的主權嗎?而綠營政府不接受上述共識原則,我過去海峽中線空間,乃至於最近中共海警在金門附近海域,進行常態化執法巡查時,禁限制水域的主權有比較穩定嗎?

就僅以最近兩岸剛協商的金門漁船事件為例,外界也無法得知不接受九二共識的好處。因為陸委會主委說,由於兩岸雙方同意,協商文本不公開但究竟有沒對等尊嚴在談?主委稱本案事涉政府公權力,陸委會透過既有管道持續溝通解決問題;但副主委說,是當事人間達成共識;而地方政府與紅十字會似未參與。如果我們由台北官方去談,先別說陸方代表是以紅十字會名義參與協調,就算是看他們背後的官方職務:福建省泉州市台辦副主任海協會協調處長泉州市之下的晉江市紅十字會秘書長等也並非對等

當初達成九二共識的史實資料很多,網路轉載也俯拾皆是。而陸委會敢如此講,所仗恃者,無非就是權力在手,又覺得現在一中認同不流行,人民排斥與其有關的事物。然而,一中認同與事實為何可以是兩回事人民莫讓官員覺得有當趙高指鹿為馬權勢,這不是健康的民主政治。